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闊天空236325559

    應該沒有郭德綱有影響力,因為馮鞏巔峰期是百家爭鳴,只是他們更有觀眾緣,全是出類拔萃的,現在郭德綱是一枝獨秀,無可匹敵!兩個我都喜歡

  • 2 # 董江波

    這麼講吧,馮鞏和牛群,尤其是牛群,只是達到了個人的巔峰,但並沒有帶起來一個派別,一群徒弟,一個風潮,這是屬於個人火。

    當然,馮鞏也帶了一些不錯的徒弟,比如賈玲和賈玲那四五個搭擋們。但顯然,根本不成規模。相聲演員,達到馮鞏和牛群這樣的高度,就是個人圓滿了。

    但顯然,郭德綱和于謙,在個人水準上,達到了馮鞏和牛群的高度;另外還帶起來一個派別,那就是德雲社。

    德雲社的徒弟,靠說相聲生活的人,沒有一千,也有大幾百了。而且,德雲社出去的徒弟們,也創辦了不少相聲社。

    不得不說,郭德綱和于謙兩個人,把中國相聲,重新帶火了,帶出了新風潮。

    顯然,郭德綱和于謙的成就,要遠遠超過馮鞏和牛群。

  • 3 # 呵呵92797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老郭早就說過了不可否則兩對都是很好的相聲演員。馮鞏的時代百花齊放,不過當時也算高人一等,現在郭德綱一枝獨秀,老郭的話沒錯,同行的襯托。馮鞏在相聲的輝煌年代可以說把相聲很好的傳承,老郭在相聲沒落年代,可以說讓相聲起死回生。希望多幾個郭德綱和馮鞏,讓相聲重回巔峰

  • 4 # 靖逸軒主

    如今年輕的一代相聲觀眾,可能對牛群馮鞏比較陌生了,但是看看如今郭德綱于謙的火爆,你就能想象的到當年牛群馮鞏的受歡迎程度。牛群馮鞏支撐住了將傾的相聲大廈,讓相聲最終沒被小品吞沒。郭德綱于謙將已經遠離相聲的觀眾又拉回了相聲劇場,又把相聲藝術傳播到了海外,讓相聲藝術再次復興。他們這兩對組合,都是中國相聲事業的功臣!

  • 5 # 有腦袋的狗

    至於馮鞏牛群的相聲,好多年沒聽過了吧?可能是因為當時優秀相聲演員比較多的原因吧,當時他們出來的時候只是覺得這倆人說的挺好,沒有郭那種驚為天人的感覺,他們的相聲大部分是在電視上看到的,很少有傳統活,會不會我不知道但當時覺得很新穎,至少出來一個新段子體裁方面沒見有重複的,包袱涉設計也不會看到以前作品的影子,創新能力很強。不會像郭現在的段子每段都差不多,感覺來回來去的沒什麼新包袱。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我接到很多邀請,都是讓我回答讓郭德綱跟這個比怎麼樣跟那個比怎麼樣的,我很討厭這樣的問題,一直都懶得回答,也不知道怎麼回答,每一個人的成功都是有原因的,你喜歡一個明星無可厚非,但拿來踩別人就不厚道了,我說郭好自然你高興,說他不好以現在郭水軍的力量,我確實需要些勇氣。相聲這玩意不是賽跑怎麼比?

  • 6 # 剛進門就見常威打來福

    個人感覺電視相聲包括馮鞏他們的相聲,把我帶入了一個誤區。認為只要是兩個人你一句我一句在臺上講笑話就是相聲!點子公司,小偷公司那些都聽過,甚至那個年代還專門買了磁帶聽,不得不說在那個相聲低谷的年代,他們二位確實給人帶來了歡笑。但是直至06年聽了郭德綱之後,才知道真正的相聲應該是什麼樣的,有鋪有墊,有技巧.....再回首看馮牛,感覺那更像是二人脫口秀,不說老一輩那些所謂的藝術家,就現在平輩的包括晚輩中所有人捆一起都不及郭德綱一人!肯定有人說吹牛!但你不得不承認,無論是票房角度,基本功角度,影響力角度,所會所演相聲總數,各個曲種涉獵範圍,創作能力.......各個方面你再找出一人能相提並論的出來看看?

  • 7 # 騎驢二爺

    你說的是人民的喜歡程度嗎?那時的馮鞏和牛群受人民喜歡成度和現代人民喜歡老郭和於大爺成度是一樣的。但是必須論輩分,前輩不錯,新一代老郭為首的也不錯,老郭能代表...德智體美勞...過關

  • 8 # 綱哥好盤串

    當時馮鞏牛群確實最好聽,如果放在現在比老郭還是略有不如,論最逗樂好聽,老郭的大多數作品應該是最好的,馬三立,楊義,劉寶瑞,少馬爺,姜寶林都有和老郭同級別好聽的相聲,但是數量上沒有老郭多,其他的人都差點

  • 9 # 月老月色

    說什麼呢?提這個問題的簡直是活該被刀砍著、斧剁著、車軋著、馬蹚著、牛頂著、狗咬著、鷹抓著、鴨子踢著……這倆人什麼成色,敢跟郭老師,不,郭大師,不,郭天師比。別說他們了,什麼萬人迷,張壽老,馬三爺,侯大師,劉先生,馬季同志統統靠邊站。按現在流行的套路回答就是一句:沒有德雲社,相聲早就沒人聽了。續命且開宗立派,這份能耐,這份功績,古往今來,神州內在,千古無雙!可以稱之為郭子!

    凡是郭子說的都是對的都應該奉為經典刻成語錄!凡是說郭子一句不好的都應該討伐且打倒且再踹兩腳!

    馬三爺建國以後的有些段子點到為止,有所節制。那是他自甘墮落,裝清高!郭子曰:高雅不是裝的,孫子才是裝的。多麼樸素而深刻的經和典啊!用起來吧,這可以攻擊一切!可以打破任何底線!

    讓相聲找到撂地賣藝的初心,用和最初一樣的最樸素最接地氣而直白露骨的題材和語言來製造最有轟動效果而無節制的笑料吧!因為對面的觀眾依然是當年撂地那時候對面的那群人,雖然穿得好了,吃得飽了,但是骨子裡仍然是那點需求。人性本黃,人心向俗。不信看看趙本山的綠色二人轉現在又黃了。所以不需要節制!任何題材都可以拿來用,不需要考慮後果,只需要考慮效果!相聲演員不再是藝人,而是明星!飯碗,fans,都要!

    郭子開幫立派,萬千綱絲持槍弄棒,橫掃一切。這不是馮牛等可以比的。

    郭子著書立說,千萬綱絲引經據典,天下無敵。這不是馮牛等可以比的。

    相聲到了郭子這,算是玩兒出了新天地!

  • 10 # 渣渣影視集

    馮鞏、牛群是我們喜愛的相聲演員。《小偷公司》、《愛的奉獻》都是牛群比較經典的作品。不過2000年,牛群去安徽省蒙城縣掛了個副縣長的官職,就離開了演藝圈,5年後才又回到公眾的視野。馮鞏也是大家很喜愛的演員,師承是馬季先生,可以說也是名門之後。感覺表演的風格靈活多樣,在臺上收放自如。賈玲就是馮鞏的得意門生。感覺馮鞏在臺上的表演非常有靈性,非常有喜感。有的包袱可能不太可樂,不過在馮鞏用他獨有的語氣和腔調,就能很好的抖響包袱,這也正是馮鞏的厲害之處。

    然郭德綱于謙和馮鞏牛群說的都是對口相聲,但郭德綱于謙說的是“一頭沉”,就是大家目前常見的一逗一捧,也就是說郭德綱臺詞較多,敘述、介紹、評論、講解、摹擬為主。于謙聽見敘述的同時,與郭德綱討論發表看法或提出問題請郭德綱解釋,更多的是為郭德綱的論點作補充,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通過於謙嚴絲合縫的襯托,點出問題、加深矛盾、揭示主題、抖響"包袱"。

    郭德綱和于謙從2000年開始合作,2002年開始搭檔至今,期間經歷坎坷荊棘走到現在,雖然都有副業,但他們合作的都很愉快!他們倆個臺上十分互補,郭德綱能言善辯、幽默風趣,于謙老師沉穩大氣,親和謙讓,有時郭德綱即興現掛,于謙老師也是信手拈來,接的是恰到好處,包袱響了,觀眾樂了,配合的非常默契!

    所以說各有各的特色,都是為了給觀眾待來歡樂,你們覺得誰更惹人喜歡呢?

  • 11 # 冬日過後即暖陽

    馮鞏、牛群是我們喜愛的相聲演員。《小偷公司》、《愛的奉獻》都是牛群比較經典的作品。不過2000年,牛群去安徽省蒙城縣掛了個副縣長的官職,就離開了演藝圈,5年後才又回到公眾的視野。馮鞏也是大家很喜愛的演員,師承是馬季先生,可以說也是名門之後。感覺表演的風格靈活多樣,在臺上收放自如。賈玲就是馮鞏的得意門生。感覺馮鞏在臺上的表演非常有靈性,非常有喜感。有的包袱可能不太可樂,不過在馮鞏用他獨有的語氣和腔調,就能很好的抖響包袱,這也正是馮鞏的厲害之處。

      郭德綱和于謙是我很喜愛的鄉紳演員。于謙老師是咱華人民的老朋友,大家一定不陌生。郭德綱是德雲社的班主,德雲社現在擁有學員、徒弟有4,500人之多,可以說是現在全國最大的相聲團體。近幾年,郭德綱于謙一直在致力於拓展海外市場,在世界的巡演也都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在相聲低迷的時候,郭德綱憑藉自己一人之力,力王狂瀾;在相聲相對穩定的時期,郭德綱又弘揚了民族文化,振興了相聲藝術。郭德綱對相聲事業的突出貢獻,可以說是毋庸置疑的,不是幾個噴子能否定的。而德雲社是經營的有聲有色的民間相聲團體.

      可以說給觀眾帶來的快樂是在一年中隨時的。而郭德綱會的相聲段子實在太多了,各類小曲小調,各種方言,評書,梆子,京劇等等,只有透過郭德綱能感受到真正相聲的樣子。郭德綱曾經號稱會相聲段子,600多段,這個數字不知道準確與否,但是敢這樣說,我覺得勇氣就值得肯定。相聲講究的是靈活多變,可能每一段的包袱和笑點都不一樣,所以能掌握就非常不容易。郭德綱的相聲,每一段都不一樣,而且一段裡可能穿插著不同的包袱笑點,誰也不知道郭德綱下一句話是是什麼。即興的表演,我覺得馮鞏也不是對手吧。

      如果從作品方面來看,馮鞏和牛群的作品都是電視相聲,時長都在十分鐘左右,雖然都是經典,但是侷限性也很明顯。郭德綱和于謙的作品就不同了,能俗能雅,能長能短,能文能武,各種型別都有,可以滿足不同型別使用者的欣賞需求,經典作品如“你字系列”“我字系列”等數量更多,範圍更廣,所以從作品方面來講,郭德綱和于謙更勝一籌,如果從市場接受度來看,郭德綱和于謙現在的商演一票難求,每年的吸金數目至少上億元,可謂賺的盆滿缽滿。馮鞏和牛群的年代商演的市場還不成熟,而且這二人的身份決定了他倆不能大明大白去商演,只能去慰問或者走穴,賺的應該也不會少,但是無法公開,所以很難互相比較。

  • 12 # 一格的自頻道

    馮鞏和牛群可謂是相聲界的黃金搭檔,在90年代,可以說是將笑聲傳遍了千家萬戶,如果回想一下90年代的相聲,能回想起的基本都是出自馮鞏和牛群。而郭德綱和于謙在2003年前後開始嶄露頭角,並且由於新穎的相聲內容,幽默的包袱結構俘獲大批忠實粉絲,大有後浪追前浪的趨勢。

    1,不同時代的佼佼者

    在90年代,優秀的小品和相聲基本都出自於央視春晚,90年代娛樂文化建設還比較薄弱,沒有像現在這麼多的綜藝節目,春晚也是每個相聲小品的兵家必爭之地,正式如此,在90年代,造就了很多經典。而馮鞏牛群能在這樣的環境中出類拔萃,可見他們作品的影響力。馮鞏和牛群搭檔十年,經典無數,比如《小偷公司》《坐享其成》已經超前於90年代,放在今天仍然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在2006年左右,郭德綱和于謙搭檔的相聲作品進入鼎盛時期,在當時盛行MP3聽歌的年代,很多人都在mp3裡存著郭德綱和于謙的相聲。尤其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娛樂行業開始進入瘋長階段,娛樂明星層出不窮,歌星影星扎堆出現。即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郭德綱和于謙仍然是把相聲打造成了一種潮流。

    2,作品及影響力

    馮鞏和牛群的作品更加傳統,裡面有批評,有諷刺,“聽了相聲,可以從裡面學到知識”,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馮鞏和牛群可以在春晚上搭檔10年。他們的相聲《點子公司》《瞧這倆爹》等都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在當年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娛樂貧乏的年代,牛群和馮鞏甚至成為人們心中對那個年代的記憶點。

    郭德綱和于謙的相聲起源於茶館,沒有了電視臺,節目組的約束,相聲的內容也就更加自如。像是給你講故事,跟你聊天的同時一個個包袱此起彼伏。這種“新式相聲”更加“無厘頭”,相聲裡沒有善惡是非,沒有規矩教義,就是單純的逗笑觀眾,而這種方式在2006年被更多的觀眾所喜歡。郭德綱于謙《我字系列》的相聲也成為他們的巔峰代表作。

    馮鞏和牛群豐富了一代人的精神生活,他們的影響力可見一斑。而郭德綱更是被粉絲成為“拯救相聲的人”,他在相聲上的影響力也有目共睹。

    因為兩對搭檔不處於一個年代,所以基本沒有可比性,牛群和馮鞏在傳統藝術造詣上成就更高,而郭德綱和于謙在商業運作上取得了更高地成績。

  • 13 # 灰太狼幸福

    在相聲界,馮鞏和郭德綱雖不是同一代人,但卻是同一輩分

    馮鞏他1957年生於天津,在十幾歲時就開始了創作之路,1973年,他拜了著名相聲演員馬季為師,成為第八代相聲演員。

    而郭德綱,他1973年生於天津,和馮鞏可是老鄉啊。不過,他比馮鞏足足小16歲,一個50後,一個70後,可是說是兩代人了。天津時期,拜了當地知名相聲演員楊志剛為師,但郭德綱並不被師父的看好,甚至不願承認有這麼一位徒弟。在2004年,郭德綱在經過於謙等人的撮合下認識了著名相聲演員侯耀文,並且拜侯耀文為師成功,從此成為第八代相聲演員。

    馮鞏和郭德綱都是相聲界“大咖”級人物

    說起當代相聲界裡比較知名的人物,馮鞏和郭德綱都應該是榜上有名,兩位都可以說是大咖級人物了。一位是曲藝的副主席,一位是德雲社的班主,都相聲界裡頗具代表性的人物。作為同一輩分的相聲演員,郭德綱對馮鞏可是非常敬佩,把他當做“親師哥”、“前輩”來看待。而馮鞏對郭德綱也是挺認可的,曾還說到:“郭德綱是一位很有天賦的相聲演員。”

    馮鞏和牛群的巔峰時刻

    馮鞏根正苗紅,如今活躍在相聲界的老前輩,馮鞏最能深入人心了。是參加央視春晚演出次數最多的明星,32次!馮鞏自1986年第一次登上春晚舞臺,便“霸佔”了春晚舞臺32年。現為中國廣播藝術團團長 ,北京演藝專修學院客座教授、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廣播藝術團藝術總監。鐵打的馮鞏流水的搭檔。馮鞏和劉偉、牛群合作期間,為廣大群眾表演了許多相聲段子。牛群與馮鞏曾經是相聲界一對非常默契的搭檔,當時的火爆程度絕對不亞於現在的郭德綱和于謙。當年馮鞏和牛群在一起說相聲,也是很多人春晚最期待的節目。他們之間合作很默契,捧逗之間配合得天衣無縫,包袱也抖得精彩。在中國的相聲歷史必然佔一席之地。

    郭德綱和于謙如日中天

    郭德綱和于謙是全國最知名的相聲演員,其名氣包括作品水平直逼當年的牛群馮鞏。他們的配合已經非常默契,兩人不論是走傳統路子還是郭德綱式的野路子都非常順暢。現在,郭於組合的相聲似乎走上了一種隨心所欲的地步。不論他們說什麼觀眾都捧場,這樣也就造成了一種現象,那就是郭於組合的相聲開始去相聲化,更像是雙人脫口秀一樣。有人說郭德綱沒文化,其實郭德綱不是沒文化,只不過是沒文憑而已。他的德雲社不知不覺變成了現在相聲界的主流,而曾經姜昆和馮鞏所代表的主流相聲是逐漸沒落了!

    巔峰時期的馮鞏、牛群和郭德綱、于謙是一個級別,因為各領風騷一個時代!!但是得到觀眾的認可是最根本的!!

    眾所周知,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官方的相聲與民間的相聲歸屬流派存在非常大的爭議,其中又以主流相聲團體與德雲社的各自發展形成鮮明對比。但一直被指為“三俗”的郭德綱如今已經很少迴應非議,一直堅持自己的道路。你們做你們的雅,我做我的俗。郭德綱在小劇場奮鬥了20幾年,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一路走來,步步血淚,不僅無人扶持,還遭遇過一些體制內相聲名家的集體排斥!可以說,是以前的苦難,造就瞭如今有曲藝大成的郭德綱!別的不說,郭德綱拯救了傳統藝術,把年輕人拉回了劇場,這是無可辯駁的事實,在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這一點上,所謂的正統和主流,要被打臉了,因為這本是他們應該做的事情!!還是那句話,傳統的才是民族的,觀眾才是衣食父母!!

  • 14 # 藍嘟國際娛樂圈

    馮鞏、牛群是我們喜愛的相聲演員。《小偷公司》、《愛的奉獻》都是牛群比較經典的作品。不過2000年,牛群去安徽省蒙城縣掛了個副縣長的官職,就離開了演藝圈,5年後才又回到公眾的視野。馮鞏也是大家很喜愛的演員,師承是馬季先生,可以說也是名門之後。感覺表演的風格靈活多樣,在臺上收放自如。賈玲就是馮鞏的得意門生。感覺馮鞏在臺上的表演非常有靈性,非常有喜感。有的包袱可能不太可樂,不過在馮鞏用他獨有的語氣和腔調,就能很好的抖響包袱,這也正是馮鞏的厲害之處。

    然郭德綱于謙和馮鞏牛群說的都是對口相聲,但郭德綱于謙說的是“一頭沉”,就是大家目前常見的一逗一捧,也就是說郭德綱臺詞較多,敘述、介紹、評論、講解、摹擬為主。于謙聽見敘述的同時,與郭德綱討論發表看法或提出問題請郭德綱解釋,更多的是為郭德綱的論點作補充,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通過於謙嚴絲合縫的襯托,點出問題、加深矛盾、揭示主題、抖響"包袱"。

    郭德綱和于謙從2000年開始合作,2002年開始搭檔至今,期間經歷坎坷荊棘走到現在,雖然都有副業,但他們合作的都很愉快!他們倆個臺上十分互補,郭德綱能言善辯、幽默風趣,于謙老師沉穩大氣,親和謙讓,有時郭德綱即興現掛,于謙老師也是信手拈來,接的是恰到好處,包袱響了,觀眾樂了,配合的非常默契!

    所以說各有各的特色,都是為了給觀眾待來歡樂,你們覺得誰更惹人喜歡呢?

  • 15 # 見竹視霧

    相聲作為一門傳統藝術,其實只有百年的歷史,而大家第一次看相聲是什麼時候呢?我相信大多數人和我一樣,都是在電視上第一次知道了有相聲的存在,相聲初登電視螢幕進入大家視野,可能是馬季先生的《宇宙牌香菸》,那是1984年,春晚的歷史剛剛進入第二個年頭,這段相聲是馬季先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創作出來的,至今聽起來都別有韻味,同時這段相聲也是讓相聲進入電視時代的奠基之作。

    這裡不得不提到一位奇才,那就是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喜劇作品,卻英年早逝的梁左先生,梁左198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一生創作了許多經典的相聲,小品,情景喜劇,如《虎口遐想》,《電梯奇遇》,電視劇《我愛我家》等等。

    當時的姜昆剛說完《如此照相》,事業上遇到了瓶頸,來找梁左的母親諶容求教,碰到了梁左,當時他新寫成了一部小說《虎口遐想》,姜昆看完勸說梁左:你寫小說寫多少篇人家才認識你?寫相聲上春晚一夜就紅了。”梁左經不起這樣的恭維,立馬就同意將這部小說改編成相聲,而正是《虎口遐想》,使得姜昆一夜就紅了,這也是是他最為得意的代表作品。

    而到了九十年代,牛群和馮鞏的組合出現,他們完全是為電視而生的相聲,全新的語言風格,動作形象,永遠的西裝革履,從未穿過長衫大褂,並不是他們不會傳統的東西,但當時的相聲是為晚會服務,在最短的時間內,調動現場觀眾的情緒,而不是傳統的貫口,柳活,那些離觀眾太遙遠,觀眾更喜歡清晰明瞭,一聽就樂的東西,儘管在這種嚴苛的要求下,當時的相聲保持了內外兼修的高標準,既能逗樂觀眾,又極富深意,諷刺社會現實,也許現在的相聲都不敢那樣說了。

    其中印象比較深的可能就是牛群馮鞏的《小偷公司》,本子也是梁左先生所寫,對於國企公司臃腫的企業制度,規定,章程,諷刺得淋漓盡致,至今看來都覺得十分可樂,可能是因為那些反映的問題依舊沒有變,還記得其中諷刺拉關係走後門,領導任人唯親,有一句對聯叫做“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不服不行” 實在是經典。

    現在看來,當年的相聲的文字,其實有點諷刺文學的意思,當然這些相聲都是在平常的電視晚會出現,到了春晚,兩人的作品略顯平庸,尺度還是不一樣的。

    他倆的相聲不似傳統相聲中的捧哏逗哏,似乎逗哏的戲份明顯加重,更多的表演和衝突,牛群說一句,大家就期待馮鞏回下一句,並帶有笑點,他們的搭檔相信是許多觀眾難忘的經典,而各自單飛之後,馮鞏第一次就是和郭冬臨合作,那是2001年的春晚,表演的作品叫《得寸進尺》,從那時候起,馮鞏每年都會說:我想死你們啦!在和牛群合作的時期,需要這樣用語言取悅觀眾嗎?

    之後的春晚舞臺,似乎難有讓人留下印象的相聲作品,語言類節目似乎都成了趙本山一個人的天下,南派相聲奇志大兵出現,之後又解散,相聲進入寒冬,直到郭德綱的出現,至少現在又火熱了起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曾和董潔傳“緋聞”的王大治,現在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