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夢幻現實2014

    2018年7月,拼多多歷經短短2年3個月的時間在美國納斯達克正式上市,而這個成績,京東用了10年,唯品會用了8年,淘寶用了5年。拼多多的快速崛起,讓大家重新看到了社交電商的機會,而拼多多的狀況頻出,又不免讓人心生疑惑,社交電商真的會成為未來電商的大趨勢嗎?

    一、社交電商簡述

    01

    什麼是社交電商?

    對於消費者來說,體現在購買前的店鋪選擇、商品比較,購買過程中與電商企業間的交流與互動以及在購買商品後的消費評價及購物分享等。

    社交電商起到了導購的作用,並在使用者之間,使用者與企業之間產生了互動和分享。對於企業來說,可以增加使用者粘性,讓使用者有參與感。對於品牌商來說,社交電商通過社交化工具的應用及與社交化媒體、網路的合作,完成了品牌銷售、推廣和商品的最終銷售。

    社交電商的本質在於依託社交鏈條的裂變式效應擴大使用者規模和轉化機會。

    02

    與傳統電商有什麼區別?

    傳統電商以貨為中心,圍繞商品、供應鏈的傳統賣貨平臺。而社交電商以人為中心,是社交關係形成的電商形態,不以產品搜尋、展示為銷售模式,而是通過社交,使用者分享傳播,形成口碑效應,從而激發消費需求。

    過去的傳統電商提供了商品展示及支付平臺,解決了使用者去哪買怎麼買的問題,而社交電商通過場景化的展示解決了為什麼買的問題,影響了使用者做出購買決策的過程,提升使用者的購買慾。

    03

    社交電商的特點

    √ 準確識別:使用者細分,商家掌握使用者資訊,精確分析,識別、挖掘、從而培養使用者購物行為,實現精準營銷

    √ 深度互動:社交電商具有鮮明的社交特質,通過人與人之間更深度的互動,以內容為載體,玩法為工具,有效提升現有使用者粘性,建立信任,提高使用者認可度和忠誠度

    √ 快捷傳播:通過社交行為快速傳播,實現人群裂變

    二、社交電商的發展現狀

    01

    市場規模

    ① 電商大環境市場規模

    從2011-2017年,全國網路零售市場保持不斷增長的趨勢,2017年,中國全年網上零售額達到7.18萬億元,比2016年增長39.1% ,完成了《電子商務“十三五”發展規劃》。2020年網路零售總額為預期目標10萬億元的71.8%。根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釋出的資料,2018上半年國內網路零售市場交易規模已達40810億元。

    ② 社交電商市場規模

    根據《2018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發展報告》,可以看到從2016-2018年市場規模在不斷擴大,2018中國社交電商市場規模達到11397.78億元,較2017年增長66.8%。且報告中提到預計2020年中國網路零售市場規模為9.6萬億元,其中社交電商市場規模將達3萬億元,佔到網路零售交易規模的31.3%。

    02

    發展模式

    根據不同切入角度,社交電商有5種發展模式:

    ①拼購型:通過多人拼團,集體獲得更低的價格,人群自發性,激發消費者自主帶動更多人群加入購物,目標人群多價格敏感。

    ② 內容營銷/導購型:激發使用者自發產生內容,整合後進行內容運營,帶動更多消費者產生購物需求。

    ④ 人群分銷型:利用熟人圈引流並建立的信任,通過找到更多人蔘與進來建立分銷體系,形成幾何裂變。

    ⑤ 綜合平臺:通過一個綜合性的平臺入口,整合各類社交電商模式(包括拼購、內容運營、興趣圈等),兼具各類社交電商的熟悉,通常有大型綜合性電商平臺資源,擁有成熟的貨源和物流支援。

    資料參考《2017年社交電商行業白皮書》

    三、未來發展

    01

    潛力巨大,仍有較大市場發展空間

    隨著微信小程式的發展,也為電商平臺創造了機會,截止2018年6月,小程式日活使用者超過2.6億,QuestMobile預計2018年小程式使用者(移動裝置)的滲透率將超過50%,達到5億以上。從使用者規模上看,社交電商市場尚有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02

    市場逐漸走向規範

    隨著社交電商市場的龐大,為了規範市場,構建良性發展秩序,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電子商務十三五發展規劃》等,歷經數次審議修改的電子商務法於8月31日獲得審議通過,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 大咖眼中的社交電商 <<

    “ 傳統模式的高成本和激烈競爭導致社交電商成為最佳選擇,不知不覺你會發現家裡已經有人在使用社交電商產品,周圍做社交電商的人也越來越多。未來2年,中國將會有30%~45%的人從事社交電商,也就意味著,每個家庭將會有80%的人以社交電商的形式創業。”

    “ 未來的時代註定屬於移動社交電商,隨著移動裝置不斷髮展,我相信購物會變成“所見即所得”,隨著3D虛擬技術的發展,甚至可以做到所想即所得。

    對於社交電商的火爆,最大的問題還是傳統電商十幾年沒解決的問題——大量的假貨、劣質貨充斥。

    不管是社交電商還是其他電商形態,本質就是品牌、品質,這一個規律是沒有人能顛覆的。

    當一個商品的價格便宜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其實對消費者沒好處,便宜沒好貨,天上永遠掉不下餡餅。等到有一天很多消費者明白這一點的時候,他還會找京東這樣有品牌、有品質保證社交電商平臺給他提供產品和服務。”

    “ 社交電商是一個偽概念,電商就是電商,社交就是社交,沒有人為了社交去買東西,只會說因為已經在社交,順便買了東西。而拼多多正是致力於將線下生活中的購物場景移植到線上。

    通過“社交+電商”的模式讓更多的使用者享受到購物的樂趣,體驗到更多“有溫度的購物”。整個行業不會停留在這裡,拼多多模式只是一小步,仍然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未來社交電商互動的形式會更加豐富。”

    只有通過社交化的人與人的互動服務,才能提供有個性、有溫度的服務。實體零售插上移動網際網路的技術翅膀,通過社交化的使用者服務,抓住個性化、差異化的需求,進行精準營銷,是實現智慧零售重要途徑。”

  • 2 # 商界八卦

    個人比較認同。不僅僅是因為馬老闆從電商創業到一步步高瞻遠矚,制定的戰略神奇般的一次次被驗證甚至引領國內線上經濟體的主導地位,從而慣性認定馬爸爸下一個預判也同樣會被驗證。而本人也是網際網路資深愛好者和研究員,曾也是阿里巴巴一員,所以在對於一個事情的判斷會從流量/場景/支付/資料/智慧預測/協助決策/裂變等形成一種感知,可能這就是馬爸爸所謂一句話:是因為看見才選擇相信還是因為相信才會看見。 未來的消費中產是當下的90後95後,他們比當下80後更具有電商或移動電商的原住性,對壓力的感知要小於80後,對個性的追求鮮明,擅長分享,所謂人人都是自媒體,都會有自己的標籤,都會通過自己的圖文或者短視訊或者個人IP影響自己身邊或者關注自己人的消費決策,更重要的是對自由工作時間和風格是每個人都想追求和嘗試的,有了內心的驅動,外部環境各類軟體/選品/供應鏈/快遞的便利/私域流量的變現能力等進化來的土壤,雖然競爭會很大,但還是很有勁頭的,所以,資料化標籤的粉絲畫像,選品的精準性,幾乎0成本的裂變,線上交易的便利化等,都會朝著這個方向在發展,包括短視訊的購物車,直播的帶貨,社群團購的站長,都是通過社交分享或裂變的的電商新形式在發展著。

  • 3 # 萬物有情天地有心

    這不是馬雲的原話吧?不能斷章取義啊。社交電商確實有很多人在做,但沒有這麼高的比例。

    與傳統電商相比,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社群電商更具有較多無法比擬的優勢。

    社交電商不僅僅在於電商,更在於社交、互動。社交電商把社交和電商合二為一,應該算是一個優勢互補,把傳統電商帶入了社交領域、帶入了一個無限可能的放大傳遞。這不僅是銷售方式的轉變,更是社交方式的更迭。

    今天目之所及的都是社交糅合在電商營銷當中,網際網路生活、工作、學習等都不再那麼涇渭分明,學習成長中不僅有知識收穫,更有付費收益;網際網路生活更多像是從事一份工作。

    這就是時下的網際網路時代的現狀。全民創業儼然不是一個口號了,使用者讀者不經意間都是成為這個價值共同體的一個終端。

    盤點一下,你會發現所有能搭上關係的App都在向社交電商靠攏,都在向社交內容要價值,激烈的焦灼點就是誰的內容更能鎖定使用者。分析使用者需求和使用者心理已經是成熟算法系統的拿手好戲,並將之拓展利用到每個商品。

    有人(有使用者、有受眾)、有聊(有料、有內容)、有用(有商品、有交易)在頻頻上演三角戲,似乎誰也離不開誰......

    很多人都在為直播的前途“占卜”?時代的腳步從來就不曾停下過,只是換了一種“步伐”而已!

  • 4 # 跨境猛男

    這種還是要看自己怎麼看,李嘉誠還說當80%的人都在做這種事情,就要去找20%做的事情去做,當一個行業所有人都在玩,你就不要在進去湊熱鬧了,所有人不玩的時候在進去,你得認知取決於你得財富,不要一味的取決於別人的決定,因為不一定適合你,

  • 5 # 孫洪鶴

    1、啥是社交?

    傳統的社交,大家都懂,比如見面法則,應酬等,社交營銷也是傳統營銷中的關係營銷,那麼現在所提的社交又與傳統的社交有啥區別呢?這時,大家就明白了:現在所指的社交更多是基於網際網路上的社交,這是一種全新的社交關係,比如傳統社交受到身體的限制,比如疫情來了,大家呆在家裡不能出門,這時傳統社交失敗,而網際網路不受身體和封閉空間的限制;

    2、資訊流是個啥?

    3、資訊流產生了商業行為,事實上未來一切商業行為都是由資訊流來推動的,資訊流-物流-結算-智慧化-商業一切行為,這裡不僅僅包括電商。

  • 6 # 重在愚樂

    馬雲掙得就是這些人的錢,那麼多做社交電商的有幾個掙到錢了?但是隻要你做了,馬雲就能賺你的錢。

    我自己現在在做支付行業。不用投一分錢,就是天天都在找客戶每天都在找客戶,說實話,能賺到錢。我從每天收益幾塊錢,到現在每天收益兩百多。我做了兩個月,四月份月收益總計5200多。現在還在努力,都一起努力。這行業真的就是一定要堅持下去就能夠賺錢。只要你堅持下去就能賺錢。

  • 7 # 小v必勝

    他說的很對,這塊領域現在還很空缺,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大家看到電商賺錢,都想分一杯羹,都在往這塊湧,所以,淘寶後臺會越來越賺錢,馬雲會越來越富有!大慶曉雪奶粉,線上線下品質如一,淘寶搜尋,現在下單30%金幣抵扣哦!

  • 8 # 愛你如初vlog創業

    目前我的副業就是搞社交電商。屬於新型的輕創業模式

    傳統電商是屬於貨架試商品。例如:某寶 某東 人民購物是信任這個平臺 和商品平臺。

    而社交電商。是屬於以信任為基礎。傳遞輸出價值。利他的 利己 購買可以領取商家的優惠劵 和平臺的返現

    分享給他人,可以實現收益。屬於人人分享經濟的模式,產生共贏。

    以前沒接觸過社交電商我都是在傳統電商裡購買生活需要的商品。接觸了社交電商,除了自用省錢。分享還可以賺錢,所以這屬於輕創業的平臺。

    目前我在做社交電商的推廣。我是第一批社交電商起來的創業者。分享給更多的人一起加入這個專案實現共贏

    有想學習的朋友,點我 有操作的視訊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元素週期表清朝才出現,為何朱元璋起的名能聯成周期表?誰抄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