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朝史暮想

    我們可以看看在嘉靖朝,嚴嵩之前幾個內閣首輔是什麼情況。

    楊廷和——嘉靖一繼位,就給嘉靖小鞋穿,搞“大議禮”。

    張璁——“大議禮”投機上來的,給嘉靖送來了理論彈藥。但肚不能容人,嘉靖想提拔夏言,他反而要搞死夏言。

    夏言——也是投嘉靖所好,搞禮儀起家的。但是做了首輔後,一派朝臣正統的模樣,屢次頂撞嘉靖。

    這三位,還都是做事情的人。他們都參與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也都頗有建樹。但是楊廷和過於古板,還想給嘉靖帝下馬威;張璁肚不容人,群臣關係搞得很差,而且做了首輔後對嘉靖也是多有規勸。夏言也是一樣,除了經常諫言,還不給嘉靖臉。

    圖:嘉靖帝 像

    所以以上三位,其實都是有身為內閣首輔的覺悟,多少有制約皇權的意味在裡面。

    嚴嵩呢?

    第一,嚴嵩完全支援嘉靖的興趣愛好——煉丹修道。

    第二,嚴嵩是嘉靖的死忠粉,嘉靖給的臉絕對接住,掉地上了也馬上撿起來。

    第三,自願成為嘉靖的擋箭牌,幫嘉靖隔開煩雜的朝臣言官。

    第四,主動替嘉靖背鍋,寧可自汙也要保證嘉靖的面子。

    第五,不搞大動作,以無為而治,保持現有局勢。

    第六,洞悉嘉靖的心意,往往提前做出預判。

    第七,善於籠絡朝臣。不要看他被後世罵得兇,當時可都是巴結他的人。

    以上七點,除了後來的徐階能做到大部分,前面三個內閣首輔和嚴嵩比,都不是一個當量的。

    圖:明代官員

    這就是為什麼嚴嵩能得寵的原因。

  • 2 # 歷史爆破手

    我們都知道嚴嵩是個大奸臣,可就是這個大奸臣當初也是十年寒窗,能言善文,曾在翰林院任職。可見,嚴嵩的才學是有的。但是嚴嵩卻在嘉靖時期,權傾朝野20多年,大受嘉靖寵幸,這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嚴嵩在“大禮議”中倒戈

    嘉靖皇帝是以藩王的身份登基,他和正德是堂兄弟的關係,並不是親兄弟,是屬於小宗入大宗。接下來的幾年,群臣就關於嘉靖如何稱呼自己的父親興獻王,展開了大論戰,這就是明朝有名的“大禮議”。群臣的觀點,嘉靖登基之後,他原來的父親興獻王,就成了他宗法上的叔叔。但嘉靖不能接受這個結果,他還想著給自己的父親追封皇帝。嚴嵩在這個過程中,原先是站在大臣的一邊。但是嘉靖很不高興,嚴嵩非常惶恐,立馬推翻了自己原先的言論,站在了嘉靖一邊。

    最終的結果,也是以嘉靖的勝利而告終。嚴嵩在這個過程中的表現,也獲得了嘉靖的讚賞。從此,嚴嵩就進入嘉靖的視線中,嚴嵩也更加阿諛奉承。因為這次“大禮議”,是皇權和文官集團的大碰撞,雖然最終也皇權的勝利而告終,但也撕裂了君臣之間的關係,導致嘉靖厭煩面對群臣,直接常年不上朝,埋頭在修仙練道中,這也為後來嚴嵩擅權埋下了伏筆。

    嚴嵩善於表現

    因為嘉靖喜歡修道,所以需要大量的青詞(道士上奏天庭的符篆)。而嚴嵩非常善於此道,也只有嚴嵩寫的青詞,才能讓嘉靖滿意。後來嚴嵩被人譏諷為“青詞宰相”,說的就是這回事。而且除了這些之外,嚴嵩還特別會來事,使得嘉靖十分高興。嚴嵩入閣的時候,已經60多歲了,但他的精力卻像年輕人一樣。朝夕伺候在嘉靖跟前,嘉靖認為嚴嵩勤勉於公事,對他越發寵愛了。甚至賜給他一枚“忠勤敏達”的銀質印章。

    “嵩無大才,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這是《明史》中對嚴嵩的評價。嘉靖剛愎自用,非常討厭別人揭他的短。嚴嵩就利用嘉靖的這個性格,借嘉靖之手打擊異己。凡是嘉靖痛恨的,嚴嵩就大家申斥。當嚴嵩想要救某個官員事,就專門說一些嘉靖不忍心的話。喜怒無常的嘉靖,卻被嚴嵩摸準了脾氣,對嚴嵩也是越來越喜愛。

    嘉靖的帝王之術

    嘉靖的性格是剛愎自用,喜怒無常。他也對自己的帝王之術頗為自得,之所以重用嚴嵩,也是為了對抗其他請流派的官員。而且嘉靖幾十年不上朝,也需要一個連線自己和百官的人。嚴嵩既然能摸準他的脾氣,還能寫青詞,替自己打擊百官,自然是最好的人選。

    而同時期的大臣,像夏言、仇鸞等人,政治上都不是嚴嵩的對手。但其實最大的幕後推手就是嘉靖皇帝,因為嘉靖皇帝有了逆反心理。越是大臣不想他做的,嘉靖越要去做,嚴嵩其實只是嘉靖手中的一枚棋子。

    綜上所述,嚴嵩之所以得寵二十多年,一直被嘉靖重用。總結起來有三點:第一,嚴嵩有真才實學,畢竟也是苦讀十幾年詩書。第二,嚴嵩善於揣摩上意,往往能猜中嘉靖的心思。嘉靖借嚴嵩之手,來化解百官的圍攻。第三,嘉靖和百官的關係十分惡劣,需要嚴嵩這樣一個角色來充當自己的馬前卒,關鍵時刻還能替自己背鍋。

    這樣的大奸臣,自然沒有好下場,最終家產被沒收,寄宿在墓社裡。死後甚至都沒有棺材埋葬,也沒有人前去弔唁,也算是罪有應得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武后至唐玄宗開元十一年南衙禁軍衰微,形成了怎樣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