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技組長

    大資料時代想要做好個人資訊保安防護太難了,很多時候不是靠我們自己就能做好的。下面我就來說說容易洩露個人資訊的三大地方。

    網際網路平臺

    現在上網都要實名認證,註冊帳號都要手機號繫結接收驗證碼,一旦平臺方洩露個人資訊,使用者沒有太多辦法。2015年京東“資訊洩露門”;2020年新浪微博被爆5億App使用者資料在暗網銷售,後被工信部約談。這些案例讓使用者手足無措,毫無辦法。

    如果想要自己的資訊不被洩露,先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這三點,不上網、不快遞,不辦卡。個人資訊一旦被洩露,可能發生裂變式擴散。A洩露給B、B洩露給C和D……關於個人資訊保安問題,目前我只能說“且行且珍惜”。

  • 2 # 引石老王

    如果連基本的資訊保安常識都不懂,沒有安全意識,何來自身防護?

    個人防護的核心是安全意識到提升。而對於整個社會來講,資訊保安防護首先還是裝置與系統廠商的基本防護與社會責任。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安全不是一種應用,它是一種非常專業的基礎設施,個人對於安全與否是不能立竿見影的感知的。

    而企業不同,一方面這是國家戰略要求,一方面企業有專門的或外聘的研究人員在研究專業的安全技術。

    所以,以老王20多年深入密碼安全行業的感受,網路安全時代是國家的要求,那首先就是企業的責任,做一個良心企業很重要,如果為了成本考慮,降低安全級別,甚至放棄安全,說假話欺騙來獲得使用者,這樣的企業在網路安全時代就嚴重缺德啦!

  • 3 # VR黑科技

    1.儘量不使用公共場所的WIFI。對於黑客來說,公共場合的WIFI極容易侵入,這也意味著個人資訊將暴露在黑客的視線下。

    2.儘量訪問具備安全協議的網址。儘量登入網址字首中帶有“https:”字樣的網站,具備這種安全協議的網址的安全性較高。

    3.不同軟體儘量不要使用同一組賬號密碼,黑客常常會購買帶有大量個人資訊的資料庫進行“撞庫”,設定多組賬號和密碼可以防止黑客侵入下一個賬戶,可以及時止損。

    4.妥善處置快遞單等包含個人資訊的單據。對於含有姓名、電話、住址等資訊的單據憑證要及時銷燬,不經意扔掉也可能導致個人資訊洩露。

  • 4 # 靜幽若蘭666

    絕對保護是不可能的,對於頂級網路人才來講,只有想不想獲得而已。作為普羅大眾,資訊價值密度較低,偶爾洩露不太要緊,有這麼幾個方面可供參考:

    (1)公共wifi或者不能確認安全的網路儘量不要連線。

    (2)手機裡儘量不要保留含有個人資訊的照片等;

    (3)個人資訊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進行修飾。

    (4)土豪朋友可以加上企業級安全裝置如防火牆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否推薦i7價效比高的筆記本?預算6000-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