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每日學點法

    其實教育的本質是育心,我們現在的很多教育失敗的原因就是背離了本心。你想想,比如考研,考英語,把多少科研人才拒絕門外,我可能是一個電腦高手,但是我就是英語差,但是我的技術水平可能比博士還厲害,你連研究生的資格都沒有,更別說是成為科學家。英語之所以很多人學,最早是因為英國是世界上的日不落帝國,到處都有殖民地,所以英中國人的英語流行,後來英國又分裂出了美國,美國成為世界強國,所以美式英語也很多人學。現在中國也強大了,學語文的也越來越多了。但是我們的文化是五千年文明孕育的。不像英語這種語言,比較好學。一句英語最多兩三種意思,一句中文可能就有幾十種意思。所以我個人認為,無論是哪種語言,學語言就是為了長見識,我晚上八點在家看電視,美中國人晚上在幹嘛,日本人在幹嘛。見識多了,你才會知道,哪一種生活更適合自己生活。所以學語言也得懂風土人情,歷史,你就會越來越強大。比如,美國,世界強國,原來他以前和英國是一家的,然後因為什麼樣的歷史事件,這個土地上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有黑人白人矛盾,宗教信仰等等,徹底了了解這些,世界就在你心中,你的見識也變廣了,這才是學習的本來目的。

  • 2 # 英語五步法

    大不一樣。

    和你一樣,大多數同學和老師們也都沒搞清楚,自然說不明白。

    “五步法英語”一直強調,要把語言和語文區分清楚,就像把英語和英文區別開來。而不要籠統地、廣義地稱為“語言”。這種概念模糊,概念不精準不利於語言和文字學習。

    語言(言語)就是聽和說,和聲音打交道;沒有聲音就沒有聽說,就沒有語言。而語文通常是上學以後的事情,就是閱讀和寫作,是和文字打交道,不是和聲音打交道。中外古今,莫不如此。

    由上可見,語言是語文的基礎。語言在先,語文在後。誰見過一個孩子先會寫字後會說話?古今中外,從來沒有。

    說到這裡,大家就明白了,學習語言和學習語文應該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方法。一個是學聲音,一個是習文字。學習聲音自然用耳,學習發音自然用嘴;而學習文字則是用眼看、用筆用手寫。所以完全不一樣。

    學習語言的正確方法就是大量地做聽和說的練習,而學習語文的正確方法就是做大量的閱讀和作文。

    牛刀殺雞,焉有不快之理?

    同樣,在語文/文學的學習中,學生們已經具備了前面零到七歲對漢語語言聽和說的熟悉和掌握。上學後進入文字學習,學習漢字文章的閱讀和寫作。小學三年級末完成漢字掃盲(會寫1500漢字,能識2500漢字)。沒有問題。所以,在中國“漢語”和“漢字/中文”是明確區分聲音和文字的表述。

    而英語則不同, 單詞“English ”既表示英語,又表示英文。這也就是邵老師“五步法英語”所指出的、傳統英語教學方法帶出許多弊病的根源。中國學生還沒有掌握英語的聽和說,就要求他開始學習英文的讀和寫。豈不荒唐。豈不完敗!

    結論:語文老師教中文、教文學的方法,基本上沒有問題。而英語老師教英語、教英文,問題豈止很大。

  • 3 # 桃子學英語

    英語和語文雖然同屬語言類學科,但因為一個是母語,一個是非母語,所以學習的環境不一樣。其實在真正的教授方面沒有太大的區別,中國孩子學英語除了沒有日常語言環境之外,其它方面的學習只要是語言類就沒有太大的差別。比如都可以從日常大量的聽入手,聽英文歌,聽動畫音訊,聽各種原汁原味的英語資料。從簡單的開始,讓自己的大腦接受並適應這種語言,讓自己的耳朵對英語的發音辨別的靈敏度提高。 接下來就是大量的閱讀,從原版啟蒙繪本-分級讀物-橋樑書-章節書-原版小說。堅持以上閱讀步驟,會積累大量的詞彙,地道正確的語言表達,以及對語言背後文化的理解,這樣學英語,基礎將會非常紮實,並且能力會很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吃什麼清肝火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