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從耗子胖成豬

    沒有“內焦式”變焦鏡頭的說法。

    簡單的說,變焦鏡頭的變焦與對焦都有分類:

    1、外變焦與內變焦鏡頭——指的是鏡頭變換焦段的時候,會不會伸縮。

    耗子哥舉個例子,佳能EF70-300DO與EF70-200L II就是典型的外變焦鏡頭與內變焦鏡頭。當70-300DO處於收縮狀態的時候,它的長度不足10釐米,非常便攜。

    但這枚鏡頭在300mm端時,它的尺寸也是很長的。

    但是,切記一點:

    內變焦或者外變焦的設計與所謂的“焦段縮水無關”!

    內變焦或者外變焦的設計與所謂的“焦段縮水無關”!

    內變焦或者外變焦的設計與所謂的“焦段縮水無關”!

    (重要的話說三遍)

    2、影響鏡頭焦段的主要是對焦模式

    目前鏡頭的對焦模式分為三種:

    整組位移對焦——例如雙高斯結構的標準鏡頭、85mm鏡頭等等……它們對焦的時候,是整個鏡頭所有的鏡片結構一起移動。

    內部鏡組位移對焦——例如各種長焦鏡頭(70-200,各類大炮鏡頭)這類鏡頭的對焦僅有內部一個對焦鏡組作位移。

    前組位移對焦——這類鏡頭往往是“整組位移對焦鏡頭”的變種結構。例如佳能最新推出的RF50mm f/1.2L就是這樣的產品。

    那麼什麼對焦設計會造成“焦段縮水”的情況呢?

    答案就是:內部鏡組對焦的設計會在近攝的條件下出現“焦段縮水”的問題。

    因為有很多人把“內對焦”與“內變焦”的概念混淆了,所以我在這裡特別提一個例子:

    佳能70-300L,這是一款“內對焦”、“外變焦”的鏡頭。

    它的最近對焦距離為1.2米,最大放大比卻只有0.21X(跟EF70-200一樣,這就是因為“內對焦”的設計讓它近攝的時候,焦段嚴重縮水)

    而佳能70-300 IS,這是一款“前組位移對焦”、“外變焦”的鏡頭。

    它的最近對焦距離為1.5米,最大放大比反而達到了0.26X,這就是因為它的對焦設計沒有近攝縮水的情況。

    最後補充一下,因為鏡頭的結構不同,實際上整組位移對焦的鏡頭與前組位移對焦的鏡頭也是存在一定的焦段變動的,但沒有“內對焦”那麼明顯,日常使用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 2 # 老饅頭簸箕

    所謂內焦就是指內變焦吧?

    會的,由於內部元件有的既參與對焦也參與變焦,存在各種牽制,這種鏡頭在拍攝距離比較近的時候,長焦端視場會略大,也就是說實際焦距達不到標稱的數值。

    但是對無限遠對焦的時候又是在容許誤差範圍內的。

    典型的如Canon EF28-80/3.5-5.6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孕兩到三週容易流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