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央行將推出“數字貨幣”已在蘇州試執行。你知道什麼是數字貨幣?與比特幣有何不同?為何要推行數字貨幣?你喜歡拿著10000元現金還是10000數字貨幣?

回覆列表
  • 1 # 實體店老王

    從穩定價值、保值的角度分析,還是拿一萬現金比較好,而現在市場上流通的非法定數字貨幣價值都不是恆定的,如果拿著一萬元數字貨幣,可能今天就會一文不值,明天又有可能價值千萬。但總體來說虧損、變的毫無價值的機率大一些。

    數字貨幣與法定數字貨幣是兩回事,前者私有化嚴重,價格被操控也比較嚴重,它的屬性有點類似股票,價值波動較大;而法定數字貨幣就不一樣了,它是錨定法幣的,以人民幣為例,人民幣(法幣)多少錢,錨定的法定數字貨幣就多少錢,兩者的價值是相同的,且都是國家認可、允許發行的法定貨幣。

    所以,兩者的區別並不大,也沒必要去糾結該 該如何使用,或者說喜歡那種。

    如果仔細劃分還是有區別的,針對其特性,客觀分析下老百姓的喜好

    首先說下法定紙質人民幣的應用場景,自從央行開始發行紙質人民幣以來,紙質貨幣一直作為國內金融體系內流通的介質,上至轉賬、匯款、投資,下至買菜、坐車,都需要用到紙質貨幣,它的存在是不可替代的,它是以國家穩定、經濟水平、黃金儲備量等來決定其價值,而價值的參照物就是世界通用貨幣“美元”。

    後來,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網購、移動支付開始在中國蔓延。因為中國對於新鮮事物的政策是先鬆後緊,電商、移動支付的出現雖然損害了一些實體業的利益,但總體來說是促進了咱們老百姓消費的。緊接著智慧機的出現,國內又出現了移動支付概念,國家又開始大力扶持,各大銀行、電商平臺也在積極參與,最著名的兩大支付平臺就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但與此同時,也暴露了線上交易的一個短板,那就是沒有“統一的數字法定貨幣”作為流通介質,微信支付、支付寶、各大商業銀行雖然互相關聯了,也能在某種程度上達到無縫流轉(資金)的程度,但這只是我們看到的表面,流通的電子貨幣也非法定貨幣。

    各大支付平臺、銀行都是各自為戰。基於此現狀,國家就需要一個能統一線上支付領域的介質,也就是法定數字貨幣。

    基於它應用的是區塊鏈底層技術,它同樣擁有其特質,正好與咱們國家線上貨幣流通的領域亂象屬性契合,普及後也有促進資金流轉、規範行業亂象,豎立良好秩序的作用,所以發行法定數字貨幣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那麼問題來了,法定數字貨幣與紙質人民幣,老百姓更喜歡哪個?

    從本質上講,老百姓更加喜歡能看得見摸得著的紙質人民幣,再加上一些老人的接受能力、認知能力較差, 很難熟悉對智慧機的應用,最終他們只能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依然選擇紙質人民幣。

    這裡糾正一個觀點,紙質人民幣與法定數字貨幣,兩者是不衝突的,也不存在誰會替代誰,對於老百姓來說,會用法定數字貨幣應用(錢包、載體)交易,並且感到了方便,那就直接用好了;但如果覺得紙質人民幣用起來方便,那也很簡單,直接使用就好了。

    國家法律也規定了,任何企業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法定貨幣,而法定數字貨幣與紙質人民幣都是國家法定貨幣(聽起來像繞口令),也就是說在流通、使用上兩者是完全相同的,憑自己喜好操作。

    不過這裡還是舉個例子說明下吧:

    一、比如一個70歲的老人,文化程度很低,斗大的字不認識一籮筐,這一輩子只認識紙質人民幣,對智慧手機的應用一竅不通,那如果他去集市上買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使用紙質人民幣,因為他能看懂,那他就喜歡紙質人民幣。

    二、比如一個年輕人,他喜歡移動支付帶來的便捷,以支付寶為例,如果支付寶這款應用能支援法定數字人民幣的交易與流通,那這個年輕人的支付習慣就會得以延續,也就是說他認為移動支付(法定數字貨幣支付)很方面,他很喜歡。

    所以,對於老百姓來說,一萬的現金與一萬的法定數字貨幣,他們都喜歡,只要國家承認、方便自己,且是真的就好。如果有人白送給他們,使用習慣根本不是問題。

    真正的問題是,老百姓喜歡那種完全取決於個人習慣和硬性規定,這就好比學校老師讓學生寫作業一樣,必須寫,寫不完會有懲罰,作為學生的你,是寫還是不寫?

    此外,再說兩個應用場景,各位自己品一下:

    一、假設法定數字人民幣不可偽造,當一萬法定數字人民幣與一萬不敢確定真假的紙質人民幣放在一起,你該如何選擇?

    二、去開發公司買房,價值3000萬,你是拿著3000萬的紙幣去購買,還是會直接使用移動支付來支付3000萬的房款?

    三、假設我們習慣了使用現金,那別人強制我們使用法定數字貨幣支付,我們該怎麼辦?答案是,能拒絕的就拒絕,拒絕不了的就適應,適應不了的必然會被淘汰。

    所以,習慣是可以改變的,關鍵是看哪種用起來自己最方便,這才是關鍵。

  • 2 # 小凶許

    針對題主的問題回答如下:

    央行數字貨幣和紙幣是完全等價的,是國家信用和財力支撐的貨幣,安全性最高,可以離線支付。

    央行的數字貨幣具有以下特點:

    1、在法律上,機構或個人不能拒絕使用者使用數字貨幣。法定貨幣的背後是國家信用。

    2、從使用者角度看,央行數字貨幣使用範圍更廣,具有無限法償性、強制性。央行數字貨幣安全性更高、使用範圍更廣,而且不用繫結銀行賬戶。

    4、央行數字貨幣能打破支付行業的壁壘,在所支援的銀行和支付工具間實現流通。

    5、央行數字貨幣和紙幣一樣能給予老百姓一定程度的匿名支付的需求。

    數字貨幣正式推出後,由於是法定貨幣,必須要使用。可能會使得使用央行數字貨幣的人越來越多。

    和比特幣等其他貨幣不同,央行數字貨幣和紙幣是完全等價的,是國家信用和財力支撐的貨幣,安全性最高,可以離線支付。央行的數字貨幣價格永遠等同於人民幣紙幣價格,而比特幣等其他貨幣價格兌換人民幣價格會出現大幅波動。

    發行數字貨幣的目的和意義

    1、數字貨幣將有助於人民幣國際化,繞開美元主導的清算系統。如果以數字貨幣為基礎,利用大資料平臺和區塊鏈技術構建一個新的清結算網路,持有數字貨幣的使用者之間可以進行直接交易,就有可能繞開美元主導的清算系統,提高人民幣在國際金融體系的地位,挑戰美元霸權地位。

    2、數字貨幣的落地應用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執行效率,同時還可以防範洗錢等非法活動。比如政府部門的轉移支付,或者定向貸款扶持政策,過去可能存在腐敗和資金挪作他用的現象,但有了央行數字貨幣後,就可以追蹤到數字貨幣的使用路徑。

    3、央行數字貨幣將會進一步推動中國成為“無現金社會”。日常生活中紙幣的流通將越來越少。同時也將極大地改變目前的金融行業結構,紙幣印製和銀行的ATM機將不再需要。

  • 3 # 阿興看世界

    1萬元現金和1萬元數字貨幣兩者比起來價值是一樣的,它的流通和領域是有一定的差別的。人的一個慣有的思維就是如果用現金去買東西就比較節省,比較顧忌錢花的太多,而去被動的大腦去阻止自己有購買的慾望。生活的很多方面,我們用現金去購物去買東西,往往在購物過程中就會有很多東西會考慮再三才會決定去買,而不一定去看到什麼就買什麼是有一定的節制的。現金對於人的購買慾望是有一定的抑制性。而數字貨幣是隻是一個數字概念,沒有一種現金的感覺,在購物過程中看到什麼就有可能去買什麼,有些也許是自己不需要的,也許不會考慮更多的一些問題,也沒有任何疑慮,會直接去購買。往往買回家以後有一大堆的東西都是自己並不需要的,而是因為是有數字貨幣的使用存在才導致購買了一些原本不需要買的東西,數字貨幣會讓人的購買慾望大增,因為他認為他只是數字並沒有現金貨幣的感覺。彷彿這個數字貨幣就不是錢,而是紙一樣。同樣的1萬塊錢現金和1萬元數字貨幣,有可能1萬元現金可以堅持很長一段時間,而數字貨幣也許一天兩天就有可能把它花完。生活中有很多信用卡透支的人都是深有感觸,在使用信用卡過程中,由於不是用現金支付,都是刷刷的感覺是非常的爽,非常的利索,也非常的讓人感到開心,買回來的東西也是非常的讓人順暢,但是在還賬的時候就會面臨窘境和困難的地步。所以說對於我來說,我認為拿著1萬塊錢現金感覺會更好一些,會阻止我更多的購買慾望。當然了,央行在最近要推出數字貨幣,先行在幾個城市進行試點以後使用數字貨幣進行購物消費也是大勢所趨,現金在我們的生活流通領域會越來越少,我們要適應數字貨幣的消費模式,對於數字貨幣要把它像對待現金一樣對待,在購物消費過程中該買的就買,不該買的就不去買,要把它作為一種貨幣現金來對待,而不是隻是以這個數字的存在對待,那麼在今後的消費過程中,就會控制自己的購買慾望,控制自己的一些消費行為,對於生活的今後的分配和安排才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而不是一種畸形的消費觀念。長此以往也會對數字貨幣產生一種習慣,慢慢的取代用現金進行消費結算的一種行為模式。習慣成自然就好,關鍵是要把它作為自己的一種生活習慣來對待,也就不會發生購物無節制,消費沒有任何的顧忌。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這種數字化貨幣將來也會深入到生活中的每一片角落裡。

  • 4 # 知天逆行

    企盼數字貨幣。數字貨幣是國家戰略,其發行有利於節約成本,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是終結美元霸權的手段之一,也是資訊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是社會進步的標誌之一,支援國家發行數字貨幣!

  • 5 # 嚒大聖

    現金未來離開老百姓的消費場景。數字貨幣才是老百姓該用的。

    因為數字貨幣實現了國內與老百姓生活相關的養老、教育、醫療保健、婚喪嫁娶;而人民幣現金將被視為洗錢活動禁止出現在日常百姓交易活動中!

    那麼人民幣現匯現鈔怎麼用誰來用?

    大膽猜測,將用於外貿行業和外貿活動中。

    這樣一方面可以立刻提升人民幣匯率(因為原有的出國學習、以及不能說的一些原因很多人用人民幣現金所以更金貴了),另一方面可以方便國家控制外匯使用增厚家底!

  • 6 # 東本聰財經

    1萬元數字貨幣的前提,必須是央行發行的合法合規數字火幣,比較看好數字火幣的前景,比特幣就不一樣了,比特幣暴漲暴跌,在國內缺少監管。

    比特幣在國內禁止買賣,不受國家法律保護,個人買賣比特幣雖然不會出問題,如果在國內開比特幣和數字貨幣就涉嫌到非法經營。

    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有著美好的前景!

  • 7 # 從重生

    當然是1萬元現金嘍。真是能看得見摸得著。換基本上都能換得到。唉,那數字貨幣呢?就是一個空氣說有就有,說無則無。

  • 8 # 區塊鏈風雲

    作為一個持有數字貨幣4年的人,個人覺得大部分老百姓是無法承受數字貨幣的波動。簡單以主流數字貨幣btc為例。

    17年中旬1000美金—18年初20000美金—18年底3000美金—如今9000美金。

    這其中的波動是巨大的10倍左右的幅度是一般老百姓是無法承受的,它的風險遠高於股市。

    簡單來說btc如同世界電子黃金,它可以帶你規避任何一個國家匯率波動風險,但更適合深入瞭解學習了區塊鏈原理的人,才會堅信數字貨幣的價值,才能當做超長期的投資品。可以拿的住。

    一般老百姓而言當然是更喜歡現金的,拽在手裡,他們覺得安全。而我們覺得數字貨幣拽在電子錢包裡更安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甚至黑客可以拿走。

  • 9 # 解讀快訊

    這其實也得因人而異,對於跟不上時代的就喜歡拿著現金,畢竟這現金是能摸得著看得見的東西,有安全感,有句話說得好手握鈔票辦事不慌。

    同時對於能跟得上時代節奏的就喜歡走哪裡只需要一部手機就能跑遍全世界,這樣畢竟揣現金在身上不方便,而且遇到趴二哥,這也是非常老火的事

  • 10 # 扎卡維

    這個問題的回答必須結合時代背景。

    目前,整個大陸玩區塊鏈或者從事區塊鏈的人,滿打滿算不會超過1000萬,哪怕把對區塊鏈技術一點都不懂的炒幣玩家算進去,也沒有這個數字。

    人們天然只對自己熟悉的東西信任。

    那至於不到1000萬的區塊鏈人士呢?

    他們選擇數字貨幣的概率很大。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認知也會逐漸變化,會有更多的人願意接受數字貨幣。當然這個過程會比較漫長,而紙質貨幣也不會退出金融市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問下廣大劇友,都去搞vlog,吃播旅遊,實體業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