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育兒園的小師奶

    孩子過兩天要去上幼兒園了,有些不捨,家長們交流下感受吧!

    你好!關於這個話題我個人真的是親身經歷過,下面呢談談我對這個話題的一些經歷和看法。

    記得當時,我們家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時,他自己是兩眼淚汪汪,我也是。

    首先就是你說的不捨,畢竟從出生到三歲,一天都沒有離開過我,我習慣了她在我身邊,在我視線裡。

    忽然有一天他要去幼兒園,尤其我心理上是非常難接受的,問題是沒有辦法,無論多麼不捨,她也要去幼兒園的,這個事實是沒有辦法改變的。

    不過習慣真的是個很強大,很有力量的詞語,一個星期左右我們都習慣了,她習慣了去幼兒園,我習慣了送她去幼兒園。

    其次,我是非常擔心的,因為在家裡,三歲的一個小孩子,我認為她是一個自理能力,適應能力,非常差非常差的小孩兒。

    我各種擔心,我擔心她在幼兒園能否吃飽飯,我擔心她在幼兒園能不能睡著,我還在擔心他在幼兒園會不會聽老師的話,更擔心他會不會和小朋友們好好相處。

    不過後面我發現我的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是我小看了自己的孩子。

    也是最多一個星期,無論他的適應能力,跟小朋友們相處,還是吃飯睡覺,他自己都可以做的很好,甚至,超出了我的想象。

    父母與子女是一場漸行漸遠的緣分,

    這句話我們都知道,是呀,沒辦法說感同身受,但是我非常理解那種感覺,也非常知道那種感覺的滋味,不過呢,在這裡呢,還是想勸勸寶媽,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吧!孩子的天空非成廣闊,你放手讓她自己去飛吧!

    我們誰都沒有辦法去陪孩子一輩子,總有一天我們要習慣或者要適應她會離我們越來越遠的這個過程。

  • 2 # 榮媽育兒記

    非常理解你的心情,因為我也是這麼過來的。榮哥現在上幼兒園大班了,每次送他到幼兒園門口,當他對我說完“媽媽,再見!”後,轉身向幼兒園走去,看著小小的他,揹著 書包離開的背影,快3年了,說實話,我的內心還是會有些許不捨。

    讓孩子克服分離焦慮症,需要爸爸媽媽先學會放鬆心情,因為父母也會產生分離焦慮症

    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時,也許會好奇,剛開始不會哭鬧;也許會哭鬧不止,不肯放開家長的手;不管是哪種情況,或多或少孩子都會存在一定的分離焦慮症。

    想讓孩子克服分離焦慮症,爸爸媽媽需要先學會放鬆心情,告訴孩子也是告訴自己,寶寶只是暫時和家人分開一小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裡,寶寶可以去去認識更多新的朋友,老師,和大家一起玩耍。到了放學的時間,爸爸媽媽就會準時來接寶貝回家。

    其實,不僅僅孩子會產生分離焦慮症,家長也會有這樣的感覺。只不過家長心裡更多的是擔心孩子能否適應,在家長看不見的地方,孩子會不會哭鬧不止,會不會被人欺負,能不能自己吃飯、睡覺、上廁所......

    這些問題,在當初榮哥剛開始去上學的時候,也困擾過我。當下午去接孩子時,聽到老師的誇讚,就知道榮哥的表現很好,沒有讓人失望,他可以快速的適應新的環境。

    想讓孩子儘快地適應幼兒園,家長需要提前與孩子進行常規練習

    每一個父母都很愛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將要面對好幾個小時裡不能看見孩子時,都會顯得失落和擔憂。要知道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家長也不必過於擔憂。

    畢竟孩子會一天天成長,人生的路很漫長,未來的路還很遠,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有些路,總得讓他自己去走一走。

    就像上幼兒園,其實就是寶寶人生中第一次邁向社會。這個時候,我們要把內心的擔憂和不捨存在心裡,更多地是鼓勵孩子走向社會。

    父母能做的,首先要在家提前和寶寶練習自己吃飯、睡覺、上廁所、穿衣服等,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多與孩子溝通交流,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其次,和他一起選擇一所他喜歡的幼兒園,選一個有愛心的老師,引導他走進幼兒園這個小小的社會,去適應,去學習,與人交往,愛上學校。

    最後,要相信寶寶,相信老師,也相信自己,都為孩子順利適應幼兒園生活而努力。

  • 3 # 楓燦在岸

    有不捨都是正常的,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對於父母來說都是放手的階段。

    1、斷母乳期,我相信很多媽媽會難過,因為這是孩子第一次不需要自己,一次身體與身體的分離,所以斷奶時,孩子的哭鬧,你會鑽心的痛,不忍心,但是你依然會堅持,因為你知道斷奶是為了他更好的的成長。

    2、第二次,就是這個上幼兒園階段,又是一次小分離,擔心是否吃的好,睡得好,老師是不是太嚴厲,或者孩子太多會不會忽略你的娃,和小朋友會不會相處融洽?這些都會是你的擔憂,也實屬正常,但是為什麼上幼兒園,你也知道,是他必須的一個階段,接觸集體生活,得到啟蒙教育,鍛鍊社交能力,自理能力,養成習慣。所以難受也就只能忍忍,過幾天就好了。

    3、要充實自己,從十月懷胎到娃3.4歲上學,這個階段是完全圍繞他轉的階段,上幼兒園後,就要轉變角色,進入自我提升,充實自己的時間了哦,只有自己足夠自信,有能力才能給孩子提供好的生長環境,樹立更好的榜樣作用。

  • 4 # janice一片葉子

    因為一場疫情,2020度過超長假期。幼兒園小朋友和父母在家待很長時間,孩子們離開幼兒園太久了,有的孩子連老師樣子都記不得了。

    開學上幼兒園的孩子會出現哭鬧型,身體不適應型,絕食型。家長不要擔心,這不是因為孩子在幼兒園受委屈,而是因為孩子在幼兒園裡接受的是幼兒園裡的規矩限制,不像在家裡那樣自由,感到受限制和約束。家長如何做到幫助孩子的同時,又消除自己與孩子的不捨呢?首先家長消除孩子的消極心態,堅持送孩子,多於老師溝通,瞭解孩子在園的情況,注意正面引導孩子,幫助孩子和老師,小朋友建立感情。入園初期,家長儘量每天準時接送孩子。使孩子接受並習慣幼兒園的生活作息時間,同時也對家長產生信任。鼓勵和表揚孩子的積極變化,使他感到在幼兒園能獲得一種在家裡所不能獲得自信和快樂。

    讓孩子學會簡單的生活技能與做力所能及的事,幫助孩子瞭解作息制度,提前熟悉幼兒園一日生活。提前準備開學用品。只要家長提前做好準備攻略,孩子很快會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和學習,家長沒有必要擔心和不捨。

  • 5 # 濟南小小市民

    給你講一下,我家孩子這兩天搶幼兒園的感受吧!

    她是上一年八月底開始上幼兒園嗯,因為疫情原因是週一開學,6月8號,今年去的時候沒有多少抗拒,然後第一天放學的時候就把兩位同學請到到家裡和她一起玩玩具,他就是很興奮,很開心,然後第二天上幼兒園,通過老師在群裡的視訊來看,她是相當活潑的那個娃娃,玩滑梯的排隊,然後他跟他比較起因蹦蹦跳跳相比其他孩子來說,稍微活潑一點,可能是這幾個月在家裡憋壞了吧?沒有小朋友陪他玩,所以像小孩子還適合群體生活的,她現在都很主動的去幼兒園,去吧,一下感覺家裡空閒了很多,規律起來,一切都回到正常狀態吧

  • 6 # 糖爸的育兒經

    剛上幼兒園的這段時間其實也是家長的斷乳期,孩子在自己身邊很長時間,捨不得是難免的,但是作為家長只有放手,才能讓孩子成長,另外要多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分離只是時間和空間的分離,心理不能分離,多和老師交流,慢慢家長和孩子都會適應新的生活

  • 7 # 我就是我G

    你家孩子到底是有多聽話多可愛,你這樣捨不得,我家孩子上幼兒園那會兒在家頑皮得很,多想送到學校去老師幫忙管教下,在學校又能多接觸其它同學,學知識,

  • 8 # 樂呵

    請提前帶孩子去熟悉校園。

    請提前告訴孩子,他已長大,給孩子講清道理。

    請提前把孩子的特點告訴老師。

    請遵守園規,按時接送孩子。

    請按規定把孩子送到指定地點,要求孩子向老師問好,並在與孩子道別後,堅定地離開,且不要在柵欄外、窗外偷窺。

    從此都要做到:配合學校、老師的合理要求,承擔教育孩子的主要責任。耐心傾聽孩子回家後的講述,任何情況下,決不要在孩子面前詆譭老師。

    家長也可以不這樣做,但極有可能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 9 # 行走的小葉子

    大寶去幼兒園第一天,寶媽一直坐在幼兒園的樓下,寶教室就在樓上,午睡也在樓上,上午就聽到大寶在教室裡喊“我要回家找媽媽,我不要在這裡”,教室裡一群學生哭的稀里嘩啦的。

    樓下,有一寶媽也哭的稀里嘩啦,老師出來把那個寶媽勸了一頓。

    午睡的時候,在樓下就能聽到大寶哭著和老師借一元錢,要坐車回家找媽媽,抱著枕頭不肯睡覺。哭了一會就睡著了。期間寶媽一直在外面聽著,但沒進去。

    第二天照舊哭。老師拿了他喜歡的玩具給他,他說“我家有這個挖掘機,比這個大,我要回家”,哈哈。過了兩天孩子就適應了,不過不願意去,送到幼兒園抓著媽媽的衣服不讓走。

  • 10 # 心悅的陽光

    我也是,孩子在家上網課天天被氣的要死,一直盼望著能開學,快要快學了感覺又很捨不得,怕娃吃不好,睡不好。開學第一天娃去學校,我心裡難受的不行,可是回頭一想,孩子本該就在學校學習,老師教育孩子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上課學知識這件事還得老師來做,如果一直把孩子放我跟前,感覺我跟孩子都得斷母女關係了,娃不好好學習,把我氣的,還成天打娃,訓娃,去了學校也沒機會了。現在娃每天回來我只看著把作業寫完,再做一些知識鞏固,跟娃關係還緩和了。所以還是去學校,有利於親子關係,還能進步。你想想孩子去幼兒園也是為了成長,學會跟小朋友相處,養成一些好習慣,學習規矩,知識等,你也有自己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下午又可以見到孩子,心裡也就好受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線上培訓平臺能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