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olo57

    能夠中探花筆中狀元還高興的,一般都是家世顯貴,世代官宦人家出來的“顏狗”。

    首先由於出身,他能非常清楚地認識到前三名待遇基本一致,不管科舉小年還是大年,都落不了他的庶吉士,不影響前途的前提下,心性放蕩不羈,愛自由的他自然會有更別緻的選擇。

    其次,探花比狀元多的一個寓意是同科當中就他青春年少長的最好,其中最悲催的一個例子就是小李探花了,對你沒看錯,就是玩飛刀那個小李探花。這倒黴孩子,據說父子三人都是探花,老李考了個探花,心裡不甘心,準備在兒子身上討回來,大李寒窗苦讀,把身體都熬壞了,大家都公認他學識最好,本來該當狀元,結果皇帝一問,你爹是探花,咱湊個趣,你長這麼帥,也探花吧!大李回家就吐血了,眼見身體不好啦!老李只能看小李,小李除了愛結交江湖人士,學習也特別好,一看這不行,我得為家族一雪前恥啊,於是辛苦補課上考場,重複了他老哥的遭遇。皇帝這廂還說著我朝可算出了一佳話“一門父子三探花”,可以媲美連中三元了,那廂三探花就掛了倆,小李沒人管了,才鬧出後面把未婚妻送人,李園也送人,潦倒一生的傳奇。

    可謂是“一張俊臉引發的滅門慘案”。

  • 2 # 煮酒君

    我們都知道,在現在,高考就像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但是如果把它們和古代的科舉考試作對比,就會發現,它們的難度和競爭壓力根本不值一提。就用范進中舉的例子來說,他在那麼大的年紀才中了舉人,興奮過度的范進喜極而瘋,令人啼笑皆非。可見科舉考試中舉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還是有點難度的。

    從隋朝就開始的科舉考試,主要用於皇帝選拔人才。在普通的百姓中,他們也都知道,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只要能夠金榜題名,就可以改變社會階層,成為朝廷的官員。所以古代大多數讀書人的人生最大目標都是考上狀元。

    但是為什麼古代中探花的人會比中狀元的人還高興呢?說出來你可能都不相信。

    科舉考試的考場上,屢屢失敗,屢敗屢戰的"高齡"考生比比皆是。就如上面提到的范進;還有唐代詩人孟郊,在考中進士之後騎著快馬,一天看遍長安城的花,但大家是否知道此時的孟郊也已經46歲了;就連曾國藩的父親曾麒書,考到秀才的時候也都43歲了。而那些爺孫同科的現象就更是見怪不怪了。

    由此可見,古代的科舉考試其實含金量比近代到現代加起來的所有考試都要高。因為根據一些專家學者的統計,在古代社會,文盲率高達90%以上。而不是文盲的人,大部分人認識的字也不多。可以知道,在古代社會讀書的人,其實是極少的!

    科舉考試分為四個等級,考中的由低到高依次分為秀才、舉人、貢士和進士。

    秀才有免除個人賦稅和徭役、領取微薄工資的權利,但是到了舉人就有做官的資格了。進士可以說是最高級別的"學位"了,由皇帝親自做監考老師,在殿試中獲得第一名的人被稱為"狀元",舉人要去殿試必須先投狀,第一名為狀頭,所以稱之為狀元,而榜眼和探花則分別是第二名和第三名,前三名合稱"三鼎甲"。

    狀元的待遇肯定要比探花好得多,但是在古代考中探花的人卻更高興的主要原因是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中探花的人一定要長得非常好看!

    中了探花不僅僅是意味著才高八斗,還意味著中舉人容貌非凡,是一種才華和顏值的雙重肯定。探花的才貌得到了皇帝的"官方認可",這也就自然而然會成為朝中大員為自家女兒擇婿的最佳人選。

    所以,古代中探花要比中狀元的人還高興。就像是和珅,就是一個典型而又有名的探花,就因為長得好看、俊俏,乾隆皇帝才會在初期對他那麼賞識以及對他提拔的!

    由此也可以知道,不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顏值都是很重要的。但也慶幸現在是一個考試不用看臉的時代,即使我們做不了顏值擔當,還是可以朝著學霸的方向努力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古代中探花也比中狀元還要高興,畢竟被人誇好看,誰不開心啊。

  • 3 # 文蹤旅跡

    科舉制發源於隋朝,完善於唐、宋,在明朝達到頂峰,在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宣告廢除。這項制度先後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是中國歷史上人才選拔的基本制度之一。科舉制度下,考生們先要透過院試考中秀才,此後依次參加鄉試、會試,以及殿試。

    通過了鄉試,就成為了舉人。舉人可以擔任的最高官職是知縣。對於老百姓而言,知縣已經是很大的官階了。著名故事“范進中舉”裡,范進考中進士就高興到發了瘋。鄉試後是會試,透過者被稱作貢士,這之後便是殿試,由皇帝親自出題和選拔。最終獲得前三名分別被叫做狀元、榜眼、探花,又稱為“三甲”。

    那麼,古代科舉前三甲中,為何有人考中探花,實際上比中狀元還要高興呢?

    在科舉考試中,狀元是最高等級,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自然狀元的名譽要高出很多,而狀元有時候又皇帝指定,所以,他的能力才華未必這的就是第一。會試時皇帝親自出題考驗,判斷考生水平往往就有了一些變數。

    我們常常在藝術作品中看到,狀元及第,慢慢的歡心喜氣,他們戴上紅花,騎著高頭大馬,在街上巡行。這不光是炫耀自己的功名,也彰顯皇帝不拘一格選人才的功德。

    狀元自然也得長帥氣。若果長得對不起觀眾,就有可能被皇帝將一個等次。

    在朱允炆時代,王艮的才華甩開別人八條街,應該是狀元的不二人選。但是建文帝嫌他長得形象不好,便讓他當了榜眼。話說這個王艮,並沒有把皇帝對自己的委屈放在心上,當朱棣討伐建文帝時,他憂心忡忡,京城要被攻陷時,他以死明志。

    由此看來,古代科舉的前三甲並沒有完全按照實力排名。跟王艮一樣被人為排名的狀元、榜眼、探花們,往往都會盡心盡力,開始並不會把官職差別看得太重。相反,當了狀元后,行為舉止都置於別人的監督之下,稍有不慎還會引來非議。

    到了後來,探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熱捧。因為探花有一個“美差”——爭做“探花郎”。

    實際上,探花的稱謂在唐代就有了。宋代開始把殿試的第三名被叫做探花。唐太宗之後逐步完善的科舉制度慢慢推行開來,這種近乎完美的選拔人才制度對當時的讀書人充滿了誘惑。唐太宗李世民每每看到天下大量人才趕赴京城,就非常高興。在他手裡,透過科舉考試進入大唐高管層面的人數明顯增加。

    “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好機制往往會激發更大的活力,為了能夠在進士考試中取得功名,有人不會停止腳步,頭白了、眼花了,能進入前三甲,那真是要大擺宴席的。

    而出生在唐玄宗李隆基時代的大詩人孟郊,四十六歲考中進士,高興得幾乎要簡直不像樣子。“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唐摭言》記載,唐太宗李世民看到新科進士們紛紛從端門走出,便高興帝告訴身邊大臣:“天下英雄,入吾轂中矣。”進士們過端門、登大雁塔,還要在杏園一同聚會。唐代李淖在其《秦中歲時記》中記載道:“進士杏園初宴,謂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為探花使,遍遊名園,若它人先折花,二使皆被罰。”

    而最早的探花,就是指在杏園裡尋找最美麗的花朵,並將之採摘。進士們會在自己的同夥中找出最為年輕英俊的兩個人擔任探花使,他們要在別人找到最美的花朵前,先將其摘下,否則就要受罰。

    這個遊戲十分風雅有趣,還富有儀式感,很受進士們的喜愛,以後逐漸成為了固定專案。

    可見,如果誰被選為探花郎,就意味著大家認可他的年輕和英俊。被人認可,這是一樁美事,所以大家都盼著被選為探花。

    考取功名,最是狀元。心裡喜氣,心儀探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兒發燒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