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圓臉顏小呆

    我也挺喜歡重口味的東西,比如榴蓮,不會吃的人聞著是臭臭的,但是我聞著它就是有獨特的香味,我很喜歡聞榴蓮的味道,也很喜歡吃。它有開胃、促進食慾的功效;同時榴蓮中含有比較豐富的食物纖維,具有促進腸胃蠕動的作用;因此,吃榴蓮可開胃消食。榴蓮含多種維生素及豐富蛋白質,有益元素鋅,其香氣成分還可與其他營養成分其協同作用,有益身體,滋補營養,常吃榴蓮可健脾補氣,補腎壯陽,溫暖身體,補益養虛。榴蓮性熱,食用後可以活血散寒,緩解經痛,特別適合受痛經困擾的女性食用,同時榴蓮能改善腹部寒涼、促進體溫上升,可以極好的調節寒性體質。所以作為女生,多吃榴蓮有好處。

    對於臭豆腐,是挺重口味的,我吃過兩種臭豆腐,一種是川渝口味的,裡面要放小米辣、蒜泥和折耳根,是我最喜歡的口味,還在北京吃過一種加澱粉的臭豆腐,滑滑黏黏的,不太會吃。臭豆腐是中國傳統特色小吃,在各地的製作方式、食用方法均有相當大的差異,有北方和南方的不同型別,臭豆腐在南方又稱臭乾子。其名雖俗氣、卻外陋內秀、平中見奇、源遠流長,是一種極具特色的中華傳統小吃,古老而傳統,令人慾罷不能。

    對於螺螄粉,我更喜歡了,家裡常備的一道方便美食,螺螄粉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的特色小吃米粉,味道集酸,辣,爽,鮮,燙,於一體的獨特風味。螺螄粉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食物,相比食臭初級的大腸來說,螺螄粉才是真真有道門檻的,門內的人吸粉到無法自拔,門外的人聞到氣味就掩鼻而逃。酸筍是螺螄粉的靈魂,人們總以為螺螄粉的特殊氣味來源於螺螄,其實是來自酸筍。腐竹也很重要,一定要豆香味十足,泡湯不散,吃起來有嚼勁,才是真腐竹。我吃螺螄粉的時候還必須加生菜和一個煎蛋,煎蛋吸上濃濃的湯汁,一口下去,真是太滿足了。

    說了這麼多好吃的,我都餓了,又饞螺螄粉了。

  • 2 # 鴛鴦戲水秀恩愛

    來來來,本人四川自貢人!也是重口味美食愛好者,給你介紹川菜當中重口味當中的重口味鹽幫菜!!!

    清中葉時的自貢鹽場,火旺水豐的井鹽業,不僅吸引了來自晉、陝、粵、贛、黔、鄂、湘等省的投資者、經營者來這裡開設井灶錢莊票號,而且吸引周邊及貴州、雲南的勞動者來這裡作直接或間接的勞工。當時常年聚集在鹽都的鹽商與鹽工即達20萬人左右,按不同的社會分工被稱為各種行幫。鹽商有井幫、灶幫、筧幫、銀錢幫、竹木油麻幫;鹽工有山匠幫、銼井幫、輥子幫、燒鹽幫、屠宰幫、車水幫、櫓船幫等等。百里鹽場,市井繁華,酒肆林立,會館密佈。不同層面的飲食消費和嗜好,不同地域的飲食文化交融,使自貢逐步形成了獨具風味的鹽幫菜系。

    自貢鹽幫菜在其兩百餘年的發展過程中,湧現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廚和烹飪大師。清末鹽商李瓊圃撰著了《瓊圃菜譜》,記載了各色鹽幫菜的烹飪要訣,惜已失傳。名廚董俊康在日內瓦國際會議上做的一道香酥鴨,傾倒了電影大師卓別林;陳建民大師上世紀中葉把鹽幫菜傳到了日本上流社會;劉錫祿豆花更在日本成為雅俗共賞的美味。發明火邊子牛肉的曾樹根,將水煮牛肉做到極致的範吉安,首創牛蹄熊掌的葉掌盤,以“無汁蔥燒魚”享譽鹽場的林青雲,擅作魚翅海蔘宴的慄煥章,以濃味冷吃兔聞名遐邇的劉義公,以一席“大滿意”驚絕鹽場併入調四川飯店的黃三胖,被眾多中央領導稱道的倪樹章,都是鹽幫菜的領軍人物。新中國建立後,更有號稱四大金剛的樊德崇、李紹光、倪少雲、陳德章,再加上鄒青雲,時稱“五朵金花”,他們為傳承和發揚鹽幫菜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自貢餐飲和鹽幫菜在其演進發展中,逐漸形成了一批令聞者嘴饞神往、來者大飽口福的餐飲名店。如“天德園”、“鹿鳴春”、“金谷園”、“快園”、“好園”、“怡園”、“吊皇樓”、“大碼頭”、“留芬酒樓”、“蜀江春”、“文興園”、“新津菜社”、“岷江飯店”、“華北食堂”等,這些名店以自己獨具特色的招牌菜名播遠近,長期受到顧客青睞,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既是自貢各界人士常來餐飲聚會之地,又是外來各地人士慕名就餐會友之處。隨著時間推移,形成了口碑相傳,長盛不衰的老字號。改革開放以來,自貢餐飲業更獲得了長足發展。以鹽幫菜為主要內涵的餐飲名店不僅薪火相傳,而且湧現了一批新的名店,“錦府鹽幫菜”名噪京城,在休閒城市成都,會吃、好吃的成都人對自貢“鹽府人家”、“蜀江春”、“阿細”的菜品亦讚賞有加。在自貢,“鹽商菜”、“私家菜”、“鹽都會館菜”、“南國宴”、“蜀南宴”、“蜀江春”、“阿細”、“留芬酒樓”、“鹽幫傳人”,均受到消費者的交相稱譽,生意日隆,歷久不衰。

    菜系特點

    口味特點

    昔時鹽幫菜,於川菜系獨樹一幟,在小河幫堪稱翹楚。倍受顯貴稱奇、賢達稱道;食者傾心、聞者傾慕。由鹽都而成都,由蓉城而京城,歷久彌新,口碑相傳,也已成為在餐飲界頗具知名度和美譽度的著名品牌。[1]

    吃法特點

    鹽商怪吃,無奇不有,比如吃“豬血泡”。其做法是將活的大肥豬四蹄捆住放倒,用楠竹筒盛煮得滾開的糯米稀飯,撬開豬的嘴巴硬灌下去,隨即殺豬,開膛剖肚取下在豬的口腔、食道、胃子裡被燙起的血泡,配以精美佐料烹炒而成。

    鹽幫特味菜品

    再如吃“露水菌”。冬季時將稀釋的牛糞潑在裸露的山岩上,來年春天生長出的青草茂盛而且不受蟲傷。到春末時節,即從草叢中生出一種小菌,杆短、白色,形同口外蘑菇,鮮美之味勝過於幹口蘑,大腳菇,名為露水菌。在貢井太平山、瑪瑙洞兩處生出的露水菌質量最佳,每顆菌只有中指頭大,產量小,價格貴,富商巨賈請春酒宴客,如有一盤價格數倍於名菌大腳菇的露水菌作為時菜,則山珍海味均為之遜色。

    鹽商一盤菜,鹽工半年糧,這些富極一時的鹽商,其菜餚之奇特、怪異和考究,在地方富豪士紳中,確屬罕見。

    經典菜品

    代表菜品

    水煮牛肉

    在川菜系列中,有不少精品、珍品均與井鹽的發展有關,據《四川風物誌》記載,川菜中的“水煮牛肉”這道名菜,即是在自貢鹽業生產中誕生的。早在明清時期,自貢鹽場以牛為動力推車汲滷,隨著鹽井增多,車體增大,牛隻也越來越多,清光緒時常年維持在三萬頭左右,隨著有病的與退役的牛需宰殺,所以在自貢鹽場,牛肉食品也就越來越多,越做越有風味,其中水煮牛肉、火邊子牛肉、菊花牛肉火鍋、火爆黃喉、牛頭、牛尾湯等鹽幫菜便脫穎而出。水煮牛肉現已成為川菜中非常普及的名菜。它的起源是由當年自貢鹽工將淘汰役牛的肉,用鹽和辣椒麵、花椒麵作佐料,加水煮成,雖然方法簡單,但成菜後肉味鮮美。後經名廚師在烹調中長期實踐,逐步成為麻辣燙風味很濃的代表性很強的四川名菜。牛肉、瘦豬肉均可作料,不用火炒,突出湯煮,煮時火猛水寬,時不宜過長,見肉片翻白即可,起鍋時加紅油、辣椒麵、花椒麵、醬油、胡椒麵、姜米、味精、水豆粉等。其色深味濃,肉片鮮嫩滑潤,極為爽口,此菜四季皆宜。自貢水煮牛肉之俏頭(配菜)常用菜薹或萵苣,切成薄片,配以芹菜,香菜。

    火邊子牛肉

    火邊子牛肉是自貢地區的風味食品,在其他地方,有類似的“燈影牛肉”,但火邊子牛肉卻以自己獨具的特色見長。其刀功奇絕,薄如紙片,異香綿長,極耐品味,佐酒就飯,均甚相宜。它以選材精細、製法獨特、味道鮮美而譽滿全國。火邊子牛肉的原料,只能選用牛後腿上的所謂“鑽子牛肉”。製作時,用極犀利的薄刃刀,先將鑽子牛肉開出尺許長,七八寸寬的肉片;再將肉片釘在斜倚牆壁的木板上,繼續用薄刃刀開剝肉片,整個鑽子牛肉隨刀刃的開剝而緩緩滾動,直至開成一整塊極薄的肉片為止,並要求肉片上不能有漏眼漏縫;然後在這樣極薄的肉片上抹少許鹽和醬油,懸在通風處涼幹後,攤於可以通風的篾笆上,用牛糞餅的微火慢慢地焙烤,以酥而不綿、細嚼化渣為度。最後,搽上辣椒紅油即成。這樣用牛糞餅烤製出來的火邊子牛肉,帶有一種清香味。後來改用槓炭烤制,這種清香味沒有了,反覺得沒以前好吃。因此,用牛糞餅烤制,這在當時是祕而不外傳的。局外人鮮有知者。

    家常菜品

    菊花牛肉、粉蒸牛肉(或名牛肉蒸籠).鑽子滷牛肉、火爆黃喉.、牛豌豆(又名草鞋板,即牛板筋)、牛蹄熊掌、掌盤牛肉、金絲牛肉、豇豆牛肉、火爆毛肚、精鑲綠豆芽、清炒鴉雀嘴、文火罐子肉、無汁蔥燒鯉魚(又名“合浦還珠”)、蔥汁巖鯉、紅燒坨魚、菜薹鰱魚、酸菜鯽魚、榮縣脆皮魚、富順花泥鰍、趙化粉蒸魚、芙蓉烏魚片、王井烏魚仔、李氏醪糟魚、王氏豆腐魚頭、張氏清蒸團魚、李家灣退鰍魚、船工號子魚、天地大滿意、鹽商九鑲碟、巖上土匪雞、米薰雞、漬蒜雞、清蒸月母子雞、紅燒童子雞、一品鴨、紅掌撥清波、早春露水菌、金鉤冬寒菜、火爆燈盞窩、紫芽嫩姜回鍋肉、鵝腿蕌回鍋肉、酥鍋魁回鍋肉、蔥白回鍋肉、巧燴三香(豬嘴、豬耳、豬尾按回鍋肉炒法制作)、牛佛烘肘、單刀會(以黃牛各部位製作的牛肉宴)、燙皮全羊席、魚席(全桌菜餚以魚製作)、濃味冷吃兔、金花羊肉湯、鹽幫鍋炸、風蘿蔔蹄花湯、螞蟻上樹、醬肉絲劍南菜、古井臘肉、皮蛋碎肉、軟炸肉絲、芙蓉蛋、青椒皮蛋、烘蛋、葉氏刷把頭、瑚家海椒雞、岷江洗手渣、黃氏水煮肉、口蘑肝膏湯、金鉤雞腦花、冬筍碎肉、牛欄灣豆腐乾、農團女兒菜、酸辣衝菜、乾煸蘿蔔絲、張家沱雞婆頭、油炸綠豆粑、酥鍋魁油茶、謝家黃涼粉、黃氏蜘蛛粑、鄭抄手。

    鹽幫文化

    鹽幫菜和鹽幫文化是華夏文明中的一顆璀璨明星,四川自貢具有兩千多年的鹽業歷史,素以“千年鹽都”而聞名。自貢是鹽幫菜和鹽幫文化的發源地,鹽幫菜以其“味厚香濃、辣鮮刺激”而名聞天下,博得了精品川菜的美譽。

    說到這裡,還有一段關於鹽幫菜的傳奇故事——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美麗故事,它訴說著千年鹽幫菜的滄桑與變遷,也折射著鹽幫文化的深厚底蘊。

    話說在西漢年間司馬相如是四川成都當時有名的辭賦家,音樂家。他寄住在好友縣令王吉家裡。卓文君是四川臨邛人,鹽商大富豪卓王孫的掌上明珠。卓文君當時僅十七歲,她的美貌:“眉色遠望如山,臉際常若芙蓉,面板柔滑如脂”,更兼她善琴,貫通棋、畫,文采亦非凡。卓王孫與王吉多有往來。時值年少司馬相如同王吉去卓家做客。席間司馬相如得知卓王孫之女文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於是奏了一首《鳳求凰》。卓文君也久慕司馬相如之才,遂躲在簾後偷聽,琴中“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表達對“巴蜀第一美女”卓文君的愛慕,後來兩個人互相愛慕,但受到了卓王孫的強烈阻撓,沒辦法兩人只好私奔。後回到成都,蜀郡鹽幫的女兒個個都是廚房中的高手,卓文君之母親將她燒的一手好菜的技能傳給了卓文君。在生活窘迫的情況下,文君就把自已的頭飾當了,開了一家酒鋪和餐館,文君當壚賣酒”,“相如滌器”。二人故事遂成佳話,從而鹽幫川菜也真正成為名門秀色,饕餮盛宴,經過二千多年的演繹與傳承,鹽幫川菜真成了精品川菜的代言。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後來分開一段時間,他們的數字詩也隨著相思之情而瀰漫:一別之後,兩地相思,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絃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銼斷,十里長亭我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語千言說不完……

    而鹽幫川奇的美譽,正像這美麗而又纏綿的愛情故事一樣,讓人百思千念,回味無窮。

  • 3 # 小豬出租屋美食記

    首先個人喜歡吃的東西比較多,但都是比較重口味一點兒的,榴蓮還從來沒有嘗試過,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接受,印象裡的感覺都是別人說的臭,特臭,特別臭!心裡有這樣的一種恐懼,所以從來沒有嘗試過!有機會還是想嘗試一下,水果之王的。平時自己愛吃偏辣的東西,小吃也要是四川風味的會最愛吃,比如“狼牙土豆”“鐵板豆腐”“鐵板魷魚”“鐵板三劍客”“酸辣粉”“涼麵”“涼皮”之類的重口味小吃!生活中吃的東西都是重口味的,麻辣的。比如“火鍋”“燒烤”“烤魚”“麻辣小龍蝦”“香辣螺絲”“水煮魚”“水煮牛肉”“剁椒魚頭”“酸辣土豆絲”等等。只要是口味重的,符合自己心意的東西都很愛吃!但如果是自己做的,感覺又吃不了太多!如果去外面吃的話胃口會好很多!可能作為天生的四川人,口味都比較正宗吧!離開老家出來工作就很難有機會吃到正宗的川味,即使過年回去有機會都是多喝酒。這就是個人平時愛吃的一些東西,希望可以分享到給大家!下面來幾張圖 饞一下大家咯!

  • 4 # 宋小刁

    這隻能說是美食呀

    怎麼能說是重口味呢,不知道是誰發明的這些食物,怎麼可以那麼好吃。

    以上幾種沒有一樣不愛的,為什麼有些人就吃不了這些東西呢。

    這三種雖然都是臭,但臭的不一樣,你說榴蓮既然那麼臭,還賣那麼貴幹嘛,搞得想吃又吃不起。

    所以不光你一個人是重口味,大部門人都喜歡這三種美食哦。

  • 5 # 房譯媽愛美食是

    這個問題簡直是為我而設定的!榴蓮、螺螄粉、臭豆腐都是最愛!

    榴蓮:我也是一開始接受不了的,味道上頭似煤氣,讓人敬而遠之;後來在舍友帶了一個榴蓮回來,試過之後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成熟的榴蓮散發出香甜的味道,口感軟糯香甜,食完口齒留香,且營養價值豐富;榴蓮核含有多種維生素蛋白質等,滋養補虛;榴蓮皮也可煲湯煮粥,補益中氣、滋陰降火的功效,可以說榴蓮從內到外都是個寶!

    螺螄粉:螺螄粉的靈魂在於酸筍和湯底,螺螄粉的螺湯由螺肉、豬骨、藥材、天然香料等民間祕方熬製而成,再搭配酸筍開胃,腐竹、木耳、豆角、青菜搭配而成,具有酸、辣、鮮、爽、燙的風味及酸筍的特殊氣味。懂得欣賞它的人就知道,它是香而不腐的,聞之開胃,想之流涎,吃之打滾。每次吃都會把粉湯一網打盡!

    臭豆腐:具有“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特點。豆腐先製作成臭豆腐胚,再油炸,最後拌入祕製的醬料,外皮酥脆,豆腐心沾滿了醬料的香和香菜的味道,吃上一口都是大大的滿足。

    其實這幾種都是屬於愛的人很愛吃,不喜歡的人都接受不了,勇於嘗試,就會發現吃過之後一發不可收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婚後和公婆住一起煩不煩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