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育兒講

    1、首先建議是母乳餵養,母乳可以提高寶寶免疫力,更好的幫助寶寶健康成長,基本上每隔2-3小時就餵養一次;

    2、夏季穿衣注意不要太緊,室內溫度26度為宜,衣服儘量是柔軟純棉比較好;

    4、一個月內寶寶適合呆在室內,一個月後可以抱著寶寶出門,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感受一下大自然,感受Sunny,感受鳥叫;

    5、洗澡,最好給寶寶買專用的毛巾和浴巾,水溫控制在37度左右,洗澡時間20-30分鐘為宜,洗澡後注意不要吹風,注意保暖;

  • 2 # gjmmas

    新生嬰兒最好的食物是母乳,尤其是初乳對於小孩的免疫功能有很重要的意義的,如果沒有母乳的話,可以考慮使用正規的新生兒使用的配方奶粉。剛出生的嬰兒在一個月內主要就是吃、睡,這個時候哭的話,先看看是不是拉了、尿了。如果都不是,那很可能就是餓了,餵奶就是了。如果是喂的奶粉,注意按時喂,慢慢就形成餵養習慣了,可以2、3個小時喂一次,具體喝多少根據孩子的情況而定。

    怎麼給寶寶餵奶

    剛出生的寶寶骨頭很軟,注意動作要輕柔,抱寶寶的時候一手託著頸部和寶寶的頭,一手託屁股。餵奶的時候注意不要讓乳房堵住寶寶的鼻子,妨礙呼吸。嬰兒吃飽了會容易吐奶,注意每次寶寶吃飽後,抱起來,把他的身體豎直,記得託牢寶寶的頭,輕拍後背二三十分鐘,等寶寶嗝打出來再放下去。

  • 3 # 血管瘤醫生肖音

    對於新手爸爸媽媽來說面對新生命的到來早己做了十足的準備,對餵養、護理以及可能會出現的小疾病的應對措施已經準備的很充分。

  • 4 # 美妞酷寶兒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我都不知道該怎麼抱寶寶,感覺她太小,太脆弱了,也不知道怎麼照顧她,後來慢慢的學會了,寶寶從出生到百天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寶寶身體上的各項機能都在慢慢的發育,在照顧上面需要非常小心,可能一點沒注意就會對小寶寶的身體造成傷害。

    話不多說,下面我就說幾點剛做父母容易做的,但是對寶寶健康有害的事項。

    1.三個月以內不要豎抱。

    2.三個月不要枕枕頭。

    3.按需餵養。

    新生兒百天之前注意事項有很多,育兒無小事,希望每一個做父母的都能瞭解更多的育兒知識。

  • 5 # 樂媽醫生

    新生兒一百天內有以下幾個地方需要注意:

    1 類百日咳綜合症 寶寶百日之內未接種百日咳疫苗,不小心接觸到病原會出現持續刺激性咳嗽伴憋氣,嚴重者甚至會面色發紫,遇到這種情況建議及時去大醫院就診

    2 假月經 寶媽有時可能發現女寶寶陰道排除少量血性物質,驚慌失措,其實這是假月經,這是妊娠期間寶媽雌激素進入胎兒體內,生產後寶寶體內雌激素中斷引起的正常生理現象,大可不必焦慮。

    3 臀紋不對稱 寶寶早期如果發現臀紋不對稱,建議及時去正規三甲醫院檢查,必要時b超掃描,瞭解有無髖關節脫位,幼兒時及時發現並矯正,長大後就不用做手術了。

    4 缺鈣 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人工餵養都需要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並多晒太陽,促進鈣吸收

    以上是常見的需要注意的地方,你們家寶寶遇見過嗎

  • 6 # 文海話育兒

    2.穿衣方面:小時候,總記得村子裡面的老人們總是給小孩子穿很多很多衣服。其實,哪怕是新生兒寶寶,只要比大人多穿一件衣服就好啦。如果穿得過多的話,汗水打溼了衣服,寶寶反而容易感冒生病。

    另外,建議給寶寶戴上帽子,哪怕是薄一點的帽子也好。

    3.洗澡:給寶寶洗澡水溫要合適,不能太燙也不能太冷。動作要快而輕柔,洗完澡用柔軟的毛巾輕輕搽幹寶寶的身體,用大毛巾快速把寶寶包起來放在床上讓他休息,或者馬上給寶寶穿好衣服,以免寶寶被凍著。

    4.換尿布:這個寶爸寶媽們就要在實際中去觀察和行動中總結經驗看什麼時候幫寶寶換尿布比較合適了。

  • 7 # 胖胖看微小世界

    我是個寶爸!我有兩個孩子,差8年!基本上出院時醫生和護士把注意點都說!我說說自己的注意點!

    1,是黃疸症狀一定要注意!

    2,保暖問題要注意,夏天吹空調要注意,冬天裹好被子!一定防止感冒!

    3,一定要保護好你老婆,不要讓她感冒了!

    4,條件允許,在窗戶邊多晒太陽,當然夏天最熱的時候就算了。

    5,多注意他的屁股,別忘記換尿布!

    我不是醫生,只是經驗之談!僅做參考

  • 8 # 育嬰記

    注意的睡眠問題,:每個寶寶的睡眠時間都不一樣,大致上1個月內的新生寶寶每天需睡20-22個小時,2月齡的寶寶為18-20個小時,3月齡時為16-18個小時。不用很在意寶寶有沒有睡足這個時間,寶寶困了自然會睡,只要醒來時精神狀況良好、食慾佳就是睡眠充足的最好見證。

    注意的餵養問題。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按需餵養,人工餵養的寶寶按時餵養。但是有的寶寶睡覺前一定要吮吸媽媽的乳頭才能睡著,這個時候寶寶並非真的餓了,而只是想滿足一下“吮吸欲”。

    還有穿衣,便便等等一些問題

  • 9 # jingjing2013

    我認為新生兒0-100天內需要注意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1、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時間,越小的孩子對睡眠的需求量越強烈,孩子在睡眠的時候身體和大腦智力的發育生長最快,所以我認為家長對於這段階段的孩子,要在睡眠上給予關注。

    2、保證孩子的足夠的營養,這時的孩子最好是母乳餵養,不要新增輔食,母乳對於孩子來說是最好的營養食物,所以寶媽們要根據孩子的生長需要飲食來保證孩子的生長需要。

    3、家長要儘量避免使用手機,有的家長為了不要孩子哭鬧就讓孩子看手機上的動畫片,或者一邊餵奶一邊自己玩手機,這些行為對孩子會產生輻射,100天之內的孩子抵抗力很差,手機電視等一些電子產品對孩子都會或多或少地有輻射,影響孩子的大腦和面板。所以家長要儘量不適用手機等。

  • 10 # 鬧鬧靖

    具體的有很多,但我只把我寶寶出生的時候應該注意的和你分享下

    寶寶裡面穿的衣服多準備兩套,寶寶的日用品,這些網上都有,我就說些寶寶很有可能出現的症狀,一開始寶媽是沒有奶水的,所以選擇奶粉很重要,還有怎麼化奶粉,化多少,都很重要,要問醫生的,還有就是黃疸,剛出生的寶寶最容易有了,我寶寶剛出生就有,一般出生幾天把他抱出來看看臉色,醫院有的時候燈光不好,看不清。如果臉上是黃色的,那要趕緊和醫生說,黃疸還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常見的,所以如果遇上也不用擔心

  • 11 # 安蘇

    早教老師來簡單回答一波:

    新生兒要注意的問題還是蠻多的,但是今天我主要講一下之前比較火的趴睡問題帶來的睡眠安全。

    之前也寫過一篇文章,剛剛好貼在這裡:

    孩子趴睡過世,家長最容易忽視的睡眠安全有哪些?

    起因是一位新手媽媽加入了某個睡眠引導付費群,和三個月大的寶寶分房睡,媽媽在外面看監控,訓練寶寶獨立入睡的能力。

    由於是趴著睡的,不一會兒寶寶就被捂住了口鼻,開始大哭,然而媽媽不但無視寶寶的哭聲,還在群裡詢問“寶寶這樣的哭聲沒事吧?”

    等到群友回覆“不是大哭就沒事”後,便放下心來,繼續趴睡訓練。

    2個小時後再去餵奶時,發現寶寶的臉已經變紫且沒有呼吸了。

    趴睡而導致寶寶窒息死亡的案例在近些年來一直層出不窮。

    2018年,6個月的嬰兒就因窒息而死亡。孩子平時都是孩子奶奶照顧的,每天晚上媽媽都會給孩子喂夜奶,然後再把孩子放在嬰兒床上趴著睡覺。

    誰也沒有想到,第二天早上孩子身體已經變涼了。

    2016年,9月大的男嬰因呼吸道被棉被堵住,口鼻窒息死亡。據幼兒母親敘說,和往常一樣打算叫9個月的兒子起床餵奶時,突然發現寶寶離開了原先的位置,趴在棉被上,嘴脣發紫,送醫後宣告不治。

    與之類似的新聞還有很多。

    根據衛生部門統計,2014年至2017年,3年內共有110條小生命因發生嬰兒猝死症候群而來不及長大,且發生高峰在1~2個月大的寶寶。

    早在上世紀,歐美國家的新生兒經常出現不明原因的睡眠中死亡的案例,即嬰兒猝死症(SIDS)。

    後來研究人員發現,趴著睡與死亡有著極高的相關性。

    主要原因是由於小月齡的寶寶頸部力量相對不足,無法自己翻身,在翻轉不及時的情況下,口鼻易被枕頭、毛巾堵住,特別是寶寶在無人照顧,獨自睡眠的情況下則更容易引發猝死。

    於是,美國兒科協會,從1992年開始,更新了建議,倡導仰臥睡。至此以後,SIDS的發生率下降了很多,這也是美國這麼多年來一直在宣傳的嬰兒睡眠安全運動,Back to Sleep(仰臥著睡覺)。

    同時美國的《海蒂育兒百科》也指出,若四五個月的寶寶學會翻身後,如果他喜歡趴著睡或者在晚上改變睡姿,家長也無需因此擔心得睡不著。

    因為很容易就能改變睡姿的寶寶患嬰兒猝死綜合徵的風險已大大降低。

    但在孩子還不會自己進行翻身或翻身很吃力時,一定不能趴著睡覺!

    02 嬰兒床圍使用不當也會導致嬰兒死亡

    由於寶寶愛爬,父母怕孩子摔在地上,所以買了個床圍將大床圍了起來。

    安裝之後,由於床圍稍比床墊長一點,在床圍與床墊之間,出現了一條縫隙,這樣微小的細節,家長並沒有在意。

    一次把睡著的女兒放在大床上,家長走出臥室,過了一小時進來看一下女兒是否醒來。

    卻發現孩子已經被卡在縫裡,鼻子已經被床圍堵上,雖然立馬去醫院搶救,但已經迴天無力了。

    然而這不是最後一個因為床圍導致的嬰兒死亡案例,因為不到一年,又有嬰兒被床護欄卡住而窒息身亡。

    也因為此類事件不斷髮生,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也公佈並召回了幾款存在安全隱患的兒童行動式床圍欄。

    相信購買床圍欄的父母是擔心孩子的安全,怕他們翻身或者爬來爬去摔到地上。

    但是由於一些不專業的產品反而導致了孩子的死亡,這對於家長來說無疑是毀天滅地的打擊。

    那麼如果不在大床上使用圍欄,而是在嬰兒床上用圍欄會不會好一些,起碼不會因為尺寸不符而有縫隙。

    但美國兒科學會AAP對於床圍的官方建議是:“嬰兒床圍比我們想象的要危險得多,已經存在一些與嬰兒床圍有關聯的死亡安例,不建議使用床圍。”

    研究人員在嬰幼兒死亡案例中發現,有27例是由於嬰幼兒陷入到床圍包裹中導致窒息,或者被固定床圍的繩子勒住脖子而窒息。

    可也有許多家長堅持認為床圍可以保護孩子的頭不會因為撞到床的邊緣而受傷,也可以避免孩子的四肢卡到床的護欄裡。

    對此,美國兒科學會會員及SIDS專項工作組長、美國國家兒童醫療中心的瑞秋·穆恩博士曾解釋過這一點:

    “嬰兒早期並沒有足夠的肌肉力量和協調性讓他們在床上亂動導致受傷,當嬰兒能夠將四肢伸到護欄中卡住時,他們實際上也沒有力氣就這樣弄斷自己的肢體——這意味著他們最多就是讓自己不舒服,或者情緒受影響而已,不會有生命危險,等保姆過來幫忙解開就好了”。

    與之相類似的,還有一個兒童熱門產品防撞條,也是不建議使用。

    美國兒科雜誌曾經做過一個統計,在1985~2005年期間,有27起1個月到2週歲孩子的死亡是因為被防撞條悶住或者被防撞條的線纏繞。

    況且相比孩子因為床圍或防撞條而窒息,磕碰真的算不了什麼。

    03 不要在寶寶床上放置任何多餘的物品

    之前在看《兒童醫院ICU實錄》紀錄片時,看到一則3月大的嬰兒被羽絨服蓋住而窒息身亡的案例。

    由於奶奶的粗心,把三個月的孫子獨自放在床上,且孩子旁邊還放有羽絨服。

    隨後自己外出晾衣服,半小時後回來發現孫子已經沒有了呼吸。

    聽聞噩耗趕來的父母不斷央求醫生再搶救一下,看到醫生無力的搖頭後崩潰大哭。

    奶奶也一直跪坐在地上不肯起來,嘴裡唸叨著“都是我的錯。”

    但已於事無補,不管是螢幕前的我還是網友們都為孩子的意外離世感到惋惜的同時,還有無力的憤怒。

    由於在床上放玩具或者給孩子蓋厚被子而導致孩子窒息的新聞還有很多。

    義烏的一戶家庭,由於父母擔心孩子冷,就給孩子蓋厚厚的被子,卻沒有及時關注孩子的狀態,導致孩子因為被子矇住臉而窒息死亡。

    美國睡眠安全協會曾建議:1歲前的床上任何東西都不能放,只需要鋪一張薄的床單。

    包括枕頭、毯子、被子、毛絨玩具,這些都可能會堵住嬰兒的口鼻,而睡著的嬰兒可能無法把枕頭被子這些物品推開,從而造成窒息。

    且幫助寶寶睡眠的安撫物也是建議在1歲後引進。

    但也會有家長擔心不給寶寶蓋被子會冷,尤其是冬天不習慣開空調的家庭。

    在此建議小月齡的寶寶使用睡袋,大一點的寶寶在蓋毯子時,應將其移至寶寶的胸部,並將手臂露出,以減少蓋住臉部的機會。

    04 母嬰同床要注意的問題

    除了以上幾種寶寶在睡眠時會產生的問題外,還有一種就是母嬰同床。

    很多家長為了晚上照看孩子方便,會選擇讓孩子睡在自己身邊。

    可是一旦家長熟睡之後,很容易忘記旁邊還有一個小嬰兒,一個翻身便將孩子壓在身下,導致孩子窒息死亡。

    一位家長也曾對我說起過因為與孩子同床睡的驚險一刻。

    女兒剛過百天,爸爸喝了點酒就睡在了女兒旁邊,媽媽出去上廁所。

    過了一會兒,發現平日這點該哭鬧要吃奶的孩子遲遲沒有動靜,媽媽便叫爸爸看看,誰知爸爸睡的很沉,沒有迴應媽媽。

    等到媽媽出來一看,發現老公的胳膊搭在了孩子的口鼻處,孩子的臉已經紫了,但幸好發現的早,且醫院離家近,經過搶救孩子轉危為安。

    與孩子睡在一處,雖然方便,也能給孩子親密感和安全感,但是更要注意孩子的安全。

    有證據表明新生兒與父母同房不同床能夠降低50%的嬰兒猝死綜合徵的風險,

    什麼叫同房不同床,可以看看這張照片:

    在大床上旁邊放置嬰兒床,不但安全方便,也利於家長半夜檢視孩子的狀態和餵奶。

    但要注意大床與兒童床之間不能有縫隙,不能用毛巾等填充物填充,前者是防止孩子手腳卡住,後者是防止孩子臉朝下造成窒息。

    睡眠安全從來不是一件小事,每一次出現因為家中缺乏睡眠安全的知識而造成孩子死亡的新聞,都是給家長重視睡眠安全的訊號。

    真心希望這些悲劇不要再上演!

  • 12 # 巨集圖寶寶起名

    為什麼要根據易經八字起名字?巨集圖起名和你一起探討,為什麼寶寶起名要根據八字起?讓每位年輕的家長都知道給寶寶起名字不容易,要起到一個好名字考慮問題很很多。

    每個人都是時空的唯一特定元素,一個人從出生的那個時間節點開始,就蘊育著他與這個時代千絲萬縷的聯絡:家庭、成長環境、時代背景。這個人的人生命運何去何從,不管是環境決定論、時代決定論、還是家庭決定論,都離不開時空概念。生辰八字學就是以時間(時代)為基點,分析一個人人生命運的各種可能性。易經八字起名,就是根據中國傳統陰陽五行學說對人生、人生與環境的關係的認識,從姓名學完善人的發展機遇。

    每門學說都有優勢與缺陷,姓名學也不例外,但這不能阻止人的探索與追求。目前,姓名學流派繁多,一些理論是有缺陷的,而且多數人不懂命理,因此,在運用姓名學為人起名字,誤導了不少人。但是,根據四柱八字是綱,喜用神是根這個不變的道理,為人起名字,一定要堅持以四柱八字的喜用神為主的原則。一個人的出生時間就是你時空的定位,就是每一個人的宇宙座標,這個資訊就叫人的生物遺傳基因密碼,這些資訊裡面儲存了個人的福禍,健康,姻緣,事業等,所以,不得不慎重!

    生辰八字,也就是四柱八字,從這個名詞本身大家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命運,也可以用中國天、地、人三才概念來概括。所以,這八字裡的所蘊含的人生智慧可以概括人的一生,也可以開啟人的一生。運用四柱八字為人測命運好壞,首先就要選準用神,用神對了,就準確度高,用神選錯了,天差地別。四柱八字取用神的原則,是強者制之、洩之,弱者補之助之,旺極而從等等十幾個格局。名字是八字的一個表象,但依然反映著人的八字,所以,用八字起名,是對易經八字陰陽五行的表現與完善。

  • 13 # 如皋市恬語母嬰生活館

    1、新生兒晚上不要開燈 有的媽媽怕寶寶晚上怕黑,所以喜歡開一個小夜燈,同時也便於起身照顧寶寶。這是不好的。因為新生兒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首先就要分清白天和晚上。讓寶寶生下來就睡在小床裡,晚上除了給他喝奶外不開燈,從小養成好的習慣,以免出現睡倒了的現象(即白天睡晚上玩)。 2、寶寶的玩具不要放在寶寶的正上方 因為放正上方,寶寶長時間注意看會引鬥雞眼;也不要在寶寶側面開小燈容易引起弱視。最後是放在寶寶胸前,而且要變換位置,不要總放在一個地方。 3、寶寶吃奶後要立即豎起讓他趴在你的肩膀上,輕輕地拍他的後背,打嗝後再放下來,防止吐奶。 4、為防止寶寶將頭睡偏。可以用一個小布袋放些米,把寶寶側臥時墊在腦後,注意隔一段時間換一個方向側臥,這樣可以睡一個好看的頭型出來。 5、寶寶哭泣時,媽媽可以抱起,用手點寶寶的嘴脣並二邊移動,如果寶寶的嘴跟著手指變換方向,就代表他是餓了。有時寶寶只是想媽媽抱抱,並不一定要吃的。6、有時可以讓寶寶大聲地哭一下,這樣可以增加他的肺活量,不要心痛喲。那是寶寶健身的一個方法。哭鬧相關參考如下:新生兒哭鬧都與飢餓有關嗎?開頭一兩個月內,嬰兒一般是睡時多、醒時少,醒來總會哭鬧,不是要吃就是要屎尿,或者就是身體有什麼不適。嬰兒不會說話,他只能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需求,這個技巧他運用得十分熟練呢。所以母親要細心辨別嬰兒的哭聲,學會從中瞭解嬰兒的確切需要,以解除孩子的“燃眉之急”。在哭鬧方面,嬰兒與嬰兒之間也會有很大區別,母親可以作一個記錄,然後細心分析一下,漸漸地就能區別嬰兒的不同需求了。 一般嬰兒哭鬧,母親要考慮以下幾個可能性:1、是否是餓了。新生兒腸胃功能剛開始啟動,開始食慾很小,大約每隔1~2小時左右就會醒來吃一頓,所以儘管你覺得好像剛喂不久,他也可能又醒來要吃的了。一般餓而哭,是不會太急切並帶痛苦聲的。2、是否屎尿了。嬰兒雖小,但很知道舒適與否,如果屎尿弄溼了尿布,他會覺得不舒服,於是哭醒來要求大人給他換尿布。判斷是否屎尿所致,母親只要檢查一下他的尿布就可以了。3、是否是太冷或太熱。有時室內太冷或太熱,或者太悶熱不通氣,嬰兒覺得不舒服,也會醒來哭鬧。此時母親要檢視一下孩子是否是餓了或尿溼了。如果都不是,就有可能是冷熱悶之類的原因,可摸一摸嬰兒的額頭,如果汗出不少,肯定是太熱或太悶,最好給孩子少穿一點,或者減少蓋被,或者開啟一點窗子通通風,或者給孩子洗個澡。如果嬰兒臉上嘴脣上有些發青發紫,這說明孩子是覺得冷,要給孩子加衣或被,同時關窗或以別的方式增加室內溫度。4、是否是病了。如果嬰兒哭鬧得十分厲害,哭聲中有明顯的痛苦感,且以上三種原因都不是,就有可能是病了。如果伴有體溫升高,就要引起注意,最好馬上找醫生檢查。有時嬰兒還會因出生時被牽拉造成胯關節等關節脫臼感覺疼痛而哭鬧,這類哭鬧往往很厲害,每次總是在一定時刻哭鬧,比如換尿布、換衣服時等;還有的是在固定時間哭鬧,如在傍晚等,有可能是腹痛。總之,如果嬰兒的哭聲過於強烈,什麼方法都安慰不了,就要考慮是否有病,要請醫生檢查。 7、抱嬰兒的姿勢怎樣才正確嬰兒生長髮育的特點是頭大、頭重、骨骼的膠質多,肌肉還不發達,肌肉力量較弱。因此,1個月的嬰兒只能稍稍抬頭片刻,3個月時頭才能初步直立。由於頸部和背部肌肉發育還不完善,1~3個月的嬰兒不能較長時間支撐頭的重量。因此,抱1~3個月的嬰兒的姿勢是很講究的,關鍵是要托住嬰兒的頭部。1~2個月的嬰兒,主要是平抱,也可採用角度較小的斜抱。平抱時讓嬰兒平躺在成人的懷裡、斜抱時讓小兒斜躺在成人的懷裡。不論是平抱或斜抱,成人的一隻前臂均要托住嬰兒的頭部。另一隻手臂則托住嬰兒的臀部和腰部。對於易吐奶的小兒則應採取斜抱,這樣可防止吐奶或減輕吐奶的程度。3個月的嬰兒主要採取斜抱或直立抱。斜抱時小兒向上傾斜的角度可稍大些。小兒採取直立抱時,有兩種姿勢可供選擇。一種直立抱姿勢是嬰兒背朝成人坐在成人的一隻前臂上,成人的另一隻手攔住嬰兒的胸部,讓嬰兒的頭和背貼靠在成人的前胸;另一種直立抱姿勢是讓嬰兒面朝成人坐在成人的一隻前臂上,成人的另一隻手托住嬰兒的頭頸、背部,讓嬰兒的胸部緊貼在成人的前胸和肩部。抱嬰兒既要注意保護好嬰兒,還要抱得舒服,同時使嬰兒有安全感。抱起和放下的動作要慢要輕。

  • 14 # 美媽很帥

    對於新手爸媽來說,要照顧一個軟萌又“不聽使喚”的新生兒可不是一件簡單的活兒,一個個護理難題不斷地蹦出來,簡直亂如麻。

    今天美媽就把最棘手的幾個問題與注意事項給你們捋一捋:

    】吐奶

    新生兒胃納量少,且胃呈水平位,噴門括約肌發育還沒健全,很容易吐奶,有時甚至會從鼻孔裡噴出來,不少家長會被嚇到。所以喂完奶後要把嗝拍出來(可以採取坐腿拍氣法或俯肩拍氣法),抱半把小時再放寶寶下去。

    如果小寶寶吐奶混有綠色汁液或吐奶時呈噴泉狀,又或者呈泡沫狀就要注意了,這些都是病理性的,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

    】臍帶護理

    家長每天用75%純度的酒精給小寶寶消毒一到兩次,用酒精棉球在肚臍周圍與臍帶殘端進行消毒。肚臍要保持乾燥,不要讓尿布遮蓋。如有大量液體從肚窩處流出,或有局部發臭有膿液、紅腫,要及時就醫。

    】腹脹

    新生兒因腹壁肌肉較薄,張力差,經常有腹脹,家長記得吃完奶後拍嗝,給他做下按摩,如繞臍周按順時針畫圈,或者多給他做嬰兒體操。

    如果吐奶頻繁,腹壁發紅發亮,食慾差,就要注意了,這是非生理現象。生理性腹脹一般到3個月左右就會消失。

    】新生兒黃疸

    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生後兩三天小寶寶臉上或前胸會出現生理性的黃疸,6天左右會達到高峰,7-10天會逐漸消失。

    如果寶寶出現母乳性黃疸,暫時停喂2天母乳,消除後再繼續餵母乳。另外,如果15天還沒退且有加重的趨勢,或者24小時內就出現,屬於病理性黃疸,要及時就醫。

    】紅屁股

    新生兒面板嬌嫩,如果尿片選擇不當長期浸泡在潮溼的環境裡,會長紅色小疹子。尿片應該選擇透氣性好,吸溼能力強,不起坨,不外漏的。另外,還勤換尿片,每次換的時候用乾溼兩用的棉柔巾擦一擦,把屁股周邊的尿液擦去,這樣寶寶才會感到舒爽。夏天溫度高的時候直接用清水洗屁屁。

    如果小寶寶屁股眼紅,可以用茶籽油塗一塗,這個方法很管用。如果面板有破潰流水,要塗氧化鋅以促進上皮生長。

  • 15 # ebemate母嬰智慧

    1.哭鬧問題:嬰兒在一出生就會哭,而且每天哭的時間大約有3個小時,所以面對新生兒的哭鬧時,要注意的問題有很多。他們不同的哭聲,往往代表了不同的意思,有時是餓了,有時是要換尿布了,有時只是單純要媽媽的抱抱或陪伴,所以家長一定要有自家寶寶“哭聲翻譯”的技能。具體的可以去看我的文章,關於寶寶哭鬧這一篇。

    2.睡眠問題:新生兒每天要有15-20個小時是在睡眠中度過的,所以嬰兒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問題。睡眠安全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儘量讓嬰兒採取仰臥的姿勢,這種睡姿對新生兒是最為安全的,有效避免嬰兒猝死綜合徵。具體也可以看我文章,關於嬰兒猝死綜合徵這篇。再者媽媽在晚上餵奶的時候儘量保持安靜,以及培養固定的睡前儀式-講故事等方式。

    3.尿布問題:寶寶一天大概要換8-10片尿布左右,每隔3個小時,寶寶就需要更換一次尿不溼,無論這個尿不溼上是否有尿尿,而寶寶便便了之後就要立馬換上新的尿不溼,無論是否剛剛換過。如果更換不及時,就很容易造成寶寶紅屁屁。如果家長不知道什麼寶寶什麼時候需要換尿不溼,可以使用尿溼報警器,寶寶噓噓,手機提醒,家長可以第一時間更換尿不溼。

    4.洗澡問題:新生兒不需要經常洗澡,1歲之內,每天洗3次左右就可以了。而出生1-2周內,臍帶殘根還沒完全脫落前,應只為嬰兒做擦浴。待臍部完全痊癒後,可以試著把嬰兒放入水中,水深5cm,水溫不超過49°。

    5.穿衣問題:因為要換尿不溼的緣故,經常要給嬰兒穿脫衣服,一般是先給嬰兒穿一件貼身的小上衣,然後套一件睡衣或罩衫,最後嬰兒將整個身體抱起來。

    6.剪指甲:嬰兒剛出生的前幾周指頭很小,但指甲卻長得很快,可能每週就要剪一次。可以用比較柔和的磨甲棒、嬰兒指甲鉗或鈍頭給嬰兒剪指甲。但是要特別小心,以免弄傷寶寶。

  • 16 # 空媽是個處女座

    新生寶寶在100天內需要注意的問題,其實有很多,大體總結一下包括這幾個方面。

    吃喝方面

    新生寶寶在百天內,如果你有特殊情況是需要除了母乳或者奶粉以外的其他食物的,連水也不用格外新增。

    除了寶寶滿14天之後,需要每日新增的規定計量維生素D之外,就沒有其他需要格外新增的東西了,家長一定要注意,不要被長輩的某些傳統育兒觀念影響。

    拉撒方面

    如今的絕大多數新生寶寶,一般都會採用尿不溼來作為傳統尿布的替代品。

    所以尿不溼的使用是家長需要注意的,如何穿戴尿不溼,記得把尿不溼裡面的內側邊理好,以免防止側漏。

    還有就是一定注意尿不溼更換的頻率,新生寶寶因為排尿比較頻繁,所以尿不溼也建議最遲3、4個小時更換一次,以免防止寶寶紅屁股的發生。

    另外尿不溼的選擇也很重要,一定選擇透氣性良好,而且質量有保證的產品,畢竟寶寶用的東西還是安全第一。

    身體護理

    1、臍帶護理

    剛出生的寶寶由於臍帶還留有殘端,所以家長們需要在臍帶殘端尚未脫落之前,每日都進行徹底的清潔消毒,以免寶寶發生感染。

    另外也要在給寶寶洗完澡後,保持肚臍周圍的乾燥。

    2、淹脖子

    新生寶寶由於自身體溫調整功能還在發育中,所以很多寶寶會因為無法適應溫度的變化而大量出汗,這就需要家長注意防止寶寶淹脖子的發生。

    在寶寶出汗以及吐奶後,做到及時徹底的清潔,並且保證脖子的乾燥。

    由於百天內的寶寶脖子的褶皺都會比較多,所以在家長清潔的時候,需要格外注意處理藏在寶寶脖子褶皺中的汙垢,務必做到清潔到位。

    3、紅屁股

    寶寶紅屁股也是在新生寶寶處護理當中,非常常見的一個現象。

    助力紅屁股的方法跟處理淹脖子的方法比較類似的,就是需要保證寶寶屁股的乾爽清潔,如果紅屁股比較嚴重的話,那麼家長可以適當的給孩子塗一些潤膚保溼的產品,來緩解寶寶面板的刺痛。

    睡眠方面

    其實寶寶在出了滿月之後,就應該讓孩子逐漸的適應晝夜規律,慢慢養成固定的睡眠習慣。

    這方面培養得越早,將來大人跟寶寶在半夜受的折騰也就越少。

    睡眠規律的養成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家長在幫寶寶培養良好帶娃睡眠習慣時,一定要注意杜絕的就是:奶睡、抱睡這些現象。

    一個非常不好的睡眠習慣,一旦養成的話,那麼等孩子再大一點的時候去更改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孩子養成睡眠習慣的初期,不要後面再來調整修改,真的非常耗費精力。

    運動方面

    百天之內的寶寶在運動方面能夠做的專案還不多,但卻非常有必要。

    1、俯趴運動

    這個運動能夠有效地鍛鍊寶寶的整個脊柱,對於孩子的抬頭、抬胸甚至是翻身都有莫大的促進作用,也是很多專業醫生非常推薦的一個運動。

    2、嬰兒撫觸、被動操

    這項運動是在家長的主動,寶寶的配合下一起共同來完成的,也是非常促進嬰兒身長髮育的一項運動。

    寶寶通過大人的撫觸,引領能夠有效地鍛鍊四肢肌肉,同時還能增進親子關係,非常推薦各位家長給寶寶做哦!

    最後總結一下:新生寶寶的個體不同,需要注意的具體事項也會有所不同,但大體無法就是吃喝拉撒睡,還有適當運動這幾個方面,具體細節問題,還需要家長在撫養的過程中,邊做邊調整哦!

    我是空媽——育兒是個繁瑣長遠的事情,願我們共同努力讓孩子和父母一起變得越來越好。

  • 17 # 楊謐說

    100天以內的新生兒一般已經會舉頭抬胸,眼睛滴溜溜的看著爸爸媽媽了,雖然不會很調皮到處跑,但也往往非常需要爸爸媽媽細心照料,那麼在照顧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①注意黃疸。每個孩子出生後,都會有得黃疸的一定機率,黃疸發生的時間也是在嬰兒出生後的三個月內,需要及時發現,如果沒有及時發現,黃疸嚴重也會造成嬰兒死亡的。

    ②注意孩子是否生病。包括感冒、發燒、腹痛、腹瀉等,孩子一旦生病,勢必要被折騰,孩子出生還不到100天,自然是經不起折騰的,所以需要爸爸媽媽在孩子生病不嚴重前及時發現,比如注意孩子的呼吸是否有鼻音、孩子的手心腳心和後背是否涼、孩子的便便、保證孩子含乳的姿勢正確、孩子吃完奶後拍嗝和給孩子腹部按摩等等。

    ③注意不要捂到孩子的口鼻。100天以內的孩子被捂到口鼻,是無法呼救和自救的,所以如果是產婦和孩子一起睡覺,一定要注意這一點,孩子睡在自己的小床,也要注意孩子周圍不能放衣服或被子疊高,避免掉落到孩子臉上,捂住孩子的嘴巴和鼻子。

    ④不能戒掉夜奶。0-100天的新生兒胃小,能裝的食物不多,所以越小的孩子,吃奶的間隔時間越短,包括在夜裡,寶爸寶媽不能因為夜裡要睡覺,而早早的給孩子戒掉夜奶。

    ⑤注意溼疹。孩子得溼疹,經常表現在孩子的臉上和生殖器官周邊,臉上正常的溼疹一般是因為孩子吃奶時留下的奶ze和留下口水造成的,只要在孩子吃完奶後擦嘴,定時給孩子換上乾爽的圍兜即可;而孩子下身的溼疹一般是尿布溼疹,整天包著紙尿褲,不透氣,還有撒屎尿次數多造成的,按時更換紙尿褲,每天給孩子洗一洗屁屁即可預防。

    總之,孩子小,需要細心呵護照顧,出生60天內的孩子最好不要往外帶。

  • 18 # 星星媽育兒說

    新生兒0-100天內都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新生兒0-100天要根據寶寶月齡來進行相應的護理,每個月護理的側重點略有不同。

    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在出生後3-4天內會出現生理性黃疸,也有些寶寶是出院後才開始出現,黃疸會在6-8天內慢慢升到最高值。生理性黃疸多見於寶寶的眼部,面頸部,嚴重的時候,寶寶的手腳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黃色。

    寶寶出現生理性黃疸的時候,媽媽不用過度驚慌,每天讓寶寶晒一個小時的太陽,平時喂些葡萄糖水,可以預防或緩解寶寶的黃疸症狀,同時儘量讓寶寶多排洩。

    要用嬰兒專門用的葡萄糖粉,用勺子勺一點放到溫水裡,注意不要太甜,如果黃疸消退了,那就不用喝了,我家大寶小時候喝過,效果挺好的。

    如果寶寶的黃疸一個月內還沒有消退或者是消退後又復發,那麼媽媽就要警惕寶寶是否是病理性黃疸,需要及時就醫。

    生理性吐奶

    2-3個月的寶寶已經可以吃60-120毫升的奶粉了,進食量增加,但是寶寶的胃發育還沒有完善,如果寶寶吃奶太快太急,或者是吃奶時吸入了空氣,那麼寶寶就會出現生理性吐奶。

    生理性吐奶是新生兒常見的症狀,如果寶寶吐奶後精神狀態還不錯,身體沒有不適,那麼可以繼續觀察,平時讓寶寶少吃多餐,吃完給寶寶拍打嗝,平時還需要注意保暖,這樣能減少寶寶吐奶的次數。

    補充維生素D

    寶寶出生15天后,每天要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寶寶餐後半小時服用,需要一直吃到兩歲,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

    如果寶寶的日照時間達到2-3小時一天,可以不吃或者是兩天吃一次維生素D,但是如果每天日照少於一小時,還是需要吃的,避免寶寶缺鈣。

    寶寶睡眠

    1月寶寶需要每天睡20-22小時,2月寶寶睡18-20個小時,3月寶寶睡16-18個小時。

    寶寶睡眠時,他的大腦會分泌生長激素,所以要讓寶寶保持充足的睡眠,如果寶寶太困了,不要強行叫醒他,寶寶餓了自然會醒的。

  • 19 # 輕鬆育娃記

    新生兒0~100天這個時期對寶寶和媽媽來說至關重要, 寶寶剛剛來到世上,那麼嬌弱,媽媽也是剛剛升級成為媽媽,媽媽對於怎麼樣照顧好寶寶以及對於自己新身份的轉變有著不小的壓力,如果手裡掌握著一些育兒知識,那麼肯定淡定很多。以下是我的一些經驗和結合學習到的知識點總結。

    1: 抓住產後24小時,儘早與寶寶建立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的黃金時間段-產後儘快進行胸喂、和寶寶肌膚接觸都是幫助媽媽儘快下奶的重要方法。母乳餵養也是幫助寶寶和媽媽建立起最初的連結。

    2: 黃疸。(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黃疸是新生寶寶發生率極高的病症,絕大多數新生兒在出生 3 天左右,會因為血液中膽紅素短時間內升高而得黃疸。 正常情況下,足月兒不超過 2 周,早產兒 3~4 周,生理性黃疸會完全消退。當寶寶出生 7 天內,黃疸數值非常高的話,很有可能是病理性黃疸,家長一定要帶孩子去積極治療。

    3: 臍帶護理。

    臍帶脫落的時間一般為3~15天左右。寶寶在醫院裡出生時,前期護士都會幫忙護理,並且會教父母護理的一些方法以及藥物,最主要的就是要保持臍帶部位的乾燥和清潔。洗完澡後及時用藥物擦拭臍部。我們家寶寶醫生給開的是碘伏。

    4: 喝完奶後拍嗝。

    給寶寶餵奶後,由於他胃裡面下部是奶,上部是空氣,所以會造成胃部壓力,出現溢奶、吐奶的現象,這時候媽媽應該及時給寶寶拍嗝,把氣體排出,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吐奶、溢奶的情況。

    拍嗝方法: 將寶寶豎抱在肩上, 不論是站還是坐,媽媽都要將寶寶儘量直立抱在肩膀上,以手部及身體的力量將寶寶輕輕釦住,再以手掌輕拍在寶寶的上背部,一般來說,只要幫寶寶拍背5到10分鐘,就可以聽到寶寶發出嗝聲,代表氣體已經確實排出,新媽媽可以以此作為準則。

    5: 寶寶一個星期沒有拉便便,是便祕了嗎?

    寶寶出了月子之後,便便的次數慢慢減少,特別是母乳餵養的寶寶甚至幾天都沒有拉便便,寶寶只要吃喝正常,拉便便是順暢,顏色為黃色的軟便,就不需要注意,這是正常的現象。如果寶寶奶量減少,拉便便時很吃力,滿臉通紅,便便乾硬,顆粒狀,寶寶就是便祕了。

    預防便祕的按摩手法:寶寶在兩頓奶之間,父母用手順時針地、稍微用一點力氣,給寶寶按揉腹部,促進腸蠕動,讓食物慢慢地向下蠕動,對協助排便非常有益。運動量少也會造成便祕,媽媽鼓勵寶寶多爬多動,增加運動量。

    6: 衣服不要穿多了。

    小月齡寶寶因為身體的汗腺系統還沒有完全發育好,如果衣服穿多了很容易引起“捂熱綜合徵”。判斷寶寶衣服穿得舒適的方法是用手摸寶寶的頸背部而不是手和腳,以寶寶的頸背部溫熱為宜,如果寶寶的手和腳發熱就代表衣服穿多了。

    7: 及時更換紙尿褲,預防紅屁屁。

    每次清洗寶寶的小屁屁後,待屁屁乾爽後及時塗抹護臀霜,預防紅屁屁。

    8: 發燒。

    六個月以內的嬰兒只要發燒了,馬上送醫院讓醫生檢查,查清病因,對症治療。

    願每個寶寶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 20 # 育苗小屋

    給大家分享下我家寶寶100天內的注意事項:

    1.黃疸

    在寶寶還沒有出院的時候就一直關注寶寶黃疸問題,從生完第三天寶寶黃疸開始慢慢上升的,大家一定要注意,不嚴重的醫生會給開藥吃,嚴重的一定要去醫院照藍光

    2.臍帶護理

    每天要用碘伏繞圈式的擦拭寶寶臍帶進行消毒,一定避免摩擦,臍帶脫口後的前幾天也要消毒,如果有紅腫流血要及時去醫院

    3.尿布疹

    我家當時用的尿不溼,用了幾天寶寶屁屁紅紅的,這種要勤換尿不溼,屁屁保持乾燥,大便後及時沖洗,抹上護臀膏

    4.腸漲氣,腸絞痛

    寶寶腸漲氣的時候,天天晚上7 8點哭,一哭就是一個小時,新手爸媽好崩潰,要天天給寶寶做排氣操,做完之後寶寶放一串屁,好有成就感,哈哈

    5.攢肚

    一個星期不拉大便,我們那時候各種吃益生菌,有一次我把寶寶放沙發上給寶寶揉肚子,揉了有半個小時左右,寶寶拉臭臭了,把我們一家給稀罕的啊,唉……爸媽就是這麼沒出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正常嬰兒一個月長几斤,怎樣才算正常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