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58114238191884

    上古軒轅黃帝之時,神農氏的後代衰落勢微,於是各諸侯相互侵伐。在當時的眾多諸侯中,黃帝、炎帝、蚩尤三個部族實力最強。其中,尤其以蚩尤最為暴虐(《史記》"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軍事實力也是三者中最強的。黃帝和炎帝的實力不相上下。由此,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在這種格局中,黃帝和炎帝都不具備單獨挑戰蚩尤能力,他們兩方誰要想勝出,必須先聯合起來,或者一方把另一方打敗,之後得到對方的人力物力,再與蚩尤決戰。但總的來說,沒有哪一方能很輕易地滅掉另一方。

    炎帝先發制人,想要擴大勢力範圍,這讓其他弱小諸侯們感到了威脅,後果就是諸侯們都轉向了軒轅一派尋求依附(《史記》"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其實先發制人並非下策,但是卻使炎帝一派實力減分。

    與此相對,軒轅很聰明的一點在於:出師皆有名,只征伐那些不向天子朝見的諸侯。如此,軒轅部族不僅武力震懾四方,還能得到一個比較好的名聲,從而更容易得到諸侯們的擁護合作。故軒轅一派實力加分。後來,黃帝和炎帝在阪泉之野決戰,軒轅獲勝。

    之後,就是勝者軒轅對戰軍事實力最高的蚩尤了。蚩尤一族以好戰著稱。軒轅知道單靠自己的力量勝算不大,故"徵師諸侯",即率領天下眾多諸侯一起征討蚩尤,出師之名依然是"蚩尤作亂,不用帝命"。逐鹿之戰後,蚩尤被擒殺,軒轅被諸侯們尊為天子。

    顯然,三方爭霸,黃帝的策略是最正確的:一、出師有名、以德服人。二、打敗炎帝而不是消滅他,避免了交戰的內耗。三、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打敗蚩尤。

    這其中的問題是蚩尤本來是最有可能成為霸主的卻為什麼失敗了?這其中的關鍵在於蚩尤以暴治天下,而諸侯不服其德。即便諸侯短時間內能懾服於武力而表現臣服,但若以蚩尤之暴必不能長久,終將陷入分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原因容易引起肺部結節?發現肺部結節,就是肺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