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黃小莊

    提起明朝的特務機構大家都會立刻想到錦衣衛、東廠、西廠和內行廠,腦海中就會浮現出相關的武俠電影電視劇的片段,彷彿他們個個身懷絕世武功,權勢傾天。那麼真實的明朝特務是什麼樣的呢?

    錦衣衛,最初並不是特務機構而是實打實的軍事單位。我們都知道明朝在軍事上實行衛所制度,一衛有軍隊五千六百人,各衛所都隸屬於五軍都督府,而錦衣衛是直屬於皇帝,他們的老大被稱為錦衣衛指揮使。“錦衣”就是華麗的衣服,就是我們熟知的飛魚服、繡春刀,這就理解了明朝錦衣衛一開始的職能定位,即皇帝的護衛兼儀仗隊。朱元璋是個心狠手辣、滿腹猜忌的帝王,文臣武將都是他防範的物件,為了將他們牢牢地掌控在他老人家手裡,他看上了身邊這些百裡挑一,素質過硬的錦衣衛。就這樣錦衣衛幫助朱元璋蒐集了大量情報,明初“四大案”牽連如此多的人可以說錦衣衛難逃干係。

    接下來我們要說的是另一個特務機構——東廠。東廠,全名為“東緝事廠”,它比錦衣衛名聲更臭。雖然東廠也是特務機關,但並不是朱元璋一手創立的,而是他的兒子朱棣。我們都知道朱棣是通過發動“靖難之役”而上位的,他的疑心病一點不亞於他的父親,總認為自己的統治基礎不穩固,怕別人顛覆自己的政權。

    既然有那麼多人要防範,就要建立更可靠的情報網,於是一個專業的特務機構——東廠成立了,他們的任務,是監視官員及百姓。東廠的頭目也就是東廠掌印太監,比如臭名昭著的王振。然而東廠的權利是高於錦衣衛的,東廠有權將監視結果直接向皇帝彙報。從朝廷會審大案到朝廷各個衙門都有東廠人員坐班,監視官員們的一舉一動,可謂360度無死角。從辦事的流程上我們也可以看出錦衣衛也遠遠不及東廠。跟影視劇當中描述的不一樣,錦衣衛不能隨便殺人,首先要進行審判。而東廠就不同了,只要皇帝點頭,誰都敢抓。可見,從一開始錦衣衛就稍遜一籌,東廠逐漸成為了朱棣最信任最依賴的情報機構。

    西廠創辦於明朝成化年間,創始人是明憲宗朱見深。與朱棣因疑神疑鬼所創辦的東廠的出發點不同,朱見深創立西廠完全是因為一場靈異事件。但錦衣衛和東廠的表現都沒能讓朱見深滿意,於是創立西廠,交給心腹汪直掌管,但西廠很短命,只有兩任廠公即汪直和劉瑾,在成立之初,西廠權勢其實是蓋過東廠的,後在群臣的強烈反對下,被迫撤銷。

    明武宗朱厚照即位後復開,以劉瑾為首的太監們得勢,於是西廠之上又虛設了一個內行廠,由大太監劉瑾掌管。一時間四大特務機構並立,朝野更加烏煙瘴氣。劉瑾倒臺後,西廠和東廠都被撤銷。

    清朝的張廷玉認為明朝亡於特務機構的設立。有道理但不全面,明朝滅亡不全因為特務。說到底,特務只是皇帝鞏固皇權,加強統治的工具,他們會因為得到皇帝的歡心而風光一時,也會因為失去利用價值而被毫不留情地拋棄,細數明朝各大太監,幾乎都下場慘淡,不得善終,正所謂“兔死狗烹”大抵如此吧。各位讀者又是怎麼看待明朝的特務呢?

  • 2 # 穿越再現彼岸

    一說到“特務”、“特工”大家心目中都感覺到厭惡,是一個貶義的概念,其實這是一箇中性詞。特務機構在維持國家統一和利益的貢獻是相當大的,譬如美國的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前蘇聯的克格勃等。幾乎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擁有自己的情報特務機構,主要來維護國家利益。

    中國明朝時期也建立了幾個國家特務機構:錦衣衛、東廠、西廠、內行廠,主要用來維護王朝的政權,有時也是個人爭權奪利的工具。

    衡量一個特務機構是否強大,必須衡量著幾個方面,特務機構設定時的權力給與、執行權力的時間持續性、特務機構在類似機構之中的權力地位。(明《出警入蹕圖》區域性,錦衣衛隨侍萬曆皇帝左右,紅色服裝者)

    1、錦衣衛

    錦衣衛成立於1382年,停止於1645年,由朱元璋創立。明朝滅亡一年之後才消失,清政府沿用了一年的時間,存續時間長達263年。

    2、東廠(東緝事廠)。

    東廠成立1420年,滅亡於1644年,存續時間達到224年,由明成祖朱棣創立。

    3、西廠(西緝事廠)

    西廠存在只有十年時間,分成兩段:1477年-1482年,明憲宗朱見深創立,汪直擔任督主;1506-1511年,明武宗朱厚照復立,存在五年時間,劉瑾擔任督主。(明憲宗像,建西廠,制衡東廠和錦衣衛)

    內行廠創立於1506年,撤銷於1511年,劉瑾為督主,他被殺之後撤銷。

    從明朝四大特務機構存續的時間上來看,錦衣衛和東廠存續時間較長,幾乎貫穿了明朝的始終,可以看做常設特務結構;反觀西廠存續時間10年,內行廠存續時間5年,對長達276年時間的明朝來說,影響力十分有限。西廠和內行廠的影響力被無限誇大了,充其量也就影響明朝幾十年的施政。(明武宗朱厚照像,復立西廠,建內行廠,任內撤銷西廠和內行廠)

    明朝特務機構誰的權力最大?

    明朝建立的特務機構都是為了皇帝便於統御臣民或者外部入侵所設定的,它本來就是皇帝設立,賦予一定的特權。特權也需要制約,沒有制約的權力最終會危機皇帝自身的安危。

    錦衣衛是朱元璋為了監視臣民和保護自己而設立的,由朱元璋的侍衛部隊延展而來,權力極大。到了明成祖朱棣時期,朱棣為了制衡錦衣衛的權力,設立東廠以制衡錦衣衛的權力。

    西廠、內行廠的短暫建立也是為了分錦衣衛和東廠的權力,也是制衡作用。

    為了制衡已經存在的特務機構,不斷設定新的特務部門進行制約,這就陷入一個怪圈。這個怪圈的特色就是制衡機構不斷設立,權力越來越集中,違背了皇帝設立的初衷。因此,權力越大,對皇權的危害就越高,存在的時間就越短。

    四個特務機構中,內行廠存在時間最短,它的權力最大。錦衣衛監視臣民;東廠監視臣民和錦衣衛;西廠制衡東廠,有時監視東廠、錦衣衛;內行廠監視臣民和之前的東廠、西廠、錦衣衛,直接向皇帝負責。

    內行廠的權力過於集中,違背了皇帝建立特務機構的初衷,撤銷的也最快。

    誰是明朝最強特工隊?

    我們可以從存續時間上直接淘汰西廠和內行廠,存續時間太短,根本是名不副實,明朝也就兩大特務機構——錦衣衛和東廠,而不是四大特務機構。

    從錦衣衛和東廠的衙門設定來看,這兩個機構是並列的,無所謂誰高誰低。但是在權力設定上,東廠直接向皇帝負責,可以直接抓捕臣民、關押、審判,明朝朱棣之後的時間內權力高於錦衣衛。

    錦衣衛的三大權力鼎峰時期。

    錦衣衛並非一直在東廠的壓制之下,有時也因人為原因而獲得權力的極度提高,錦衣衛在明朝歷史上有三大鼎峰時期。

    1、朱元璋建立錦衣衛之後的權力鼎峰(1387-1420)

    錦衣衛在1387年建立之後就成為朱元璋的爪牙,專門對付貪官汙吏以及一些謀反的大臣。“胡惟庸案”的後續案件、“藍玉之案”、“郭恆案”、“空印案”等,都是錦衣衛在主導,無數官員在錦衣衛的偵緝之下喪了性命。

    錦衣衛的權力太大,這讓朱棣心中惴惴不安,為了制衡錦衣衛不斷擴張的權力,於1420年建立東廠,制衡錦衣衛。

    2、明武宗時期錢寧主掌錦衣衛期間(1513-1521).

    明武宗朱厚照是一個愛玩的主,錢寧幫助朱厚照建設“豹房”,出力最多而獲得寵幸。明武宗賜錢寧朱姓,收為義子。1513年,明武宗下詔令錢寧主管錦衣衛,掌管昭獄,此時錦衣衛的權力達到頂峰,並不聽從東廠的指令。

    1521年,錢寧因為結交寧王造反被誅殺,錦衣衛的權力跌落。

    3、嘉靖帝期間陸炳主掌錦衣衛期間(1544-1560)

    錦衣衛的權力在嘉靖皇帝期間獲得提升也是因人而異。陸炳擔任錦衣衛的最高長官主要是因為陸炳曾經救了嘉靖皇帝的命。

    1539年,嘉靖皇帝南巡到達衛輝(今天河南衛輝市),不知何故,行宮失火。嘉靖皇帝性格多疑,很多人不知道他在哪裡休息。陸炳是嘉靖皇帝的發小(陸炳母親為嘉靖帝乳母),他獨自撞開大門,將嘉靖皇帝從大火之中背了出來。陸炳因此獲得皇帝的寵信。1544年,陸炳得以掌管錦衣衛,因為皇帝的原因,錦衣衛的權力極度擴張,東廠也只能屈居之下。(陸炳形象圖)

    錦衣衛真正達到特務機構權力的頂峰時間統計起來也就57年,其中東廠建立之前33年,餘下兩次時間都是因為錦衣衛指揮和皇帝的特殊關係而達到權力鼎峰,錢寧為8年、陸炳為16年。

    錦衣衛好東廠並存的時間有224年,錦衣衛權力在東廠之上只有24年,只是東廠掌權時間的一個零頭。去掉西廠、內行廠碾壓東廠的時間大約為10年,東廠作為明朝特務機構的老大有190年時間。

    明朝最強特務機構呼之欲出,它就是東廠。

  • 3 # 雪落無聲愛有聲222

    謝邀,錦衣衛,東廠,西廠,內行廠,沒有什麼最大,就像象棋,一物降一物,都是權力的象徵,都是為爭權奪利而設定,為什麼說沒有最大,最開始的錦衣衛是皇上設立,是專對付大臣的,後來怕錦衣衛獨大,又設立東廠來制約,後來大太監劉瑾為了專權,又特設立西廠來制約錦衣衛和東廠,在後來皇帝感覺劉瑾的權力太大,也懷疑他的專政,皇帝為特製約他,又自己專門設立內行廠,都是為了制約別人而產生的,當然這是我個人分析的,有多準確不好說,我也看過這方面的歷史,幾年前看的,都忘了,只是根據模糊的記憶來說的,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 4 # 真正鱷魚不哭

    搞清楚一點,明朝廠衛雖然被稱為特務組織,但主要功能是對內鎮壓,本質上是祕密警察,並不是現代意義的情報機構。

    儘管有資料說廠衛都曾向蒙古滿清排除諜報人員,但沒有可信記錄證明這些人實際發揮了什麼作用,也沒有聽說朝廷軍方通過他們取得的情報進行有效決策——反而有不少太監中了反間計的段子。可見廠衛在特工方面算不上多內行。

    即使是對內鎮壓,也沒有可靠記錄說明這些人怎麼善於偵緝,不過是手段殘忍凶惡,凌駕於法律之上,不經審判隨意致人死地罷了。

  • 5 # 文旅攬勝

    錦衣衛最高主官是正三品指揮使,這可是明朝正兒八經的武官,都是可以親自帶兵上戰場打仗的明朝武將。

    東廠,明代官署名。即東緝事廠,中國明代的特權監察機構、特務機關和祕密警察機關。

    西廠是明朝特有的官署名稱,全稱"西緝事廠"。憲宗欽定西廠所領緹騎職權比東廠和錦衣衛更大。

    廠衛是明代特務政治的工具,是皇帝的耳目和爪牙。內行廠自成系統,偵緝範圍比錦衣衛、東廠和西廠三個特務機構還要大。

    所以內行廠是裡面權力最大的,也是王牌特工。東廠監視錦衣衛,西廠監視東廠,內行廠則監視西廠。

    如果按四大特務機關並存時,哪個機關的主官權力最大排序,就要倒過來排了,分別是大內廠、西廠、東廠和錦衣衛。

  • 6 # 小龍女5505

    明朝最強的特務組織是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錦衣衛,實力最弱成立最短的是內行廠,東廠權力地位僅次於錦衣衛之下,西廠名列第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喜歡趙麗穎的那些角色呢?作為演員她有哪些吸引你的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