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深度曲藝

    郭麒麟說過,德雲社在郭德綱之後的接班人,必須是個“角兒”。

    因為德雲社不可能完全走公司管理管理制的路子。

    公司的“員工”不單單是“員工”,他們還是徒弟。

    師父不僅僅給了徒弟工資,也給了徒弟安身立命的本事。

    師徒之間的賬其實算不清楚,也不能只靠勞資關係繫結。

    一方面是感情的成分本身就會大於利益。

    另一方面,其實自古以來民間的藝術劇團,就是“角兒負責制”,這也是郭德綱老師一直堅信的制度。

    簡單來說,就是“我是角兒,跟著我有肉吃”,別的不必多說,大家自然願意跟隨。

    當初舊時候的京劇演出班子更是如此。

    掛出去“馬連良”、“梅蘭芳”的名字,就能賣票,所以,肯定馬連良的班子就聽馬連良的,梅蘭芳的班子就聽梅蘭芳一個人的。

    離開這個有“頂流”的“大角兒”的班子,你再去同行業的哪個班子也賺不了那麼多錢,所以,自然就會跟隨。

    郭麒麟很難得在那麼小的年紀就明白了這一點。

    所以,他也說了:

    “除非有一天,我也成角兒了,我也能說"跟著我有肉吃",那自然就接班了。”

    “如果不是角兒,根本管不了這些人,幹我們這行的,一個比一個主意多。”

    而且,少班主和郭老師,都認為相聲是虛假繁榮,德雲社的出現只不過是讓相聲晚死幾年,到底能走到哪一年,都未可知。

    一家獨大的市場是一潭死水,百家爭鳴才是良性競爭。

    其實,德雲社比誰都盼著其他相聲社團都能人才輩出。

  • 2 # A驀然回首A

    我覺得郭德綱是創業者,他的創業路很好的詮釋了什麼叫不忘初心,從他紮實的說學逗唱功底就能看出來,他不僅有搞笑天賦。還能很好的運用他所學的東西讓大家知道他是內行。至於他的成功我覺得我覺得還點歸功於他的搞笑天賦。他即使不是相聲演員,依靠他的搞笑天賦只要給他一個平臺,他依然能闖出一片天地。

    但是郭麒麟就是標準的富二代了。但是他沒有像其他富二代一樣驕奢淫逸,這可能跟郭的教育是分不開的。但是不得不承認,郭的教育是成功的。郭麒麟雖然沒有大紅大紫但是就憑藉他減肥這一件事就證明這個人自控力是高於常人的。大家仔細想想愛美是女人的天性。你看多少女生減肥成功了,減肥沒有大家想的那麼簡單。更何況是一個富二代,所以就這一件事就能看出來郭麒麟這個富二代非常不簡單,就算沒有天賦就憑藉這個自控力也不會比一般人差。

    但是就目前郭的行業發展來看老郭一直在推他覺得有天賦弟子並沒有主推他的兒子。這一點就能看出來,他是打算讓自己的兒子從臺前穩固自己相聲藝術家的位置。但是並不想讓兒子只是藝術家,而是要在藝術家這個身份基礎上轉為培養他成幕後老闆。從而真正能從商業上超控相聲界。當然這也只是從目前老郭沒有讓郭麒麟成為頂樑柱這一點分析出來的。

  • 3 # 壞情緒無處安放

    德雲社不是上市公司,而且大家都叫郭麒麟為少班主了,那肯定就是子承父業了,我感覺就是郭麒麟繼承德雲社了。

    因為現在郭汾陽還比較小,而且郭老師也不希望郭汾陽從事相聲的行業,他一步步走過來的,知道這裡面到底有多艱辛,相聲這個行業的風評都不是很好,整體爾虞我詐的,郭老師從黑暗裡努力傳承著文化,也不想再讓自己的兒子踏入,之前也不贊成郭麒麟,但是少爺他自己想學,沒有辦法,只能一步步教他了。

    現在郭老師也慢慢變老了,他自己也知道了,所以這兩年德雲社發展這麼壯大的原因,我想著有可能是郭老師害怕之後傳給郭麒麟之後,社裡以及外界會對郭麒麟不服,所以他才會各種捧小角,之前只是岳雲鵬自己一個人很火,現在不一樣了,德雲社的頂樑柱相當於全部火起來了,其實火的都是郭麒麟的親信,都是從小玩起來的。

    比如張雲雷,少爺的舅舅,孟鶴堂是于謙老師的乾兒子,燒餅相當於郭老師養大的,陶陽更不用說了,郭老師乾兒子,還有高老闆,欒雲平,三哥,謝金師爺,小白張鶴倫,包括張九齡,還有最重要的閆鶴翔,少爺的搭檔,這些都是很親的人,郭老師都捧起來了。

    這也就說明了郭老師他心裡明白,開始慢慢給少班主鋪路呢,2017年少帥出征跟了德雲社多少個老前輩,大家都知道,全部跟著少爺給他壓陣去了,所以我感覺還是郭麒麟會接手德雲社。

  • 4 # 老老老郭同學

    可以說到目前為止,在國內乃至全世界來看,德雲社絕對是最有實力的相聲團體。在郭德綱的帶領下,德雲社歷經艱難險阻,能取得今天的成績確實很不容易。

    但是德雲社歸根結底還是一家民營企業,它同樣也面臨“接班”或者說繼承人的問題。為此每當郭德綱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都會被問及這個問題。大多數人都會認為,繼承人非他的兒子郭麒麟莫屬。但是郭德綱本人對於這個問題卻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他說:這個事情誰也說了不算,我說了也不算。那不是你希望就能實現的事情,因為這個東西需要看造化,順其自然就好。我從不會為這個問題苦惱,是誰的就是誰的,你強求不來的。

    郭德綱還說道:我只記住了一句話“十分能耐使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十分能耐都使盡,後輩兒孫不如人。兒孫自有兒孫福,莫予兒孫做馬牛。”他未來能發展成什麼樣,是他自己的造化。我只負責好好教育他做人就夠了。至於他能不能做好,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其實通過這些年郭麒麟出道以來的表現來看,郭德綱的家教無疑是成功的。他當年寫給郭麒麟的家書,一度被很多人當作典型來學習。郭麒麟絕對稱得上是標準的“富二代”,但是從他身上看不到任何浮躁、狂妄的影子。反之他非常謙虛、低調和努力。

    但是客觀來說,要想成為一位標準的繼承人,僅僅具備這些特質是遠遠不夠的。對於他能不能真的成為德雲社未來的接班人,那真的是充滿變數。

    首先來說,德雲社雖然是一家相聲社團,但是其本質依然是一家民營企業。既然作為企業,它必然也是有壽命的。換言之,德雲社還能平穩運營多久,誰也不知道,就是郭德綱本人他也不知道。

    所以說,如果德雲社確定未來能做成百年老店,那才有討論這個問題的意義。否則就是多此一舉,毫無意義。畢竟如今的郭德綱才47週歲,德雲社能不能運營到他退休那天,還都是未知數。比如今年疫情期間,就有很多小的相聲社團宣佈倒閉,所以說德雲社在未來的運營過程中依然還有很多未知的考驗。

    再就是說,郭麒麟在相聲天賦方面很一般,尤其是跟他父親相比確實差距很大。他要想在相聲方面超過父親郭德綱,重新扛起相聲這面大旗,那基本是不可能的。為此郭麒麟也深感壓力巨大,有時候也會因此而掉眼淚。

    所以你會慢慢發現,郭麒麟其實已經逐漸從老本行相聲跨界到其他領域發展。比如近期他幾乎是承包了各大衛視的綜藝節目。他本人也更喜歡娛樂、影視方面的工作。所以說從他內心來說,對繼承父親的相聲團體興趣不大。

    還是那句話,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人生追求和理想,不必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下一代

  • 5 # 悠悠閒閒度人生

    郭麒麟不接,難道讓你接班德雲社?

    要說到家族傳承,史家很難跳過。中國古代收穫讚譽最多的司馬遷,就是典型的子承父業。司馬家在朝為官者,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是漢武帝的太史令。作為漢初著名學者,司馬談通曉道家、法家、儒家、名家、墨家和陰陽家學說。他明晰的思路和批判精神。而這些治學思想,尤其是相容幷包和批判精神,在司馬遷的鴻篇鉅著——《史記》中都有所體現。

    司馬談早年就立志寫出一部優秀的史書,擔任太史令期間也收集了大量資料。在他彌留之際,他仍對他的理想念念不忘,告訴司馬遷一定要完成他的遺願。正是出生在這樣一個史學世家,擁有這麼一位博學而熱愛歷史的父親,司馬遷從小就收到史學的薰陶,最終在父親的叮囑和自己的決定之下,讓編纂史書成為自己的終生事業。併成為歷史上優秀的史學家。

    利:

    個人

    子承父業可以使年輕一代的人減少對創業的壓力,在創業時期,憑藉家族成員之間特有的血親緣關係相關的社會網路資源,有了現存的實展才華的平臺,不用從頭開始,省去了堅苦的創業階段;

    企業

    企業能以較低的成本迅速集聚人才,全情投入,團結奮鬥,甚至可以不計報酬,能夠在很短的一個時期內獲得競爭優勢,對於發展事業來說是很主要的一部分,同時子承父業的目的就是使公司能延續強大的生命力。由此可見,“子承父業”的好處即能夠讓公司有強大的·凝聚力,也能夠帶領公司取得佳績。保證資產不外流,保證了企業經營的延續性;

    弊:

    個人

    不是繼承者的興趣,不是他的人生理想及目標所在;

    企業

    很難得到創新,留不住其他高階人才;

    子承父業能夠讓許多年輕人少走不少彎路,但是其缺點也是不容忽視的,有許多長輩會把自己辛苦建立的公司傳承給自己的下一代,卻使得企業經營不善的例子。當中有許多原因,最主要的是二代掌門人們沒有足夠的歷練和過人的學識管理,這使得公司往上發展的進度會越來越艱難。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原因就是家族成員與公司員工之間的關係,子承會令員工工作積極性受挫,對於企業的發展來說非常不利。

    總的來說,“子承父業"對於長輩與後輩來說都是一個難題。郭麒麟在新一期《嚮往的生活》中就坦言,從他小的時候父親就不停的向他灌輸相聲專業知識及對他未來從業的期待,有幸的是郭麒麟在父親引導和師兄們的影響下也愛上了這個行業。通過這兩年大家也能看到老郭利用一切資源在相聲、演藝領域去培養、鍛鍊小郭。

  • 6 # 有戲者

    對於說起德雲社接班這件事,觀眾說,郭麒麟沒有特別的天賦,要想接郭德綱的班,除非哪天開竅了,哈哈,郭麒麟就在那裡疑惑,我為什麼要接郭德綱的班兒呢?當然這句話也說出了很多人心中的疑惑。我們來看郭德綱是怎麼回答的:郭德綱說,慢說讓郭麒麟接班,就是德雲社明天都不幹了,對於現在的我來說也無所謂。你根本就不要去想什麼百年基業,想得太多太操心 ,心會累,心累就是裝了太多的東西,就跟吃飽了撐得慌是一樣的,一切隨遇而安。

    十分能耐使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十分能耐都使盡,後輩兒孫不如人,他怎麼樣是他自己的事,莫與兒孫做馬牛。話說,聽完郭德綱這番話,大家覺得智慧嗎?尤其這個總結,在以前那些社會裡,我們根本就借鑑不了其它人怎麼養兒育女,只知道一味的讓孩子傳承即可,尤其是那些富足的家庭。至於自己百年之後,兒孫會怎麼樣似乎也管不了那麼多。

    但是現在,我們是一個網路發達的社會,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既定的事實。很多父母為孩子操碎了心,幫孩子安排未來,託關係找熟人,顯示出自己無比的能耐,到最後兒子幾乎就不買賬,當然也有那種兒子買賬聽從一切安排的,就像郭德綱的那句十分能耐都使盡,後輩兒孫不如人,後輩的人就真的只能按照自己的父母規劃的人生走下去了,不會再有更大的作為。這是很多家庭遇到的現實情況。

    所以說,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帶著自己的劇本來的,是有道理的,父母在兒子成長的過程中,起到一個參考引路的作用,其它的給他自己去創造,郭德綱就完全沒有給到郭麒麟需要繼承家業的壓力,而郭麒麟現在也幾乎是很少在相聲出現,全往演戲方面發展去了,前兩天還得了一個跨界藝人獎。可見,這個外界都分外關心的事,在這一對郭氏父子的眼裡,根本就沒當回事。

    其實從郭德綱平時做的事當中,我們也看出來,他在乎的其實不只是德雲社的發展,他在乎的是自己熱愛的相聲,這整個行業的發展,因為他做一些綜藝也正在為同道中人努力,讓相聲這門藝術能有更多的人知道和欣賞。真正相聲行業整體繁榮的時候,德雲社的發展,倒是小事一件了。

  • 7 # 縹緲孤鴻影38600

    小編,老郭還不能隱退,等大林到了老郭這把年紀再看,德雲社看老郭的,少班主尚顯稚嫩,還須歷練,需要各位叔叔伯伯、師兄師弟們輔佐,論號召力不如岳雲鵬,而小嶽嶽的創作能力不如張鶴倫。

  • 8 # 備面兒

    郭德綱年輕,還不到50歲,主要結婚早,孩子大。那個公司的老一,不得幹到70,80歲。接班的事想太早。得把雲,鶴兩科的徒弟熬走,郭汾陽也大了,才能說接班的事。

  • 9 # 遠川鶴yy

    不會的,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郭麒麟和華少的一個節目,郭麒麟說繼承容易但是把它支撐起來不容易。

    郭德綱老師有四百多個徒弟,小的有十幾歲的,大的有四十幾的,如果讓郭麒麟一個人撐是撐不起來的。況且郭麒麟也沒想繼承。

    還是多多關注德雲社相聲演員們的作品吧。

  • 10 # 新疆雜話新疆

    這是必須的!因為郭麒麟,經常也說自己就是德雲社一哥,子承父業,郭德綱很不容易的創新了相聲新的領域,作為兒子也好,徒弟也好,這雙重身份,他必須傳承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以感謝眾多粉絲對他的期望!當然了,就如麒麟自己所說,顏值好也是缺點啊!但是隨著歲月的滄桑,你會變老的,也許那個時候,就是你最火紅的年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庸武俠劇你都看過哪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