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堯舜臣紹

    誰說不燃燒樹木?當然有燃燒了。但是沒用,他們來不是烤火的——能坐在篝火旁不走嗎?不能。問題是極端寒冷下,你離開篝火10步,篝火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你能一直扛著篝火走路嗎?不能。德軍可能在一個地點一直烤火嗎?不能!

  • 2 # 龍泉市龍飛刀劍123

    蘇聯的自然資源很豐富,有大量的原始森林是最好的取暖源,為什麼不燒樹木取暖呢?

    小編個人意見是當時德國軍人應該也用過這樣方法,但是軍隊人數龐大樹木再多也滿足不了全部需求。

    再加上蘇聯的冬天天氣是溼冷型別的,樹木是潮溼的不好燃燒,需要汽油之類火引,要知道當時汽油可是急需的戰略物資,用來取暖實在是太浪費了。

    還有燃燒這種溼木材會產生大量的煙霧的,那可是良好的火炮自導目標。要知道在莫斯科保衛戰中蘇聯紅軍可是集結了7600多門大炮,這種情況誰敢去生火。

  • 3 # 煮酒閒話

    德中國人困擾的不是冬天,太冷了大家反而都動不了。真正噁心的是雪化後蘇聯的小破土路會無比泥濘,去過俄羅斯鄉下的都知道那個路有多爛。這對德軍來說是致命的,蘇聯人,已經習慣了。另外冬季都動不了,對於打閃電戰的德中國人來說是壞事,但對於急需時間整頓部隊的蘇聯人來說,就是好事,發起反攻的第一批部隊就是從西伯利亞大軍區抽調回來的部隊,何況蘇聯此時還有租借法案回血,時間越拖對德中國人越不利。

  • 4 # 軍武視界

    倒是想燒,但來不及也沒法燒呀!怎麼燒?對於德軍凍死不少人,這裡我有話要說。

    最終,導致在這期間有凍死的,也有凍傷的。甚至,還有人因為天氣原因,出現瘧疾的。如此一來,導致大片的傳染,更是造成大量的德軍死亡。

  • 5 # 小司馬遷論史

    當年蘇聯有三狠,一為斯大林的暴脾氣,一言不合可以把西集團軍司令巴甫洛夫給槍斃。二狠則是布哈林的腳步,當然這個是調侃。

    首先就是德軍沒有想到斯大林會硬抗下去,也就是說德軍沒能擊垮斯大林和蘇軍的鬥志,沒有迎來和談。

    等到莫斯科戰役結束之後,德軍又陷入了更加激烈的斯大林格勒戰役,這場戰役便是德軍頂著寒冬開打的。

    偏偏那些天西伯利亞寒流是一股接一股,基本沒給德軍一點修整的機會,最終德軍也就在寒流的打擊下寸步難行了。

    這個時候的蘇軍則在集中兵力準備攻取一點,也就是蘇軍的反攻並不是分散兵力,而是集中兵力打殲滅戰。

    寒冬加上斯大林的暴脾氣,讓德軍徹底走向了敗退,恢復過來的蘇軍像是換了一支軍隊,一直推到了柏林城下。

  • 6 # 核先生科普

    德國本打算在在5月份進攻蘇聯,在莫斯科過聖誕節,實際上是在6月下旬開始的,外加蘇聯的有意拖拉時間,結果就到拖到了冬季,德軍在蘇聯零下30度的冬天穿著單薄的衣服作戰,看資料德軍在莫斯科保衛戰中犧牲了50萬,其中凍死17萬,作為世界上森林覆蓋面積最大的國家,蘇聯有著很豐富的樹木資源,為什麼他們不燃燒樹木取暖呢?

    德軍進攻後只能在帳篷裡裡禦寒,在帳篷中休息時當然可以砍樹木驅寒,但是新砍的柴需要風乾才容易點著,而不是砍下就立刻可以點著,用新砍的樹木生火併不容易。德國想速戰速決,實行閃電作戰,修整的時間很少,戰士們根本沒有時間烤火,在戰場上圍著火堆烤火不是給對方一鍋端的機會嗎?在越南戰爭中,中國和越南軍隊對陣的過程中,抽菸都不允許,更別說生火取暖了,生火容易暴露部隊的的位置,給對方炮彈打擊的機會。

  • 7 # 麗娟94

    填我邀請碼【CSKH5K2L】(注意:長按複製邀請碼)你我各得32元【可以立即提現】

    紅包可立即提現,我已經賺了33434.04元。

    有很多種賺錢的方式,可以當主業當副業的職業有很多,看文章有錢,更有連續三天閱讀每天得3塊,總共累計再得9塊,邀請的親人看文章也能拿錢,每天自己閱讀也能賺錢。不要看我賺這麼多,你也可以通過推薦賺這麼多,趕快去下載看看吧!!!

  • 8 # 中華歷史說說

    德軍在蘇聯的寒冬中凍死幾萬人而不燃燒木頭呢,原因如下。

    一、在戰爭環境中,部隊要隨時轉移不可能一直燃木烤火取暖。

    二、在戰場上圍在火邊長時間不動會暴露目標,成為敵方的活靶子,死傷會更慘重。

    三、冬天,蘇聯氣溫極低,常在零下三四十攝氏度,如長時間烤火後再離開火到極低的溫度下,因溫差太大,人體適應不了,更容易引起死亡。

    四、德軍本來兵力就不足,不可能再抽調太多的人去伐木取暖。

    五、戰略資源匱乏,油料和運輸車輛也不可能有充足的保障。

    六、蘇軍對其物資供給線的打擊也使其不可能源源不斷地運送木頭。.

    這就是德軍在蘇聯的寒冬中凍死幾萬人而不燃燒木頭的原因。

  • 9 # 到高大

    通過伐木生火取暖根本無法解決德國士兵過冬物資匱乏的根本問題。巴巴羅薩計劃的推遲、莫斯科城外惡劣的自然天氣,納粹德國高層對莫斯科的輕視以及蘇聯紅軍的拼死抵抗,多種因素綜合作用下導致了莫斯科保衛戰中納粹德國失敗的結局。巴巴羅薩計劃之所以被推遲一個多月全是因為納粹德國的盟友墨索里尼統治下的義大利在南部戰場遭遇挫折。因此希特勒不得不臨時去幫助義大利而耽誤了進攻蘇聯的時間和計劃

  • 10 # 嘉嘉ē

    最簡單的原因兩條,一不是有樹就能燒來取暖的,剛砍的樹你燒來取暖試試燒得著嗎!除非你打算放火燒整片樹林,要想可控的取暖,還給劈成柴然後晾乾才行,這些都要人力要時間,撿來的幹樹枝不可能保障得幾十萬人的取暖的。幹體力活就需要糧食,正是糧食供不上才是凍死的重要原因,吃飽的人你沒吃飽的人耐寒得多。二是戰鬥期間,好多東西和平時不一樣,陣地一點都不穩定,敵人不斷騷擾,你怎麼準備乾柴取暖,砍好的柴你還能揹著走?樹林是戰鬥中很好的隱蔽所,附近的砍了不是找死,遠的怎麼去砍怎麼運回來怎麼存放備用。結論就是,樹林可以滿足小部隊短時期非戰鬥狀態下的取暖需求,大兵團長時間戰役期間靠砍樹林取暖維持生存是不可能的。

  • 11 # 人間一塵

    就你聰明嗎?不論是在莫斯科,還是在斯大林格勒,那都是在激烈戰鬥。你能抱著個火爐子打仗嗎?

    同時,經過戰火,哪還有那麼多的樹木嗎?你燒大腿還差不多。

  • 12 # mark陳2

    應該有這個原因,人員和武器的熱量在一個地方集中釋放,把周邊的冷空氣都吸引過來造成區域性地區大幅度的降溫所以閃電不快就是死亡!可以瞭解一下一線英法德戰鬥也是寒冬僵持戰!也死了很多人!

  • 13 # 康骨堂吉林長春

    斯大林找來氣象學專家,在冬季裡搞了場人工降雨。雨後氣溫驟降,有零下40℃。這是最早的氣象戰。希特勒怎麼也想不到斯大林會有這一手。

  • 14 # 飛鯊威龍

    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冬季剛砍倒的樹木水分太大,即便劈成木頭也燒不著,在野外放一個晚上都會變成硬木,再加上冬季的蘇聯風大而且夜晚降溫也快,基本上還沒等木頭能用來燒,自己就先凍死的。

  • 15 # 大楊林

    德軍在蘇聯的寒冬中輸了,雖說天氣幫了忙,那為什麼蘇軍就能頂得住寒冷,德軍就不行了呢,雖說體質有點差距,但不是根因,關鍵在於人對惡劣的情況缺乏最關鍵的判斷,沒有做好最充分的準備,都說做事要有最壞的打算,戰爭也是先謀敗後謀算,德軍輸在面對惡劣的天氣情況沒有做出最充分的準備,想到前面,沒想到後面,面對蘇聯最冷的寒冬,什麼最壞的情況都要考慮到,災難來臨時才能不會犯必要的錯誤,你不敬畏大自然,最後只有苦果自己吞!

  • 16 # 威遜

    應該是怕點火暴露目標,引來蘇軍的炮擊或轟炸。另外,蘇軍構築工事用了大量木材。再者,德軍缺乏足夠的運輸工具(車缺油,且不易打著火)來運送。

  • 17 # 皇家橡樹1972

    總之,莫斯科保衛戰這樣的數百萬人的特大型戰役,物質後勤保障要非常的完備才行,但是德軍驕兵必敗!發動戰役在各方面都佔有優勢的條件下敗北,實屬考慮不周、過於自信。

  • 18 # 玉少臨風

    剛砍下來的樹木比較生,不好燒。而且打仗的時候,幾十萬取暖不可能靠砍伐周邊的那點樹木,更何況火光或是冒煙,就是給對方指明的攻擊的位置。

  • 19 # duh23333

    沒有那麼多的樹木供他們在戰場就地燃燒取暖。人除外部取暖外,主要還是要有足夠的食物果腹來提取熱量,很多德軍士兵其實是死於飢餓(後勤補給困難)而造成的體溫過低。

  • 20 # 何浩蕩

    俄羅斯人有血性,有民族正義感。蘇聯沒有蘇奸,德沒有“皇協軍”。不象日寇犯我中華時,有大批皇協軍為日孝勞。這才是蘇德之戰,蘇必勝德必敗的根本所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學生畢業去工地工作,該怎麼選,怎樣才能更有前途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