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夢進晚回舟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

    明長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區修建的軍事防禦工程,明朝在“外邊”長城之外,修築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是明太祖所設的北部三道防線的最後一道。

    明長城的修建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明前期

    對長城的修繕,明朝開國之初,國勢強盛。

    明太祖洪武五年出兵15萬分,分兩路進擊漠北,西路打通了河西走廊,設定甘州,莊浪諸衛。

    洪武25年,大將軍馮勝,藍玉經略東北,將邊界推到大興嶺以西。

    永樂八年至22年,先後五次發兵,深入漠北,將北部防線推進到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以西以北一帶。

    在數次北征之後,在北魏,北齊,隋長城的基礎上,建造了明長城。修建了自長安嶺至洗馬林的長城。增建煙墩、烽堠、戍堡、壕塹,區域性地段將土垣改成石牆。重點修繕了北京西北至山西大同的外邊長城和山海關至居庸關的沿邊關隘。

    明中葉

    尤其是土木堡之變以後,明王朝沒有能力對蒙古族各部進行大規模的遠征,由此為加強北方防禦,修建長城防禦體系便選越來越重要。

    從正統年間開始進行了大約12次的修建。

    正統七年(1442年)開始,陸續修建遼東鎮的遼河西和遼河套一帶的長城。

    成化三年(1467年)遼陽副總兵韓斌負責修建長城。

    成化十年(1474年)徐廷璋、範瑾督造寧夏河東長城,“自黃沙咀起、至花馬池止,長三百八十七裡”。

    成化十五年(1479年)十一月,築寧縣沿河邊牆。

    正德元年(1506年),又築三十里長城。

    嘉靖十年(1531年)陝西三邊總制尚書王瓊於內復築邊牆一道。李成樑修建遼鎮長城(九門口長城)。

    嘉靖二十年(1541年)修“嘉峪關牆一道,南至討來河十五里,北至石關兒十五里,共三十里。”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巡撫曾銑在二邊以南建造長城。

    嘉靖三十年(1551年)於北京北部、東部大修長城,至三十四年(1555年)結束。

    隆慶二年(1568年),戚繼光獨創在薊鎮建立包磚長城,加厚城牆,又建空心敵臺,能存放兵器火藥,16年內一共建空心敵臺1017座。

    明後期隆慶,萬曆之際,邊患主要來自東北的女真族。

    萬曆初年,遼東鎮總兵李成樑拓邊寬奠,孤山六堡,繼而重修遼東邊牆。

    萬曆四十七年(1619),熊廷弼再次主持修繕建堡的工役。

    總計進行了大約十六次的修建。

  • 2 # 天道酬勤好高騖遠

    明代有幾次修建長城的記錄重建工程

    明後期(1567~1620)隆慶、萬曆之際,邊患主要來自東北的女真族(滿族)。萬曆初年,遼東鎮總兵李成樑拓邊建寬奠、孤山六堡,繼而重修遼東邊牆,“自綿州迤東抵三岔河,又自三岔直抵舊遼陽。”(《明神宗實錄》萬曆元年條)三岔河指遼寧海城市西北60裡,當時的遼河、渾河合流於此,遼河套長城南端。工程主要是建空心牆臺,用磚石為牆。萬曆四十七年(1619)熊廷弼再次主持了修繕建堡的工役。

    明長城

    山海關至嘉峪關之間的邊牆重建工程主要是在長城上騎牆建大量的空心敵樓,易以磚石,加強防禦工程,區域性地段改線重建。

    薊鎮長城

    在“薊遼總督”譚綸、劉應節、總兵官戚繼光主持下造磚石空心敵臺3000座,增築山海關石牆至南海口入海(今老龍頭),修繕工程不僅是環衛京師的內長城,還擴大至今山西、河北交界的太行山內三關長城。

    宣府鎮長城

    隆慶二年(1568)總督方逢時補筑北路龍門所外邊,起龍門所之盤道墩,(今河北赤城縣東),迄靖虜堡之大衙口(今河北崇禮縣東南),將開平衛獨石堡圍在長城以內。萬曆以後,全部包磚。

    大同鎮長城

    萬曆初年(157441379)戶部發26萬餘金修補增築大同鎮屯堡257,敵臺1 028所,磚包。

    山西鎮

    萬曆二十三年(1595)巡撫李景重築雁門關邊牆,綿亙15裡。增修偏頭關、寧武關關城和沿太行[嶺南下長城各關城、空心敵樓,皆甕磚。

    榆林鎮

    總兵和巡撫衙署成化中自綏德州城遷至榆林衛城後,延綏鎮亦稱榆林鎮。隆慶年間,巡撫王遘重建大邊長城;東起榆溪河西岸,西至保寧堡(今榆林市西南30餘里);五年(1571)郜光先又督造榆溪河紅石峽以東至常樂堡(榆林市東北40餘里)、保寧堡西南至波羅堡大川口無定河北岸的兩段長城;萬曆初,張守中殫力營建黃甫川至建安堡(今榆林市李家峁村南)及波羅堡西南至鎮靖堡的數百里大邊長城。這一帶河澤眾多,沙礫遍地,舊牆早已沖垮,此次施工砌石券水洞暗門、水口水眼、水道五百餘處,解決了城牆跨河的難題.同時“因邊為墩,因墩置院,因地築寨,補修改移,重新配置”,計修墩堠104,墩院484,寨城59使榆林鎮北邊長城最終定型,屹為巨障。萬曆三十五年(1607)榆林長城又進行了清除積沙、磚包臺堡的工程,並在榆林城北15裡紅山市口建立鎮北臺、高7丈,是明代萬里長城沿線最大的一座城臺。

    寧夏鎮

    公元1561年寧夏發生大地震,長城傾圮殆盡,隆慶年間首先重建黃河東岸坍塌的長城。萬曆初年開始補築或重建賀蘭山諸溝口的關牆,增築墩臺、大小堡寨。

    固原鎮

    隆慶五年(1571),總督王之誥、戴才相繼主持新築裴家川長城“於寧夏扯木峽舊堡河口、至五方寺塔兒灣白草[羊]川墩。”新築邊牆北自今寧夏中衛縣西界,循黃河南岸延伸,止於甘肅景泰縣五佛寺鄉對岸,與固原舊邊相銜,並建水安堡城(今靖遠縣石門鄉東南)駐軍戍墾。萬曆二十六年(1598)大、小松山戰役以後,甘肅鎮拓新邊,爾起五佛寺南黃河西岸的索橋,與固原鎮裴家川長城首尾相望,舊邊民城軍事地位衰落,固原鎮防守重心北移至黃河南岸裴家川長城一線,沿線增建幾十座城堡墩臺,井開口互市,成為賀蘭山以西“西套”蒙古諸部同長城以內貿易的重要孔道之一。

    甘肅鎮

    明朝後期,長城大規模地重建與改線主要發生在甘肅鎮防區內。隆慶五年(1571)廖逢節主持數段重建工程。其一,西自甘州衛板橋堡(今臨澤縣板橋鎮),東自明沙堡(今張掖西北60裡),其二,東至板橋堡,西達鎮夷所(今高臺縣西北天城村)黑河東岸(今正義峽);其三,西起嘉峪關,東接鎮夷所黑河西岸;其四,自山丹衛教場東接古城窟界碑(今山丹縣城東南100裡)。重建工程重點是修復城垣,重挖塹壕,補砌排水道。萬曆二年(1574)以後陸續以青磚包砌,煥然改觀。萬曆二十六年(1598)三邊總督李汶集七路之師,分道出兵,進剿盤踞於大、小松山(今甘肅景泰縣壽鹿山、昌林山)一帶的韃靼阿赤兔等部。役平,遂築松山“新邊”。“河東自永安索橋至小松山雙墩分界,共一百八十里;河西自泗水),土門至小松山雙墩分界,共二百二十里。”(《秦邊紀略》卷一)河東指黃河以東的固原鎮,河西指甘肅鎮防地。永安索橋,位於今景泰縣東南黃河西岸;雙墩指景泰縣西北昌林山張家樑,時為二鎮分界地;泗水堡、土門堡,即今古浪縣北的泗水、土門鄉。這條新邊長城東與黃河東岸的固原鎮裴家川長城隔河相望,西同甘肅鎮古浪所、莊浪衛(今甘肅永登)舊邊相銜,構築於松山北麓與滷磧沙灘之間,全長400餘里,牆內新築土門、大靖、裴家營、紅水河、三眼井、蘆塘營諸城堡,由甘肅、固原二鎮分防,使明王朝該段防線自黃河沿岸向北推進了300餘里,乃明後期修築長城的最大工程。

    撫寧縣長城

    2014年5月5日,在撫寧縣駐操營鎮板廠峪景區,河北秦皇島:修復明長城泥土象棋子現身長城下。[10]

    再河北秦皇島的撫寧縣駐操營鎮板廠峪景區159號敵樓——160號敵樓之間233米的明長城正在有條不紊地修復中。在清理159號敵樓下長城地基時,守衛長城的將士用泥土自制的象棋被發現。象棋子分兩種,一種發黑,一種土黃色。清理出土的象棋子四十餘枚,分兩種,一種發黑,一種土黃色,從字型上看為明代的仿宋體。[10]

  • 3 # 黑可樂會歷史

    明代是中國修築長城的第三個高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是明初確定的三大國策,而“高築牆”又居首位。自其建國第一年即派徐達築城,直至清兵已經入關,山海關的工程尚未結束。一般常謂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山海關。其實,在山海關外尚有經遼陽附近、遼寧與青林交界處、直抵寬甸滿族自治縣鴨綠江畔的虎山南麓的長城。明長城全長達3150餘公里。不過後者工程質量多數不如關內的堅固,但也有很具特色者,如錦州附近的九門口長城水關,跨河而過,是迄今保留下來的屈指可數的水關。

    為了加強統治,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所以派大將蒙恬30萬軍隊和很多勞力將原來北方的燕、趙、秦長城連了起來,並加以擴充,歷時9年修築了一條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綿延萬里的長城,這也就是中國曆而明長城則是中國歷史上修築長城的最高峰,工程之大,技術之精是獨一無二的。當年朱元璋在統一全國建立明王朝的過程中,採納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當時元朝雖然已經滅亡,但是還保持著比較完整的軍事實力,加上逐漸崛起的女真族的不斷侵擾,所以開始修築長城。明朝大規模修築長城達到了18次之多,到了明朝末年才基本完工,東起遼寧丹東鴨綠江邊的虎山,西到甘肅嘉峪關的明長城全長6350公里。

  • 4 # 愛妮品歷史

    明朝統治者在秦長城的基礎上對長城進行了18次大規模修復,工程延續了200多年,將長城幾乎重新修建了一遍,今天人們看到的長城大多修建於明朝。西到嘉峪關,全長。

    秦漢講“因險置塞”,宋代也講設險防守,但宋代更多地憑險防守,即憑藉江河等天險進行防守。明代為了備邊,則更加註重“設險防守”,強調發揮人的智謀、人力造成險要,而不僅僅利用天險。明代名將俞大猷就說:“山川之險,險與彼共;垣塹之險,險為我專。百人之堡,非千人不能攻,以有垣塹可憑也。”

    為此,明朝將“修葺城池,嚴為守備”作為既定的邊防戰略方針,規定邊疆駐軍都要築城防守,設高牆以防敵,建房舍以屯兵,一般還要求有存糧、修械的設施。明初,軍力優於蒙古,所以僅限於對長城的修補和屯軍建築營壘。到了中後期,北方的瓦剌、韃靼入侵次數增多,規模逐漸擴大,於是明朝將沿北方邊疆修築長城作為守備的主要內容,築牆防禦守邊的模式發展到頂峰,不僅修建了比漢代更加堅固的長城,而且大修城池塞堡,以致邊疆地區的邊疆設施除長城外,塞堡林立,衛、所、守備點都有城池。史載,自明太祖洪武帝至萬曆皇帝的200餘年中,明朝利用秦、北魏、北齊、隋等朝代所築的長城,先後18次加以大規模修繕和補充,築起了東起鴨綠江邊,西至嘉峪關,跨今遼寧、華北、西北9個省市,全長1。34萬餘里的舉世罕見的巨大國防工程——萬里長城,做到了五里一堡,十里一屯,烽火相接,攻守可以互相支援。

    此外,自山海關至鴨綠江邊,還築有蜿蜒不斷的邊牆,以防範女真向西發展。尤其是,明代長城還適應火器出現後的情況,佈局更加合理,堅固程度更高,防禦手段更先進。長城沿線的重要關隘、城堡和墩臺,幾乎全部用磚包砌,修築水平與防禦能力均超過前代。

    到了清朝,大漠南北統一於一箇中央政權之下,東北又是滿族的“龍興之地”,尤其是平定準噶爾部叛亂之後,北部邊疆威脅已基本上不再存在,再修長城已無意義,至此,中國歷史上2000來年的“修牆”防禦的傳統才壽終正寢。不過,在邊疆防禦方面,清朝基本上仍然保持著前代置戍衛疆的傳統,在邊疆地區設卡巡邊,把邊疆民族地區的穩定作為國防之“長城”。

  • 5 # 真君歷史

    我是真君,我來回答。

    長城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可與埃及金字塔齊名,是人間的奇蹟。在遙遠的兩千多年以前,勞動人民以血肉之軀修築了萬里長城,談何容易。長城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長城像一條矯健的巨龍,越群山,經絕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嶺之巔,黃河彼岸和渤海之濱。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歎它的磅礴氣勢、巨集偉規模和艱鉅工程。

    長城的修建在當時朝代就是“勞民傷財”的決策,但是為什麼兩位軍事實力強大的王朝都熱衷於修建長城呢?秦朝以其強大的軍事一統全國,而明王朝二百多年,以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在中國王朝上留下堅毅的口碑。秦始皇在修建長城時可是揹著幾千年的罵名,明王朝知道,但是為什麼也還是要一直堅持修建長城呢?

    首先依據長城的功能就知道,長城最基本的一點就是軍事防禦,其實除了這個之外還有一項經濟作用。長城的軍事防禦功能就不用說了,不論是當時的秦王朝還是明王朝。我們先看中國的疆域,中國是處在南北分界線上,在疆域之北,是北方遊牧民族,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衝突在所難免。那長城就是一道屏障,在和平時期防止遊牧的侵襲,在戰爭年代作為邊境防止大規模敵軍入侵。秦王朝本來就是在一統六國成為霸主,其實除了這些國家,邊境遊牧民族一樣是一股非常大的不確定因素,因此對於長城這種戰略性決策,秦始皇絕對會是下決心完成的。

    明朝修建長城也是一樣,明朝的立國,是建立在將蒙元趕跑到北方的基礎上的。但是明太祖的中心思想是:“興兵輕伐,我亦不祥”所以對於明太祖不是非常願意大規模對外用兵。但“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所以只要敵軍跨國長城,那麼就不能不反擊,這就是大明。明朝國防建設的重中之重,是在這一帶修建內、外雙重長城,以護衛京師,並且在明太祖與明成祖時期,大明還是持續對蒙元殘餘勢力實施重拳打擊。強有力的打擊,最後在長城邊境三十公里內都沒有出現任何的敵軍。

    其實我們現在後世來看,明朝修建長城的重要程度比秦朝還高。在經濟層次來看,明朝成化年間,蒙元勢力又開始有了一定的復甦,當時的蒙古韃靼部常常進犯陝北、甘肅一帶。皇帝為更好的守衛邊境,於是便叫大臣出計策,後來大臣們給算了一筆賬:一、徵集五萬勞工,用兩個月的時間修建長城,耗銀不過百萬兩;二、派出八萬大軍征討韃靼,每年糧草、運費摺合銀兩將近千萬兩。如此計算下來,修建長城與派兵出擊,成本相差近十倍,修建長城成了最優選擇。

    還有就是遊牧民族他們靠的就是“遊擊”,他們一次戰爭的成本明顯會比大明王朝低,他們騎馬來,打勝了繼續來,打輸了他們繼續騎馬往回跑,就算明王朝佔領了他們的土地也沒什麼用,畜牧業不是大明王朝的根本基業,因此他們一場戰爭下來,獲得的利益太少了。

    反過來修築長城,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先是對於遊牧民族,長城擋著你過不來。如果一旦爆發了大規模的軍事劫掠,那麼就需要先在長城一線拼個你死我活。而當時明朝的軍事精銳——九邊重鎮,幾乎就分佈沿長城一線。如此一來,基本上只要前線的精銳不被消滅完,那麼想要繼續威脅中原是不可能的。所以修築長城,這哪裡是勞民傷財,更加不是殘暴,秦始皇頂著這個罵名委屈了千年,而明王朝就沒有因為修長城被罵,可能這就是歷史記載的問題了,但是修建長城絕對是一項非常完美的決定。

    明朝對長城進行了18次大規模的修建,工程延續了多長時間,東到鴨綠江,西到嘉峪關,全長一萬四千六百多裡。

  • 6 # 好奇大神

    明代是最後一個修築長城的王朝,200多年裡一共修成了全長12700多裡的明長城。

    洪武四年發動蔚、忻、崞三處民工和士兵協力修長城。

    洪武六年命大將軍徐達等備山西、北平邊。又詔山西都衛於雁門關、太和嶺並武、塑諸山谷間,凡七十三隘,俱設戍兵。

    洪武九年敕“燕山前後等十一衛,分兵守古北口、居庸關、喜峰口、鬆亭關烽堠百九十六處,參見南北軍士。”

    洪武十五年又於北平都司所轄關隘二百,以各衛卒守戍。

    洪武二十五年又築東勝城於河東州受降城之東,設十六衛,與大同相望。

    洪武二十六年,“置大同後衛及東勝左、右、陽和、天成、懷安、萬全左、右、宣府左、右十衛於大同之東; 高山、鎮朔、定邊、玉林、雲川、鎮虜、宣德七衛於大同之西,皆築城置兵屯守”

    建文帝時期,由宣化到山西的長城,沿邊都築起高牆深池,烽火臺連綿不斷。

    永樂十三年,把居庸關迤北的山口築成要塞,又增加開平小站煙墩,以山海五所的軍隊隸屬之。並在關外各個隘口建築要塞,駐兵把守"十七年立興和以外菸墩"。

    宣德元年,大修長城。命都督山雲、都御史王彰,從山海關到居庸關,沿邊修建險隘。三年修居庸關城"。

    正統元年,給事中朱純請修塞垣。

    正統初,昭以寧夏孤懸河外,東抵綏德二千里,曠遠難守,請於花馬池築哨馬營,增設烽堠,直

    接哈刺兀速之境,邊備大固。

    正統二年五月命整飭大同。宣府諸邊。設威遠衛,增修開平。龍門城,自獨石抵宣府,增置墩堠。

    正統三年,修宣府、大同一帶城堡,並立大同威遠衛。

    正統七年,在大同。宣府一帶修理屯堡。

    成化七年,延綏巡撫都御史餘子俊大築邊城,邊備頗修飭。

    正德元年春,總制三邊都御史楊一清請復守東勝...因上修築定邊營等六事"。

    嘉靖初,御史丘養浩請復小河等關於外地,以扼其要。

    嘉靖十八年移三邊制府鎮花馬池。

    嘉靖二十二年詔宣府兵乘塞。

    三十年兵部請修築宣、大邊牆千餘里,烽堠三百六十三所。

    三十四年,總督軍務兵部尚書楊博,既解大同右衛圍,因築牛心諸堡,修烽堠二千八百有奇。

    隆慶二年,督臣譚綸請把東起山海關,西到鎮邊城的要塞邊牆加固,並在薊、昌二鎮加添墩臺三千座。

  • 7 # 天皇太一

    隆慶三年(1569)二月初九日,總督薊遼兵部侍郎譚綸奏:薊、昌二鎮東起山海關,西至鎮邊城,延袤二千四十餘里,防守甚艱,宜擇要害,酌緩急,分十二路,每百步或三、五十步,築一墩臺,共計三千座。計每歲可造千座。每座可費五十金,臺高三丈,廣十二丈,內可容五十人。無事則守牆,有警則出擊,二面設險,可保萬全。請戶部撥太倉銀三萬五千兩,請兵部撥馬價銀一萬五千兩,以供工費。穆宗允行。

    戚繼光作為小將,所修範圍皆在其內,獨自掛牌戚繼光修就是篡改歷史,元帥不宣傳而宣傳小將?設計師無名而標上小工頭???難道這就是中國歷史?

  • 8 # 史海擺渡人

    《明史·史昭列傳》載:“正統初,昭以寧夏孤懸河外,東抵綏德二千里,曠遠難守,請於花馬池築哨馬營,增設烽堠,直達哈剌兀速之境。邊備大固。”明英宗正統七年(1442年)開始,又陸續修建遼東鎮的遼河西和遼河套一帶的長城。

    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陝西三邊總制尚書王瓊於內復築邊牆一道。李成樑修建遼鎮長城(九門口長城)。嘉靖二十年(1541年),修“嘉峪關牆一道,南至討來河十五里,北至石關兒十五里,共三十里。”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巡撫曾銑在二邊以南建造長城。嘉靖三十年(1551年)於北京北部、東部大修長城,至三十四年(1555年)結束。

    明穆宗隆慶二年(1568年),戚繼光首創在薊鎮建立包磚長城,加厚城牆,又建空心敵臺,能存放兵器火藥,16年內一共建空心敵臺1017座。

  • 9 # 小龍女5505

    明朝共修建了長城前後共十八次之多,除明太祖朱元璋和其子明成祖朱棣外、往後歷代大明君王大半都有下旨修建長城的記錄。就是在位僅四年的建文帝朱允炆也曾下旨修建過長城,明朝也成了歷史上唯一修建長城最頻繁、時間跨度最長、付出心血最多的王朝。

  • 10 # 臻行壹家人

    元朝末年,朱元璋派大將徐達打進元大都,滅了元朝而建立了明朝,但是逃回蒙古的元順帝的殘餘勢力不甘心失敗,常派騎兵進攻北京等地,企圖捲土重來,加之在東北女真族的興起,對明朝的威脅越來越大。朱元璋採納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吸取秦漢王朝築城防禦的措施,決心大修長城,從洪武元年(1368年)到明朝末年(1644年)的276年間,共大修長城18次,修起了西起甘肅嘉峪關,東到遼寧鴨綠江的虎山,全長12700華里(相當於6350公里)的萬里長城,橫跨了今天的北京、天津、山西、陝西、河北、遼寧、甘肅、內蒙古、寧夏等9個省市自治區,是中國歷史上築城世界最長、建築最精良、景色最壯觀的萬里長城。北京著名的八達嶺長城,就是明朝修築的,有600多年的歷史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重複是學習之王,演講是學習的王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