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豬扒界娛樂

    抑鬱症,對大部分人來說,這是一個比較遙遠的疾病,很多人認為自己不會患上這種疾病。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抑鬱症患者的數量在持續增加。那麼抑鬱症是精神疾病嗎?為什麼有越來越多的人患上抑鬱症呢?有哪些症狀?生活中該如何預防抑鬱症、如何治療呢?下面為您帶來詳細內容!

    1抑鬱症與精神疾病的區別

    抑鬱症是一種以心情低落為主要表現的心境障礙,精神疾病是指以精神病性症狀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兩者不是一回事。抑鬱症的病人有一部分症狀比較嚴重,可以合併情感、心情一致的症狀,有精神病性症狀,比如患者在心情低落的時候,出現了與心情低落一致的幻覺,聽見有人說你做的什麼事不對等,但是診斷仍然是精神病性症狀的抑鬱症,這一部分在抑鬱症裡面佔的比例很小,在治療方面除了用抗抑鬱治療藥,適當的合併抗精神病藥物。多數抑鬱症患者是以心情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為主要臨床表現,並不會出現精神病性症狀,臨床表現和精神疾病是不一樣的,治療上使用抗抑鬱藥物合併心理治療,所以它倆是不一樣的,嚴重時可以有相同的地方。

    2抑鬱症患者人數增高有三方面原因

    抑鬱症患病率越來越高,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分別為社會因素、身體因素、心理因素。

    一是社會因素

    目前國家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快,城鎮化水平越來越高,人口密度越來越大,再加上環境汙染,這些因素都導致人們生活的成本再不斷增加,所承受的經濟壓力也不斷增大。而且工作競爭方面也日漸劇烈,容易讓人產生不安全感。這些直接或間接的壓力,以及不安全感會導致人出現心理失調或精神紊亂的情況。

    二是身體因素

    精神疾病並不是單純由於人的心理因素造成的,有大量的研究證明,其實精神疾病的發生還和人大腦分泌的激素失調有關,特別是抑鬱症,雖然目前的病因還不是很明確,但現在公認它是一種神經生化的失調,最主要的就是大腦裡面的五羥色胺或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失調,造成人行為、情緒、意志方面出現問題。

    三是心理因素

    抑鬱症的產生還和個性有很大關係,面對同樣的壓力,為什麼有些人沒有精神心理的異常,而有些人就有精神疾病呢?這就與個人的性格有關,人是沒有完美的,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特別是幼年期,和父母、師長、朋友的互動會影響其個性的形成,如果個性成長不足,就有可能出現病理或病態的人格。

    3抑鬱症具體症狀

    抑鬱症,最典型的一個特徵,就是明顯的長時間的情緒低落,如果發現自己身邊有人有出現相關異常,需提高警惕,及時就醫。此外,抑鬱症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可分為輕、中、重度抑鬱症。具體症狀如下:

    輕度抑鬱症:情緒低落、不合群、食慾下降、失眠。

    中度抑鬱症:消極悲觀、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重度抑鬱症:敏感、易怒、拒絕社交、長期失眠、悲觀厭世、有自殺傾向。

    4如何預防抑鬱症

    預防抑鬱症主要要從自身條件入手,社會因素難以改變,唯有改變自己。

    首先,在性格方面,要做一個樂觀、開朗的人,當自己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不是一味地執著,鑽牛角尖,而是要懂得去用另一個角度思考問題。

    其次,多社交,多活動,學會拓寬自己的交際圈,建立更多良好的人際關係;在不同的人身上學習如何去調節自身,學會如何與他人溝通和以及學會相互理解,這樣能夠增強自己對於各種心理異常的識別和判斷能力。

    再次,面對抑鬱症,不要恐慌,明白抑鬱症是一種可以治療的疾病,當出現抑鬱症狀時,要懂得及時就醫。可以從各個方面學習基本的心理知識。對於心理疾病有一定的瞭解,這樣不但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在疾病發生時,也能做出最適合的判斷。

    5如何治療抑鬱症

    如果你發現自己出現上述這些抑鬱症相關症狀,請及時到醫院治療。

    目前,針對抑鬱症,最主要的3種方法就是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物理治療。

    1、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是治療抑鬱症的主要方法,尤其是中度以上抑鬱症。

    臨床上可用來治療抑鬱症的藥物還是比較多的,像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是比較多用的一種,此外,去甲腎上腺素和特異性5-羥色胺能抗抑鬱藥、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等對抑鬱症也有明顯效果。

    所以具體採取哪種藥物還需根據個人情況而定。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抑鬱症藥物治療是有很多的講究的,對劑量、搭配、禁忌是有很嚴格的要求的,所以大家一定要遵從醫囑服藥,不可自己盲目使用,更不可擅自增減、甚至停藥,以免帶來嚴重後果。

    2、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也是抑鬱症治療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解決方法,可包括認知行為治療、人際治療、婚姻和家庭治療、支援性心理治療等多種。該治療通常需要比較長的一段時間才能見效,所以患者一定要堅持。

    3、物理治療

    如果抑鬱症情況比較輕微的話,還可以嘗試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有明顯效果,是近年興起的一種治療方法。

    總而言之,抑鬱症具體怎麼治,還得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才能確定,為了各方面能得到基礎的保證,建議抑鬱症患者就診的時候儘量選擇大型、正規,有經驗的醫生就診。

  • 2 # 蕭別筠

    孤獨是一種正常的情緒,不是病態的。

    常常獨處,偶爾覺得孤獨,更多時候覺得這樣也很好。

    此時該是一生最盛大的時候,可我無端的想一下子就到老年,把此後幾十年的光陰就這麼跳過去,不經歷迷茫,尋找,失落,然後就是什麼都有了,我接受自己的衰老,疾病,一切的不美好,從容又平靜。

    也許,我向往的不是衰老,而是從容,從容的接受一切,好的壞的,以及這個什麼都不如意的自己。

    看到一句話,可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必須知道自己不要什麼呢?我想要什麼呢?這個問題在心裡興起,就湧出了一大堆的物或者事,太多了,那不是要,而是貪念,沒有那些也沒什麼要緊,你還是會往前走。那不要什麼呢?有的,不想要什麼都沒有的人生,將就湊合不甘心而一無所有的到老。

    不想勉強自己,從來就不善言辭,不喜歡與人打交道,從前不覺得,即將步入社會時才發現這感覺是如此強烈,勉強自己的結果只是更加的難受。我厭惡自己去在意別人的眼光,在別人的指指點點裡不得不改變自己。

    這些事漸漸成了顧慮,在心裡像一顆炸彈,與不那麼熟悉的人在一起,時刻都繃著,生怕那個炸彈的引信燃了:那個人看到了我本來的樣子,不善言辭的,害羞怯弱的樣子,我這樣子會不會讓他不自在?太多了,這樣的時候,也太累了。一個Sunny燦爛的人一生永遠都不會理解這樣的疲憊。

    是什麼時候開始放下的?放下什麼?忘記了。只是某天突然想,何必呢?這麼累。

    人人都只關心與自己相關的人和事,我應該也如此。喜歡一個人的自在,想讀書時翻開一本書,信馬由韁的看過去,看到哪是哪,不想說話可以不說,多好,多自在啊。

    是很個很怕麻煩的人,怕自己麻煩別人,也怕別人麻煩自己。

    想起三年前的春天,Sunny很好的日子,和室友幾人出門去,路太遠,在車上要很久,已然接受了這個結果,便多了許多耐心,擁擠的公交停停走走,一路看著窗外,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覺得,在滿是陌生人的世界,人人都有自己的去處,莫名的感到一陣輕鬆,是的,真奇怪。

    看窗外略過的風景,老舊的小區,紅磚的樓房,牆外長滿了爬山虎,新與舊,衰老與新生,紅與綠,似乎也不錯。忘記周遭的人和事,忘記自己還在沙丁魚罐頭般的車上,靈魂已經自由的飛走了,飛到爬山虎的腳下,看看老房子的年齡,看看房子裡的人。

    一條路,有破敗了小區,有待整改的雜亂的市場,有新建的小區,窗明几淨,花木蔥鬱,看,多像人這一生啊。世界是在由破敗走向蔥鬱的,越來越盛大,迎接更年輕的生命,而人不是,人是要一天天衰老的,儘管我們感覺不到,忽然有一天,就要老了。

    想起無數個這樣的片段,空空的,是心裡的沙漠,你一直走,已經知道前路沒有綠洲,沒有人跡,所以並不期待什麼,只是一味的走,到哪裡去呢?反正是荒漠,就往前走吧。

    沒有期待的前行,心裡是輕鬆的,什麼負擔也沒有。不必擔心旅途無聊,自己一個人是不會覺得無聊的,不必擔心旅伴會覺得無趣,路上遇見什麼就是什麼,開心也是真的開心,傷心也就管不了那許多了。

    知乎有很多人問自己性格內向怎麼克服,曾經也常常點開這樣的問題,想要得到些建議,後來會想,為什麼一定要克服呢?內向的人只是更善於取悅自己。漸漸明白這漫長一生,取悅自己比取悅別人重要多了。

    在學校常有長袖善舞的學長學姐告訴我們要跟別人搞好關係,走向社會又聽長輩教導自己這個樣子要吃虧,但是就是這樣的自己,也好好的長大了。

    開始明白,人生本就是一趟寂寞的旅途,一路上會遇見很多人,最後,也只是自己一個人走向終點。

    現在,比起別人的看法,我更關係自己的內心,內向的人會更用心的體察這個世界,看過這世界的喧囂繁華,依舊能夠享受獨處時的平和寧靜,不想改變什麼,山不來就我,我又何必去就山?

  • 3 # 瓷致雅贍

    感到被孤獨感淹沒了,找到了這個問題。其實平常和自己相處得很好啊,安排好學習,娛樂,也有算是愛好的東西,彈彈琴,練練長笛,玩玩遊戲之類。

    可是有時候自己一個人跑遍大半個城市,不知道為什麼,在餐廳裡點一桌子菜,一個人吃,每個菜吃幾口;累了的時候沒人可以說話,有時候想要和人交流的衝動壓抑到不可以剋制,最後一個人躺寢室裡默默流淚;這種負情緒爆發得愈加嚴重,我都不知道是不是應該去看醫生了。

    可是有時候昏昏沉沉睡兩天,起來後又覺得容光煥發,至少表面上若無其事。根本原因還是意識到自己的無能吧,活了20年,沒有一個可以說話的人,算是很可悲了。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看來大家都很孤獨啊,想一想也是難免的吧,畢竟沒有共同經歷體驗的人很難做到共情,當然也有例外,有優秀的感知力,能在情感上細膩地進行沙盤模擬,準確把握對方的邏輯,從而不被冗雜的資訊帶偏。這樣的人本身就是很難遇到的吧。

    其他情況下一切的推己度人,要麼是刻意逢迎,要麼是自說自話。

    《當尼采哭泣》裡這句最觸目驚心:要完全跟一個人發生關聯,人必須先跟自己發生關聯。如果我們不能擁抱自身的孤獨,我們就只是利用他人作為對抗孤獨的一面擋箭牌而已,只有當人可以活得像只老鷹,不需要任何觀眾,才能愛慕地轉向另一個人。只有那時一個人才能去關心另一個存在的成長。

    沒有誰能成為誰的救世主不是嗎?

    有沒有可能,我們的情緒之所以容易上癮容易沉迷不過是渴求一種與世界的聯結感而已。

    我已經漸漸學會放下這件事,對於孤獨這件事,或許不是放下,只是變得毫無情緒,繼喜怒不形於色,戒掉憤怒後,我想,總有一天我會對孤獨麻木。

    當然,我覺得也許更好的解決方法是,

    第一,改變不了當下狀態,至少改變how I react to this,如何在此時稍微抑制一下內心的尖叫,避免自己走向更加失控的境地,如果這時破罐破摔,比如用酒精麻醉自我,暴飲暴食,還會讓後續狀態螺旋下降

    第二,我覺得痛苦是因為我沒在做我覺得真正有價值的事。人的精力不會憑空消失掉,力氣不花在推進事情上,肯定就要花在處理情緒上,相比而言,推進事情更划算點。

  • 4 # 覺醒人生2020

    朋友,你好,目前心理疾病的症狀是集合了人類所有的負面情緒,一般人出現一些負面情緒是很正常的,但是有些人就是閒著沒事幹,懷疑自己不正常,然後去關注查詢心理疾病的症狀,對號入座,最後被套進心理疾病的陷阱中,開始懷疑自己得了所謂的心理疾病,然後不斷的去關注自己的症狀,每次去關注它,就是在強化它一次,導致自己內心的痛苦越來越大,最後不得不去找心理諮詢師或者精神科醫生,他們肯定的回答讓這些人更確定自己是一個心理疾病患者,然後繼續不斷的去關注強化自己的症狀,不斷的做心理諮詢或者不斷的看病吃藥,又無法徹底解決問題,心理和身體承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陷入悲觀絕望的境地中,這一切不都是自找的嗎?

    負面情緒來臨時,如果去對抗,那就是用負面情緒對抗負面情緒,結果就是導致了更大的負面情緒。負面情緒來臨時,如果去接納,那就是認同自己的負面情緒,認同自己可以負能量,久而久之雖說習慣了負面情緒帶來的痛苦,有可能會讓自己感覺好一點,但實際上蘊藏著極大的危機。

    如何正確的對待負面情緒?對待負面情緒正確的方式是,不去理會負面情緒,投入到做正能量的事情上去,不斷的放大正能量。一切負能量、負面情緒就會退散。祝朋友過得健康、快樂、幸福!

  • 5 # 淡定哥586

    抑鬱症主要表現為心境低落,思維遲緩,行動遲緩。對任何事無興趣,自責,無用感,自罪感,生不如死的感覺,所以自殺的人多。孤獨則有主動與被動之分,被動的因不合群或不想合群。主動的,享受孤獨,可淨化思想,感悟人生

  • 6 # 二級心理諮詢師唐夫震

    兩者都是情緒體驗,但又有區別。孤獨是個體主觀上需要陪伴、理解和心理共鳴,一旦有了這些,孤獨感就會降低或消失;而抑鬱個體沒有需要這些的主觀願望。

  • 7 # 茄子笑笑

    抑鬱症特徵(切勿強行對號入座)

    1、不開心!不開心!不開心!重要事情講三遍,不要問理由,問理由更不開心,沒意思。

    2、都是我的錯,是我沒用,沒意思。

    3、啥也不想幹,沒意思。

    4、吃不香、睡不著,生活無趣,沒意思。

    5、為什麼活著,沒意思。

  • 8 # 翟大翟

    如果很嚴重的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醫院檢查或者在網路上諮詢心理醫生

    我認為孤獨不一定是抑鬱症,現在隨時社會的高速發展,一定的壓力也會使人患上抑鬱症,高三學生因為壓力過大,一線城市小白領因為上司施壓,網路冷暴力鍵盤俠導致精神壓力患上抑鬱症甚至跳樓自殺的比比皆是,不一定是孤獨就會患上抑鬱症,如果覺得孤獨可以和好朋友聊天或者結交新的朋友出去旅旅遊看看新鮮的事物一些自己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多找一些開心的事情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覺得有些孤獨,這是一種情緒是正常的表現不要自己嚇自己了

  • 9 # 美景好音

    抑鬱症的症狀主要是:1.思維緩慢:思維遲緩、聯想困難,自覺思考能力下降

    2.情感低落:常表現為愁眉不展,心煩意亂,自我評價過低

    3.言語動作減少與遲緩:言語少、聲音低

    4.我覺得抑鬱症患者很享受孤獨這種狀態,認為外界會傷害到自己,更願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 10 # 有什麼不被註冊的名字

    有一句話說 不合群是表面的孤獨,喝了群才是真正的孤獨。 努力充實自己,適當的運動給自己健康的身心,足夠優秀的話,孤獨一點也不是罪過。抑鬱症的話不要瞎想,給自己一些快樂和希望,生活很精彩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有過溺水的經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