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667104609155

    古時候,新娘嫁到婆家後的第三天,俗稱“過三朝(zhāo招)”。

    按照習俗,新娘要在這日下廚房作菜餚。一則表示新媳婦從今往後要謹事公婆,另一方面也是新家庭對她料理家務能力的一次測驗。對於新娘來說,此事非同小可,辦好確是不易,這不光是“眾口難調”,更主要是不容易透過婆婆這一關。俗話說“多年媳婦熬成婆”,既然做了婆婆,在新媳婦面前擺擺資格,也是自然不過的事。對媳婦首次所作的菜,不免要挑剔一番,以顯示自己經驗的豐富。再說,當時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新媳婦對於婆婆的性情愛好乃至口味,是一無所知或者知之甚少的。因此,過三朝簡直成了不少新娘的精神負擔。唐代著名詩人王建,在他那首膾炙人口的《新嫁娘詞》中,就對過三朝作了生動描寫: 三日入廚下, 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 先遣小姑嘗。詩中的這位女主人公,鄭重其事地洗淨雙手,下廚房製作五味調和的濃湯。因為不諳(ān安,熟悉的意思)姑(指婆婆)的口味,就想出了一個辦法——先請小姑嚐嚐味道,以便根據她的意思作些調整。不言而喻,這位新娘是很聰明的。她抓住了兩個關節:一是婆婆,因為這個家庭長期以來是由婆婆操持家務的,全家都吃她煮的飯菜,在這方面,只要她滿意了,其他人也就沒有異議了。再一是小姑,這固然是因為小姑對於媽媽的口味最熟悉,同時還應看到,新娘除了丈夫以外,與新家庭中其他成員最有可能首先親近起來的,就是小姑,因為小姑遲早也要出嫁,她心理上也很想從嫂嫂身上來體會察看一下做新娘的種種有益的經驗。這首小詩,採用白描手法,不著一字議論,十分簡潔明快。雖只寥寥二十個字,所寫的又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細節,卻形象地勾畫了新娘小心唯謹的神情,展現了她那機敏豐富的內心活動。當然,透過這首詩,我們還可以看到事情的另一方面,那就是古代婦女的社會地位原本就低,新媳婦無疑更處於怯弱謹畏的精神狀態之中。

  • 名和字分別由誰稱呼?
  • 臉發紅的人適合什麼顏色的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