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靜聊營養

    個人覺得土豬肉和飼料豬還是需要吃了才能區分,通常外觀相對比較難分別。

    最大的兩個方面:

    1、肥肉。土豬肉(也就是糧食餵養的豬)的肥肉能很容易熬出油,並且熟的時候會呈現透明感,長時間燉煮可以入口即化,並且有很明顯的肉香味道。但是飼料豬的肥肉幾乎都很難熬出油,而且肥肉都呈現白色,口感還比較奇怪,完全沒有肉香。

    2、瘦肉。土豬肉的瘦肉口感很有彈性,並且幾乎沒有什麼肉腥氣;而飼料豬的瘦肉很柴,而且通常都很大的肉腥氣,幾乎沒有肉香味。

  • 2 # 天空中飛翔的醜小鴨

    這是一個無知而且錯誤的偽命題。土豬是指地方豬種,這是不同品種的問題;飼料豬是通常說的用配合飼料餵養的豬,它對應的是所謂糧食豬,這是不同飼料塔配的問題。這是兩個不同的問題,沒有可比性。同時,飼料豬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豬吃的都叫飼料,餵豬的糧食叫飼料糧,人吃的糧食叫口糧,哪來飼料豬與糧食豬之分。外三元雜交豬瘦肉率高且生長快,用配合飼料餵養的豬飼料報酬更高且肉品更營養,這就是人們誤解而排斥的養殖業高科技。非專業人談專業事,只能隔岸觀火、譁眾取寵,既誤導別人也害了自己。

  • 3 # 七哥美食記

    說起豬肉相信不少人多是喜歡吃的,因為豬肉無論是從口感上面,還是營養價值上面,多是非常不錯的美味食材了,但是我們在購買豬肉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土豬肉和飼料豬肉,應該怎麼區分了

    最後小結:我們在購買豬肉的時候,要是自己家裡吃的話,最好是購買新鮮豬肉的,要是買來商用的話,就要購買冷凍豬肉了,畢竟做生意多要講究一個成本問題的

  • 4 # 抽著旱菸看日落

    土豬肉和飼料豬其實辨別起來很容易,土豬肉肥瘦層次勢必明顯,還有最重要一點是土豬肉含水分少肉質緊實,太陽下豬肉透亮,既然是土豬肉養殖週期必定時間久,得一年一年半以上,較短時間連皮帶肉也不過百斤。而飼料豬肉肥瘦層次大,肚臍肉甚至只有三層樣子,顏色暗淡不說,水分就很大,案板上或多或少有水分存在。

  • 5 # 王哥鹽幫菜

    其實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光從肉眼是沒有辦法準確的分辨土豬肉和飼料豬的。但是在這裡可以給大家介紹一些判斷的方法:

    首先是市面上很流行的看肥肉。

    這是因為家養的豬,一般肥肉比較多,肌肉含量比較少,所以肥肉的厚度大概在3到5釐米左右額,飼料豬因為餵養的是飼料,所以肌肉比較發達,肥肉比較少。所以你可以粗略的判斷肥肉的厚度在3到5釐米左右的,大概率是土豬肉。

    其次,看體型的大小

    一般土豬肉都不會很大,因為是天然自然生長的,如果商家擺在一個特別大的肥豬放在那,然後告訴你是土豬肉,一般不太可能。

    第三,看口感

    這一個是要吃了之後才能發現的,一般土豬肉的肉味比較重,而且比較香甜,而飼料豬的話就會有點味,如嚼蠟的感覺味道,這個是分辨土豬肉和飼料豬的關鍵區別。

  • 6 # L0222

    黑豬稱為土豬,和白種豬,這兩種豬這要不吃生長素,和飼料新增劑,殺後吃肉多很香,肉好吃,不論什麼豬這要吃飼料長大的肉不香不好吃,肉質鬆軟。

  • 7 # 氣吞萬里如猴

    歐美髮達國家的人,從來不認土豬肉而吃飼料肉,他們認為,散養的土豬,生活環境、飼料成分、成長過程都不受控制,很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的感染,營養成分也不均衡,所以是不健康的!

  • 8 # 美食控木木

    第一:看價格

    第二:看肉質

    第三:煮熟後

    結語

    還有的朋友說可以摸肉感,本地豬肉的豬肥膘比較多,而且沒有飼料豬那麼勻稱。其實,這個跟經驗有關,生活經驗豐富的很容易分辨出來。我們完全不必去追求土豬肉,雖然天然的風味十足,但是飼養的更加健康,吃起來也比較放心。

    我是木木,你喜歡吃哪個豬肉呢?平時會怎麼分辨,一起交流一下吧!

  • 9 # 73神牛

    豬肉,現在去市場賣肉的攤位一溜達,大家會發現有賣冷鮮肉的、農家豬的、凍肉的,這三種豬肉的價格差別是很大的。其實也是很好分辨的。

    “土豬肉”和“飼料豬”怎麼區分?

    一,簡單實用——看價格

  • 10 # 龍騰虎躍62

    農民拿熟食(洋玉、蕃薯、玉米、山上割的豬草等,用來煮熟後再拿給豬吃)喂的豬帶有糯性且水份很少,熬的油立即就凝固且沒有水份,而生飼料或潲水喂的豬吃起來沒有這種味覺或這種效果。

  • 11 # 三農老五

    要區分土豬肉和飼料豬肉,要先了解什麼土豬?什麼是飼料豬?實際上,不管什麼豬都要吃飼料,區別是喂什麼飼料而已。

    土豬在廣義上應該是指肥豬品種,比如長白豬、大白豬、太湖豬、陸川豬等肥膘很厚的豬品種。通常,土豬早熟、繁殖力高、耐粗飼且抗病力強,肉質鮮嫩等優點。但土豬也有明顯的缺點,比如,瘦肉率太低、骨架小(矮短肥)、長速慢以及養殖週期長,也就是說經濟價值低。因此,在發生非洲豬瘟前,很多養殖戶用潲水新增部分飼料一起餵養以降低養殖成本。

    從城市人民理解意義上講的飼料豬,在廣義上應該是指瘦肉型商品豬,通常是指外三元豬(杜長大),由長白公豬配大白母豬生出來的二元雜母豬,再用杜洛克公豬配種生出來的仔豬(外三元瘦肉型)育肥,又叫商品豬,其特點是長速快,瘦肉多,同一窩豬每頭豬的體型比較均衡,經濟價值更高。不像土豬或內三元豬那樣,體型大小不一。

    首先,從豬的肥膘上區分,土豬的肥膘厚,通常比飼料豬(瘦肉型)要厚5-10cm,甚至更多。另外,土豬的肥膘亮白,透明,而飼料豬(瘦肉)的肥膘暗紅。

  • 12 # 吃貨小海哥

    “土豬肉”和“飼料豬”怎麼區分?

    一,簡單實用——看價格

    土豬的養殖成本要高於飼料豬,肉價上肯定要高過飼料豬,一般我們這裡售價要比飼料豬高三分之一。土豬的產量要比飼料豬少,所以市場上賣的家數有限,並且他們的量也不是很大,這個很好找到。

    而且賣土豬的攤位一般只單獨經營土豬,並且屬於長期經營的,所以他們只賣土豬,而且有的會有專門的商標。不過現在很多土豬其實跟飼料豬的養殖方法是一樣的,只不過養殖的時間、飼料配比、豬的品種可能要比飼料豬好一些,不過這個也很好分辨的。

    二,看肉的肥瘦程度

    飼料豬的養殖時間短,一般都是4個月左右出欄,加上飼料配比的原因,所以飼料豬的瘦肉佔比多,因為現在講究瘦肉型的豬。土豬的養殖時間長,一般大多需要一年左右出欄,因此肉特別肥。

    農村養豬的都知道,一頭農家豬最低也要養到300斤以上,這樣才能出欄。要不怎麼叫“大肥豬”?正宗的土豬肥膘肉都有“巴掌厚”,而且豬肉的骨頭架明顯要比飼料豬大,肌肉的纖維也比飼料豬的要粗大很大,並且肉也肥瘦相間的居多。

    三,土豬和飼料豬的顏色和味道

    土豬宰殺後雖然也可能進行排酸冷卻,但是它比飼料豬的新鮮度要高很多,所以肉看上去顏色要鮮紅、油潤很多。這個在賣肉的生鮮燈下會更加明顯。土豬煮過以後飄散出來的味道也比飼料豬要好聞很多,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有“肉味”。這個做熟後一嘗就知道。

    只要掌握上面這幾點就行了。

    而在價格方面,土豬必定要比飼料豬貴,花飼料豬的價錢是買不到土豬肉。選擇固定的長期經營土豬的攤位,這樣的攤位為了信譽,一般不敢“以次充好”的。豬的大小和豬肉的肥瘦程度,這個是分辨土豬和飼料豬最好的辦法。土豬必定要比飼料豬個頭大,而且肥肉也肯定比飼料豬多,這個一看便知。

    基本掌握以上這三種方法,那麼挑選土豬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

  • 13 # 養殖達人1997

    大家好,我是山東臨沂人,有過15年的蛋雞養殖經驗,也有過7年多的養豬經驗,有育肥豬也有自繁殖的母豬。對於土豬肉和飼料豬肉的區別,在這裡根據跟人經驗給分析下。

    第一、從肉質上來分析

    由於土豬養殖時間一般都在一年以上,所以脂肪含量高,肉質緊實,所以土豬肉吃起來香而不膩。飼料豬一般在5到6個月出欄,屬於速成品種,出欄的時候還沒成年呢,所以肉質較鬆軟,味道也沒那麼鮮。我吃過真正的土豬肉,直接切成一片片的蒸熟了吃都非常香,一點不膩。飼料豬肉誰敢這麼吃啊,呵呵。

    第二、從餵食的飼料上分析

    以前養土豬的都是農民家裡養個一兩頭,過年的時候殺了吃肉,現在有專門養土豬的農場了,餵食的一般是青料、玉米等雜糧,不新增任何新增劑的,而且生長週期較長。

    飼料豬的話相信大家都明白,在這裡就不詳細介紹了。

    第三、從豬肉的背膘分析

    在這裡教大家一個分辨土豬肉和飼料豬肉的簡單的方法,就是看豬肉肥肉部分的厚度,土豬肉的肥肉一般在3到5釐米。土豬肉的肥肉要比飼料豬的多,市場上賣的飼料豬肉那有多少肥肉,如果有留意的可以發現,飼料豬的肥肉一般在1到2釐米左右。當然土豬也有純瘦肉豬,另當別論了。

  • 14 # 瀾饞食記

    還真是巧,前兩天我老婆的一個親戚還在說這個事。他今年60多,一輩子都住在廣元旺蒼的山裡。現在兒女在成都市裡買了房子,接他過來住。他就說城裡的豬肉根本就沒法吃,騷臭的不得了。而且雞肉牛肉也是,不光沒有香味,還一股子怪味兒。

    其實這正說明了土生餵養的肉類和飼料餵養的肉類的區別,口味相差太大了。給你一個數據。四川當地的土豬活化石榮昌豬,土生以青飼料餵養6個月的平均體重是在70斤左右,如果加入40%的穀物飼料,也只是增重到95斤左右。

    榮昌豬還算比較大的,知道做火腿的金華二頭烏6個月能有多重嗎?只有不到60斤。

    但是但是你知道180天的飼料豬有多重嗎?90公斤也就是180斤,等於純土生餵養兩個多。這就是為何土豬的口感和營養價值都要高過飼料豬的原因。只不過我們在市場上是看不到活豬的,那麼究竟如何來分辨土豬肉和飼料豬肉呢?

    說到這裡基本上也就是可以分清土豬肉和飼料豬了,當然更關鍵的一點是土豬肉本身的價格就要比飼料豬貴得多。如果有人賣土豬肉,其價格又和飼料豬差不多的話,那麼你放心,不是老母豬肉就是冒充的土豬肉,絕對不可能像真正的土豬肉那麼好吃。

    寫在最後

    大家想過沒有,為什麼人類喜歡飼養雞鴨以及豬這一類的肉類來源,而牛羊狗為什麼要麼價格昂貴,要麼很少吃呢?其實這就涉及了一個料肉比的問題。也就是吃多少飼料能長一斤肉。

    肉雞平均每吃一公斤半飼料就能長一斤肉,鴨子差不多也是如此,而豬肉的料肉比是在畜類中最好的,一般每吃四公斤飼料就能長一公斤肉。而牛羊則需要吃15公斤飼料才能長一斤肉。

    所以別嫌飼料豬難吃了,我們能吃得起豬肉全是歸功於飼料豬。去年一刀切導致豬肉一飛沖天,多少人唉聲嘆氣?如果沒有飼料豬,豬肉會比現在的價格還要高出三倍有餘,我估計一大半人都會斷了吃肉的念想。

    最後說個有意思的話題,你知道人的肉料比是多少嗎?科學家曾經研究過,人吃70斤飼料才能長一斤肉,而且人與人之間因為基因的原因相差很大。有的人甚至吃300斤飼料才能長一斤肉。

    所以你們這些胖子氣死也沒用,人家天生就吃不胖,認命吧!

  • 15 # 3樂呵呵美食

    本期導讀:‘土豬肉‘’和‘’飼料豬‘’怎麼區分?

    我曾經在全豬飯館工作過。全豬菜館主要就是以‘全套二師兄’身上的零件為主。所以對豬肉是相當的瞭解。土豬肉和飼料豬的差別很大。首先在豬的品種上就有很大的區別。飼料豬一般是在大型養豬長裡。

    豬的品種就是生長塊的育肥品種。而土豬肉。則是當地特有的原居住地的豬。就像金華兩頭烏的原居住地的豬種。以黑頭,黑屁屁為外形特點。

    豬喂的飼料不同也決定著豬的肉質不同。畢竟土法養豬的生長週期太長。成本相對高的嚇人。現在的飼料豬都升級為‘土豪豬’。更別提土豬肉了。還不得那金子換。誰能吃得起。所以豬的品種和餵豬的飼料決定著豬的肉質。那怎麼區分土豬肉和飼料豬呢?我個人經驗主要有一下幾點

    1⃣價格

    在正規渠道購買的前提下。價格是判斷豬肉質量的一個標準。土豬肉生長慢,喂的食物應該是‘綠色食品’。以麥麩,破豆瓣或者豬食菜……而且土豬肉應該不實用抗生素。完全考‘上天垂憐。所以正真的土豬肉一般是在農戶家裡養的年豬。就算有專門養殖土豬養殖場。也要使用抗生素滴

    2⃣看厚度

    尤其是五花肉。土豬一般養殖週期為一年以上。所以無論是五花肉整體的厚度和肥膘的厚度土豬肉都非常的明顯厚於飼料豬。而且土豬肉的瘦肉部分要夾雜著脂肪。土豬肉的肥膘亮白,向要往外底油的感覺。而飼料豬擇薄的可憐。而且肥瘦分明。看肥肉部分顏色暗出油率底。

    3⃣看豬皮

    豬皮後。粗糙顏色略深的是土豬。細皮嫩肉。肉皮薄的是飼料豬。而且飼料豬的肉質鬆散。顏色暗紅。手按彈性差。用手指甲能扣動肉皮。土豬肉質緊實。肉皮厚。用手指甲扣不動

    以上是生肉的鑑別方法。下面在來介紹一下煮熟了的土豬肉和飼料豬的鑑別

    ①土豬肉相對的皮糙肉厚。在做蒸肉和蒜泥白肉的時候一般要煮一個半小時以上。飼料豬則許40分鐘即可。土豬肉的瘦肉部分有嚼勁塞牙。飼料豬入口即化

    ②土豬肉入口香氣濃郁。瘦不柴肥不膩。飼料豬肥瘦肉軟爛化渣有腥氣。按老百姓的說法是吃著不香

    ③土豬肉製作無需焯水直接洗淨就可以入鍋製作。有豬油的香氣。無漂浮的雜質和白色的沫子。飼料豬則相反。需要充分的焯水能。有腥味。要使用料酒去腥。而且焯水時沫子特別的多。要反覆大撇沫子

    ④烀土豬肉的肉湯清亮有香氣肉,有油花。飼料豬的肉湯顏色混白。油層少,薄相對香氣少。

    總結

    其實土豬肉和飼料豬仔細的觀察差別很大。畢竟飼養週期相差時間大。飼料豬4--6月出欄。土豬養殖週期為1年。而且精飼料裡新增的科學配方加速豬的生長畢竟在肉質味道,口感上都非常明顯。就像老百姓說的,就算你沒吃過肥豬肉,還沒見過肥豬走麼?

  • 16 # 荔枝碎碎冰

    熱愛美食,熱愛生活。我頻繁的記錄著,因為生活值得,歡迎關注

    俗話說:無肉不歡,豬肉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備品,豬肉做法多樣且價格對比牛羊肉相對低廉一些,現在為了追求更佳的口感,人們開始選擇土豬肉食用。

    飼料豬是則是通過飼料餵養,生長週期較短,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就能從50斤左右的小豬崽到達200斤,因為生長週期被縮短,餵養的食物也不同,所以市面上一般都是以飼料豬為主的,土豬肉的價格要高於飼料豬。

    我們看到超市裡有些標註著土豬的肉價格比普通的豬肉幾乎高出一倍,但是也有些商家“以次充好”,雖然是飼料豬,但是價格確實按照土豬肉的價格標注的,那麼如何區分土豬肉和飼料豬呢?

    如何看一頭豬是土豬還是飼料豬呢?

    看顏色,土豬的毛顏色很多都是黑色的,飼料豬的顏色基本上都是肉色偏白的,那麼有人說,我實在超市裡買豬肉,不是看到豬之後才選擇宰殺的。不要著急,接下來一起來看下只看豬肉怎麼能分辨出來到底是土豬肉還是飼料豬肉呢?

    看豬皮外觀

    飼料豬的豬皮顏色要比土豬的豬皮顏色偏黃一些,土豬的豬皮厚度要厚於飼料豬,一般土豬的豬皮是0.4到0.5釐米的厚度,和瘦肉間的基本是挨著的;

    看豬肉外觀

    對於豬肉來說的話,飼料豬豬肉顏色會偏白一些,土豬的豬肉顏色會偏紅一些。從肥瘦的組合來看,土豬肉肥肉比較多。

    聞味道結語

    以上就是一些分辨土豬肉和飼料豬肉的小方法啦,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拿著土豬肉的錢買到飼料豬肉。

  • 17 # 漁村阿樂

    土豬肉和飼料豬肉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土豬肉口感好,炒菜很香,飼料豬口感一般。皮色區別:土豬肉大多為黑毛豬,而飼料豬基本為白色的毛髮,所以皮色看上去飼料豬會白一些。背膘區別:土豬肉的肥肉部分約為4cm左右,飼料豬隻有1.5cm左右。豬蹄區別:土豬的豬蹄更細,飼料豬的骨關節部分更大。肉色區別:土豬肉顏色比飼料豬肉深一些。

  • 18 # Gavin廖先紳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說一下,因為我從小是在農村長大的,家裡每年都要養豬殺豬,而且我父親是官方獸醫,在動物檢疫站工作,家裡還做了十幾年的豬飼料零售生意,我舅舅又是屠夫,我自己也是從小就開始做飯,從小到大和豬和豬肉接觸的都很多,所以我覺得對這個問題我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關於怎麼區分土豬肉和飼料豬肉,我們還得先說一下何為土豬?何為飼料豬?

    其實在我個人的概念裡,目前不管是在各大超市還是菜市場或者是各電商平臺,可以說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土豬肉出售,包括某些知名品牌,比如幾號土豬之類的。真正意義上的土豬,首先品種上得土,從種豬母豬都得是一代一代自然繁殖下來的,而不能是經過高科技人工培育,基因改行,人工授精的品種。其次飼養方式要土,只能喂穀物青菜野草等天然豬食,而不能餵食加了高蛋白和促長新增劑的人工飼料。這樣豬的生長週期會很長,至少要飼養一年以上才能達到200斤左右的出欄標準。所以說要是按這要求的話,市面上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土豬肉了。那麼我們也只能降低標準,把那些跟野豬雜交改良出來的品種,只餵食加了高蛋白的普通飼料同時也會適當喂點青菜豬草的稱之為土豬,反之那些改良只為快速長膘的品種,且餵食了促長的合成新增劑的稱之為飼料豬。

    最後怎麼區分土豬肉和飼料豬肉呢?先看肥瘦,土豬肥肉層較薄,飼料豬較厚,然後看瘦肉色澤,土豬色澤較深,飼料豬色澤較淺(餵了瘦肉精的除外),再看肌肉紋理,土豬由於生長週期較長,紋理會相對緊實,飼料豬則相對鬆弛,這也可以通過手感來比較,最後就是口感了,土豬肉吃起來會更有嚼勁,肉味也更重,飼料豬肉則反之。

  • 19 # 秦川胖哥

    說到豬肉,大家應該沒有不知道的,它是我們生活當中非常常見的一種肉類,也有非常多的做法,但是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還有土豬肉和飼料豬肉之分?可能在此之前,大家對於豬肉的需求量並沒有特別大,所以,豬都是家養的,但現在豬肉的需求量逐步上升,一些商家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那麼就開始批量養殖很多飼料豬,這樣的豬肉,肯定是大不如前的。

    既然都知道土豬肉,不管是在口感還是營養價值方面,肯定都高於飼料的豬肉,那我們在逛菜市場的時候,到底應該如何區分,土豬肉和飼料豬肉的區別呢?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土豬肉”和“飼料豬肉”到底有啥區別?不懂這麼多年豬肉白吃了!

    1、豬皮顏色

    一般來說,土豬肉,它的豬皮顏色會偏白一些,這時很多人可能會納悶,飼料豬皮的表皮是白色的,這個到底怎樣區分呢?如果,遇到兩種豬皮都是白色的話,那麼就要對比一下到底哪種顏色更白,只有顏色更白一些的豬肉才是土豬肉,所以,去市場買的話一定要仔細觀察,這樣才能夠買到好的豬肉。

    2、肥瘦程度

    現在很多市場上的豬肉都是一大塊大塊的,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到豬肉的肥瘦程度了,一般土豬肉的比例是肥肉多瘦肉少,因為它的脂肪層是很厚的,但是,飼料豬肉的的瘦肉要比肥肉多一些,外觀看上去可能會好看,但是,吃起來卻並沒有很好的口感,除了這個辨別方法之外,就要看豬皮的厚度,豬皮如果厚一點的話,那麼就是土豬肉。

    3、觸感

    現在去買豬肉的時候,有很多有經驗的可能就去按一下豬肉,那麼,通過手感來判斷這個豬肉的狀態,土豬肉的韌性是很強的,摸上去還有點粘手的感覺,而飼料豬肉就完全不一樣,它摸起來韌性比較差,而且摸上去的手感也比較乾燥。

    4、聞氣味

    一般飼料豬肉的騷味要比土豬肉會重一點,所以不管在烹飪的時候,再怎麼掩蓋,做出來的味道都有些奇怪,甚至還有可能會難以下嚥,所以,有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聞一下氣味來區分土豬肉和飼養豬肉。

    以上這四點就是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土豬肉和飼料豬肉之間的區別,可能在平常生活當中,很多人買豬肉的時候並不知道還有土豬肉和飼料豬肉之分,知道有的時候買的口感好,有的時候買的口感不太好,如果是這樣的,這麼多年的豬肉都白吃了,土豬肉不管是營養還是口感,都要比飼料豬肉好的多。既然現在知道了,再去市場挑的話,就不要再買錯了。對此你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評論出來,感謝大家的閱讀

  • 20 # 妙手回春321

    看了這麼多,現在江西五臺,也在播什麼土豬肉怎樣怎樣。在這,以我自己的經歷,來談一談有關這一方面的問題。原來本人在鄉下也買過二頭土豬(竹頭嘴,荷包肚)這是三黑豬的真實寫照。所有的土豬生長特點(性),都有一個共性。前期生長較快22斤至90斤,後期生長相對較慢(90斤至200斤),而長白豬及外來種則前期生長較慢25斤至110斤,而中期生長相對較快(110斤到320斤)。則後期又相對中期要慢些(320斤到420斤)。就肉品而言,差別不大(使用者反應),要說差別,關鍵是五花肉。依本人的經驗,不管什麼豬,一定要做到完全擺脫化學針劑,丸劑及飼料化學新增劑,從根本上提高養殖“自然"化。夲人養豬標準為:小豬(仔)不能超過25斤,買來24小時後,便開始l釆用中草藥加機糠,一頭豬中草藥新增劑100來塊錢,糠700一800斤,青菜爭取一天4一5斤。土豬喂6一7月(260斤以上)糠為8.900斤。而長白豬及外來豬種,25斤,釆取同樣方法,則喂4一5個月可達300斤以上。口感都非常好。飼料豬肉十平茹煮熟,才有我所喂的單一煮熟的豬肉鮮味。這就是我說為什麼要用中草藥新增劑十純糧餵豬與眾不同之處和肉品質最大差別。反正在本人看來差別不大。以上僅此個人的經驗,不代表任何人的意見看法,僅此而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賞析王梵志的《吾富有錢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