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症狀:病龜目光呆滯,無光彩,身體消瘦,不愛爬動,喜歡飲水,腹瀉,糞便呈鼻涕狀,此病多發生於春、夏、秋季,夏天高溫季節更為盛行。(3)症狀:表層甲殼腐爛,或形成洞穴甚至可見肌肉,不食,少動。症狀:越冬前,龜體消瘦,肌肉乾癟,拿起病龜,手感很輕。常浮於水面表層不動。防治方法:南方地區,每年7-8月開始,尤其是親龜產卵停止後,逐漸加強精飼料如肉類等的投餵,新增適量微量元素,使龜體質恢復,儲存足夠營養過冬。病龜抓緊治癒;稚龜宜採取一定保溫措施過冬。(5)體內外寄生蟲病因:多因長期棲息於水中,導致蜱、蚤、錐蟲等寄生於龜體表或內臟。防治方法:立即清除體表蟲體,並用硫酸銅溶液(0.5毫克/升)浸泡30分鐘,每半年喂一次腸蟲清。龜,俗稱烏龜,泛指龜鱉目的所有成員,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特徵為身上長有非常堅固的甲殼,受襲擊時龜可以把頭、尾及四肢縮回龜殼內。大多數龜均為肉食性,以蠕蟲、螺類、蝦及小魚等為食,亦食植物的莖葉。龜是通常可以在陸上及水中生活,亦有長時間在海中生活的海龜。龜亦是長壽的動物,自然環境中有超過百年壽命的。養烏龜的方法飼養容器幼小的幼龜可以毫無困難地用一個平底容器飼養,塑膠盆,塑膠槽,玻璃缸或盒、水族箱都很合適,水不要太深,深度能讓其游泳為好。一個理想的養育場所須有一些特定最低要件。每隻幼龜要有五公升水的活動空間,而水深不應超過龜體長度,好讓龜到水面呼吸時腳能撐到地。同時也必須為它們用磚塊、石片製作或購買曬臺,讓龜可以曬背。浮島不適用,因幼龜常爬不上去而白費力氣。目前市面上的樹脂曬臺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沉木也是很好的天然陸地。另一方面還要注意島和裝飾物不要成為危險的障礙物,把小龜卡住令其溺水而死。整個夏天可將幼龜養在陽臺上。為防被鳥叼走,可在箱上覆網。絕對要預防幼龜爬出養殖箱。電熱器的線路等甚至也可能為幼龜逃生跑的橋樑,因為幼龜的“爬功”很高明。 如果養殖箱上長了藻類,如青苔,這倒無妨,但不能讓箱中的水發臭。幼龜所能適應的水溫約為攝氏23—28度。天冷時,容器上面的空氣也應加溫,在養殖箱上加裝一盞罩燈便能兩全其美。若水溫仍太低,可在水中設定加熱棒–儘可能是可調節溫度高低的。水族商店所售之電熱管應安置於水面下,裝置也應注意電熱器及電源線不要有卡住幼龜的可能。特別重要的是幼龜要有直接受日光照射的機會,可將養殖箱置於陽臺或窗臺,如不可能的話,每週須給幼龜一、兩次紫外線照射,每次約三至五分鐘。紫外線燈不可太接近幼龜,以免光線過烈而造成傷害。還是以日光照射最好,不過應注意所用的容器玻璃不要濾掉了所須要的紫外線。飼料選擇幼龜主要投餵全價配合飼料,要求蛋白質含量為47%,氨基酸等營養全面,飼料係數1.6以下。由於配合飼料製作過程中多用脫脂魚粉,要注意新增3%~5% 玉米油,補充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以及保健促生長劑、防病藥物。在人工飼養條件下以家禽、豬等動物內臟及蠅蛆、麵包蟲為主。適當搭配瓜果、蔬菜及混合飼料,以增強其體內營養物質。在春、秋季新增維生素E粉、抗生素,以提高龜的懷卵量和增強龜的體質。日常餵食中應做到定時、定點、定質。幼龜冬眠龜的冬眠:在野外的水龜通常會潛入水底的淤泥或者躲在岸邊的石塊或落葉下冬眠。對於家養的水龜,有幾個冬眠措施可供選擇:1、將他們埋在潮溼的沙子中,注意保證沙子的較大溼度。2、在他們的身上覆上潮溼的紗布(上海龜友shenwei2000的經驗)。3、將他們放在淺水中(象黃緣盒龜這樣的半水棲龜,不建議採用此法)。4、將他們放在一個木箱子裡,上面蓋上潮溼的稻草(武漢龜友順子的經驗)。對冬眠的水龜也要進行不定期的檢查。虛弱的龜或生病的龜可以提高飼養溫度,不讓他們冬眠,他們沒有充足的脂肪以供在冬眠期間消耗。在冬眠之前的一週就停止餵食,並用溫水浸泡,否則冬眠期食物和糞便在體內的淤積易造成腸胃炎。一定要保證較大的溼度,否則會缺水而死。在冬眠時的環境溫度也不能降到5°C以下,否則會因過度受凍而死。鑑別特徵:頭中等大;吻端向內側下斜切;喙緣的角質鞘較薄弱;下顎左右齒骨間的交角小於90度。背甲具3條縱稜。形態描述依據江蘇、上海、浙江、安徽、湖北、廣西9雄8雌2幼共19號標本描述。雄性背甲長94~168mm,寬63.2~105mm;雌性背甲長73.1~170mm,寬52~116.5mm。頭中等大小,頭寬約為背甲寬的1/4~1/3;頭頂前部平滑,後部被以多邊形的細粒狀小鱗;吻短,端部略微超出下顎,並向內側下方斜切;上喙邊緣平直或中間部微凹;鼓膜明顯。背甲較平扁。有3條縱稜,雄性成體稜弱。頸盾小,略呈梯形,後緣較寬;椎盾5枚,第一枚五邊形,寬長相等或長略大於寬,第二至第四枚六邊形,寬大於長;肋盾4枚,較之相鄰椎盾略寬或等寬;緣盾11對;臀盾1對,呈矩形。背甲盾片常有分裂或畸型,致使盾片數超過正常數目。甲橋明顯,具腋盾和胯盾,腋盾的大小變異殊大。腹甲平坦,幾與背甲等長,前緣平截略向上翹,後緣缺刻較深,前寬後窄;雄性腹甲的後中部略凹;喉盾近三角形;肱盾外緣較長,似呈楔形;腹盾縫>股盾縫>胸盾縫>喉盾縫>肛盾縫>肱盾縫。四肢略扁平。前臂及掌蹠部有橫列大鱗;指、趾間均全蹼,具爪,尾較短小。對於剛出生不久的小烏龜我們該如何預防其生病呢!溫室以培育幼龜為目的。幼龜在溫室中進行人工控溫快速養殖,管理最為關鍵。稚龜經過培育成30~50g之後,進入幼龜階段。此時,儘管稚龜發病高峰以及危險期已過,但養殖技術風險依然存在。如果忽視幼龜培育管理,不僅生長受阻,而且易導致多發病。要針對幼龜的營養需求進行內調控,並對幼龜在溫室養殖中的生態環境進行外調控。緊緊抓住“消毒、防病、營養、促長”等關鍵飼養管理技術,提高成活率和生長率。
(2)症狀:病龜目光呆滯,無光彩,身體消瘦,不愛爬動,喜歡飲水,腹瀉,糞便呈鼻涕狀,此病多發生於春、夏、秋季,夏天高溫季節更為盛行。(3)症狀:表層甲殼腐爛,或形成洞穴甚至可見肌肉,不食,少動。症狀:越冬前,龜體消瘦,肌肉乾癟,拿起病龜,手感很輕。常浮於水面表層不動。防治方法:南方地區,每年7-8月開始,尤其是親龜產卵停止後,逐漸加強精飼料如肉類等的投餵,新增適量微量元素,使龜體質恢復,儲存足夠營養過冬。病龜抓緊治癒;稚龜宜採取一定保溫措施過冬。(5)體內外寄生蟲病因:多因長期棲息於水中,導致蜱、蚤、錐蟲等寄生於龜體表或內臟。防治方法:立即清除體表蟲體,並用硫酸銅溶液(0.5毫克/升)浸泡30分鐘,每半年喂一次腸蟲清。龜,俗稱烏龜,泛指龜鱉目的所有成員,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特徵為身上長有非常堅固的甲殼,受襲擊時龜可以把頭、尾及四肢縮回龜殼內。大多數龜均為肉食性,以蠕蟲、螺類、蝦及小魚等為食,亦食植物的莖葉。龜是通常可以在陸上及水中生活,亦有長時間在海中生活的海龜。龜亦是長壽的動物,自然環境中有超過百年壽命的。養烏龜的方法飼養容器幼小的幼龜可以毫無困難地用一個平底容器飼養,塑膠盆,塑膠槽,玻璃缸或盒、水族箱都很合適,水不要太深,深度能讓其游泳為好。一個理想的養育場所須有一些特定最低要件。每隻幼龜要有五公升水的活動空間,而水深不應超過龜體長度,好讓龜到水面呼吸時腳能撐到地。同時也必須為它們用磚塊、石片製作或購買曬臺,讓龜可以曬背。浮島不適用,因幼龜常爬不上去而白費力氣。目前市面上的樹脂曬臺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沉木也是很好的天然陸地。另一方面還要注意島和裝飾物不要成為危險的障礙物,把小龜卡住令其溺水而死。整個夏天可將幼龜養在陽臺上。為防被鳥叼走,可在箱上覆網。絕對要預防幼龜爬出養殖箱。電熱器的線路等甚至也可能為幼龜逃生跑的橋樑,因為幼龜的“爬功”很高明。 如果養殖箱上長了藻類,如青苔,這倒無妨,但不能讓箱中的水發臭。幼龜所能適應的水溫約為攝氏23—28度。天冷時,容器上面的空氣也應加溫,在養殖箱上加裝一盞罩燈便能兩全其美。若水溫仍太低,可在水中設定加熱棒–儘可能是可調節溫度高低的。水族商店所售之電熱管應安置於水面下,裝置也應注意電熱器及電源線不要有卡住幼龜的可能。特別重要的是幼龜要有直接受日光照射的機會,可將養殖箱置於陽臺或窗臺,如不可能的話,每週須給幼龜一、兩次紫外線照射,每次約三至五分鐘。紫外線燈不可太接近幼龜,以免光線過烈而造成傷害。還是以日光照射最好,不過應注意所用的容器玻璃不要濾掉了所須要的紫外線。飼料選擇幼龜主要投餵全價配合飼料,要求蛋白質含量為47%,氨基酸等營養全面,飼料係數1.6以下。由於配合飼料製作過程中多用脫脂魚粉,要注意新增3%~5% 玉米油,補充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以及保健促生長劑、防病藥物。在人工飼養條件下以家禽、豬等動物內臟及蠅蛆、麵包蟲為主。適當搭配瓜果、蔬菜及混合飼料,以增強其體內營養物質。在春、秋季新增維生素E粉、抗生素,以提高龜的懷卵量和增強龜的體質。日常餵食中應做到定時、定點、定質。幼龜冬眠龜的冬眠:在野外的水龜通常會潛入水底的淤泥或者躲在岸邊的石塊或落葉下冬眠。對於家養的水龜,有幾個冬眠措施可供選擇:1、將他們埋在潮溼的沙子中,注意保證沙子的較大溼度。2、在他們的身上覆上潮溼的紗布(上海龜友shenwei2000的經驗)。3、將他們放在淺水中(象黃緣盒龜這樣的半水棲龜,不建議採用此法)。4、將他們放在一個木箱子裡,上面蓋上潮溼的稻草(武漢龜友順子的經驗)。對冬眠的水龜也要進行不定期的檢查。虛弱的龜或生病的龜可以提高飼養溫度,不讓他們冬眠,他們沒有充足的脂肪以供在冬眠期間消耗。在冬眠之前的一週就停止餵食,並用溫水浸泡,否則冬眠期食物和糞便在體內的淤積易造成腸胃炎。一定要保證較大的溼度,否則會缺水而死。在冬眠時的環境溫度也不能降到5°C以下,否則會因過度受凍而死。鑑別特徵:頭中等大;吻端向內側下斜切;喙緣的角質鞘較薄弱;下顎左右齒骨間的交角小於90度。背甲具3條縱稜。形態描述依據江蘇、上海、浙江、安徽、湖北、廣西9雄8雌2幼共19號標本描述。雄性背甲長94~168mm,寬63.2~105mm;雌性背甲長73.1~170mm,寬52~116.5mm。頭中等大小,頭寬約為背甲寬的1/4~1/3;頭頂前部平滑,後部被以多邊形的細粒狀小鱗;吻短,端部略微超出下顎,並向內側下方斜切;上喙邊緣平直或中間部微凹;鼓膜明顯。背甲較平扁。有3條縱稜,雄性成體稜弱。頸盾小,略呈梯形,後緣較寬;椎盾5枚,第一枚五邊形,寬長相等或長略大於寬,第二至第四枚六邊形,寬大於長;肋盾4枚,較之相鄰椎盾略寬或等寬;緣盾11對;臀盾1對,呈矩形。背甲盾片常有分裂或畸型,致使盾片數超過正常數目。甲橋明顯,具腋盾和胯盾,腋盾的大小變異殊大。腹甲平坦,幾與背甲等長,前緣平截略向上翹,後緣缺刻較深,前寬後窄;雄性腹甲的後中部略凹;喉盾近三角形;肱盾外緣較長,似呈楔形;腹盾縫>股盾縫>胸盾縫>喉盾縫>肛盾縫>肱盾縫。四肢略扁平。前臂及掌蹠部有橫列大鱗;指、趾間均全蹼,具爪,尾較短小。對於剛出生不久的小烏龜我們該如何預防其生病呢!溫室以培育幼龜為目的。幼龜在溫室中進行人工控溫快速養殖,管理最為關鍵。稚龜經過培育成30~50g之後,進入幼龜階段。此時,儘管稚龜發病高峰以及危險期已過,但養殖技術風險依然存在。如果忽視幼龜培育管理,不僅生長受阻,而且易導致多發病。要針對幼龜的營養需求進行內調控,並對幼龜在溫室養殖中的生態環境進行外調控。緊緊抓住“消毒、防病、營養、促長”等關鍵飼養管理技術,提高成活率和生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