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董希淼

    2005年,世界銀行小額信貸年會首次提出“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也稱“包容性金融”。一般認為,普惠金融是指在金融機構成本可負擔的前提下,通過不斷競爭和創新,以保證金融服務排斥物件逐步獲得其需求的相關服務。

    2015年12月,中國印發《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通知》,明確:到2020年,要建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普惠金融服務和保障體系,特別是要讓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及時獲取價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

    近年來,在政策引領和推動下,中國銀行業採取一系列措施發展普惠金融,如大型銀行紛紛成立普惠金融事業部,中小銀行加大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擴大基礎金融服務覆蓋面,提升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強化薄弱緩解的金融服務供給,取得較為明顯的成效。

    不過,中國普惠金融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中國幅員遼闊,經濟發展不均衡,區域發展水平不一,全面推進普惠金融面臨著較大挑戰。近年來,打著“普惠金融”旗號而進行的偽創新在中國大行其道,侵害了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也在一定程度上了擾亂金融秩序,影響社會穩定。在這種情況下,普惠金融如何做到“成本可覆蓋”“風險可控制”仍有待進一步探索。

    要改變普惠金融的不足和問題,除需要加大政府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援、做好基礎設施及信用環境建設外,重要的是藉助數字技術的深度應用和創新推動中國普惠金融進一步發展。2016年9月,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峰會發布《數字普惠金融高階原則》,提出“數字普惠金融(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毫無疑問,數字普惠金融引領是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出路。從銀行層面看,關鍵是堅持商業可持續原則,依靠金融科技創新產品和服務,探索普惠金融發展新模式,走數字普惠金融發展之路,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能力和效率。

  • 2 # 多財多毅財富資訊

    2005年聯合國推出普惠金融概念後,國際社會開始對其廣泛關注。欠發達國家、地區大力推動普惠金融發展,許多國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近年來中國政府也不斷髮文大力推動中國普惠金融的發展,旨讓社會各階層和群體都能夠享受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從而建立有效、全方位為社會所有階層和群體提供服務的金融體系。

    政府大力推動、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中國的普惠金融服務取得了驚人的進步,初步建立了多元化的服務體系,服務覆蓋面達到一定水平,移動網際網路支付得到一定普及。根據中中國人民銀行釋出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末,普惠金融貸款餘額達到13.39萬億元人民幣。但相較於其龐大的服務物件和資金需求,普惠金融的發展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和社會的期望還是有非常大的差距。如何進一步推動普惠金融發展已經成為中國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重要議題。

    1 中國普惠金融發展中暴露的問題

    1.1 普惠金融頂層設計不到位

    近年來,中國的國家層面對普惠金融的發展高度重視,出臺了很多相關的政策檔案來推動其發展。這些檔案巨集觀層面上對普惠金融的發展進行了規劃,但是沒有進行細化,對普惠金融沒有一個系統性的佈局,從而導致金融機構發展普惠金融時缺乏主觀能動性。

    另外,普惠金融基礎設施方面頂層設計也存在問題。首先,普惠金融相關的法律體系沒有健全,導致普惠金融的發展缺乏清晰的法律規範。其次,普惠金融信用體系建設緩慢,由於普惠金融服務物件比較特殊,導致普惠金融信用體系建設困難重重。最後,普惠金融的監管政策不健全,導致普惠金融監管的缺失。

    1.2 對普惠金融認識不到位

    無論是普惠金融服務的提供者還是消費者都存對普惠金融認識不到位的情況。部分普惠金融服務的提供者對普惠金融存誤解,把普惠金融等同於“扶貧”,要不就是忽視了風險問題,降低信貸標準,盲目推進普惠金融的發展,要不就是感覺風險過大,不願提供普惠金融服務,使得普惠金融的發展受阻。

    同時,由於普惠金融服務的消費者是弱勢群體,這類人群受教育程度比較低,對金融不甚瞭解。他們很容易對普惠金融提供的產品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只看到了高額回報卻忽略了風險問題,結果與服務提供者產生糾紛。還有一些不法機構利用消費者金融知識的貧乏,假借普惠金融的名義,做一些詐騙的違法行為,產生非常不好的社會影響,從而制約普惠金融發展

    1.3 普惠金融服務體系不健全

    目前,中國已經初步建立了以商業銀行為主、多種金融機構並存的多元化普惠金融服務體系。但是由於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大型金融機構的主要服務物件是高階客戶,對普惠金融發展缺乏重視,導致普惠金融進展很慢。而以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雖然服務物件主要是農村金融、小微金融,但是其自身實力不足、技術相對落後,導致其服務不夠深入、覆蓋面不廣。政策性金融機構則大多數是靠財政撥款,缺乏商業可持續性,無法保障普惠金融的持續發展。

    1.4 普惠金融風險控制體系不健全

    普惠金融由於服務物件的特殊性,具有高風險的特性。普惠金融除了要面臨著信用風險、利率風險、運營風險、流動性風險、國家風險等傳統風險之外,還要面臨普惠金融發展過程中衍生出來的技術風險、法律風險、資訊保安風險、資金挪用風險、洗錢和套現風險。[1]普惠金融更需要建立健全的風險控制體系。

    而目前中國的普惠金融沒有建立起安全有效的風險防範體系,風險控制方面較大的問題。普惠金融消費者主要是長尾群體,資訊收集難度大,導致其風險控制的難度非常大、調查成本非常高,傳統的風險控制方法根本不能適應普惠金融的風險控制。[2]因此許多金融機構罔顧風險,導致大量風險積聚。

    1.5 普惠金融產品創新能力不足、融資成本高

    目前普惠金融服務的提供者雖然推出許多普惠金融產品,但是大多數產品設計存許多問題貸款金額、貸款期限、擔保方式等方面設計呆板,同質性強,缺乏創新,尤其是利率方面普遍較高。普惠金融消費者來源廣泛,需求也不一而足,這些產品往往根本不能滿足其需求。而且,大量普惠金融產品消費者缺乏對產品的鑑別能力,監管部門對產品的監管不到位,導致普惠金融產品的市場混亂,普惠金融的風險加大。再加上目前大多數普惠金融產品的融資成本都15%~20%左右,雖然要比高利貸低,但是卻遠遠高於銀行的貸款利率。這無疑對普惠金融產品的推廣、普惠服務的提供都帶來不利影響。

    2 促進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的對策建議

    2.1 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普惠金融基礎設施建設

    普惠金融的發展應該是以市場為主導,但是也離不開政府的規劃與引導。中國政府應該進一步細緻規劃普惠金融的發展,統籌規劃、均衡佈局、組織協調、政策扶持等方面做出系統性的佈局,建立更具包容性的普惠金融體系,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使得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實現有機統一。

    普惠金融基礎設施方面,首先要加快普惠金融相關法律體系建設的步伐,積極出臺普惠金融法律法規,對普惠金融的發展進行規範的同時為其保駕護航。其次,加快普惠金融信用體系和信用平臺建設,積極結合金融科技,擴大現有信用體系的覆蓋面,緩解普惠金融發展中遇到的資訊不對稱的問題。最後,加強監管,完善普惠金融監管工具箱,及時打擊不法行為,糾正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

    2.2 提高認識,加強對金融消費者的教育和保護

    方面,對普惠金融服務的提供者加強培訓、提高認識,使其清楚認識到普惠金融不是“扶貧”。普惠金融雖然是針對弱勢群體的一種金融模式,但業務面非常廣、資金需求非常大,是一片業務“藍海”,等待普惠金融服務的提供者大力開拓。同時發展普惠金融時不能罔顧風險,不能盲目推進,應遵循市場規則積極推進。

    另一方面,要完善消費者教育保護體系。普惠金融服務的提供者應藉助網際網路、微博、微信、宣傳冊、宣傳流動車等工具積極進行金融知識掃盲,普及金融知識,使普惠金融消費者能夠理性地運用金融工具來享受金融服務。同時,政府應制定消費者權益保護政策,發生金融消費糾紛時妥善處理,保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如此,方能營造出一個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更好地推動普惠金融的發展。

    2.3 健全完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深化金融體制改革

    國家應加快現有傳統商業性金融機構的改革轉型,積極引導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大型金融機構繼續支援普惠金融的發展,擴大其普惠金融市場的滲透率和覆蓋面,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國家應現有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基礎上,學習格萊珉銀行的經驗,通過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提供政策支援等方式,引導各類資本進入普惠金融市場,成立專門的普惠金融機構,以此增強直接服務普惠金融消費者的力度。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職能和能力也要進一步拓展和加強,全面扶持普惠金融的發展。

    2.4 藉助金融科技,健全普惠金融風險控制體系

    隨著普惠金融的高速發展,潛的金融風險也正不斷積聚。目前大部分普惠金融服務的提供者對風險的防控仍然採用傳統的風險控制體系,這已完全不能滿足中國普惠金融的發展需要。中國已經形成了一套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現代化的普惠金融發展體系,風險防控時中國也應該藉助金融科技的特徵將其合理地運用到普惠金融的風險防控中去,建立一套與中國普惠金融體系相匹配的普惠金融風險控制體系。普惠金融服務的提供者應該積極主動將大資料等金融科技運用到普惠金融業務的貸前、貸中、貸後每個環節中,提高自身的金融風險分析和評估水平,完善風險控制模型,準確識別、預警、防控普惠金融風險。而各級政府也應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推動普惠金融數字化的程序。

    2.5 降低融資成本,推出產品定製化服務

    普惠金融服務的提供者應該根據消費者金融需求多樣性的特點,加大自主創新力度,結合金融科技,為消費者提供定製化服務。普惠金融服務的提供者可以根據消費者不同的金融服務需求,結合消費者自身的情況,貸款金額、貸款期限、貸款利率、擔保方式方面進行合理設計,為其提供優質的普惠金融服務。普惠金融產品創新時,尤其要注意擔保方式創新,不能僅僅侷限於不動產抵押擔保,要積極嘗試保險基金擔保、互助聯保、再保險擔保等擔保方式。產品貸款利率設計時要走保本微利之路。普惠金融應該是以低成本、廣覆蓋、易獲得、可持續的方式向消費者提供金融服務。普惠金融服務的提供者應該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中找到平衡點,切實為普惠金融消費者提供“普惠”的金融服務。

  • 3 # 不務正業金融菌

    問題一:普惠競爭激烈,產品同質化嚴重。

    一方面,目前各行在普惠產品的營銷上並無行業較統一的利率定價,因此在營銷過程中,容易出現“利率戰”和搶挖現象,使企業融資結構不穩定,或出現盲目擴張的行為。

    另一方面,為適應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有效增強客戶粘性,建立與現代化經濟體系相適應的小微企業服務新模式,目前四行均已創新推出“網際網路+企業納稅貸產品”。比如目前市場上的四款企業納稅信用貸款產品,如下表所示:

    問題二:風控壓力加大

    根據近日《銀保監會發布2020年一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資料情況》顯示,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不良貸款率均有所上升,但信貸資產質量總體平穩,主要是由於結構性因素和疫情帶來的短期性衝擊造成了一季度銀行業不良貸款率的上升,不良的爆發還存在滯後性,這也給銀行拓展普惠業務帶來挑戰。

    但從普惠條線從業人員人數上看,兼職普惠業務的居多,尤其是在縣域等普惠業務十分重要的基層網點。

    總體而言,銀行普惠條線呈現出專業化團隊建設發展滯後的問題。一方面是客戶經理隊伍人員不足。轄內部分支行客戶經理業務受理速度跟不上小微企業的發展速度和他行營銷速度;另一方面是從事小微企業業務的團隊專業化程度不高。目前為適應市場競爭和發展需要,小微金融產品更新迭代速度很快,但部分客戶經理習慣於傳統小微信貸業務的辦理流程,對新型小微企業產品的接受度不高,對產品開發設計、服務創新和風險管理方面的基礎都相對薄弱。

    對策:

    (一)強化理念更新,充分認識深抓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創新的戰略意義。

    (二)強化服務內功,全面推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制機制的創新。

    (三)強化戰略聯盟,著力完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創新的生態環境。

    (四)強化隊伍建設,培育一支能征善戰的優秀團隊。

  • 4 # 縣域金融觀察

    普惠金融的範圍很廣泛,普惠金融就是所有人都能有機會較便捷、較低成本獲得他們需要的金融服務,包括存取款、小額貸款等,甚至還包括零錢兌換。如要得到更準確的答案還應說具體點。這裡說下在農村推小額貸款的問題,這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內容,最大困難是平時找不到人,都外出務工了,再就是放貸款後,到期收款難。如要進一步瞭解,可私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5G 700MHz是黃金頻段,三大運營商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