回覆列表
  • 1 # 十字路口的地圖

    首先,作為老師職業的責任心,我非常支援和贊同題主老師的觀點和做法。

    其次,作為生日,大多數人都會選擇下班以後,家庭聚會方式的度過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時光,一首《生日快樂》歌曲,一塊蛋糕。大家留影合照,記錄人生的一個時段的定格。

    再有,如果是老人的生日,需要請假,一定是由家長去像老師申請,畢竟我們不能一刀切的就認為生日重要還是學業重要,有時候不能把兩個軌道的事情非要扯到一個軌道來衡量和對比。

    所以,除了一些事情、原則上的孰是孰非,我們還是儘量以學業為主,畢竟生日過得形式有很多,而學業錯過了,去補課,有時候得不償失。

    心中有規矩,行中有規律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群體中,構成社會群體的一些重要的要素,就是群體性規矩和規律,這是無法逃避的,除非我們隱居深山,與所有外界斷絕聯絡。規矩是讓我們得到社會行為規範,人們才會按照正確的發展軌跡來進行。

    心中有原則,行中有輕重

    原則從個人角度來說是一個人的底線,是做人的準則,但是實則是人在法則之內而存在的底線和準則。孩子要生日請假,說明孩子的內心對生日這件事情看的比較重,其它的任何情況都已經排隊在後面了。那生日之後呢,孩子還有因為其它的一些自認為重要的事情,繼續下一次的自我底線原則,長期以往,孩子是很難正確把握原則,嚴重情況,反而發展成為以自我為中心,看似原則,但無原則之人。必將影響孩子各種行為行動中做出超越社會底線和社會原則的事情。後果世事難料。

    所以要正確的引導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讓孩子認識到正確的原則底線,才能約束自己的行為不走錯路歪路。

    1、普通生日,放學後完全可以過一個很有紀念意義的生日;

    2、父母生日,父母也需要上班下班,同樣也是需要下班以後去過生日;

    3、老人生日,如果是過壽,全家人都不叫隆重,那即便需要請假,家長肯定也會提前溝通老師,把課程提前完成或者調整開。

    所以,溝通出現了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也變得很單一粗暴,對於老師,肯定有老師職業標準和原則,大家自然接下來的溝通也很簡單粗暴了。

    結束語

    不要去對比方式的看待問題,解決問題,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在孩子心理,我們更多的是引導和教育,在他們的世界,我們別總是去非要定性哪一個重要,哪一個不重要,即便老師的做法說法是對的,但最終還是孩子的內心受傷了,所以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認清、看清、分清。並且學會怎麼去規劃事與事之間的計劃和組織。

  • 2 # 對飲孤獨諞教育

    再說請假的原因。是因為要過生日,先不說這個理由的對錯,假如老師批准了這次請假,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呢?

    如果老師批准了這次請假,會給孩子一種錯覺,那就是什麼事情都可以請假。如果有一天他不想去上課了,就會隨便編造一個理由請假,這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

    再者,過生日請假,這在任何人想來都是不應該的,因為學校請假的原因裡沒有這一條,孩子其實心裡也明白。如果老師批准了,孩子心裡就會對底線有個新的認識,不利於對孩子的底線教育。

    所以說,老師的說法是對的。

    我們再來說說過生日這件事。

    現在的條件好了,家長們對孩子的生日都比較重視。但給孩子過生日,是一種觀念問題。有的孩子會邀請幾個班上的同學到家裡來玩,有的家長會去飯店訂一餐,邀請親朋好友和孩子的夥伴去做客,還有的甚至會在孩子的生日收紅包。我認為這是不可取的。

    一是不利於孩子價值觀的形成。

    生日每年都要過,尤其是小孩子,以後的日子還長,如果每年過生日家長都大張旗鼓的去給孩子過,孩子就會習慣這樣。以後一旦不這樣辦了,孩子就會接受不了。因為在他的記憶中,生日就要好好過,就要請朋友,就要大吃大喝。

    二是孩子會比較自私,心裡沒有他人。

    每年過生日,父母都會為孩子安排好,從父母的角度來說,這時對孩子的愛。但是從孩子的角度來說,可能當時會覺得很幸福,很開心,完全不知道父母的辛苦。時間長了,這樣的孩子就會比較自私,以自我為中心,眼裡沒有他人。

    那麼,孩子的生日應該怎麼過呢?個人覺得可以這樣來過:

    1、作為父親,可以和孩子商量,給孩子的母親送一份禮物。這份禮物,可以是孩子親手做的賀卡,可以是孩子親手做的手工……總之,禮物可以不值錢,但是要能表達心意。因為生孩子的這一天,當媽媽的正在受苦。我們要讓孩子學會感恩。

    2、如果時間允許,一家人可以出去走走,玩一玩,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魅力。

    3、可以給孩子做幾個他喜歡吃的菜,準備一個蛋糕。父母可以滿足孩子一個小心願。畢竟生活需要儀式感。

    再次回到問題上來,其實有一種生日可以請假。這時一種特殊情況,那就是家長的老人過生日。如果沒有和老人在一起,那麼可以為孩子請假,帶孩子回去給老人過生日。

  • 3 # 八七早

    為什麼呢?

    古語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意思是生日那天,要思念父母生養的艱辛,是不能宴樂慶賀的。現在民間,在年長一輩中也還有孩子生日,母親苦日的說法。孩子出生是母親在生死線上走一遭,孩子生日不值得慶祝,倒是要記住母親生育的苦難,多記掛父母。改革開放後,生活條件改善,物質日益豐富,生活日漸富裕,再有就是受西方生日文化的影響,小孩子生日開始操辦但也僅限於有時間的話,一家人間買點小禮物,辦桌家宴,吃個蛋糕什麼的。過生日跟老師請假,老師說如果你認為過生日比學業更重要,我將無話可說。

    是因為:

    如果小孩子生日都要請假,那父母親朋的生日不更要請假?那還有那麼多的婚喪嫁娶各種紅白喜事也可以請假,那還能做什麼呢?

    二,作為老師知道家長,總是希望孩子在校時,以讀書學習為第一要務,不希望有任何人任何事耽誤孩子的學習,影響孩子的成績。

    孩子過生日的話,家長一般會提前幾天或推遲幾天放週末假期在家時過;或是孩子在校不能回家時,帶上禮物,蛋糕讓孩子在學校過。一般不會讓孩子因過生日影響學習。

    三,如果老師批准孩子請假,又不能及時得到家長同意,如果孩子沒有及時回家(如私自校外逗留),或回家出現任何狀況,老師難辭其咎。

    四,如果老師得到家長同意後,批准孩子請假,既然對影響孩子的學習進度家長都不在意,那老師還有什麼話可說呢!

    學生還是學業為重!

  • 4 # 四姐課下講故事

    我是四姐,我是高中班主任,過生日請假這種所謂假一律不批,而且也不允許學生帶生日蛋糕進教室。這是每年當班主任入班第一天先立下的規矩,這樣以後不用廢話。

    過生日這樣的事情,可大可小,如果正好在家的時候過生日,家長怎麼隆重都行,如果是上學期間過生日,家長可以選擇給孩子提前過,也可以推後過。

    都說生日是母難日,母親願意給兒女過,那是母親的心意,但是生日可以提前或者推後慶祝,不能說正上學呢,放下學習回去過生日,除非家裡有重大事件發生,家裡人認為必須當天過生日,有家長親自來接孩子並寫好請假條,那學生想回家幾天都行,反正家長和孩子都認為過生日比學習重要,家裡有皇位等著繼承,不上學也無所謂,而且家長站在那裡勢在必行,那就另當別論,家長都來了,沒必要弄得不愉快。不過這樣的時候還是比較少的,一般家長素質還是比較高,只有極個別是老一輩人有點任性,非要給大孫子大孫女過生日,那就來領人走好了,多一個字的廢話都不再說。刷刷的大筆一揮,請假條給家長走人。

    人在幼年和青春的時候,一定得樹立好的觀念,明白珍惜時間和努力學習的重要性,過生日或者過節假日都一樣,都是有前提的,我們每次放假也會有作業伴隨,有人不懂老師為啥折騰學生,那也是為了日增其所學,學生能做到苟日新日日新,每天都有新的收穫,學習是伴隨一生的事情,特別人年輕的時候,多學習還是好的,這個學習有知識和道德品質的學習,也有審美勞動學習等等。學會對親人感恩,學會尊重人,學會付出愛,一切都是美好的學習提高自身素養,過生日這樣的事情,如果非要實現,那可以晚上過,可以提前過或者推後過,如果因為過個生日,耽誤了最重要的知識點或者其他好的學習,多麼得不償失啊!

    我們年輕的時候不努力學習,以後後悔也來不及了,生日這一天能感恩母親謝謝母親的孩子很少,大多時候都是母親操勞一大堆好吃的,看著孩子吃,或者定好吃的給孩子吃,其實,不如給孩子機會表達對母親的愛!

  • 5 # longsuixin

    我當過好多年班主任,每次帶新生前,都會特別叮囑這件事,別沒事亂請假。畢竟學業第一。

    但是,時間久了,你就會發現,家長給孩子請假的理由,簡直五花八門:什麼家人過生日,某某結婚,什麼紅白喜事,等等。

    有些是必須要請假的,因為這個孩子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非他不可”。

    有些就是家長湊趣,找出來的事。

    一般老師都不願意准假,但是,家長一定會苦苦哀求,最終還是得准假,因為你不準假,你帶孩子吃飯啊!

    我記得,有一個女孩子,就曾經請了20多天假。我還帶著去教務主任那裡,備了案。但是,最終還是准假了。那個女孩子的姑姑要結婚,那個姑姑在很遠的城市裡,她們準備舉家參加,還順便出遊,孩子不能放下,就帶著了。這種事,班主任當然是非常氣憤的,但是,管不了。學校也管不了。那個孩子真就是離開了20多天。我記得清清楚楚,回來後,那個女孩子的父母還讓我給孩子補課。說落下太多。

    孩子帶去的書,乾乾淨淨的,估計從來沒看過一眼。而當老師的,給她補課,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讓她自己上體育,音樂課啥的,讓她在教室裡多學學。

    但是,走的這20多天,孩子變得心浮氣躁,後來,學習成績一下子落下太多太多了。

  • 6 # 2007紅太陽

    生日,其實是人生紀念日比較具有特殊意義的。尤其是教育方面。孩子非常喜歡各種生日的氛圍。

    問題中,孩子不太像是小學生。一般是初中,高中生。大學生更不可能,大家都懂。

    所以,對於未成年人,或者剛成年的人。生日還是比較有吸引力的。成年人應當看到的是其中的教育意義。尊老!老認為我們付出,養育我們長大。你說年輕人每年回家看望老人,在外地拼搏的人們,現在的生活壓力不太允許。在古代更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有什麼六十大壽,八十大壽。在特定的,俗成的日子裡帶有道德強制性的要求子女回家,為老人慶祝。

    現在在身邊的,或者距離較近的,交通方便,每年可以對老人表達感恩之情。

    對於孩子,更過得是表達的愛護。

    基於以上兩種情愫,其實是個人的精神寄託。生活中的愛護,藉由紀念日的儀式感表達出來。對於我們這一代來說,還真沒有誰太拿自己的生日當回事的。所以個人認為,題目表達的事情要分幾種情況來看。

    小學生群體。估計孩子還沒有這種勇氣敢於向老師請這種假。一般慶祝家人也都安排在晚飯時間。大多數是由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聚會慶祝。現在也有的注重孩子教育的,會邀請部分同學好友,主要是給孩子塑造一種社會關係教育,一種儀式感教育。但是越是有這種意識的父母,越是不會這麼不分輕重。

    主要的初中群體。這個時候其實孩子屬於青春叛逆期。有自主的意識,做出這種事很正常。但是瞞過家長,做出這種要求的,需要引起老師和家長的重視了。這時候,不能以簡單的道理來要求孩子。主要是心理疏導。也不要簡單的盲從孩子的意願。要教給他們如何去判斷。即便是組織生日聚會,如何更加合理。這影響孩子的發展。這個時期,一旦孩子有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或者是不重視自己的思想都是不好的。

    高中生。學習最為嚴酷的時期。學生也已經有了一定的判斷能力。老師這種說法就很正確。讓孩子自己去思考,應該怎麼做。畢竟生日只是一個紀念日。他對於自己的人生具有何種意義,需要自己去評估。紀念日主要是其背後的含義。你可以紀念你的父母,長輩他們的辛苦。老師對自己的幫助。朋友與自己的友誼。並且合理的安排。總不能說從早慶祝到深夜。要有一個合理的度。總不能說慶祝自己若干年前跑了個第一名,這確實很有意義。太以自我為中心了。

    生日,其實對於學生就是個藉口。減壓的藉口。他們慶生,沒有具體的工作。回家就是一句吉祥話,再就負責吃吃喝喝。搞得一本正經請假。老師更應該關注的是其背後的含義。

  • 7 # 大耳朵肥嘟嘟

    過生日除了小孩子喜歡,可以收到喜歡的禮物,再大一些可以收到長輩們的紅包,因為生日請假,真的沒必要,生日也不是大事。老師說的很對,沒有錯。

  • 8 # X夫人呀

    母在不慶生……更何況還是個學生,重心應該放在學業上,超討厭一個人在沒能力賺錢的情況下,拿著父母的血汗錢理所當然的給他人買生日禮物

  • 9 # 蘇子葉zs

    正巧昨天看到一本繪本。

    有個小男孩轉學後,因為棒球打的好,被選為校棒球隊隊員。

    但是她過生日那天,正好是男孩第一次作為棒球隊隊員參加比賽的日子。

    男孩考慮再三,去找教練請假。

    教練說,如果你不參賽,我們將失去一名優秀的隊員。

    男孩後來參加了比賽,並和隊友們一起,贏得了比賽。

    而女孩,也把自己的生日蛋糕帶到比賽現場請男孩和他的教練、還有隊友一起吃。

    結尾是,大家都很開心。

    —————

    想說的是,過生日雖然很重要,但是也沒必要因此耽誤功課。

    可以學故事中的男孩,正常完成自己需要完成的事情,然後利用課間或者放學時間請同學們吃蛋糕,沒必要把兩件事對立起來。

  • 10 # 不允許其他符號

    看了很多個評論豆支援老師的,那我就支援一下學生吧。這裡並沒有說明學生本身學習情況如何不過我相信大家都預設他是差生了,那就從差生的方向入手吧。這裡生日也是預設學生自己生日喔,真怕遇到槓精。

    1,生日是一個孩子出生的日子,也是媽媽最辛苦的日。慶祝自己第一次來到這個世界日子,一年只有那麼一天。難道學習就不能緩緩嗎?慶祝生日也是學習,學習感恩感謝媽媽帶我到這個世界上的日子。

    2,我不認同這句話。看著有道理,實際問題嚴重。這句話的核心是學習最重要,而你不重要。這也從側面表現出學校是學習機器沒有一點人情味在裡面。

    3,嗯,你們都不過生日。所以別人都不能過,請假過生日的都不好。學習不僅僅知識啊,你希望這個社會冷冰冰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用一句話或者一句詩詞證明你是蘇東坡的鐵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