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時間無言一盞燈

    把陳道明和焦晃放在一起比較,尤其是對康熙的演繹這個角度,我個人覺得,對陳道明不公平!只說《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裡康熙帝的角色把握,陳道明是個非常出色的演員,對待角色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演技也可謂老道甚至精湛,在國內男演員算是翹楚。

    但是,《雍正王朝》裡康熙的扮演者焦晃老師,他是神!他不是演員,他就是康熙附體!

    所以我說,對陳道明不公平,你和神沒法比!

  • 2 # 穆桂英大戰西門慶

    各有特色,陳道明演盛年康熙很合適,演出了康熙盛年的進取精神,焦晃則演老年康熙更合適,把一代雄主的智謀很自然的表達出來,我本人更欣賞焦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 3 # 後天之本

    什麼算演的好?這是回答這個問題的關健。演得好,簡單地說就是演什麼像什麼。我們誰也沒見過康熙,不知道他究竟怎麼說話,怎麼辦事?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知道他是一個少年登基,建立偉業,雄才大略的皇帝,而這樣一個人應該具有什麼樣的氣宇、舉止、風采,我們是可以想像得到的,有了這個標準,我們再來比較焦陳二人的演技高低不就容易多了嗎?

    我個人更喜歡焦晃的表演,他演的康熙沉穩,大氣,含而不露。許多重大決策談笑之間就安排妥當,如果不是腹有經倫、歷經波瀾、胸藏寰宇的人怎能做得到?而焦晃把這些都很好地表現出來了,所以說焦的表演更勝一籌。

  • 4 # 用詞不達當

    兩人各有千秋,陳道明演的青中年康熙,焦晃演的中老年康熙。因為他倆本身年齡的原因,陳道明演的青年好,而焦晃演的老年的好。如果現在讓陳道明再出演,肯定也能演出老年的感覺吧!

  • 5 # 塔光之雨

    焦晃演的康熙讓世人記住了康熙;而陳道明演的康熙只能讓人記住了陳道明!!這就是區別!正如陳曉旭演林黛玉讓人記住了林黛玉而其它人演林黛玉只能讓人記住他自己本人一樣!

  • 6 # 廣州朗星教育

    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著重點不同,前者講述康熙的一生文治武功,後者雍正為主,講述宮廷政爭,九王奪嫡,康熙承上啟下,為雍正做徹底的鋪墊,政治爭鬥需要刻木三分細膩演技,才能演繹出老年的康熙,他的心理狀態,為國家,為傳位,為日後的清朝佈局殫心竭慮,運籌帷幄,焦晃老師刻畫非常傳神,印象極為深刻,整劇跌宕起伏,每個角色都很鮮明。雍正王朝讓人百看不厭,而康熙王朝卻沒有讓我有這種感覺。

    陳道明是一位優秀演員,如果他演雍正王朝肯定不如焦晃老師,沒有深邃層次,更沒有內心刻畫功力。而焦晃老師去演康熙王朝,肯定不如陳道明,沒有陳道明老師的霸氣,所以選角色很重要,角色活了,整個劇就生了!!!

  • 7 # 壯美家園

    康熙誰也沒見過,啥樣的人誰也不知道,只知道他是一個勤政愛民,胸懷大志的明主,從他們兩個演技來看,陳道明更具王者風範,符合康熙本質,首先小小年紀就能審時度勢,避鰲拜之鋒芒,鬥智鬥勇,掌握時機一鼓作氣即除之,很果斷,除三番更是把王者之霸表現的淋漓盡致,征服葛爾丹之前能忍痛把心愛的格格蘭齊兒遠嫁漠北,更能體現他的審時度勢,韜光養晦,和胸懷大略,內患不除,如何禦敵,除三番後,第一件大事就是征服葛爾丹,而且蘭齊兒母親問康熙,給外孫送什麼禮物的時候,康熙霸氣的說,我送他20萬鐵騎。所以說陳道明更符合康熙王者之氣,焦晃不具備。

  • 8 # 彭200039879

    這個問題提出來,相當於公開打臉陳道明。陳道明與焦晃相比,好比小學生與教授。陳道明畫皮,焦晃畫骨畫神。陳道明的康熙王朝,從編劇到道演到演員,與還珠格格一個檔次。

  • 9 # 清溪三百曲

    各有千秋!焦老爺子對人物的刻畫和解讀,更貼近那個時代的人物特徵!陳道明的演技沒的說,但對人物的語氣、語言、型體表演,除了衣服象清代,其它的更象現代人!

  • 10 # 笑看人生168777928

    從氣質到形象到具體演技,焦晃飾演的皇帝都比陳道明大氣,富貴多了!…我感覺陳道明就只能飾演圍城裡小知識份子的角色,扮演皇帝先天就不夠氣派。

  • 11 # 機械師大地主

    1焦晃的皇帝演技老道,角色深入老成,擁有帝王心繫天下老成謀國的本色拿捏恰到好處,舉手投足間就是真皇帝而不是在演繹誰,在觀眾眼裡是慈父、千古一帝、是我們最能接受的皇帝。

    2陳道明的皇帝霸氣外露,英明睿智,舉手投足間君臨天下的風範無人能及,帝王之氣 先天自帶,是君臨天下運籌帷幄的皇帝表率,是我們最喜歡的皇帝。

    3唐國強的皇帝深明帝王之道,居安思危,角色深入淺出,出神入化,皇帝的安天下之道渾然天成,特別是無人能及的面部表情與內心鬥爭相結合的角色代入堪稱無敵,是我們最想看到的皇帝。

    4陳寶國的皇帝讓人琢磨不透,霸氣與頑劣並存,皇權秉性真實存在,乾綱獨斷並能掌控天下,唯我獨尊的氣場方面無人能及,帝王心術剛柔並濟深深的埋在骨子裡而又令人難以揣測,是最真實的皇帝。

    5張鐵林的皇帝看似有些心機但常浮於表面,表情豐富卻又人浮於事般的“僵硬”。

    語氣、頭足間並沒有帝王之色,是最不像皇帝的扮演者。

    6張國立的皇帝最平易近人,把歡喜與威嚴融洽結合,表情豐富,面相猶如隔壁大哥,心存天下黎民卻總是從小事著手,角色表現的善良詼諧孩子氣遠遠大於帝王氣,心繫天下的帝王心常會表現的更低調,是觀眾身邊的皇帝大哥。

    他們的皇帝各有特色,相互間卻又沒法子做比較,一萬個人心中也許有一萬個皇帝樣子,但本人心中最好的皇帝是焦晃、唐國強、陳寶國、陳道明,這幾位各有特色,他們每個人的特別之處都是其他人不可替代的,要我說都好。

  • 12 # 瘋人院的瘋子

    在宮廷劇中皇帝總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各大明星扮演的皇帝角色也很多,就肯定會作比較,提起康熙皇帝的扮演者,不得不提陳道明在《康熙皇帝》中的威嚴和決斷,非常霸氣,讓觀眾直呼看得過癮。

    焦晃版《雍正王朝》中的康熙皇帝是個多面性的人物,而他演繹的卻非常好,康熙既是帝王,又是父親,他自恃一生功績卓越,卻在九個兒子們爭奪帝位的戰鬥中無可奈何。

    康熙皇帝治理國家井井有條,同時也對他的兒子非常愛護,其實康熙早就心中選定了下一任皇帝,那就是胤禛,為了這個兒子,康熙費勁了心思,假意中意胤礽。

    但其實也只是為了保護他那個心中人選,又假裝倒向八阿哥的黨派,尤其讓人震驚的是他竟然將十三阿哥軟禁了十年,他把胤禛的兒子弘曆帶在他身邊照看教化,並且告誡胤禛不能結黨,一定要做一個孤獨的人。康熙的雄才大略實在是讓小編膜拜呀。

    陳道明出演的《康熙皇帝》似乎給人一種話劇感,和實際生活不是很貼切,但是讓觀眾感覺到了皇帝的威嚴霸道,霸氣側漏。

    而焦晃在《雍正王朝》中出演的康熙這一角色一個小小的動作,一個不經意間的眼神和表情,都體現出那種生於帝王之家的心術,語言和動作都不是特別多,但焦晃運籌帷幄,把康熙這一角色飾演的淋漓盡致,甚至給小編一種焦晃其實不是演員,他是一個傑出而又成熟的政治家,他就是康熙,康熙也是他,不分你我。

    記得小編看《康熙皇帝》時被康熙皇帝雄渾壯闊,波瀾不驚的才略所折服,也很佩服陳道明的演技,略微誇張但卻恰到好處不突兀。

    這邊要歸功於焦晃精湛的演技,這兩部電視劇雖然都屬於宮廷劇,但是風格各異,陳道明和焦晃的演技小編也覺得很難做比較。

  • 13 # 平凡的帝企鵝

    如果要論康熙的飾演,誰演的更好,那不用說,就是陳道明,陳道明完全將康熙的千古一帝的平生給完美的演繹了出來。而焦晃演的也很不錯,但是比起陳道明就是要差了很多的。

    如果要對比這兩個康熙的演技,那就要說說二月河前輩的《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了,因為這兩部電視劇裡邊都有康熙的這個角色,只不過是康熙王朝講的是康熙大帝的一生,而雍正王朝講的只是康熙晚年的一些故事了。

    出去鰲拜的康熙,順利的得到了大清的軍政大權,而後康熙在次發現大清的幾個藩王有點擁兵自重的意思了,於是康熙用了五年的時間削了三藩,最後更是大軍馬踏了昆明,將吳三桂全家滅族。

    收服臺灣以後,沙俄這時在次入侵大清的黑龍江等地,於是康熙在次出兵東北,用了整整六年的時間,徹底的將沙俄趕回了老家,東北黑龍江流域徹底歸於大清版圖。

    而沙俄被趕回老家缺並沒有死心,沙俄在次鼓動漠北的草原部落開始反清,於是漠北的準噶爾開始不服從大清的治理,並且有些蠢蠢欲動的架勢,於是康熙果斷出兵漠北,用了十年的時間徹底的毀滅了準噶爾部落大汗的一大家子,從此大清版圖徹底的圓滿了,南到臺灣省,臺灣海峽,北到內蒙的深處,大清也徹底成為了世界第一大國。

    遍觀康熙的一生,光大戰就用了22年,這22年裡康熙真的是南征北戰,光御駕親征就去了三次,最後幾乎是打下了半個亞洲,這份功績在中國的歷史上無論跟誰比都是毫不遜色的。

    在康熙三十六年以後,幾乎是對外無戰事了,康熙將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國內的百姓身上,開始建立起各種跟民生息息相關的政策,直接導致在十年內,大清國力在上一層樓。

    而這時的康熙由於已經取得了前無古人的成績,而康熙自己也開始步入中老年,這時的康熙也是像平常人一樣,開始享受生活了,而政事上開始疏忽了,這時再加上自己的兒子們開始你爭我奪,這時的大清開始走了下坡路。但是憑著大清的底子,一年兩年根本就沒什麼事,就這樣一直到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大帝壽終正寢駕崩於暢春園內。

    康熙這一生幾乎無人敢反對他,包括自己的兒子們,哪一個不是怕康熙怕到骨子裡,一朝太子,康熙是想廢就廢,想立就立,根本就不用擔心會引起朝廷動盪。

    從康熙的這一生完全能看出來,康熙本人是一個自信心非常強的人,而且康熙非常的果斷,敢打敢殺,而且更是一個用人的高手,每一個康熙用過的人,都能證明康熙用人從來沒錯過,甚至於說後來的雍正,一樣是在次證明了康熙的眼光。

    而康熙到了晚年,更是集霸道和王道於一身的帝王,普天之下,四海來朝,八荒納貢,這時的康熙的帝王之氣已經到達了頂點,在中國所有的帝王之中怕是也只有秦始皇能跟這時的康熙並肩了。

    最後歸納一下康熙的主要性格就是,老謀深算,驕傲自信到了極點。

    而陳道明在電視劇中的一舉一動,給人的感覺就是,這個人就是康熙,而不是什麼演員,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給人的感覺就是康熙就該是這個樣子的。有時候與其說是康熙這個角色成就了陳道明,不妨反過來想一想,是否是陳道明成就了康熙呢,雖然這句話說得有點過了,但是其中的意境大家可以租琢磨琢磨。

    而焦晃不管是在雍正王朝還是李衛當官裡邊演的都是老年的康熙,而焦晃演的康熙雖然說虎威尚在,但是怎麼看都是一隻仁慈的老虎了,已經收起了鋒利的牙齒和爪牙,更加像一個鄰家的老爺爺,雖然還是有著霸道的一面,但是體現出來的已經不多了、不霸道的康熙不是完整的康熙,所以說焦晃老師的康熙確實是比陳道明老師的康熙差一點的,不過焦晃老師的康熙也就是跟陳道明比會差,跟其他人比的話,焦晃老師的康熙依然是經典之作。

  • 14 # 社會娛樂雜談

    有人曾經將《康熙王朝》中陳道明扮演的康熙皇帝與《雍正王朝》中焦晃版康熙皇帝放在一起進行評價,有人認為陳道明扮演的康熙皇帝殺伐決斷、霸氣側漏,讓人看著十分過癮,也有人認為焦晃版的康熙皇帝雖然沒有太大的動作幅度,但是卻讓人越看越怕,實際上小編的觀點是帝王心術不在殺伐決斷,而在於舉手投足是否能夠傳遞出足夠的帝王氣息,焦晃版康熙少了一些銳氣但是氣場卻非常強大,讓人不得不折服在其魅力之下。

    《雍正王朝》中的康熙皇帝可以說是將帝王心術發揮的淋漓盡致,雲淡風輕之處卻處處暗藏殺招,既有對一生功績的自信,又有對九子奪嫡的無奈,康熙皇帝在這部劇中的角色非常複雜,既是一國之君也是一個父親,焦晃在這些角色之間的轉換非常到位,能夠爐火純青駕馭這個複雜角色的演員非焦晃莫屬。

    康熙皇帝為了和兒子們鬥法機關算盡,為了選定繼承人,康熙有意磨礪胤禛,不僅暗示要讓胤禛做一個真正的孤臣,而且還將胤禛的兒子弘曆抱到宮裡親自教養,對這個兒子,康熙可以說是費盡心思培養,為了保護自己心中預設的繼承人,康熙更是費盡心機,讓胤礽為其做擋箭牌,將十三阿哥圈禁十年,防止胤禛捲入爭鬥之中,後來又假意向八爺黨示好,作為一個君主,康熙治國理政雄才大略,作為一個父親,康熙愛子心切,對兒子做到了仁至義盡。

    焦晃版的康熙皇帝舉手投足之間都是戲,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便顯示出帝王心術,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就這樣被焦晃淋漓盡致的刻畫了出來,陳道明扮演的康熙皇帝雖然霸氣十足,讓人看著十分過癮,但是話劇氣息非常足,與生活還是有點脫節,而焦晃版的康熙皇帝表演的更加自如灑脫,沒有過多的動作和語言,讓人感覺康熙就是焦晃,焦晃就是康熙。

    但是至於二人的演技孰高孰低,小編覺得似乎難以評價,因為《康熙王朝》與《雍正王朝》這兩部劇完全是兩個不同的風格,《康熙王朝》著重表現康熙皇帝波瀾壯闊的一生,展現其雄才大略的一面,所以稍微誇張的演技更符合電視劇的基調,而《雍正王朝》中的康熙皇帝則要求演員更加內斂穩重,以展現老年康熙的成熟和高深莫測的帝王心術,從這個角度來說二人表演的都非常成功,不過焦晃版的康熙皇帝雖然表面和藹,但是卻讓人越看越怕,越看則越覺得康熙的帝王心術運用的爐火純青,讓人十分敬服!

  • 15 # 77de8

    兩位老師在康熙這個角色塑造上,都給觀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堪稱實力派演員中的佼佼者。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本就伯仲之間。如果硬要比較,個人覺得陳道明老師更細膩,焦晃老師更隨心。個人更認同後者。

    一、“藝術的成功在於沒有人工雕琢的痕跡。”《康熙王朝》中,陳道明老師的表演細膩,但稍有雕琢的痕跡。

    古羅羅詩人奧維德的這句名言是對藝術境界評價的準測之一。“陳道明演的太像康熙了”,這個評論既是對演員角色把握的肯定,也是對演員實破性發揮的否定。在《康熙王朝》劇中,陳老師對康熙皇帝傳奇般的一生進行了全方位刻畫,塑造了康熙一生的“治世明君”形象。

    這種由始至終的人物演繹,難度無疑要大的很多。從初生牛犢不畏虎的青年皇帝,到深謀遠慮的康熙大帝,演員需要呈現給觀眾不雷同的氣質和風格。在整劇的表演中,令我最為讚歎的是平定葛爾丹叛亂這段,那種“氣吞山河而不露於色,驚濤駭浪而無動於形”的帝王氣概在此處發揮的淋漓盡致。

    “當藝術穿著破舊衣衫時,最容易使人認出它是藝術。”焦晃老師把一個滿腹憂患、不怒自威的暮年皇帝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德國哲學家、文化評價家尼采的這段名言,焦晃在《雍正王朝》中飾演的康熙予以了充份體現。有人就他對角色的塑造評論說“他就是康熙!”。劇中,康熙既是帝王,又是父親,他自恃一生功績卓越,卻在九個兒子們爭奪帝位的戰中費盡了心思。

    總之,兩位名家表演都十分精采,都展現了他們豐富的文化素養和精湛的表演技藝。演員的發揮受劇本、導演、場景、服裝和後期剪輯等多方面影響,所以,孰高孰低不能完全靠一部劇來評判。對於兩位藝術家而言,在不同劇本中飾演的康熙這一角色,都取得了現象級的成功,這才是令人稱道的地方。

  • 16 # 米評影視

    從演技來說,陳道明和焦晃兩位都算得上爐火純青了,當然兩部片子劇本也有差異,前者演一生,後者演老年,基本都演出了精髓。

    陳道明的個人魅力值對我來說太大,看到片中康熙年輕時的莽撞,我總不由自主想到從上海一路跌跌爬爬去到三閭大學的方鴻漸;待到裁撤三番失敗,吳三桂起兵造反等挫折之後,逐漸變得老練城府深沉睿智,我又不由得想到《我的1919》中的顧維鈞。

    說到底還是因為太喜歡這位演員,對他的作品太熟悉,難免時不時會發生錯亂代入感。

    但是,以上所有都沒能影響到我對陳道明演技的公正評斷,反而更讓我驚歎他在人物塑造上的精準。

    其實我並不是很欣賞中年演員自身上陣演青年,很容易讓人覺得油膩或歡脫得過份,但陳道明的青年康熙就沒有這個問題,要說缺憾也不過是臉上的粉稍許厚了些,演技方面是真的完全沒有問題。

    焦晃的康熙也好,話劇出身的焦老師,穩中有狠,如靜水下的暗湧,深邃沉穩的表情常讓人生出伴君如伴虎的怯意,猜不透他在想什麼,更顯得高明。

    電視劇到底是影象工程,觀眾是通過演員來了解角色,乃至劇情的,個人形象在這方面絕對是加分項,無法迴避。

    劇中的陳道明,坐臥行動,舉手投足,笑怒嗔默,無一不自帶帝王之氣,因此觀眾更容易入戲,對演員而言,也就更能塑造成功的角色。

    綜上所述,陳道明贏。

  • 17 # 泰坦18代

    我每次都在虎牙直播看陳道明的康熙王朝,不停重播,不停的看,對劇情倒背如流,當時康熙王朝真的是同時期最火的劇,好的就是好的,不用刻意宣傳。焦晃這個演員,抱歉啊,我有點先入為主,除了陳道明老師演的康熙王朝,我已經裝不下任何任何其他康熙皇帝了。

    陳道明老師是有顏值有品行有道德的一個演員,我第一次看道明叔的戲,就是他演的八賢王,出場的氣勢,震懾全場啊,是個自帶光環的男人。溫文爾雅,人又聰明,當時就被圈粉了,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康熙王朝裡面有一段,他到坊間體察民情,把那個省所有管事不管事,只要是官名大的官都叫到一後院聊天。

    有人遲到,有人戰戰兢兢,有人打著小算盤彌補謊言,但康熙就是記性好,坐在亭子裡面,挨個和每個人談了個話,哪年哪月的事都能說出來,然後逐一論功行賞或是處罰,那段演得特別自然流暢,樸實凝練,我把這段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我覺得吧,明叔啊,演技是有的,感情色彩處理也很到位,細節尤其好,就是印象裡永遠是一副正面高大上的形象,不過癮,看多了都一個樣。

    陳道明老師的演技很強,完全可以自如地駕馭許多型別的人物,我個人感覺,好演員有兩種,一種是永遠只能演自己,角色跟著演員走。比如陳道明,唐國強,陳寶國,李幼斌,王志文,小李子,呂中,蔣雯麗,雖然演什麼人都是一個套路,但就是好看,就喜歡這套路。另一種是演什麼像什麼,演員跟著角色走,比如周星馳,吳孟達,梁家輝,何冰,葛大爺,黃渤,張國立也算一個,陳道明是第一種,為什麼劇本不能跟著演員走呢?大家喜歡看的就是好演員。

    陳道明老師在一次訪談中曾說過,自己追求一種“深沉的狀態“,因為他認為有一種觀眾,或者說大量的觀眾喜歡這種“深沉”。這個判斷是有道理的,陳道明在表現蔣介石、聶明宇(《黑冰》中官二代、董事長)時都符合這個狀態,這些角色的成功與他對人物的判斷正確都是離不開的。

    陳道明作為演員肯定是出色的,但一樣有不盡人意的地方,《魂斷秦淮》中的多爾袞,《寇老西兒》裡的八賢王等角色就不是很出彩。陳道明讀書很多、很精,學識淵博,錢鍾書甚至贊其”可以到北大帶研究生“,這一點圈內共知,得到了很多網友的推崇,這是其他大部分演員,尤其是年輕的明星、小鮮肉所做不到的,壓根也不在一個檔次上,這一點應得到肯定。

    演不演得好一部戲,並不一定是評判一個演員演技的標準,有些演員天生就是適合某些角色,至少我不信什麼整容式演技,我作為非專業人士,覺得陳道明演技已經是很出類拔萃了,看過的他作品中每個角色都感覺就應該是那個樣子,個人理解,演員本身就很難,陳道明在如今演藝圈可謂是一個標杆,一個楷模,我聽過很多關於陳道明敬業精神的小故事,為了演好每個角色精益求精的態度,非常讓人敬佩,可是,敬業精神並不等於演技,中國式演員培育體系的最後一代人中,他是技術上的佼佼者。

  • 18 # 梨酥情感

    個人覺得,演員演技好不好,在於是否能夠騙過觀眾的眼睛,一部好的電影或視劇,當演員飾演的人物出現時,觀眾能夠被人物緊緊抓住帶到戲裡,沿著編劇和導演設計好的劇情走,和劇中人物一樣嚇得要死,哭得要命,笑得帶勁,愁得不行,此謂之演技封神。而如果該演員一出場,觀眾立馬就認出來本尊,我去,這不誰誰誰麼,哦,他演的是誰誰誰,嗯,還像那麼回事~這就出戲了,不管說他演得如何像那麼回事兒,也很難達到封神的境界。也就是說,提到一名演員和代表劇作,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劇中人由誰飾演,還是由誰飾演的劇中人,作為評判演技的標準,似乎更為科學。從這個維度講,焦晃老爺子讓人記住了一位有血有肉的康熙大帝,而陳道明讓人記住了穿著康熙帝的服裝坐在龍椅上指點江山的陳道明。當然,兩位都是影帝級的人物,同樣是神,你問如來佛祖和耶穌基督哪個法力更強,嗯,群眾基礎不同,真的不好比,只要普度眾生,做好為人民服務的工作就好。他們都是好演員,演技沒的說。

  • 19 # IT老菜鳥

    我覺得《康熙帝國》和《雍正王朝》都是非常經典的清宮劇,裡面對康熙的塑造都非常的成功,但是有一句話我深以為然,陳道明老師演的是康熙,而焦晃老爺子就是我們想要看到的康熙。

    陳道明老師在《康熙帝國》中是從青年康熙演到了老年康熙。青年康熙剛剛除了鰲拜,年少氣盛,風流倜儻,有一種天下我有,大權在握,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感覺。所以這個時候的康熙是自負的,是有點衝動的,和所有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一樣,尤其還是一個年輕的皇帝。

    但是我覺得恰恰正是平三藩、收臺灣這些風風雨雨讓康熙受到了一些挫折,從而逐漸由一位明君轉變為一代大帝,這個是一個心態的轉變。陳道明老師飾演的康熙,可能由於是從青年到老年,所以對康熙的演繹上依然遺留了青年康熙的痕跡,尤其表現在易怒易衝動,甚至怒到歇斯底里。

    我記得有兩個場景非常明顯,一個是第一次廢太子時圈禁大阿哥胤湜,還有一個場景是索爾圖和太子謀反的事情,陳道明老師演繹的康熙都是怒到了要動手的地步,怒到了上氣不接下氣。而焦晃老師的康熙言語該平和中透著失望,憤怒緊跟著無奈,表情冷漠而威嚴,一瞬間的憤怒之後就是斬釘截鐵的處理,這樣演繹顯然更接近於我們心中帝王心術的角色。

    所以我認為,僅僅就中老年的康熙大帝來說,焦晃老師的演繹是更到位的。一個飽經滄桑的大帝,不能以歇斯底里的憤怒來體現,陳道明老師的不足可能就在這,有時候略微的“過”了一點。

    當然,可能還有一點,《雍正王朝》裡的所有重要配角都是老戲骨,八爺、九爺、十三爺、年羹堯、張廷玉都是絕對老戲骨,很多是國家一級演員,側面也突出了焦晃老爺子演的要更好一些。

  • 20 # 圈外扒姐

    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統治時期,歷史上一共走出了408位皇帝。其中康熙愛新覺羅·玄燁更是被尊稱為“千古一帝”,其歷史地位可想而知!任何一名演員,想要完美地塑造好這個角色,難度無疑是非常大的。其中焦晃和陳道明都曾飾演過這個角色,兩人的表演各有千秋。就觀劇體驗方面來說,個人比較喜歡焦晃的表演。但是如果單純從演技角度來看,兩人對康熙這個角色的把握,扒姐認為陳道明要更好一些。

    陳道明展現更多的是康熙的英氣和霸氣

    《康熙王朝》是著名作家二月河的一部力作,但是這部小說完成之後遭受到了很多專家學者的非議——有美化康熙之嫌!因為電視劇的改編極大地尊重了原著,這反而導致了演員在詮釋這個角色有著極大的困難。

    但很顯然,陳道明做到了!

    陳道明飾演的康熙更像是一個人物傳記:從康熙即位到力擒鰲拜;從收復葛爾丹叛亂到平定三藩再到收復臺灣......我們看到陳道明演出的是一位一代雄主的康熙,年輕時他雄姿英發;中年時霸氣側漏;晚年時不怒自威。

    看過原著和劇本的小夥伴肯定能夠深有體會:陳道明飾演的康熙跟二月河筆下的康熙交相輝映!電視劇和小說主要的目的就是娛樂大眾,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而演員所要做的,就是將原著和劇本中的角色設定“還原”出來,這不正是一個演員演技炸裂的體現嗎?

    焦晃展現更多的是康熙的性格和心理狀態

    我看焦晃版的康熙,他更多的是展現康熙的日常生活、心理狀態。他更多地是通過康熙的肢體動作、微表情等等來塑造這個角色。可能有小夥伴們納悶了:這些不正是演技的表現嗎?這當然是演技的表現,但是個人感覺焦晃飾演的康熙跟陳道明飾演的康熙更生活化一些、平民化一些。換言之,陳道明面臨的角色挑戰更大!

    其實兩位演員呈現的狀態主要是由劇本對角色的要求不同而導致的!陳道明版的康熙更注重一代雄主的威武霸氣,焦晃版的康熙更注重一位皇帝的生活日常。兩人都為我們塑造了不一樣的康熙,焦晃版的給人感覺更“平民化”,陳道明版的給人感覺更“立體化”。

    站在個人立場上,陳道明演出了我心目中的康熙。

    陳道明和焦晃都貢獻出了教科書級別的表演

    演技這東西,本身就是不可捉摸,又難以比拼的。而本身兩人都有豐富的話劇舞臺表演經驗,話劇演員對於角色的把控能力自不用多說。很顯然,陳道明和焦晃都完成了劇本和導演交給的任務。

    選擇任何一位,對另外一位都是不公平的。要是所有演員都能拿出來這樣比較,該多好!也有可能是不同年齡段對於表演這東西理解不同,比如就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問我爸,他堅定地認為焦晃演得更好;而我老公則表示了不同意見——焦晃老師演得無可挑剔,但我就是喜歡陳道明版得康熙,有啥辦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戰的時候士兵在地上挖散兵坑來躲避炮彈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