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鋼炮2號

    當然是Hz越高越好!這關係到顯示器的重新整理率問題!

    什麼是重新整理率?

    簡單地說,重新整理率就是螢幕每秒種畫面被重新整理的次數,你可以這麼理解,看電影時我們看到的其實是一副一副靜止的畫面,就象放幻燈片,為什麼我們感覺畫面在動,那是因為人的眼睛有視覺停留效應,前一副畫面留在大腦中的印象還沒消失,緊接著後一副畫面就跟上來了,而且兩副畫面間的差別很小,一個動作要用很多副畫面來顯示,這樣我們就感覺畫面在動了,這一副一副的更換畫面,就是在重新整理,假設一個動作由20張畫面完成,我們看上去就有點象動畫片,而這個動作增加到30張的話,看上去就自然多了,這就是重新整理率。

    電腦的重新整理和重新整理率你也可以這麼理解,只不過換成了每秒種螢幕被掃描的次數,當然是重新整理率越高越好,圖象就越穩定,對眼睛的影響也越小。

    重新整理率的高低一般是可以用肉眼看出來的,你可以試著先把重新整理率調低些,例如70Hz,然後視線離開螢幕,頭部左轉或右轉30度,用眼睛的餘光去感受一下螢幕,然後把重新整理率調高,例如85Hz,再感受一下,你會非常明顯地感覺到,剛才的螢幕一閃一閃的,現在穩定多了。所以,重新整理率應至少85Hz。

    從硬體角度來說,影響重新整理率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顯示器的頻寬,現在一般17寸的彩顯頻寬在100左右,完全能上85Hz,螢幕越大,頻寬越大,19寸的在200左右,21寸的在300左右,同品牌同尺寸的彩顯,頻寬越高,價Grand SantaFe貴。其次影響重新整理率的還有顯示卡,顯示卡也有可用的重新整理率和解析度,但是就重新整理率來說,這點現在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因為這主要針對老一代的顯示卡,現在哪怕古董級的TNT2顯示卡,也能支援1024*768解析度下達到85Hz的效果,1024*768是17寸CRT顯示器的標準解析度。所以,影響重新整理率最主要的還是顯示器的頻寬。

    從軟體角度來說,影響重新整理率最大的是螢幕的解析度,舉個例子,同樣是17寸彩顯,頻寬108,將解析度調至1024*768,最高能達到85Hz,調高至1280*1024,最高只能達到70Hz,調低至800*600,卻能達到100Hz。解析度越高,在頻寬不變的情況下,重新整理率就越低,要想保持高重新整理率,只有採用高的頻寬,所以大螢幕顯示器的頻寬都很高。

    一般重新整理率建議85Hz。而且要提醒你的是,現在的彩顯保護機制比較完善,若將重新整理率調的超過了最高值,會黑屏,不過一般稍候又會跳回原來的設定。但一些雜牌或是較老的彩顯,盲目將重新整理率調的太高,會導致顯象管燒燬。切記!

    以上所有都針對CRT顯示器,不適用於LCD顯示器,液晶顯示器是無閃爍顯示器,雖然也有重新整理率,但和CRT的重新整理率完全是兩碼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好的火花塞與普通的火花塞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