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牆哥帶你看電影

    簡單說一下吧

    《使徒行者》第一部在豆瓣評分就有6.8分,可謂好評如潮,不管是槍戰還是兄弟情戲碼都是可以拿的出手的,並且劇情緊湊,讓人感覺很刺激,可以和掃毒不相上下,並且人物刻畫很細緻,渣渣輝,古校長和吳鎮宇都演技線上

    剛上映的《使徒行者2》採用原班人馬,重新出戰,故事劇情跌宕起伏,兩位重量級演員張家輝和古天樂能攜手的機會不多了,歲數都不小了,這部電影相信一定會有一個好的成績,況且經過掃毒2的洗禮,個人感覺古校長又要創造一個奇蹟了

    個人感覺,《使徒行者2》票房過10億沒問題,15億也應該問題不大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2 # kuanie

    感覺劇版印象比較深,影版也很好,但是沒那麼驚豔,可能個人深受TVB的毒害,而且掃毒二的成功不光電影的的成功,更是華叔和古仔的人格魅力,掃毒二票房肯定比上一部高,但高不到哪裡去,畢竟現在還是哪吒的天下。哪吒看後的感覺就是,很多橋段能讓我,想起星爺,總之星爺對這個時代的影響真不是蓋的,還是希望星爺能在出演一部,約上達叔,如花,石榴姐,小強,旺財等等,你的影迷現在長大了。

  • 3 # 一馬千言

    對於香港電影警匪來講,無間道系列可能是始終繞不過的討論點,無論是劇情還是演員對角的拿捏,這就造成很多警匪片的情節套路在觀眾看來過模板化。而TVB年度現象級“神劇”,《使徒行者》在當年24億總播放量的收視冠軍,無論在香港還是內地徹底掀起了一陣“臥底”熱潮。通常來講劇集翻拍成電影大機率會“翻車”。然而電影版《使徒行者》卻一舉斬獲6億票房。而這足以讓沉寂許久的香港電影人振奮起來。

    《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延續了第一部的原班人馬,張家輝、古天樂、吳鎮宇三位影帝將會在大熒幕中再續兄弟情緣,再有新科視帝馬德鐘的加入,神級陣容堪稱無敵!定檔8月9日暑期檔!故事延續了該系列“找臥底”的主題!但以全新人物關係展開故事。兄弟戰場也由前作的巴西變身為此次的緬甸、西班牙,“鐵三角”張家輝、古天樂、吳鎮宇將以新身份演繹全新諜影行動。據悉,這也是緬甸政府第一次對外國劇組開放取景。

    除了主線“找臥底”之外,兄弟情也是一大看點。在片中古天樂和張家輝飾演的兄弟糾纏了30年,雖然一度分離,但仍心繫彼此。作為兩人片中“師父”的吳鎮宇也說,他們三人一起在槍林彈雨裡並肩作戰過,無論發生什麼事,他都選擇無條件地信任兄弟。

    《使徒行者1》中在用槍聲打出摩斯密碼的暗號、吳鎮宇在賭場魅力四射、古天樂與張家輝敲酒瓶帥炸等場面都成為了該電影的記憶點!而之前曝光了角色的海報,海報中一道醒目紅線也暗示了電影中案情關鍵的摩斯電碼。片方還透露在角色海報中設定了一枚“彩蛋”,當集齊了所有角色海報組合到一起時,摩斯電碼便會顯露“做兄弟,在心中”的暗示。而影片slogan殊途重聚,卻又似乎暗示了無論彼此身處不同陣營,黑白兩道,割捨不掉的永遠是兄弟情義。這是《使徒行者1》電影中的經典核心,也是該片對延續前作的致敬。

    去年剛奪得無線視帝的馬德鍾,坦言想拍多些電影,於是便有了《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中與三大影帝張家輝、吳鎮宇及古天樂大斗演技的精彩場面。新晉影帝馬德鍾加盟《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無疑對港片港劇迷來說都是一個意外驚喜!除了幾位主演外,還有眾多金牌配角同臺獻技,值得一提的是新人劉宇寧和張亦馳也有加盟,此前張亦馳憑藉《流浪地球》中李一一的角色為觀眾熟知。

    作為港產警匪動作的代表作,《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中依舊會有令人腎上腺素狂飆的動作戲碼,在熒屏中能看到驚險刺激的飛車、槍戰、打鬥等場面,還感受到行雲流水、的教科書般的演技對決。

  • 4 # 咪呼迷糊

    掃毒二刷了兩遍,使徒行者二刷了兩遍,因為我超級愛港片現在,無論視覺,音樂,節奏,畫面,情結鋪墊都好棒好棒!!!個人感覺還是掃毒二場面更壯觀,更牛掰,更驚心動魄。不過使徒行者仍然值得你去電影院觀看!三位影帝演技炸裂!堅定了我以後繼續支援港片的決心!

  • 5 # 老子是吸貓大魔王

    梁朝偉,劉德華,梁家輝,吳鎮宇,劉青雲,張家輝,任達華,林家棟,周星馳,古天樂,吳彥祖,張耀揚,方中信,張智霖,郭富城,鄭伊健,黃秋生,曾志偉,排名不分先後,港片十八羅漢!

  • 6 # 電影彈力喵

    《使徒行者2》昨天(8月7日)上映首日票房1.7億,開了個好頭,按首日這個票房成績來說,預計最終票房會和《掃毒2》差不多,突破10億大關不成問題,但要到15億可能還是比較困難,原因分析如下:

    首日票房火爆,得益於“七夕”紅利

    七夕現在也變成商家促銷節點了,而且作為中國情人節,促進情侶們出門消費的能力,一點都不比2.14的西方情人節差。

    《使徒行者2》選擇七夕這個檔期上映可以說非常反套路,電影型別本身和檔期屬性不符,但也不影響七夕當日唯一一部新片的紅利。

    昨天雖然是週三,但由於七夕的觀影人次增量,讓《使徒行者》變成昨天的觀眾首選,在沒有愛情片的情況下,情侶們在七夕看張家輝和古天樂秀了一場恩愛,而且秀的質量還不差,為本片積累了首日上映的好口碑。

    因此首日這麼高的票房,如果放在正常的週五上映,可能很難達到,雖然賺了個開門紅,但可以預見到週末可能會因為《上海堡壘》前期的粉絲集中觀影,導致票房分流,要到15億還是非常有難度。

    《使徒行者2》口碑炸裂談不上,只能說中規中矩

    題主說本片口碑炸裂,我認為還沒到這麼好的口碑,質量來說只是中規中矩,感覺還沒有第一部的各種反轉來的精彩。

    但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觀後感覺和《掃毒2》差不多,屬於值得一看的港片,加上劇集和第一部的人氣積累,這部票房突破10億大關不成問題,但要到15億,還得看同檔期的《上海堡壘》會不會口碑崩塌,為本片騰出空間,畢竟檔期內《哪吒》的勢頭還是很猛,佔據了大量的市場空間。

  • 7 # 64648455646

    其實無論香港哪個導演拍這種警匪片、動作片、黑幫片一般都非常得心應手,每次都不會讓人失望,。現在的觀眾很挑剔,劇情設定不恰當或者沒有驚喜很容易被猜中結尾,但看港片的劇情反轉每次都會意想不到,無論題材多麼扯或者不切實際總之最後呈現出的效果非常精彩,可以說全程無尿點,很燃、很緊湊、很過癮。當然演員也相當重要,演技至少不會像看某些*B電影看似有所謂的“演技”其實在強凹,觀眾看的相當尷尬,電影院的時候看到張家輝在審訊室對著窗外做出一個表情當時瞬間讓我渾身起雞皮疙瘩。

    使徒行者一的時候很多評論不友好,去年使徒行者一上映的同期電影在我老看來可以說慘不忍睹,當時看完使徒行者一的時候我覺得很精彩,絕對對得起我掏出的電影票,(最後結尾曲華晨宇唱的很動情)。所以今年出第二部的時候很激動,又是古仔演的,一定要去支援,我覺得甚至可以二刷,畢竟現在需要帶著腦子看的電影原來越少。

    還有一直以來我想探討的問題,看大多數內地拍的電影,精彩的片子屈指可數,曾經一度是流量至上的時代,出現多少毀人觀感的作品,其實根本稱不上作品。很長一段時間我以為是亞洲人長相問題,因為同胞長相太瞭解 ,所以總能get到尷尬的點,看歐美人為什麼不會尷尬,或許陌生產生的捉摸不透,看著容易進去狀態。可我同時追了很多部南韓電影和一部日劇,同為亞洲面孔,我很佩服他們呈現的演技。我頓時又覺得是語言的問題,聽不懂所以看字幕不容易尷尬,現在再回頭對比發現不一樣的最終強調都是演員的演技,就臺灣的劇我也很容易尷尬。內地基本都是明星,專業演員很少。前期都在套取流量,商業價值,綜藝效果,作品品質什麼根本不會在意,等到有一天成為一線明星二線明星的時候,網上出現diss演技的時候,也有可能看著別的演員獲獎的時候,內心會稍動波瀾,也就在這個時候他們才會在意,再拍一些扮醜的劇、正劇、愛國劇等等比較能“顯示”出“演技”的作品,挽回口碑立志要做一個有演技的演員,或者有些人迫切證明自己特別有“演技”,還安慰自己安慰粉絲,不在意別人的評論,做好自己之類的雞湯,我覺得這就是區別,他們沒有基本的修養,沒有尊重自己的職業,沒有對得起支援他們的人,和自己的片酬付出不成正比。是什麼滋養了這麼多的明星,即使沒有演技,沒有作品,看著替身和炒作錯過在這個圈子。是廠商和投資人還有腦殘粉,如果沒有其中任何一方的支援都不會把這些人養的又肥又貪!總有冤大頭來買單!

    當然扯的有點遠!好在我們所有的觀眾品味都在提升,不再會為了某一個明星去無條件支援一部爛作品,本著什麼好看看什麼的原則,打垮了不少沒有誠意的電影,就像今年的哪吒,老老少少都去捧場。所以我覺得一部好作品如果有足夠的自信根本不用全國性的站臺宣傳,鄧超每次電影上映宣傳真的無所不用其極,搬出老婆、老媽、閨女、兒子……,讓娛樂圈明星轉發,各種上熱搜炒話題,深怕有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的電影,最後的結果在我看來很失望。(希望噴子留情)

    總之使徒行者電視劇不錯!使徒行者一不錯!使徒行者二拍的也很成功!大家可以去支援!一部劇名不改,演員不變的情況下,我覺得還可以出第三部!很期待!

  • 8 # 影視跳動

    我希望它能過15億,但客觀上它又很難到達這一高度。

    2016年暑期檔,在那個國內流量明星稱王稱霸和充斥“港片已死”論調的年代,《使徒行者》上映前,幾乎沒人看好,結果古天樂和渣渣輝這兩個雙保險帶著影片一路逆襲,奪得了6.05億票房的成績。

    這個票房算不上高,但跟預期對比,非常亮眼,特別是打敗了同檔期“流量明星影片”-《微微一笑很傾城》(楊穎和井柏然主演,2.75億)。

    我對《使徒行者》印象很深刻,原因之一是我看的是“映後見面會場次”:佘詩曼、許紹雄和作為武指的錢嘉樂(題外話,許紹雄和錢嘉樂是我見過的為數不多表裡如一對人異常友好的明星);

    第二個原因是那個場次剛好是在杜比全景聲廳放映,有一幕是張家輝在巴西體育館對古天樂開槍的,那槍響聲在杜比全景聲的表達下,異常震撼,從此,愛上了杜比全景聲。

    一晃三年,續作《使徒行者2》終於來臨,三年間,國內電影市場風雲變幻,面對早已不能同日而言的內地市場,《使徒行者2》的票房前景有好的一面:

    一. 影片創作班底的延續

    《使徒行者2》延續了前作“導演文偉鴻+主演:張家輝/古天樂”的主要創作班底,創作班底的延續有利於內容的穩定性,雖然,續作的故事已經跟前作沒有太大關聯。

    另外,古天樂和張家輝是目前香港電影的臺柱,在內地也極具票房號召力,兩者就是影片的雙保險。

    二. 港片的環境和製作升級

    今年已經上映的影片中有兩部港片帶給了市場足夠的震撼:四月份上映的《反貪風暴4》,其打敗了同期上映的超英片《雷霆沙贊!》,以港片身份為中國產片大大爭了把光;7月5日上映的《掃毒2》,破掉了《無雙》創下的12.73億的港片內地票房紀錄。

    這兩部影片足以讓“港片已死”的論調沉寂,同時,也為後來的港片爭取了有利的輿論和觀眾觀影氛圍。

    另外,面對日益壯大的國內市場,港片也用“製作升級”來回應著,《掃毒2》實地搭建中環地鐵站就是例證,而《使徒行者2》為了應對製作升級,將視野擴大到國際上,並在緬甸和西班牙實地取景。

    值得一提的是,上面的兩部港片都有古天樂在,加上《使徒行者2》,這是古校長目前為止在國內上映的第四部影片,古校長之熱能夠傳承在《使徒行者2》身上。

    三. 質量

    這個質量主要反映在觀眾口碑上,《使徒行者2》開局評分如下:貓眼9.2分、豆瓣7.2分,這個評分如果我們參考《掃毒2》目前的貓眼9分、豆瓣6.2分,就可得知其不會在開局階段崩盤,票房有了一定的延續性。

    但評分更進一步也折射出對影片票房不利的一面,這個接下來再談。

    我們再來看對《使徒行者2》票房前景不利的因素:

    一. 頭部內容因素

    所有人都知道目前電影市場的頭部內容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頭部內容的好處在於,它吸引了上至媒體、下至觀眾的絕大部分注意力。

    這可以從《哪吒》在上映第二週仍能壓制貓眼高達9.5分的新片《烈火英雄》就可以看出,而且,在8月7日《使徒行者2》第一天公映時,已經來到第三週的《哪吒》仍然能夠佔據全國大盤票房排行榜第一的位置,就能看出頭部內容對市場的吸引力之大。

    在上映首日、在大量19.9元票補的加持下仍然不能將《哪吒》的單日票房冠軍拉下馬,說實話,《使徒行者2》被《哪吒》繼續壓制的機率已經無限增大。

    二. 檔期競爭

    除了《哪吒》外,《使徒行者2》還要面臨評分高過自己的《烈火英雄》、以及9日上映的中國產科幻片《上海堡壘》的競爭,《烈火英雄》在《使徒行者2》上映首日仍能取得1.24億票房,證明了其口碑發酵帶動的票房後勁。

    而《上海堡壘》儘管很多人不看好,但其流量卻異常的高-貓眼想看人數21.3萬是實打實的,而且,影片又有19.9元的票補加持,起碼在8月9日的上映首日,會對《使徒行者2》的排片空間和客流帶來巨大的分流。

    別忘了,8月23日立馬就是《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上映日,速激系列在國內是媲美復仇者系列的存在,其上映會對很多影片排片空間造成巨大的動盪。

    三. 評分

    上面說的開局評分並不等於最終評分,還是以《掃毒2》來比較,其開局評分貓眼甚至達到過9.4分,也就是說目前《掃毒2》的貓眼9分和豆瓣6.2分,是在經過一個月時間、分別在59.4萬和10.2萬打分人數後基本鞏固下來的。

    而《使徒行者2》顯然不是,其評分現在已經降到貓眼9.1分和豆瓣6.8分,降幅如此之快代表了其內容性的不穩定。

    正常來講,第一波觀眾很多都是鐵粉,打分的機制代表了打分人數越多、想要維持高評分越不易,評分下滑折射出來的內容性,肯定大大限制了影片的票房後勁。

    如此看,《使徒行者2》的票房走勢有利好的一面、也有“蒙上陰影的因素”,結合來看,弊大於利,並不看好其能夠破15億。

  • 9 # 劇說時代

    我感覺電影《使徒行者2》的票房應該在10億以內,最多10億左右,15億的可能性不會太大。

    電影《使徒行者2》在昨天上映,上映首日的票房為1.71億。到目前,電影上映的第二天下午,累計票房為1.92億,預計今天結束電影的票房可以突破2億。

    為什麼不看好電影《使徒行者2》的票房呢,因為目前的微電影市場的競爭太激烈了。本來在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之前,我以為今年的暑期檔不會再有像17年的《戰狼2》和18年的《我不是藥神》這樣的爆款電影了,但是沒想到電影市場上出現了《哪吒》這匹黑馬,不僅在上映後輕鬆破億,拿到了首周6.56億的票房,更是在上映的第二個週末,連續兩天拿到了日票房超過3億的好成績,在上映14天后,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已經累計獲得了29.84億的票房,超過30億是分分鐘鐘的事情,更是已經連續13天成為日票房冠軍。在昨天的七夕電影《哪吒》的票房走勢更是超越了《戰狼2》的“戰狼曲線”,雖然《哪吒》這部票房黑馬的出現激活了今年的暑期檔大盤,但是也因為這部好電影的出現,使得其他電影的競爭壓力變得更大。

    儘管電影《使徒行者2》上映首日口碑和票房都還不錯,但是卻無法撼動《哪吒》的霸主地位,甚至在昨天日票房超過了黃曉明的《烈火英雄》後,今天的票房資料又被電影《烈火英雄》反超。所以接下來點的一段時間電影《使徒行者2》面臨的票房競爭依然很嚴峻。

    在我看來電影《使徒行者2》應該是一部和《掃毒2》超不多的電影,無論是型別還是電影的質量,當時電影《掃毒2》之所以取得了將近13億的票房,是因為在七月份,很多準備上映的電影紛紛撤檔改檔,使得原先被看好的一些電影推出了票房競爭,而同期上映的電影質量又比較一般,比起電影《掃毒2》尚有差距,這才有了電影《掃毒2》超過10億票房。

    而電影《使徒行者2》則沒有那麼幸運了,同期電影競爭力太強。不過還是希望在接下來的這個週末電影《使徒行者2》會有好的表現。

  • 10 # 得著說

    參考《掃毒2》的票房成績,即便有勞模古天樂等四位金像獎影帝加持,目前票房2.11億(8月8日)的《使徒行者2》怕是10億左右的成色,但難破前者的港產片內地票房記錄。

    一部電視劇衍生出一部電影,《使徒行者》系列是香港影視圈的一次難得的成功。

    時間回溯到2014年,以推出金牌電視劇見長的TVB,推出了一部名為《使徒行者》的時裝警匪電視劇,《反貪風暴4》中飾演大反派的林峰,搭上苗僑偉、佘詩曼等港產明星,講述了一段警隊臥底絕境求生的驚險故事。

    都說“港產片”已死,內地也很久沒有萬人空巷追過港產電視劇了,但只有一個題材是例外,那便是警匪類。黑幫和警方之間的明爭暗鬥,摻雜上臥底、雙雄、善惡、背叛和兄弟情,便是一部充滿神秘色彩的灰色經歷。

    於是到了2016年,古天樂、張家輝、吳鎮宇與電視劇版“老人”佘詩曼,拍了一部同名電影。說來,24億的累計播放量電視劇版,也算是港產電視劇的奇蹟了,這樣成熟的大IP出電影版也是順利成章的。

    本來,當時的主流觀眾並不十分看好這部片子,卻因臥底故事的強烈緊張感、壓迫感而心生了意外驚喜。幾位影帝在電影版中過足了戲癮,步步驚心的劇情和標準不低的製作,讓這部作品在國內院線順利拿到了6.06億累計票房。

    因此,當《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選在2019年暑期檔上映時,觀眾因為電視劇版和首部電影版的“意外驚喜”而充滿期待。只不過,2016年的市場與現在的市場,在形勢上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了

    2019年,算得上港產警匪題材扎堆上映的一年。從春節檔的《廉政風雲》算起,再到《反貪風暴4》、《追龍2》,直到古天樂、劉德華領銜的《掃毒2:天地對決》,以12.94億元的微弱優勢超越去年創造港產片內地票房的《無雙》(12.73億元)。

    這些年,能入觀眾法眼、令人印象深刻的港產電影,除了王晶的《澳門風雲》系列等幾部片子之外,剩下的幾乎都是警匪題材。如果關注往年的香港金像獎,就會發現其實港產片從來都沒那麼“題材單一”,只是,內地觀眾形成了“港產警匪片就是好”的思維定勢,大家也就好這一口。

    以港產影視圈成熟、完整的產業體系,以及警匪電影萬年不變的“三板斧”(臥底、雙雄、動作),《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的成色和質量,觀眾心裡還是有把握的,和良莠不齊、竟是雷區的中國產電影比起來,一定不會有多差,但是,非要強求這部片子能夠有多超前的點子、多創新的路子,就有些強人所難了。

    《使徒行者2》的成色,超過《鼠膽英雄》這類片子是沒問題的,但是與“國內動畫新標杆”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向消防戰士致敬”的《烈火英雄》比起來,無論題材的單一性還是票房號召力上,都缺乏必要的支撐,這也是港產片的“短板”所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昂達G41L主機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