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宗神探

    我認為如果農民,不出去打工,只在家中自己的計畝土地不能生活下去,如今的社會是多元型發展社會,如果農民一直窩在農村不走出去看看,根本不會發展起來。就像以前的閉關鎖國政策一樣,我們只是關起門來發展自己的,不去借鑑一些優秀的方法,那麼,無論我們怎麼發展,都會覺得少了點兒什麼。

    對於以前來說,種地只需要一頭牛拉著犁耕地就可以瞭然而對於現在來說,就需要高科技的機器去操作以前來說,種地只需要一頭牛拉著犁耕地就可以瞭然而對於現在來說,就需要高科技的機器去操作,有的人第一次見到這些高科技,根本不會操作,但是卻又不能少了這些高科技因此,需要外出打工學習。而且有的時候種地,不一定每年都會有好的收成,如果要是遇到什麼洪災,基本上這一年的收入就會降低一大半兒,如果要是外出打工的還能多一個掙錢的途徑,也不會因為一個突發狀況而措手不及。多一條路就多了一個保障。

    2、觀念問題: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讀書越多,相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有不錯的收入,有其人現在升學率比較高,沒讀大學會別人瞧不起,有些人以去城市就業為榮,回農村感覺是落伍了。

  • 2 # 邱小強

    如今曾經外出打工的農民感覺越來越無工可打,而且這遠離家鄉打工乾的都是些苦力活,工資不高還很辛苦,危險性又高人生安全都沒有保障。如果農民不外出打工,還能靠什麼賺錢呢?

      這農民本是靠種地為生,農村啥都少,就土地最多。既然如此,何不因地制宜種植一些適合當地種植的農產品呢!這幾年常有多地村民集體規模種植一起走上致富之路的例子,一年幾十萬的都是常有的事。像中藥、香菇等等都是這幾年比較賺錢的。但是農民在種植的時候切盲目跟風種植,看準市場才能最大程度降低風險,不然可就虧大了。

      近幾年來農家樂也是紛紛興起,城裡人住慣了大城市,就喜歡跑到農村摘摘果,擇擇菜。所以可以把空地做起來,最好是村裡一起辦。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種一些當地適宜的水果和蔬菜,養一些雞鴨魚來發展農家樂,可以做成自助採摘,還可以自摘自住煮的方式結合,讓遊客充分享受田園生活的感覺。

      不僅如此,還可以開把村裡一些風景優美的地方加以改造,還能做成特色旅遊景點,吸引更多遊客。這樣經濟也就能帶動起來啦。

      這都是農民朋友可以自主創業的行業。當然了不管是特色養殖和種植業還是農家樂,大家都要因地制宜,而且不要去輕信他人盲目跟風,以免損失慘重。希望各位農民朋友都能快快走上致富路,過上好日子。

  • 3 # 農民二妮

    大家好,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媳婦,今天就給大家說道說道,農民不外出務工,能養活自己嗎?

    如果是底層的農民;指專門靠種地生存的農民,答案是否,我覺得不夠解決一個人的衣食住行,只是吃飽的話,不會捱餓吧。當然瞭如果節儉一點呢,那應該可以吧,因為每個人養活自己的標準也不一樣。

    但是對於商民,就是做些小生意的,答案是能養活自己。

    咱們先來看看農民如果不外出打工,在家裡能做什麼?先聊聊只單純傳統種地的農民。這類農民沒啥路子,只是單純跟以前老一輩人一樣種哪一畝三分地。

    很多農村人,他們都是靠著家裡的幾畝土地用來維持生活的。在農村種植一畝小麥需要550元成本(去年鄰居的成本價)一畝小麥能賣多少錢?

    我根據自家的小麥收成粗略做了個統計:按照每畝地1000斤算,自家種植的小麥,今年的產量相比往年有所降低,婆婆說;去年小麥的產量目前基本上都在1000斤吧,而今年想達到畝產1000斤不太容易,目前800斤已經很高了呢, 種2畝的話就是2*800=1600斤。咱們按照價格每斤1.12元來算,(目前有些農戶為何沒有賣到這個價格,主要原因可能是未達到三等的標準,當然,也和當地的具體情況有一定的關係)。

    按照收購價是1.12元/斤計算

    平均畝產800斤:800*1.12=896元

    一畝小麥成本有多少?畝投入成本:80+70+200+100+50+60=500元左右吧(按照自己家的算的)

    翻地播種:80元 種子錢:70元肥料錢:160元灌溉錢:80元農藥錢:除草1防治50元機械收割:60元

    淨收入898-500=398(注意沒算人工,算上人工得到錢是負數)

    而且小麥分冬小麥、春小麥,一年只能種一次。冬小麥要半年左右成熟,春小麥也要3-4個月左右。

    大家覺得如果如今農民只靠種地賺錢,能養活自己嗎?如今糧食的價格很平穩,但是無法滿足正常一個人的生活所需。

    咱們再來看看農民一年的消費;

    農民花錢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點:養孩子、人情分子禮、保險、看病、吃穿等。首先我們來看看養孩子,這應該來說是一筆比較大的開銷了,因為養孩子就包括了孩子上學、給孩子買衣服、上補習班等等,這個花銷一年大概需要一萬塊。(普通家庭)

    很顯然花掉1萬塊,種地一畝是賺398(沒算人工)就算你家的地多,按照10畝算3980-10000=-5920

    如果只依賴種地,顯然是無法生存的。

    但是時代在進步;現在2020年農村發生了很多變化;領導也大力扶持,出現了很多新興產業。很多農民不在依靠外出打工,也能養活自己了。

    1.反季節蔬菜

    反季節果蔬種植對環境有著一定的要求,只適合在一些不受強風侵襲的平原地區種植,因為反季節果蔬需要在保溫大棚中生長,經常遭受強風的地區很難保證大棚內果蔬生長所需的溫度條件。而反季節果蔬在冬季也能賣出比當季蔬菜貴上幾倍的價格,也能有著比較可觀的利潤

    2.網路直播帶貨;今年有一大批農村人通過直播帶貨,賺取了第一桶金。自己種出來的東西,直接網路銷售。農村農產品又多,市場缺口還是很大的。

    3.果蔬配送;有人願意把這些瓜果蔬菜往外運,產品不至於滯銷。很多小生意啊,農村有能力的人做的不錯。足夠生活,日子過得很滋潤。

    4.政府招商引資;農民不用外出打工,在家上班。也可以生活的很好。

    對於這個問題;農民不外出務工,能養活自己嗎?我在總結回答一遍;以前不能,現在能。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農民們必然會尋找著全新的出路,雖不能只單純靠種地,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農村沒有了發展的潛力,相信在未來農村必然會綻放出全新的活力,農民在老婆孩子熱炕頭照樣養活自己,你說呢?我是二妮,你怎麼看?歡迎探討、交流。謝謝!

  • 4 # 伊人間

    【我是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小伊】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好,不論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只要願意動,不可能養不活自己。所以,題主問:農民不進城打工,僅僅依靠種地,能養活自己嗎?答案是“肯定能”。但是,養活我們自己就夠了嗎?

    想想也是,誰想背井離鄉、離開家人一個人獨自在外打拼呢?還不是因為生活所迫,沒辦法的事。這些年,物價漲的飛快,十多年前,農村集會上的大燒餅五毛錢一個,如今的小燒餅都要2塊錢,然而,小麥還是1塊錢一斤。

    我家在河南,主要種植小麥,畝產量在500~1000斤之內,每斤1塊錢,就算每畝地能賣1000塊錢,除掉種子、化肥、機械費用等等,每畝地能掙300塊錢就不錯了。我家10畝地,這一季也就掙3000塊錢

    當然不夠,這還只是生活的基本開銷,如果想要追求生活質量、孩子上大學的學費、生活費,都將是問題。

    農民工進城打工,兩個月的工資,就夠了一年在家種地的利潤。

    既然種地不掙錢,農民工自然要選擇進城打工,在建築工地,農民工的工資一個月在5000以上,兩個多月就可能掙一萬多,三個多月就趕上了在農村種地一年的收入,他們何樂而不為呢?

  • 5 # 往黔看

    農民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力量,在國家建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現在國家的快速發展,鄉村的振興,其實農民不只是以打工來維持生活的,還有很多的謀生方式。

    一、自主創業,在自家門口賺錢。農民工可以利用家鄉的資源優勢,利用現在的國家政策優勢,自己進行創業,解決在家門口就能賺錢的目的。創業是一項非常具有挑戰性,也具有很多利益的職業,農民朋友們可以利用自身優勢實現在家創業,以謀生路。

    二、利用自媒體平臺,實現電子商務創業。現在經濟時代,網際網路時代,自媒體大發展的時代,人人都可以創業,只要一部手機就能實現。所以農民們可以利用手機玩起自媒體,通過自媒體平臺宣傳推廣家鄉的特色農產品,實現家鄉的產品讓外面的更多人知道,實現真正的銷量,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所以只要玩得好了,自媒體電商不僅是一種養家餬口的職業,還是一種賺大錢的職業,非常有發展前景。

    三、農民要勤快,學好一門技能。農民只要學會一門技能,只要自己勤快,就能在家也是變成富農。農民朋友可以在家自己承接各種活路,然後利用自己的技能把它做好就可以在家掙錢,不需要外出打工了。而且,現在的各地方的農村都大力發展鄉村振興,大力招商引資修建工廠,所以只要在家就可以就業,不用外出打工了。

  • 6 # 阿鋒視界

    農民的生活既平凡又忙碌,一般農民在農村除了外出務工就是在農村種點地以及養殖一些動物之類的來過日子,農民似忙非忙的日子在農村是最為常見的。如題主所說的這個問題現做以下闡述:農民不外出務工,能養活自己嗎?

    農民如果不外出務工基本都是靠在農村搞種植或者養殖以及做一些小工來維持日常的生活需要,在這樣的情況下能不能養活自己呢?

    養活自己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其實過生活也是要看個人怎麼去生活以及怎麼樣去消費日常的,會過日子的農民生活就過得有滋有味的,而過日子沒有那麼會精打細算的農民生活就沒有那麼闊綽了,兩相比較起來還是有差別的。

    農民日常的經濟支出就是日常的三餐以及平時生活日用品和買一些農作物用的肥料之外等等這些,看似簡單平凡的生活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是比較複雜的,所以生活過成什麼樣都是看個人是如何看待以及對待的。

  • 7 # 俺小健

    這個問題看怎麼說,養活自己?

    我從小在東北呼倫貝爾長大,我所住的地方屬於縣級市,很多人認為呼倫貝爾全是草原,全是牧民,其實呼倫貝爾境內也很大,我住的地方屬於林區,離大興安嶺百公里,離草原200多公里,也就算是草原和大興安嶺的交界處,一面草原一面大興安嶺真的很美,這邊可以吃到大興安嶺的純天然綠色食品,那邊可以吃到草原牛羊肉,美滋滋!

    是不是很多人羨慕?我們這的農民也很好活,自己家土地多的我不說了,少點的土地也有幾晌地,一年國家補助也不少錢,在加上土地收成的收入小日子過的都不錯。

    土地少的或者沒有土地的人也有,國家有低保,然後在農村想要養活自己也很簡單,但不包括養家,春天種地打工,種地大戶都顧工的,自己在種點菜園子,這不是吹、大點的菜園子都好幾畝,種點啥菜不行?吃不了晒乾備用冬天吃,春天夏天都安排完了,秋天和冬天怎麼辦?秋天收糧食也能打點工,對了7月份我們這還要收蠶,蠶下山也需要顧工,還有剝繭顧工,有點手藝的還抽蠶絲做蠶絲被也能賣錢,冬天0下30多度就貓冬了,貓冬東北話就是不出門了,在家一呆,養豬的基本都殺豬,每家每戶都請客,東北人比較好客,基本都會請去吃豬肉,這麼輪一圈也快過年了,即使你不養豬也能去吃,刷臉吃唄,每個屯子有幾個這樣的人,一年啥也不幹,但是村裡有點啥事他指定到場,全靠刷臉還有政府補助點米麵,也都活著呢,我看還挺瀟灑。

    如果在家能活的好好的誰願意背井離鄉去打工,生的容易活著難,其實誰都難,只是不表達罷了,這就是生活!

  • 8 # 小木家阿杰

    關於農民不外出務工,能不能養活自己的問題,我的回答是肯定能養活自己,理由有以下幾點:

    一,中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業和農民一直在我們國家佔據著很大比重。幾千年來,中國的農民都過著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生活。農民不外出務工,在家裡種植糧食,種植蔬菜,養殖家畜,養活自己還是很容易的。

    二,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肉類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各種肉類的價格居高不下,所以說在農村投資搞養殖業,規模養殖雞、鴨、豬、牛、羊等家畜,前景是不錯的。

    三,農村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現在很多城裡人都會選擇回農村觀光旅遊,所以說在農村投資搞民宿、生態樂園,也是一個很好的門路。

    四,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促進了自媒體行業的快速發展,很多農民都選擇在農村做自媒體,拍拍短視訊、搞直播帶貨等,不僅可以給自己帶來收益,還帶動了自己家鄉農產品的銷售。

    隨著中國農村的不斷髮展,城鄉差距越來越小,再加上國家對農村的大力扶持,未來的農民工不外出務工,在農村一樣能生活得很好!

  • 9 # 小張729

    對於我的家鄉人來說,這裡屬於秦嶺的山區,營生那隻能是靠山吃山了,我們經常會聽到老人說:“靠山吃山、靠川吃川、靠水吃水”,這句話就是在告知我們營生有必要依託當地的資源優勢,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優勢,那麼對於在鄉村沒有固定工作的人,不外出打工一般在家幹什麼營生呢

    鄉村絕大多數人把外出務工稱為“打零工”,這個就意味著不穩定,不是固定的,特別是鄉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們的脫貧和家庭收入有很大的關係,而沒有相對固定的收入的話,往往會說沒有收入,這也成了脫貧的阻力,那麼是不是沒有固定工作就意味著沒有營生手段了呢?

    我們只要觀察身邊鄉村的人,就會發現,絕大多數人一年到頭其實都是忙繁忙碌的,先拿我們村子的人來說,不外出務工的人一年到頭來也沒有閒著,在家除了種地之外,到了山裡中草藥可以收集的時候就會進山採藥,有的人一年中藥收集的收入可以達到上萬元,當然這個不是所有鄉村地區都可以實現的。

    鄉村不外出務工的人大多數都是就近務工,這個是真正意義上的打零工,今天鄰家蓋房需要勞力去幫忙,一天100元左右,一般可以幹十天半個月的,明天哪裡修路需要人手,可以去幹一段時間,就是主要以靠打零工加種地來獲得一定的收入,另外有的農戶會在家裡養殖一定規模的家畜家禽,或者經營一定規模的果園來獲得財富。這樣的營生方式對於很多普通農戶也就勉強夠一年的家庭開銷,但沒有過多的積蓄,而對於那些一定成規模的產業大戶來說,有的家庭的收入在有的年份是要高於外出務工的,因此,是否可以養活一家人不同的家庭情況也不盡相同。

    總之,作為鄉村人,一年到頭,即使不在外務工,不遇到下雨天,基本上都是在繁忙著營生,每個地方的營生方式有差異,上面所講的這些或許只是一些部分鄉村地區的縮影,但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我們農村人不出去打工照樣養活一家人。

  • 10 # 馬家花卉

    這個間題比較模糊。不知道是說得男農民還是女農民,年輕的農民還是年紀大的農民。

    農民不外出務工完全能養活自已。這是我們這裡的情況,其它地方不是很清楚,望朋友不要斷章取義,以偏蓋全。

    小劉是一個農機手,今年四十五歲,麥收秋種的的時候給別人收麥耕地播種掙錢。農閒時給別人做鋁合金門窗生意,由於技術好價格便宜,口碑不錯收益也不錯。

    由於個人有農業機械,給自己種地提供了方便。從其它農戶手裡承包了三十畝地,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加了收入。

    孩子在沿海一個城市上大學,家裡夫妻倆一年有個十幾萬的純收入,小日子過得也挺好。

    秦剛和小鳳是在外地打工認識並結婚。有了孩子後,為了不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決定在家創業,既能和家人在一起,也能掙錢養家。

    兩人在周邊考察了一番,決定根據兩個人的長處,去農貿市場賣菜和應季水果,這可是人人必須的東西啊!

    秦剛會開車。考察好就開始行動。先買了一部小貨車,直接地頭接菜,保證蔬菜新鮮。小鳳口才不錯,天生一張富有親和力的笑臉,兩個人誠實守信,從不缺斤短兩,很快贏得了客源,雖說風吹日晒地辛苦些,但是收入也和外出打工差不多,小日子過得風生水起。

    劉帥高中畢業後沒能進入大學,去了外地一家工廠打工。過年回家的時候他發現,他在工廠打工,還不如他爸在家掙的錢多。

    原來,劉帥的爸爸有一手貼瓷磚的收益,技術在十里八鄉那是數得著的高手,在縣城、鄉鎮、或者農戶家裡,幹一戶多少錢,。劉帥的媽媽跟著打打下手,一天能收入七八百元,比自己在工廠一天一百來塊錢強太多了。

    況且沒人限制,自己就是領導,不像在工廠裡,天天上班不自由。相比之下,就想在家裡跟著老爸幹。

    劉帥把這個想法跟老爸說了,老爸沒有反對,而是舉雙手贊成。老爸的理由是貼瓷磚這個活,必須使用人工,機器幹不了。起碼現在是幹不了,未來不一定。還有一點就是現在的年輕人認為幹建築行業不是一個體面的工作,家長心疼孩子,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受這份罪,寧願掙的錢少,乾點清閒的活,也不讓孩子幹。雖說幹這個活辛苦些,可收入高啊!

    劉帥的加入壯大了隊伍。老爸又給劉帥買了一部小轎車,結束了騎摩托車風吹日晒地辛苦,一家三口每天早出晚歸,日子蒸蒸日上。現在,早早攢夠了錢,就等著娶媳婦了。

    看了這些足以說明,農民不外出務工,是完全能養活自己的。

  • 11 # 農村許三哥

    農民不外出務工,能養活自己嗎?肯定是可以養活自己的,在農村你隨便做點什麼事都在養活自己。

    1,可以種幾畝田,收割的時候,留下自己吃的口糧,剩下的可以賣掉換些錢,養活自己是沒問題的。

    2,種菜,種些菜,拿到市場上去賣。掙的錢可以買吃的用的,養活自己還是可以的。

    3,養雞,養些雞拿到市場上去賣。

    4,養鴨,養些鴨,三個月後可以拿到市場去賣。

    以上幾條隨便一條都可以養活自己,總體而言農民不外出務工,只是養活自己,是多麼簡單事。

  • 12 # 悶墩狗

    農民不外出務工,肯定能養活自己的,首農民工外出務工是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不是說在農村就不能過日子了。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工返鄉,在老家一般會從事這幾項。

    第一從事室內裝修,現在人們生活水平高了,老家都修起了小洋樓,都是需要大量從事內牆刮白,外牆粉刷的工作,國家也在大力建設新農村,很多的房子都需要粉刷裝修。很多外出務工的本來就從事的建築行業,在老家無非就是工價低點而已。

    第二從事餐飲,名以食為天,做不了投錢大的餐館,可以做做燒烤,利潤也是相當客觀,夜市大排檔經濟也不容小視。

    其實打工這麼多年,無論從經濟實力還是說見識,農民工再也不是以前那個只會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影響了,也不是隻會靠天吃飯的那個年代了,新時代的農民工正以全新的思維武裝自己的頭腦,不但能在家鄉生活好,而且也能把家長建設得更美好!

  • 13 # 張家界桑植莓茶小姑娘

    農民不外出務工,能養活自己。從古至今,都是以耕地為主,即使現在科技社會,也離不開耕地。習近平主席都鼓勵耕地,每一畝地政府都會補貼錢,甚至還會有免費的種子發放。可見國家重視!

    農民種地除了能自給自足外,還能將收成富餘送往糧食站收購,換取錢財。這也是作為自己的收入,同時為城市生活的人提供糧食。沒有農村人種地,何來城市人!

    農民閒暇時自己在家種種菜,綠色無汙染,好吃又健康。不比城裡人生活質量差。還可以養養花,把家裡裝飾一下,陶冶情操!生活很舒適,自在。串門也是日常,比起城裡連對面住的誰都不知道。

    時令季節還可以去採摘各種大自然的產物,松樹菌、枇杷、梨子、李子、核桃、野生獼猴桃、野生櫻桃、山竹等等。想想都好吃

    農民不外出務工,能養活自己,生活還豐富多彩呢!

  • 14 # 三秦莊稼漢

    農民不外出務工,能養活自已嗎?

    解放戰爭中,農民讓自己的兒子去當兵“保衛勝利果實”,把自己的糧食無償獻給人民解放軍,並推著獨輪車支援部隊,送物資和擔傷員。

    解放後,又是農民把打下的最好糧食無償交給國家,支援了社會主人建設。

    新時代,又是農民把賴以生存的土地幾乎是白送給開發商,造了中國國內多少億萬富翁?

    八十年代後,農民種糧只夠溫飽,但要想真正富裕起來談何容易,於是乎出現了打工潮,但這並不是養不活自己,而是生活質量低下。

    所以說,農民不出外務工是完全可以養活自已和全中國人民的,以解放到80年代就是最好的例子。

  • 15 # 十方印記

    農民不外出務工養活自己是沒有多大問題,但是想要發家致富確實有難度,但是也不是沒可能。

    以前我曾經到河南農村生活過三個多月,主要是去收購他們當地的一些特產。

    當地的農村20~40歲的男子和女性很難見到,他們基本是到外地打工。而留守在村莊的基本都是50歲以上的男性和45歲以上的女性。即使是有二三十歲的女性基本是在家照顧年幼的孩子。而二三十歲的男人也有,但是他們基本是以做一些建築零工,但是是及少個別的。

    那麼不外出打工可以做什麼養活自己呢?

    在我去過河南農村他們還有另一條路可走,很多家庭都可以種植香菇和在山上養蜂。種植香菇和養蜂收入還不錯,最多時一年一個家庭可以賺個四五萬,這相對還說還是不錯的收入。

    但是養蜂也會因為天氣的原因減產,如果天氣乾旱蜜蜂死的死跑的跑,因此產量也會大幅度下降,甚至只有一二千元的收入,在雨水充足時可以賺到二三萬。他們養的全是土蜂王,而且蜂蜜一年只收一次,所以價格上也上很高。在2010年我買他們和蜂蜜價格是25元一斤,而在2015年我去住了一天,他們蜂蜜已經漲到了80元一斤。

    還有就是他們在山地上栽綠化樹,但是這個主要是取決於市場行情,行情好時能多賺點,如果行情不好他們也不會賣。也有一部分人在山地裡種植天麻,而且利潤還算可以,他們把天麻基本是賣給一些個人或藥材公司。而個人很多都是把經過提煉的在網上賣給一些不懂的人,那時已經沒有什麼藥用價值了。

    農民不外出務工是完全可以養活自己的,但是收入高低這取決於自己的努力。如果努力點一年也能賺個五六萬甚至更多,如果不努力到那都沒有用。

  • 16 # 我叫遊奇

    農民不外出務,能養活自己嗎?這個話題很好。

    我家祖輩都是在農村的,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村人,都是種田為主的,都能養家餬口,也能把我們養大供讀書。我們那裡都是水田為主,都是種稻谷,也種過菸草,種過花生。

    我記得我讀小學三年級(1992年)就開始幫家裡放牛,幫家裡煮飯,是要稻草燒火煮飯,95年讀初一暑假的時候,就開始幫家裡割稻穀,晒稻穀,晒菸葉,插秧。就是靠種植賺點學費和家庭使用,平時不是農忙的時候,白天爸爸去附近的地方做建築工。早上去田裡忙下,晚上去開田水。勤勤懇懇的做了一輩子農民工了,我也親身經歷過種田的辛苦,暑假時溫度達到35度左右還在田裡割稻穀,還是人力脫粒機,用腳踩的,真的是汗流浹背,汗珠比稻穀還要大。

    鋤禾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農民工的辛苦。

    所以說農民不外出務工,只要不怕苦,不怕累,勤勤懇懇,還是自給自足,都會保證溫飽問題的,是能養家餬口,能養活自己的。

    不知道有沒有哪位仁兄,有同樣的經歷過,這樣的農村童年的回憶!放牛生活!

    祝大家生活愉快,萬事如意!

  • 17 # 朱炳獻

    農民不外出務工,能養活自己嗎?這條問答讓我來答吧。我覺得農民工不外出務工,在家務工也是能養活自己的。遠的不說,就拿我自己來說一下吧。

    我是一個普通的農民,結婚十幾年了,從結婚後到現在,一直沒有外出打工。不去打工的原因是,沒人幫我帶小孩,自己又不想帶著小孩去打工。我結婚時就沒有家婆,家公也是個又老身體又差的老人,結婚後五年家公也去世了。唉!想想其實我也算慘的人。

    雖然我不去打工,但我在農村的市場上開了一間店做生意,我做的主要是成衣和鞋襪之類,還有小孩玩具,和一些日用品,今年又添賣飲料和小孩零食這些吃的。2007年至2011年那時生意十分好,比外出打工還好,我覺得那時。我可以一邊帶小孩,一邊做生意,收入也不錯,所以覺得比外出打工好。那時做生意好做,不僅養活了自己,也養活了小孩,還不用問老公比錢用。

    這幾年很多人在網上購物了,生意明顯沒有以前好了。不過不怕的,我現在又在自己的田裡種上,水果木瓜,青瓜,辣椒這些農作物。我的店近學校的,到時制,木瓜酸酸,青瓜酸酸,放在店外邊賣,增加收入。我還種了黃豆,到時,有時間的,我也可做豆漿賣。

    還種有沙糖桔,馬水桔,山中還有八角樹,松樹,杉樹。這兩年八角果都好貴,生果值,6元一斤,乾的值25到30元一斤。掉地上的黑果,也值15元一斤。時間久了沒去撿,遇著下雨多,幹了的八角果就會由黃果變黑果了。

    上面圖是去年我家的幹八角果和生八角果的圖片,隨便拍的啦。

    事實證明,農民不外出務工,單靠在農村務工,同樣可以養活自己的,最多就是辛苦一些而已。

    我覺得在農村不外出打工,只要努力去做,多動腦筋,養活自己應該不是問題的。但要不怕苦,不做生意,單做農活要多動腦,農產品最好做些網上直播這種,也可兼職做自媒體,把你的農村生活,種植技術分享給人,做得好的也有收益的。你可以根據你自己地方,適合做什麼就做什麼,相信農民不外出打工,靠自己雙手,靠自己努力,多動腦,多工作,在農村務工也一定能養活自己的。

    現在在外務工,找一份好工作越來越難了,特別是上了55歲年紀的農民找工作更難。所以也有些人回家務工了,但無論在家務工或在外務工,同樣是要勤力工作的,還要不斷學習,這樣才不會被社會淘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以歷朝歷代史實為主要脈絡的影視劇主要有哪些,有誰梳理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