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579530127761

    說幾個古今異義的成語。1呆若木雞現在是貶義,用來形容一個人有些痴傻發愣的樣子,或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其實最初是個很高階的褒義詞,形容這隻雞已經入定,進入了完美的精神境界,別的鬥雞都不敢招惹它。出處:莊周《莊子•達生》與列禦寇《列子·黃帝篇》:“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莊子·外篇·達生》紀渻子為王養鬥雞。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向景。”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2逃之夭夭現在表示逃跑地無影無蹤。原意是形容桃花茂盛豔麗。出處: 《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3難兄難弟現在表示彼此處於同樣困難境地的人,或者作貶義,譏諷兩兄弟品行不佳。原成語的意思是說兄弟皆佳,無可挑剔,並駕齊驅。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東漢時期,潁川有個叫陳寔的人,有元方、季方兩個兒子,都是功業有成,尊長愛幼,德行甚佳。一次,陳元方的兒子長文,陳季方的兒子孝先,倆人是堂兄弟,談及人品問題,都極自豪地誇耀各自父親的功德,爭論得不可開交。長文和孝先二童僵持不下,於是找祖父陳寔評理,陳寔笑看二孫爭論,覺得他們的父親元方和季方都是好樣的,隨後感嘆道:“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意思是元方好得讓做他弟弟的人為難,季方好得讓做他哥哥的人為難,遂以“難兄難弟”指兩兄弟才德俱佳,難分高下。4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現在形容永恆不渝的愛情。原意是形容戰友之情。出處:源於《詩經》中的《國風·邶風·擊鼓》篇。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形容一個征戰在外不能歸家計程車兵與戰友之間的深厚友情,他們執手共赴戰場,生死與共。

  • 2 # 使用者4412311999012

    1、空穴來風 讀音:kōng xué lái fēng 古義:穴:孔、洞;來:招致。有了洞穴才進風。比喻訊息和謠言的傳播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機會傳開來。 今義:經常被誤用來表示毫無根據的事情。 出處:戰國•楚•宋玉《風賦》:臣聞於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 造句:都怪自己空穴來風,才會被人利用了。 2、美輪美奐 讀音: měi lún měi huàn 古義:輪:高大;奐:眾多。形容房屋高大華麗。 今義:指事物很美好的樣子。 出處:《禮記·檀弓下》:“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焉。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 造句:不愧出自魯班的手筆,真是美輪美奐啊! 3、差強人意 讀音:chā qiáng rén yì 古義:大體上令人滿意。 今義:大體上不能使人滿意。 出處:清·劉鶚《老殘遊記》第十二回:“算來還是張翰風的《古詩錄》差強人意。” 造句:這份計劃還不錯,差強人意。 4、屢試不爽 讀音:lǚ shì bù shuǎng 古義: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 爽:差錯的意思。 今義:每次做都沒有成功。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冷生》:“言未已,驢已蹶然伏道上,屢試不爽。” 造句:這方法很不錯,我每次用的時候都屢試不爽。 5、始作俑者 讀音:shǐ zuò yǒng zhě 古義:俑:古代殉葬用的木製或陶製的俑人。 開始製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壞事的人。 今義:指第一個做某事或者某一專案的人。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梁惠王上》:“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造句:他才是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而不是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光和電的速度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