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雅典娜的生活如是說

    湯圓和元宵有很多不同,一般南方人吃湯圓,北方人吃元宵。

    1、製作方法不同:湯圓是包出來的,把糯米粉用開水或冷水和出軟硬適中的面,再把餡料包裹起來;而元宵則是滾出來的,把較硬的餡料沾水放到糯米粉中來回滾動而成(一般情況下都是現場製作銷售)。

    2、餡料的硬度不同:湯圓的餡料比較鬆軟,而元宵的餡料則是必須有一定硬度。

    3、餡料的口味不同:湯圓的餡料有甜、有鹹、有葷、有素,有豆沙、五仁、水果,甚至是有各種口味的肉;而元宵的餡料多為甜,主要是芝麻和花生為主。

    4、吃法的方法不同:湯圓可以蒸熟、煮;而元宵適合用油炸。

    5、保質期的不同:湯圓可以冷凍很長時間保持原樣,所以保質期比較長;而元宵經過冷凍會裂開,所以保質期比較短。

    有很多人擔心吃湯圓或元宵發胖,是否發胖要看是什麼餡料,如果是素餡可以多吃一些。

    一般常規湯圓一個約20克左右,大約四個甜餡湯圓或者五個鮮肉湯圓的熱量約等於一碗米飯的熱量(一般一碗米飯的熱量約280千卡。)

  • 2 # 齊天大兄弟

    這是個老問題,好些人糾結了多年也爭論過多年,其實某度上也有很明確的說明,其實多數人已經明白。今天看到這個問題再次被提及,於是我查了些資料算作一個小結吧。

    湯圓和元宵的區別主要在5各方面。

    1.地區不同叫法不一樣。在北方通常叫元宵,南方叫湯圓。這種差別類似於餛飩和雲吞,叫法不一樣。

    2.原料差別,雖然原料都是糯米,但元宵用的是糯米粉,湯圓用的是用水和過的糯米粉團,水分含量不一樣。用餡方面,傳統的元宵以什錦餡和棗泥餡為主的,湯圓則以黑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和棗泥為主。時代變遷,現在的元宵湯圓早已突破傳統,為了迎合人們獵奇口味,各種餡五花八門。

    3.製作手法不一樣,元宵是以餡為基礎在糯米粉裡滾出來的,而湯圓這是類似我們包餃子,用糯米糰包出來的,這大概就是湯圓元宵做大的差別了。

    4.煮的時間和做的方法有差別,一般元宵個大而重,需要十多分鐘煮熟,而湯圓則3、5分鐘就可以了。元宵可以用盡各種方法,如炸,蒸,烤等,而湯圓吃法好像只有煮,哈哈

    5.口感不一樣,元宵皮勁道,餡有嚼勁,湯圓則是表皮光滑口感細膩。

    儘管他們有些不一樣,但他們一個個圓圓滾滾的模樣,都象徵了人們心中所期盼的家庭團團圓圓,事業美美滿滿,朋友和和睦睦。

  • 3 # 悠然布衣

    這兩個真的不是同一個東西。

    主要有以下的差異。

    一:製作工藝

    元宵是將做好固體的餡兒切成小塊兒,蘸上水,然後在放滿生糯米粉的篩漏上搖啊搖啊搖出來的,其核心工藝是“搖”

    湯圓則是和餃子一樣,把各種餡包進去。其核心工藝是“包”

    二:口感和餡

    元宵偏硬,單一甜口為主。

    湯圓偏軟,鹹甜葷素眾多。

    三:吃法不同

    元宵一般是炸著吃的比較多,但是也可以煮著吃。

    而湯圓則多是煮著吃的,但是也有炒著吃的。

    四:煮的時間不同

    元宵要煮十多分鐘

    湯圓只要煮三到五分鐘

    五:儲放時間不同

    元宵容易開裂,保質期較短。

    湯圓可以冷凍,保質期會比較長。

  • 4 # 武漢壹周

    春節餘額不足,壹周君期待元宵節快快來臨。元宵節吃湯圓還是元宵呢?這兩種食物總有人傻傻分不清楚。管你是“包”出來的湯圓,還是“滾”出來的元宵,壹周君都愛死你們兩個了。

    南北之爭永遠都是充滿硝煙的戰場,因為鹹味甜味,同樣東西的兩種形態,兩種味道,發生爭執,比如元宵和湯圓。

    其實元宵和湯圓是兩碼事,別看它們都是圓圓圓。因為北方的元宵,南方的湯圓,不僅是製作工藝,更在於口味和外型,餡料以及煮的方式,都有所區別。

    首先,一個是地域的區別,元宵是北方的,湯圓是南方的,雖然都說正月十五吃的,但是產地不同。

    在製作工藝上,兩種食品製作方式南轅北轍,元宵是滾出來的,湯圓是包出來的。兩種方式對比,元宵其實在製作工藝上更加複雜,比如它必須先做好餡料,切成小塊,然後把餡料扔進裝滿糯米粉的籮筐裡不停滾動,有的地方是銅做成的籮筐,反正都是讓餡料均勻地滾滿,為了讓餡料越滾越飽滿,還必須不停灑水,讓糯米粉沾滿餡料,滾成乒乓球大小,滾成均勻地圓球就算成功了,所以,元宵的表皮都有些凹凸不平。

    湯圓必須手作,糯米粉合水擀成湯圓皮,再將各種餡心包進去,捏緊口子,搓成圓形湯圓。

    在餡料方面,元宵的餡子不如湯圓豐富,主要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等幾種餡料混在一起,而湯圓的餡心真是花樣百出,光甜的就有好多種,黑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棗泥,更別提鹹肉湯圓,還有鹹菜的,反正只要有好吃的餡心,包進去就得了。

    因為元宵是滾出來的,所以下鍋煮的時候,元宵表皮的糯米粉都會混合的水中,所以煮出來的湯是比較糊的,而且吃起來的口感要比湯圓稍微粗燥一些,但是表皮也同樣比湯圓更有嚼勁,元宵更結實,也比湯圓更管飽。

    走細膩精緻路線的湯圓,煮出來後湯水清清湯圓白,湯圓浮在水面,光潔美麗,口感特別軟糯,壹周君最喜歡湯圓被咬破的那一剎那,餡兒會像流沙一樣流出來,甜滋滋,特別滋潤腸胃。

  • 5 # 愛吃小薯條的貓

    元宵佳節將至,依據傳統習俗我們會吃元宵或湯圓,很多人會認為元宵即湯圓,只是南北方叫法不同罷了,其實他們倆要說:其實不一樣。就好比菠蘿和鳳梨橘子和桔子的區別。

    湯圓和元宵兩者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個子的特點。

    相同點是食材使用:

    元宵和湯圓儘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別不大,實際是兩種東西。由於元宵和湯圓都是用糯米粉做皮,並且常採用芝麻、白糖等做餡料,因此容易讓人混淆。

    不同點是製作工藝:

    1. 湯圓是包出來的,做法有點兒像包餃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團(跟做餃子時和麵一樣),用手揪一小團溼面,擠壓成圓片形狀。挑一團餡放在糯米片上,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做成湯圓。

    2. 元宵是滾出來的,工藝比湯圓複雜,首先需將餡和好,凝固的餡切成小塊,過一遍水後,再扔進盛滿糯米麵的笸籮內滾,然後再過水,繼續放回笸籮內滾,反覆幾次,直到餡料沾滿糯米麵滾成圓球。

    但不管元宵還是湯圓都不可多吃,尤其是腸胃功能較弱的老年人、兒童、和病人。

    最好祝大家元宵佳節快樂!

  • 6 # 小吼

    謝謝邀請。元宵和湯圓的最大區別就是製作工藝不同。元宵是滾出來的,湯圓是包出來的。不是有句話叫"北滾元宵,南包湯圓"。元宵最早起源與北方,所以我們叫元宵節,而不叫湯圓節。爾後,南方盛行湯圓。製作元宵時,首先要將餡料做好,沾上水,再投進盛滿糯米粉的容器內搖;然後再沾水,繼續滾上糯米粉,如此反覆多次,讓其逐漸變圓、變大,表面粗糙。所以元宵更有嚼勁。

    而湯圓做法則像包餃子,先把幹糯米粉加水和成麵糰,再用麵糰去包餡料,團成圓形,做好後進行速凍,便於儲存。湯圓多由機器製作,表面多光滑。

    其次元宵湯稠膩,湯圓湯相對清稀。元宵和湯圓都是正月十五的佳節團圓象徵,雖料不同,燃意義相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傳統。

  • 7 # 亞洲食學論壇

    年關剛過,又將迎來元宵節。元宵佳節自古以來就是極為重要的傳統節日,更有看花燈、吃湯圓這樣的傳統習俗。過去有:“上燈元宵落燈面”這樣的說法,北方的人們在元宵節這一天喜歡吃元宵,而南方人多吃湯圓,元宵與湯圓看起來相似,但是除了名字不同之外,在製作方法上也大相徑庭,用一句話來形象的概括,那就是“滾元宵,包湯圓”。

    元宵是將餡料放在糯米粉裡,糯米粉自然而然的就粘在了餡料上,一邊滾一邊撒些水,慢慢地就滾成了元宵,表皮薄而幹,煮好之後才會吸收水分變得粘稠。湯圓的製作方法則有點像包餃子,是用糯米粉團包上餡料再收口做成湯圓,因為湯圓水分大,不易儲存,不過現在有了速凍方法,各種餡料的湯圓在超市裡都能買到。南宋周密《武林舊事》一書中提及:“節食所尚,則乳糖圓子,澄沙糰子……十般糖之類”,這裡的乳糖圓子,澄沙糰子都是湯圓,只不過餡料不同。

    周必大在《平國續稿》中曾寫道:“元宵煮浮圓子,前輩似未曾賦比”,又說因為前人沒有寫過,所以他寫了一首詩:“今夕知何夕,團圓事事同。湯官尋舊味,灶婢詫新功。星燦烏雲裡,珠浮濁水中。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

    宋代呂原明在《歲時雜記》中記載:“京人以綠豆粉為科斗羹,煮糯為丸,糖為臛,謂之圓子鹽豉,又如人日造蠶,皆上元節食也”。當然湯圓也不僅只是元宵節這一天才會吃,比如說,在南方地區,冬至人們除了吃餃子也愛吃湯圓,冬至吃湯圓這一習俗在明清時期就已經約定俗成,在史料上也有記載:“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也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來”。

    Cola

  • 8 # 紅塵一過客

    湯圓和元宵,說是一個樣,實則有不同,象徵團圓和美好。

    正月十五日,元宵佳節到。網友來相問,湯圓和元宵,區別是什麼?正月十五未走年,首先問聲大家好?然後再來說分曉。北方叫湯圓,南方叫元宵。元宵機器做,湯圓人工包。名字不相同,願望一個樣。無論稱湯圓,還是叫元宵,都是圖個吉祥和如意,象徵團圓與美好。不管一樣不一樣,還是相同不相同,中華民族十三億,共是一個大家庭!包湯圓,吃元宵,歡天喜地過佳節,幸福生活步步高。

  • 9 # 海燕的廚房

    問題:元宵和湯圓的區別在哪?

    很多人都覺得元宵和湯圓是同一種食物,只是叫法不同,實際上兩者有相同之處也有很大區別,容易造成誤解的是因為它們都是糯米做的圓子,外形上一致,所以元宵湯圓很容易混為一談。

    和大家解析一下元宵和湯圓的真正區別,在於製作的工藝:

    1,元宵的製作工藝,重點是“滾”,所以,元宵是滾出來的

    2,湯圓的製作工藝,重點是“包”,所以,湯圓是包出來的

    因為兩者製作的工藝不同,所以煮熟的時候湯水也是有差別的:

    1,元宵煮好後,湯色偏濃

    2,湯圓煮好後,湯色偏清

    但是兩者相同的地方是在原料和外形上,都是糯米粉+餡料製作而成的圓形丸子哦~

  • 10 # 承澤仁

    感謝題主

    湯圓和元宵一個是北方認吃的,另一個是南方人吃的,中國老話說,正月十五鬧元宵,按照中國上千年的傳統民俗,在這一天人們除了看花燈,猜燈謎,還要全家團聚吃元宵,寓意不言自明新年團團圓圓甜甜蜜蜜。

    元宵和湯圓都是採用糯米粉當做外皮來使用,而且會採用芝麻,白糖一些配料來做餡料,整體上很容易讓人混淆,但是兩者在製作工藝上還是會有很大的的區別。

    北方人叫“滾”元宵

    元宵在製作商要比湯圓要複雜繁瑣點,首先要講和好,凝固的餡料切成小方塊,從水中過一遍,再放進糯米麵的籮筐內進行翻滾,然後再過一遍水,繼續進行內滾,以此進行反覆操作,一直到餡料沾滿糯米麵滾成圓球才算製作完成。

    南方人叫“包”湯圓

    湯圓的做法和我們包餃子有點相似,先把糯米粉加水合成分團,用手直接揪成一小團溼面,再進行擠壓成原片形狀,調成一團餡料放在製作好的糯米片上,再用手收口就可以做成湯圓。

    元宵和湯圓兩者口感不一樣,元宵勁道有嚼勁,湯圓圓潤細滑。看似一樣,但是在整體做法上是兩回事情,南北方習俗不一樣,同樣飲食習慣也不一樣。

  • 11 # 做你的晴天9

    元宵和湯圓的區別在於製作方法,和地域不同。北方滾元宵是正月十五的一種習俗。而南方包湯圓是一種民間小吃。

    北方元宵做法。

    元宵”是放好餡料後手工“搖”,使用的糯米粉是將糯米泡後再用石碾子磨製。餡料是硬的,常常加入各種果料。一般餡料會被切成小方塊,然後沾點水,在滿是乾粉的笸籮裡來回滾,直到所有的餡料都被裹住。因為元宵表面也是乾粉,下鍋以後會混湯,吃起來也更有嚼勁。小時候 家家過元宵節都會自己做些, 可以炸著吃。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很少有做元宵的了,因為很麻煩。

    湯圓的做法。

    “湯圓”呢是用水磨溼粉包製出的。先和麵,然後做出圓形的劑子來,放小塊餡料,再把麵糰抱緊。糯米粉包制時能放入更多的油脂,餡料也不會出現大的顆粒果料,所以湯圓吃起來,口感軟滑細膩。 現在北方過節也很少吃元宵了,也都會煮湯圓,因為方便。

    這就是區別,做法不同,吃起來口感也不一樣。最主要是元宵可以炸著吃。而湯圓不可以。

  • 12 # 一隻蛋黃包Ya

    湯圓跟元宵我都吃過,看起來差不大多,但是因為製作方式不一樣,所以它兩的口感還是有區別的,儲存方式也大有不同。跟大家說一說區別:

    (1)湯圓跟元宵的做法不一樣:

    有些朋友知道,南方主要是“包湯圓”,即用糯米碾成粉,用生糯米粉跟冷水和成一個糰子,再把想吃的餡料包進去,放手心裡搓成一個個白胖的小糰子。

    而北方多用“滾元宵”,將豆沙、黑芝麻做成固體餡料,再一個個切成小塊兒,蘸上一點水,然後放入生糯米粉的篩漏裡搖啊搖,搖的過程中撒點水,餡兒沾水跟糯米粉後就滾成了小球。

    (2)吃法不一樣

    湯圓呢,我們可以煮著吃,也可以花式炒著吃。下鍋水煮的湯圓不到五分鐘就可以撈上來吃,湯頭是較清澈的。

    元宵因為生糯米粉吸水後,湯頭會變的渾濁濃郁,而且時間比較久,得數十分鐘去了,所以相較於湯圓。元宵得久一些。

    (3)湯圓儲存時間更久

    全國各地大小超市都能買到速凍湯圓,因為湯圓更好儲存,很多地方過年過節都會吃湯圓。

    而元宵很容易開裂,多放幾天跟冷凍後,元宵皮就會裂開,露出餡兒來,所以一般賣元宵的鋪子都是現做現賣,現煮現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發現你的臉什麼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