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kyzhouhao

    這是沒玩過入耳式耳塞的人提的問題,解決辦法沒有,入耳式耳塞隔絕外界效果越好,聽診器效應越明顯,音特美,舒爾,ue等都是一樣的

  • 2 # LeoGo科技

    這一次Airpods Pro被大家詬病成了吹風機,可是你別小看這款耳機,這次使用了H1晶片的Airpods pro的提升確實很大,不僅僅讓它具備的主動降噪功能,能夠讓讓一切入耳更沉浸;更能夠帶來通透模式,我們可以感覺到周圍的環境聲。耳塞尺寸也可以選擇,不過入耳式的耳機,都有一個缺點,我們如果去更換一個c套海綿套,基本上就能解決。

    當然,我們也覺得這是聽診器效應導致的,因為基本上入耳式的耳機都有這個問題,耳塞線或者單元處受外界碰撞或者空氣摩擦,產生的振動通過耳塞線直接傳遞到耳道內,產生咚咚聲。

    一般解決方法:換海綿套;開啟降噪或者透明模式,可以試試看。

  • 3 # 解憂雜貨鋪VW

    你可以切換至清透模式,耳朵被堵住走路肯定會有聲音,還有就是經常會聽到沙沙的聲音,像是在播放狂躁音訊,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感覺過?

  • 4 # 王星WX

    我來感慨這個問答質量很高,剛好解決了我關心的問題。現在正在蘋果店排隊等著試用airpods pro[靈光一閃]

  • 5 # 假IT哥

    那是橡膠耳套的反饋聲,入耳式基本上都有。蘋果造入耳之前樓主沒用過任何類似的耳塞吧。

    用記憶海綿耳套可以減輕這種現象,但估計還沒出現類似的配套產品

  • 6 #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這就是所謂的“聽診器效應”。簡單說因為這種入耳式的耳機會與耳道貼在一起,外面的振動很容易直接順著耳機傳到耳道內,這才導致即便是正常的走路也會帶來耳朵裡很重的聲音。

    這是入耳式耳機本身的特點,你想消除很難。

    不過我記得有個數碼測評的節目裡有一個啼笑皆非的結論:測評人在測評一款入耳式耳機的時候發現聽診器效應有時大有時小,最後研究了三天終於明白為什麼,並且非常鄭重地提了一個減輕聽診器效應的辦法:

    換個軟底的鞋。

  • 7 # Runner-up79497939

    跑步運動耳機,最好的是半入耳式。這是無數跑友的經驗總結,本人為跑步前後買了6個耳塞,從小米,到sony,到airports二代,到2399元的森海塞爾momentum tw,最後的結果是,500左右的sony sp500和airports二代是跑步耳機,沒有任何聽診器效應,其他入耳耳塞,無論高階低端,換海綿耳套否則耳套鑽孔,都沒法結果聽診器效應。那個咚咚咚咚的聲音能把你搞得神經錯亂!

  • 8 # 開封斧

    主動降噪耳機大多都有這個通病的 這是降噪聲波根據環境的一種反饋 基本沒什麼辦法改變 除非蘋果的科技再強大一些 對環境聲進行更好的模擬和降噪 或許會改善

  • 9 # 科技的媚力

    入耳式耳機會有這種聲音感覺,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有這種聲音,消除這種聲音可以試試換成小一號的耳塞,或者放在耳朵時候,別放太緊可以試試看。

  • 10 # 82式三角巾71930991

    人耳聽到的聲音分兩種,一種叫氣傳導,一種叫骨傳導。你說的這個咚咚聲來自身體和地面的接觸,直接通過骨傳導感音,耳機無法過濾掉這個聲音。

    你跟著音樂的節奏走吧,就當多了一個低音鼓。

  • 新能源收實體陰線,曙光在哪?
  • 鴻蒙系統為何只用在中低端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