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灰狐狸的夏天

    這個月剛裝的寬頻,說說經歷吧,年前正好住的小區寬頻到期,現在手機流量每個月也足夠,覺得不用續費了,就登出了,年後從老家來了,發現住的小區4g訊號很差,時有時無,隔離期間簡直要崩潰,有流量沒訊號有什麼用,聯通移動全是4g或有或無,過了隔離期果斷又重新報裝了寬頻。未來只會並存,不會消失。

  • 2 # 夏夏的閃光同學

    資費依舊是大問題,在沒有解決資費問題之前,寬頻不大可能被取代。

    更有可能是寬頻升級,而不是被取代,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無限5g流量。

  • 3 # KOMA881228

    辦公室和家裡均有wifi,現在正在使用的主力號碼也是政企卡18元包1000分鐘+無限流量40G降速。根本就不會考慮這一百多起步的所謂5G

  • 4 # 二次元領主

    話說你有多少流量?要運營商放棄多年的寬頻基建你覺得可能?如果放棄,他該收你多少費用才合適呢,5千還是一萬元每年無限流量?不是不可能而是使用者願意用多少銀子支援新技術和舊技術淘汰成本,雖然現在不太可能實現,但未來還是可期的

  • 5 # 科技事實派

    至少目前來看,這個問題是不成立的,寬頻肯定有存在的必要,你看現在WIF6的標準也都出來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1、資費是最重要的因素。要知道現在5G套餐,最便宜的也要100多,才多少流量?怎麼可能用這個,而寬頻流量是無限的,隨你怎麼用,就這一點足以說明問題;就算5G網路速度夠快,但是寬頻也會隨之升級,後面普及上千兆的寬頻也不是沒有可能,依舊是無限使用。

    2、如果大家都不用寬帶了,改用5G網路看電視直播等等,有沒有考慮過基站容量、速度變慢、網路更為擁擠等等問題呢

  • 6 # 乾坤看世界

    肯定用啊,不矛盾。

    5G,顧名思義,主要用於行動網路。家裡面的桌上型電腦電腦、智慧電視,當然還得用寬頻。

  • 7 # 風科技

    如果採用現在的基站模式,那麼5G將無法在室內穩定的使用。並且5g的高速率需要光纖等大容量傳輸的支援,離開光纖等有線介質的傳輸5g將無從談起。並且我這作為一種無線技術,必然在價格方面比普通的家庭寬頻要貴。當然,其實5g技術和家庭寬頻沒有衝突,只是各自的應用領域,場景並不相同而已。

  • 8 # 豬星創新應用小窩

    5G的資費不是誰都用得起的,而且還不是包月的。

    我4G都沒開套餐,一直都是18元(本地沒有8元套餐),回家和工作都是WiFi,寬頻是無限流量的。

    對普通家庭使用者使用而言,5G可有可無。5G這個對社會進步的作用比較大些。

    反正我是用不起了,現在物價這麼高,溫飽都出問題啊。

  • 9 # 職場高見

    5G出來了,家裡的寬頻也不會那麼快被取代。

    資費差別

    5G剛剛出來,最低129元,我家裡的寬頻98塊,很多年了價格也沒有降,說明還有降價空間。

    流量差別

    現在5G套餐最低的30GB流量,最高300GB,超出為3塊錢每GB,但家裡的寬頻不限流量,如果換了4K高清電視+5G,流量難免超出,不划算。

    訊號覆蓋差別

    現在4G訊號覆蓋不好的地方,5G也還是會訊號不好,尤其是家裡,不像外面到處訊號都比較好,寬頻沒有這個弊端。

    綜上,寬頻優勢明顯,當然不排除有人嚐鮮非要換掉寬頻使用5G的情況,但短期5G還替代不了寬頻。

  • 10 # 使用者5188074075818

    有必要,現在5G時代並不是很成熟,家裡的寬頻留著或者還有用。

    一旦5G網路成熟了,也有時會故障。加上也有很多人沒安裝5G網路。

  • 11 # 楓葉科技2020

    感謝閱讀,回答本領域問題。

    過去在4G以前的移動通訊協議相比光纖到戶的家庭寬頻來說,速率上還是相差一定距離的,但是到了5G時代,移動通訊協議出現了一個巨大的飛躍式提升,5G網路的能力已經追上家庭寬頻甚至實現了超越,這使得5G時代的移動通訊具備了替換家庭寬頻的協議基礎。

    但是現實中5G要完全替換家庭寬頻也還有不少阻礙,詳細情況如何請看我的詳細分析。

    WIFI協議的發展歷史及技術指標

    移動通訊協議從1980年代開始經歷了1G/2G/3G/4G/5G的逐步更新換代歷程,WIFI作為一種主要負責室內覆蓋的通訊協議,也經過了逐步的完善和發展,我總結為下表:

    對於支援WiFi4協議的路由器來說其峰值下載速率只能達到150Mbps左右,而支援WiFi5協議的路由器峰值速率則可以提升至866Mbps,如果你家的寬頻套餐是200Mbps的,至少你家的路由器要支援WiFi5協議才不虧,否則是跑不到200Mbps速率的。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因為WiFi協議主要用來做室內覆蓋,現在典型路由器的覆蓋距離都很近都在35米以內,並且路由器的天線增益都比較小在5db左右,所以最多能夠穿透一堵牆,對於超過120平米的大房間覆蓋來說要穿透多堵牆覆蓋,單靠一個路由器是不夠的,需要子路由器做中繼。

    5G協議指標相比現行WiFi已經有較大優勢

    那麼移動通訊協議跟WiFi指標的對比關係是怎樣的呢?對此我總結為下表:

    但是4G由於是一種移動通訊協議,支援小區切換不斷網的特性,而且4G扇區載頻的容量比WiFi要大,所以4G時代大家典型的使用方式是出門用4G,回家用WiFi。

    而5G相對於4G的效能指標有了巨大的提升,這使得5G一舉反超了目前主流使用的WiFi指標,目前中國現網建設的5G基本都能夠測出1Gbps以上的下載速率,電信在南寧建設的SA基站測出了2.5Gbps以上的速率,這僅僅還是5G建設初期達到的能力,5G協議能力遠期是支援10G以上下載速率的,這比4G提升了100倍。

    而且時延方面5G的SA模式時延普遍可以做到10ms以下,特殊優化的場景下可以達到4ms的低時延,而智慧工廠內的超高精度控制下5G通過新特性可以做到1ms的超低時延,這一點即使是未來的WiFi6協議都是無法做到的。

    5G不僅速率快時延低,而且支援切換小區不掉網,也就是具有WiFi無法比擬的移動效能,而且未來5G專門為物聯網場景設計了超大規模連線的特性,這也是WiFi不具備的,也就是說5G協議各項指標都已經超過現行WiFi的能力。

    影響5G替代WiFi的主要障礙之一是覆蓋,5G已有方案解決

    4G時代大家都有感受,戶外的4G訊號還好但是到了屋裡,部分角落訊號質量就比較差,特別是一些地下車庫、電梯間裡面的訊號有時候只有1~2格甚至沒有,所以在家裡的時候大家還是更喜歡使用家庭寬頻的WiFi。

    而5G時代由於中國使用的頻段比4G頻段高了一倍左右,所以覆蓋又有所弱化,如果說要用5G替代WiFi的第一大障礙無疑就是網路覆蓋的問題,5G必須要做到室內覆蓋特別是每家每戶的覆蓋訊號非常好才行,這就需要不同場景下使用不同的覆蓋方案。

    而且這個5G基站不需要單獨供電,只需要插一根網線就可以完成供電、傳輸等所有功能。現在這種微型基站已經大量進入寫字樓和各大商場,如果要替代家庭寬頻,只需要把這種微型基站裝到每一戶家庭中去就可以。

    當然,這隻表明5G在技術上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是商業模式問題還得另外考慮。

    5G切片技術完美適配寬頻包月服務

    4G時代如果一個基站下有很多的人同時使用,大家競爭的結果就是誰也達不到4G的100M峰值速率,搶的人越多單個人獲得的速率就越慢。

    而家庭寬頻光纖到戶,一戶200M頻寬基本是可以保證速率的,當然家庭成員間如果互相搶奪資源也會降低速率,但是起碼不會有其它家的人來跟你搶這200M頻寬,當然蹭網的除外。

    5G時代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呢?這就要提到5G協議引入的新功能網路切片。

    網路切片的作用非常廣泛,比如給一個工廠車間所有控制機器執行的5G訊號切一個片,專門給這些機器使用,這時候就能保證這部分機器控制訊號的時延和速率穩定,不至於被其他網路使用者干擾到。

    對應到家庭寬頻場景,就是要給每一戶家庭切一小片,包月500M頻寬的切一片,包月1G頻寬的切大一點的片,這樣完美適配家庭寬頻包月。

    所以5G協議其實對這些使用場景考慮的是非常周全的。

    包月費用問題是另外一個障礙,這跟5G技術無關是商業行為

    目前我同時使用了4G的無限流量包月套餐和家庭寬頻套餐,其實是交了兩份錢的,當時我辦理了4G不限流量套餐以後,也曾經想過把家庭寬頻取消掉,後來還是沒有取消的原因是因為我家的4G訊號不好,臥室還可以客廳就只有2格,另外就是小區裡面使用4G的人比較多,跟我競爭網路的結果就是我的4G速率比WiFi要慢。

    5G如果把微型基站布到家裡代替我的路由器,然後再給我切個片,那我的兩大問題訊號差+速率慢就都能解決,同時我還可以有更好的時延、更簡單的組網方式,同時我只需要交一分錢就可以了,看起來很完美。

    但是,萬事就怕但是,現在5G的不限流量套餐費用實在是有點貴。

    以廣東的5G套餐為例,60G包月的套餐費用已經超過了我的4G+無線寬頻的總費用,而且60G流量在5G時代哪裡夠用,在家用榮耀智慧屏看一部8K電影就得用掉好幾G流量了,5G這個資費足以把我嚇得改變主意。

    但是這是個商業行為,跟5G技術上沒有太大關係,只能期待未來5G資費趕緊下降了。

  • 12 # 火火愛秀

    5G網路出來以後,家庭寬頻肯定是有存在的必要的,由於各種原因,短時間內5G是完全取代不了家庭寬頻的。

    為什麼家庭的寬頻還有存在的必要呢?下面我來詳細為大家解析下

    截止2019年,中國家庭寬頻已突破4.5億戶,中中國人口按14億人口來算,平均每三口人就有安裝一條寬頻,在中國可以說,戶戶通寬頻,家家能上網。

    二、5G網路的基站造價是4G基站的4倍,想取代家裝寬頻,暫時挺難!

    目前5G網路建一個基站的成本大概在60萬左右,而4G基站成本才15萬左右,5G成本是4G的4倍,想在短時間內取代家庭寬頻,挺難!

    並且,5G基站訊號覆蓋範圍小,一個5G基站覆蓋範圍僅300米左右,而且穿透能力也比4G差很多,所以,5G網路的基站建設至少得是4G基站的4倍左右。

    三、5G網路使用的資費要比家裝寬頻高的多

    此前,在多家媒體曾經報導過,三大運營商5G套餐資費大約200元/月,許多使用者直呼“用不起”,然後經過預約的使用者可享受優惠,優惠後的價位大概也在140元/月左右。

    而目前我們家庭寬頻的費用平均在600元/年左右,平均50元/月,在家裡用電視或電腦看一部4K的電影,就得3塊錢的流量費用,一天得看多少部?一個月下來多少部?

    總結:5G網路速度最快,但因以上幾條主要的原因,5G想取代家庭寬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畢竟家庭寬頻已經覆蓋全中國的各家各戶了,並且網路技術也相當成熟穩定。

  • 13 # 小Y通訊

    【沒有必要了,原因如下】

    大家家裡的無線區域網路由器,通常和你家的Wi-Fi裝置整合在了一起。我們可以打一個比方,大型的網路路由器相當於郵局,家裡的Wi-Fi路由器相當於單位收發室的老大爺。

    華為和思科主要的產品是網路的路由器,你家裡的路由器通常是由Netgear、Linksys和蘋果、Google這種公司提供。5G來了,大型的網路路由器還需要,你家裡的可能就不需要了。

    因此隨著網際網路規模的擴大,華為和思科的市場還會增加,因為需要更多的網路裝置。不過,Netgear、Linksys這些公司的生意可能會受到影響。

    智慧音箱等IoT裝置可以直接和5G基站相連,當然,它們同時可能也是一個熱點,能夠通過藍芽和你家裡其它的網路裝置相連。至於IoT裝置如何識別,應該是採用虛擬的SIM卡,而不需要真的插卡。

    今天其實一些IoT裝置是可以插SIM卡和4G網路相連的,比如智慧汽車,但是這種裝置在所有的IoT裝置中佔比極低,而今天的4G網路也不支援那麼多的併發裝置。未來5G時代應該是一個裝置一個ID。

    當每個裝置有了自己的ID之後,就相當於單位裡每個人有了自己的郵箱,郵遞員直接將信放到你的郵箱,這樣就不需要收發室的老大爺了。

  • 14 # 科技漫漫說

    【資訊走進生活】與您分享觀點!

    5G時代,家庭寬頻完全有存在的必要!

    5G是第五代移動通訊系統,相對於4G而言,它能帶來速度更快、效能更佳及應用更廣的無線使用體驗。然而,由於其自身技術特點及應用場景的緣故,5G網路依然不能淘汰有線寬頻網路。

    Now,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這個話題,一起探個究竟吧!

    一、5G技術的優勢與瓶頸

    5G具有網路頻寬大、傳輸延遲小的優點,但是由於採用是高頻段技術,工作頻率均在2500MHZ以上,因此,網路覆蓋上存在範圍小、資訊穿透力及深度覆蓋差的缺點,一定程度上制約了5G網路的使用效果。

    移動通訊技術最初是以語音通話為主(比如1G、2G),通過不斷的技術演進,現已能提供高速的無線上網功能,完全顛覆其最初的功能定位。

    5G的應用場景比較寬泛、自由,在任何具有網路覆蓋的區域均可實現通訊;

    有線網路的應用場景則相對固定,最常見的就是家庭及辦公場所了。實際上,在對網路安全性與穩定性要求較高的場景與應用中,有線網路技術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由此可見,在家庭環境中,有線寬頻無論在網路頻寬,還是在網路穩定性方面都優於行動通訊網路。所以說,5G時代,家庭寬頻依然有其存在的價值!

  • 15 # 夏日見風爽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兩個網路的基本特點:

    5G網路的主要特點是:1、大頻寬,最高1000G;2、低延時,低至1毫秒、3、廣連結,單位基站可以連結超過100萬臺裝置;

    家用寬頻,主要作用是在家庭區域內,特點如下:1、高速度,取決家庭寬頻的頻寬目前民用的基本在千兆。2、流量無限制,彌補行動網路按流量付費的缺陷。3、連結裝置數量上有限制,理論上可以連結253臺,實際上10臺差不多是極致了。

    總結:從兩種網路的特點上看,當5G完全商用後與家用的寬頻比較下來,頻寬和裝置連線上的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但由於5G是建設初期,基站的規模和覆蓋在2020年前,普通的民眾還是無法完全體驗到所有的這些優勢;相反初期5G網路在小型區域網的覆蓋穿透性是比較差的,所以寬頻依然是我們目前最主要的家用網路方式。

    未來的話兩者將會相輔相成,共同為我們提供更加便利的網路環境

    隨著技術的演進,其實與家庭寬頻配套的WIFI也在更新換代,其中WIFI6就是最新的演進方式,WIFI6將在頻寬和接入裝置上與5G不相上下。

  • 16 # 小蕪同學

    1.我覺得家裡面的寬頻有存在的必要,因為我覺得這是一個基礎。

    2.我們現在所使用的4G網,正常使用時網速可達100M有線寬頻的網速,但是在人群密集的地方網速就不是那麼的快,速度略有下降,同4G一樣,5G網在人群多的地方,也是會被其他使用者佔用網速的。

    3.如今5G這個詞在我們生活中出現的次數越來越頻繁,這也讓大家切實的感受到了網際網路的發展形勢,經歷了2G到4G的時代,人們對科技網路的需求也逐漸變得迫切起來,隨著工信部正式頒發5G牌照以來,中國5G網路建設工作全面開啟,很多人充滿期盼的同時也開始擔憂起來,5G網路推廣以後,家裡的寬頻網路是不是就基本上沒用了?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4.5G網路的速度雖然比起百兆的4G網路會快到將近百倍,下載一部1GB的電影,最快只需要6秒鐘就能完成,但它目前的缺點是建設階段無法實現大規模的覆蓋,而如果要實現就要建立更多的5G基站,這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這一系列的裝置價格較高,單個價格高達6萬人民幣,這並不是普通家庭的心理價位。

    並且在後續使用過程中,往往也需要花錢去升級終端硬體來支援,耗費成本比較高,而有線寬頻+WiFi的組合,具有能相容所有移動終端的特性,並不需要升級硬體,所以後續維護成本比較低,故而5G其實改變的只是技術層面,並不能完全改變如今現有的商業模式。

    5.5G網路按照流量計費,超出一定的範圍就會進行降速,運營商在研發和基礎建設方面的投入很大,資費也一定不會便宜,所以要自己把握著去使用,而固定家庭寬度則不同,不但收費便宜並且無限使用,完全不用擔心流量用超的情況。

    因此對於5G網路對於寬頻的使用並沒有什麼矛盾和衝突,目前的寬頻還不能被取代,但小編相信隨著5G技術越來越強,我們現在使用的寬頻或許會被更先進的網路技術所淘汰,但短時間內肯定不會,那麼大家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

    6.問這問題的人,肯定不知道5g網路現在有多貴吧!速度快了,但是花錢也多呀!現在有多少人都是手機控,這錢可真是花不起,所以在家還是要用 WiFi的。更何況高科技產物都在不斷進步,手機網速提高了,寬頻的速度也會逐步提升,在未來一定不比5g差。

    7.5g網路出來以後,家裡的寬頻還是可以用的,因為我們知道目前五 g網路的覆蓋率是不大的。同時它的資費可能是很貴的,那麼我們可能在負擔起來就會有一定的壓力,所以說它並不能取代寬頻。

    8.就算是5g網路出來以後,家裡面的寬頻,我個人局的也肯定是會升級的,因為5g的網路雖然速度快,但是流量耗耗費特別的快,所以還是寬頻比較划算,我個人覺得寬頻永遠都不會被淘汰的。

  • 17 # 嘟嘟聊數碼

    即使5G的速率再快也無法取代穩定的寬頻線纜傳輸,5G網路儘管速率能達到1Gb/s,已經比目前很多使用寬頻的使用者速率還要快,但是這也主要在於最理想的網路狀態下,5G因為是無線傳輸,而且所在的頻段要求5G基站的密度必須做的很高,這樣如果你所在的小區5G基站密度不夠的話就無法達到這麼快的速率。

    儘管5G網路的延遲和承載能力比4G大了很多,但是論極限程度仍然遠遠不如穩定的寬頻表現好,尤其是目前光纖入戶之後,寬頻使用者的網速和延遲都會有很大改善,即使相比5G來說也不會有多少劣勢,對於玩遊戲的玩家來說,網速是一方面,網路延遲同樣重要,光纖線纜帶來的低延遲始終是5G難以達到的。

    另外,5G在建設初期的投資巨大,可能一百米就需要一個基站,如果覆蓋一座城市的投資驚人,因此5G資費肯定也是比較高的,如果拿寬頻的不限流量來和5G相比的話,顯然5G用起來就是天價了,何況一家使用者可以獨享頻寬,並且屬於私有的資源,不管幾個人使用,都是一定的網速輸出,可以保證網速的穩定不受其它人的影響,但5G基站的建設數量有限,消費者不會肆無忌憚地耗費5G流量,從這一點上來看5G就不可能取代寬頻網路。

  • 18 # 小糖有米

    5G對社會生活的改變,會遠超傳統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它會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全面地改變生活。從智慧家居、健康管理、智慧交通、智慧農業到工業網際網路、智慧物流,5G會催生眾多產業和全新的能力,但對於小夥伴們所提出的短時間內能否替代寬頻,我們來分析下:

    1、 應用場景不適合

    5G暫時還是應用以商用市場,對於無人駕駛,遠端監控這些戶外的市場,取到至關作用,不過這個應用技術還是至於測試中,如果遇到特殊天氣等,由於感測器效能、網速延遲等侷限性,車輛識別、剎車反應距離等都存在著安全風險等。5g屬於共享資源,用的人多了就會造成速度慢,但是寬頻卻不一樣,它屬於固定輸出,在使用時不會出現多人佔用一條網線的情況;5G雖然網速快,但消耗的流量也很大,雖然通訊公司一直在調整流量套餐,但流量始終是限度的。

    2、 收費標準不一樣

    5G收費標準跟之前的3、4G大有不同,它是按照流量來計算費用;超出規定範圍後減速,根據運營商發出的最新訊息,最低資費標準199的套餐,才有40g的流量,超出的部分5元/1G。對於以上的參考資費對比,如果經常看視訊的小夥伴,這樣一個月下來費用不堪設想。

    所以說呢,5G是一個萬物互聯的強大存在,但是想要徹底替換掉家用寬頻,短時間來看是不太現實的。

    如果以上的分享能帶給大家幫助的話,點一點,隨手加個關注,多謝大家的支援!!

  • 19 # IT大叔Cc

    應邀回答行業問題

    5G是這幾年熱議的話題,使用者對5G最直觀的和最想體驗的就是它的高速網路。5G網路做為無線網路傳輸技術,它的出現是為了替代有線網路嗎?當然不是。那5G會帶來什麼?5G的到來會影響到比如無人駕駛、VR虛擬現實、智慧社群、智慧電網等等。

    如果把5G比做飛機,有線網路相就當於火車、汽車。那麼有了飛機這麼快速的交通工具,我們為什麼還要選擇火車汽車呢?有人說飛機貴呀,是的,就是因為高昂的費用,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不可能應用到每一個家庭。

    網際網路發展這麼多年,有線網路的鋪設已經非常全面,小區寬頻光纖入戶已經普及到了農村,這麼完善的一個網路體系,真的有必須要因為5G的到來而被取代嗎?各方面的利益也不會答應的。

    5G網路造價高昂

    5G做為新一代的網路傳輸技術,它的造價也是不菲的,具估算每一個5G基站的造成大概在60萬人民幣,而4G基站的造價在15萬人民幣,單從基站而論,5G就是4G造價的3-4倍,這只是在城市地區的造價,如果放到偏遠的地區,那造價會更高。

    5G為了提高傳輸速率,使用高頻電磁波傳輸,頻率越高在傳輸途中損失就更大。所以同樣的覆蓋面積,5G基站要比4G基站多很多。造價高數量多,這就註定了5G不會像4G那樣能夠很快速的普及。

    從3G網路到4G網路使用了大概3年,那4G到5G呢?最起碼也要到2025年了。

    5G資費家庭裝置不適用

    三大運營商開展了5G預約活動,到目前預約人數已經超過1000萬,據介紹預約後,使用者可享受連續6個月的折扣價,但是三大運營商均為釋出5G套餐的資費。

    從現狀來看即使5G出來之後,套餐的價格也是普通人不能接受的,相信和4G一樣會經歷一個過程,資費才能夠下降。具專家估計,未來5G的流量資費1G可能只要幾毛錢,那問題來了,在家裡使用電視看一部4K電視劇需要多少錢呢?

    我們就按照1G流量3毛錢,一部120分鐘的4K電影10G來計算,那麼觀看一部電影就需要支付3塊錢的費用,有人說去電影看要30元,好吧,你能把電影院搬到家裡嗎?

    做為家用的流量大戶大屏電視,每天播放四個小時我們就需要支付6元的流量費用,一個月就是180元,電腦產生的流量還沒計算在內,當然還需要電視支援移動5G網路傳輸。現在寬頻的資費是多少錢,60元包月?關於你家寬頻多少錢大家可以在留言區討論。

    5G網路替代家庭寬頻的必要性和利益關係

    中國有線網路鋪設已經非常成熟,從城市到農村再到山區,都已經有了很完善的有線網路通訊體系,取得這樣的成果是經過很多年才完成的,也花費了很高的成本,同時設計壽命可達數年。

    5G網路造價同樣高昂,真的有必要為了迎合新的網路技術,而去替代一個很成熟的網路嗎?這也會觸碰到各個集團的利益。

    5G網路做為無線網路傳輸技術,它大多服務於行動網路傳輸,因為它的高速和低延遲可應用於手機通訊、無人汽車駕駛、虛擬現實、電子醫療等,這些都是移動的裝置和需要低延遲的場景。

    而家庭裝置電視、音響、臺式電腦等,這些在家中是長期固定位置的產品,家庭寬頻就可以滿足需求,同樣家庭wifi就可以滿足無線需求。

    總而言之,5G網路的出現對科技發展有著不小的助力,對於是否替代家庭寬頻而言,現階段真的沒有必要,高昂的流量資費不適用家庭電視,同時還要購買支援5G網路的裝置,這也是不小的開支。

  • 20 # 智慧新視界

    5g網路相比4G網路速度更快,網路延遲更低,一般5G網路實際網路測速可達1Gbps,基本上相當於1000兆光纖寬頻,應該說5G網路正式開通後,對於目前的光纖寬頻會有一定的替代性。但由於5g網路屬於共享頻寬、網路覆蓋可能會受到環境的干擾,實際的網路速度和質量並不一定比光纖寬頻高。另外5g網路成本更高、輻射更高,功耗較大,所以短期內很難取代目前的光纖寬頻。

    5G網屬於共享頻寬,網路覆蓋受環境影響,實際網速和網路質量不一定比光纖寬頻高

    雖然5G網路理論網速較高,但由於5G網路屬於共享頻寬,而且網路覆蓋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而光纖寬頻屬於獨享頻寬,不容易受到環境影響,所以5G網路的實際網速因使用者數或環境的影響可能並不一定比光纖寬頻高,而且網路質量也不一定比上光纖寬頻。

    5G網路成本較高,輻射較高,功耗高,很難替代光纖寬頻

    由於各大運營商在5G網路上的投資是非常巨大的,而5G網路裝置目前價格也非常高,所以目前使用5G網路的成本遠高於光纖網路,另外由於5G網路基站密度較高,輻射也非常高,5G網路裝置功耗較高,並不適合作為家庭寬頻使用。所以5G網路短期內很難取代光纖寬頻。

    5G網在超高可靠低時延通訊(uRLLC)和 海量機器通訊(mMTC)領域應用更廣泛

    5G網超高可靠低時延通訊(uRLLC)應用領域主要是面向車聯網、工業控制及垂直行業的特殊應用需求。 海量機器通訊(mMTC)應用領域主要面向智慧城市、智慧醫療、環境監測、智慧農業、森林防火等以感測和資料採集為目標的應用場景。

    整體而言5G網路由於網速更快,延遲更低,對於光纖寬頻存在一定替代性。但由於5G網路本身就是5G基站將光纖訊號轉化為5G網路訊號,實際網速和網路質量並不一定比光纖寬頻高,但成本更高、輻射更大,所以很難取代光纖寬頻,兩者更多的還是長期共存和互補關係。另外寬頻領域只是5G的一個應用領域,5G網更多的還是應用於車聯網、智慧醫療、工業控制、環境監測、智慧農業等領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都找不到破解軟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