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賀蘭山缺

    立春節氣是冬去春來的季節,春天的開始,但這時天氣還是很冷,到雨水過後天氣才慢慢升溫,這時天氣忽冷忽熱。大地回春百草換新開始發芽,這時的人也從冬寒中開始走向春曖花開的時候,人應該多吃芽菜助長人體生髮!跟上時令。

  • 2 # 經商哲學88

    今兒是庚子鼠年2020農曆正月十一,立春是漢族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下面為大家帶來的有關2020年鼠年什麼時候立春_關於立春有哪些習俗,希望大家喜歡。

    2020年鼠年什麼時候立春?當下的2020年為閏年,二月不是28天而是29天,全年有366天。如果按照農曆來講,尚未到來的這個庚子鼠年也是閏年,全年有384天。若你從萬年曆上檢視一下,會發現這個鼠年還有兩個立春節氣,分別在2020年2月4日和2021年2月3日,這也就是俗語中所說的“鼠年雙立春”了。

    若深究起來,你會發現所謂的“雙春年”只是近代的說法,和我們習慣把大年初一當作新年開端有著直接關係。中國在很長一段時期都是以農業為主的,耕種是很重要的事情,二十四節氣則對農民的農業生產起到了指導作用。在古代,人們都是以立春作為一年之始的,按照農曆(夏曆)一年中有二十四節氣,迴圈一週之後,便是下一年了。也就不會存在什麼“年頭年尾都是立春”的情況了。

    由於中國的歷法是結合太陽和月亮執行的週期制定的。其中,陽曆按照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規律制定,平年365天,閏年366天。陰曆則是按照月亮盈虧規律制定,平年只有354天。於是,在陰曆和陽曆之間便有了偏差,為了彌補修正,便在陰曆中增加了“閏月”。由於有閏月,個別年份會有385天,包含了25個節氣,因此便會產生上下兩年的立春出現在同一年上,也就是所謂的“雙春年”了。

    說了什麼多,其實總結來講,所謂的“雙春年”只是中國紀年曆法中出現的特例,是陰曆陽曆之間的偏差糾正造成的。

    那麼,恰逢鼠年雙春,我們需要注意什麼嗎?

    無需多慮,積極向上,滿懷希望地擁抱生活就好。其實,雙春年並不罕見,而恰逢鼠年的雙春年的確會被人們富裕特殊的含義。畢竟,作為十二生肖之首,“鼠年”也有某種層面上的“開始”之意。而恰逢年頭年尾都是“立春”,正好貼合了國人對於“善始善終”、“圓滿幸福”的美好希翼。簡而言之,大家普遍認為這是個好兆頭,所以才會將很多喜慶吉利的事情安排在這一年裡。尤其在一些農村,每逢“雙春年”會有很多擇日成婚的新人。於是,民間也有類似“鼠年難逢雙立春,結婚喜宴吃到撐”的俗語。不出意外的話,這個雙春年舉辦婚禮的人家會特別多。

    此外,在民間和“雙春年”相對的是“寡婦年”,俗語中前者也稱“啞年”沒有立春,不宜結婚,所以也有“寡婦年”的說法。事實上,在“寡婦年”照樣也有人選擇結婚,只要夫妻恩愛、相敬如賓,幸福的生活照樣令人豔羨。反過來講,哪個婚禮不是專門挑選了黃道吉日才舉辦的?可是居高不下的離婚率已經說明了一切。

    不得不說,生活的主動權掌握在我們每個人手中,只要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地擁抱生活,生活回饋給你的一定也是最溫暖的幸福。

    當然,美好的祝福還是不可或缺的,希望大家在庚子鼠年都能順順利利、平安幸福!

    2020年鼠年什麼時候立春

    公曆:公元2020年02月04日,17時03分12秒

    農曆:農曆2020年正月十一日,星期二

    干支:庚子年、戊寅月、丁丑日

    今日胎神:倉庫廁外西南

    彭祖百忌:丁不剃頭 醜不冠帶

    歲煞:歲煞東

    相沖:牛日衝(辛未)羊

    喜神:正南

    福神:正東

    財神:正西

    彭祖百忌:丁不剃頭 醜不冠帶

    吉神宜趨:天德 月空 驛馬 天后 三合 帝旺 青龍

    宜:大事勿用

    忌:嫁娶、開光、造屋、破土、祭祀 、出行、求醫、破土、安葬、啟攢

    關於立春有哪些習俗

    據《粵遊小志》載,清朝時,潮汕地區還有一種稱為“抬春色”的活動。在立春日的遊行隊伍中,必有裝飾過的臺閣,上坐歌妓,由兩個人抬著走。嘉應梅州地區還有高春、矮春的分別:矮春為一人坐檯上;高春則用兩人:一人立在臺上,然後扎著一根直木,隱藏在那個人的長衣中,與這人的肩平齊。然後再橫扎一根木棍在直木上端,這橫木隱藏在寬袖中,橫木上再站一個人。為保險起見,將兩腳牢牢紮在橫木上,兩個人裝扮成某個故事中的人物。另有一個人持纏著布條的長棍子叉支在上面的那個人腋下,隨著迎春隊伍遊行。如路上遇到障礙,則由持長棍子的人用混子撥開障礙物。

    立春這一天,潮汕民間還有吃春餅、春捲一俗。據《四時寶鑑》說:“立春日春餅、生菜,號春盤。”春餅是以麥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餅,以豆芽、韭黃、粉絲等炒成的合菜作餡兒包著食用。春餅的特點是薄而軟,形狀根據各人的喜好可大可小元朝時契丹人耶律楚材曾就此俗作詩一首曰:“昨朝春日偶然忘,試作春盤我一嘗。木案初開銀線亂,砂瓶煮熟藕絲長。和碗豆搡蔥白,細剪萎蒿點韭黃。也與何曾同是飽,區區何必待膏樑。”現在潮汕人立春日吃春餅,配料已是十分講究了除了傳統的豆芽炒韭菜之外,還有肉絲、蛋絲,香菇等等高階佐料,春捲盛行於宋元,宋朝時稱為“春 ”或“探春 ”,元時稱為“卷煎餅”。元·韓弈《易牙遺意》栽:“餅與薄餅同,用羊肉二斤,羊脂一斤,或豬肉亦可。大概如饅頭餡,須多以蔥白或筍乾之類,裝在餅內,卷作一條,兩頭以麵糊粘住浮油煎,令紅焦色。“潮汕地區少羊”,故現在人們所吃到的多用豬肉作料,也有一種是甜的,用乾果、芝麻、花生等佐料碾碎作餡,香甜可口。

    立春,有時在農曆十二月,有時在農曆正月。一過立春,就意味著冬季結束,進入了春天。

    中國自古為農業國,春種秋收,關鍵在春。民諺有“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說法。舊俗立春,既是一個古老的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天子要在立春日,親率諸侯、大夫迎春於東郊,行布德施惠之令。《事物記原》記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後世歷代封建統治者這一天都要舉行鞭春之禮,意在鼓勵農耕,發展生產。

    舊俗立春前一日,有兩名藝人頂冠飾帶,一稱春官,一稱春吏。沿街高喊:“春來了”,俗稱“報春”。無論士、農、工、商,見春官都要作揖禮謁。報春人遇到攤販商店,可以隨便拿取貨物、食品,店主笑臉相迎。這一天,州、縣要舉行隆重的“迎春”活動。前面是鼓樂儀仗隊擔任導引;中間是州、縣長官率領的所有僚屬,皆穿官衣;後面是農民隊伍,都執農具。來到城東郊,迎接先期製作好的芒神與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禮。執事者舉壺爵,斟酒授長官,長官接酒酹地後,再行二跪六叩首禮。然後到春牛前作揖。禮畢,與來時一樣熱鬧,將芒神、春牛迎回城內。

    第二天立春時分,地方長官仍率僚屬、農民鞭春。陰陽官先要舉行一定的傳統儀規。地方官主持迎春儀程,初獻爵、亞獻爵、終獻爵。然後執彩鞭擊打春牛三匝,禮畢回署。眾農民將春牛打爛。

    立春節,女孩子剪綵為燕,稱為“春雞”;貼羽為蝶,稱為“春蛾”;纏絨為杖,稱為“春杆”。戴在頭上,爭奇鬥豔。晉東南地區的女孩子們,喜歡交換這些頭戴,傳說主蠶興旺。鄉寧等地習慣用絹製作小娃娃,名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晉北地區講究縫小布袋,內裝豆、谷等雜糧,掛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興旺,五穀豐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立春節,民間習慣吃蘿蔔、姜、蔥、麵餅,稱為“咬春”。運城地區新嫁女,孃家要接回,稱為“迎春”。臨汾地區則習慣請女婿吃春餅。

    立春這一日,老北京的廟會裡,一般都會在賣皇曆的同時連帶著賣春牛圖,春牛圖上前面牽牛的那個男子,畫的就是芒神。一般人家,會把春牛圖請回家,和那些拿回家裡的春牛的碎片的意義是一樣的,自己對自己祈禱,春神和春牛都是一年的保佑。

    現在,城裡已不再舉行鞭春活動,一些農村卻仍有打春牛的風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稱為春牛。婦女們抱小孩繞春牛轉三圈,舊說可以不患疾病,今已成為娛樂。

    立春日,通常村裡會推選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徵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著一年的農事開始。然後眾村民將泥牛打爛,分土而回,灑在各自的農田,為的是求當年能有好收成。有些地方還會把春牛肚子裡塞上五穀,當春牛被打爛時,五穀便流了出來。拾起穀粒放回自家的倉中,預示倉滿糧足。

    順應自然:立春之後,陽氣升發、萬物始生。順應春天的特點,健康養生需注意保護陽氣。保護陽氣,要從飲食、起居、心理和運動等方面進行養生。

  • 3 # 矢車菊的時光

    今天迎來立春節氣,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寓意為陽氣上升,萬物更生,新歲開啟。那麼立春後飲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髮、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在作息時間上,民間有“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的說話。在精神上要力戒暴怒,更忌憂鬱,做到心胸開闊,保持心境愉悅。

    立春之後重養肝,立春飲食當然也是以保肝護肝為主,多食用綠色蔬菜,不僅能達到調養自身體質,還能提升自身陽氣,達到健康養生的目的。

    香蔥、香菜這些食物,都是很適合迎春的時候吃的,因為它們都可以促進陽氣生髮,適應春天的自然規律。另外,具有辛甘發散性質的蔬菜,如油菜、韭菜、洋蔥、芥菜、白蘿蔔、茼蒿、大頭菜、白菜、芹菜、菠菜、茴香菜、黃花菜、蕨菜、萵苣、茭白、竹筍、黃瓜、冬瓜、南瓜、絲瓜、茄子等也都很適宜開春吃。

    對於健康人群而言,飲食要清淡,不要過度食用乾燥、辛辣的食物。同時,因為此時陽氣上升容易傷陰,所以要特別注重養陰,可以多選用百合、山藥、蓮子、枸杞等食物。

    作息方面應晚睡早起,因為立春以後日照漸長,在起居方面也應順應日照變化,相對冬天來說晚一點睡、早一點起,以利於陽氣的生髮。人體氣血亦如自然界一樣,需舒展暢達,這就要求我們克服倦怠懶睡的習慣,適當夜臥早起,增加室外活動,舒展形體,暢通血脈,以助生髮之氣。

    另外,睡眠雖然對肝臟有益,但並不是睡眠越多越好,如果肝功能指標尚可,應該進行適量的運動,各人應根據自身體質狀況,選擇適宜的鍛鍊專案,例如健走、慢跑等。充足睡眠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多喜熬夜或被迫熬夜,這種行為非常不利於養肝。“人臥則血歸於肝”,按時就寢充足睡眠是最好的保肝良藥。

    每個節氣都有著不同的飲食方式,我們應該合理的搭配食物,這樣的話可以讓身體保持一個健康的狀態。

  • 4 # 使用者山澗小溪113A

    春捂秋凍。立春季節天漸漸變曖,陽氣上升,人身體的血液迴圈也加快了。這個季節需要人們呵護好身體的季節過度期,注意保暖,做到穿衣不忽冷忽熱。飲食上注意平衡營養,多吃水果蔬菜,多飲水,保持身體由冷向暖的自然平穩過度。

  • 5 # 甘肅慶陽西峰顯勝李哥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是一個很重要的季節,對於人來講,春季是一個舒展情懷,激發情智的季節;對於人的身體來講,經過一個冬天的藏伏,積蓄了一個冬天的能量,到了春天需要升發釋放。

    春天本身是升發的季節,應該讓陽氣盡快從冬天的藏伏狀態中升發出來,進入新一輪的“生、長、收、藏”。冬天是“藏伏”能量的季節,那麼,現在“立春”節氣已經開始了,就是能量“升發”也開始了。

    可以說立春之後的養生重點,除了保養身體之外,還有預防疾病的復發。那具體的“立春”後應該怎樣養生呢?對於人的身體,養生不外乎幾個方面,“吃、穿、住”,當然還包括保健。

    ●飲食

    以“升發為主”

    立春的飲食應該以“升發”為主,可以多食一些性味甘平的食物,比如山藥、春筍、豌豆苗、韭菜等。尤其是山藥,性平味甘,不燥不膩,可健脾益胃、助消化,補中益氣、益肺止咳。

    春季多風,也是“肺”的“多事之春”,容易引發呼吸系統的各種疾病,而這時候多食用一些補益肺腎的山藥,燉湯、熬粥等,對預防這些疾病有很大的幫助。而且節氣交替的時候,脾胃一般需要特別的保護,這時候適當多食用山藥等健脾益胃的食物,對身體有百利而無一害。

    記得有一個朋友,整個一工作狂,除了工作,平時大大咧咧,生活瑣事幾乎都不怎麼放在心上,每到初春的時候,就開始乾咳、拉肚子(腹瀉),開始沒怎麼放在心上,直到幾乎年年這樣,而且影響了自己的工作,她才打電話跟我求救。我告訴她,初春的時候本就容易患呼吸系統的疾病,而你又飲食不節,傷了脾胃,而“肺與大腸相表裡”,這樣下去自然形成了惡性迴圈。

    我告訴她,飲食方面注意,不要吃過冷、過硬、過刺激的食物,可適當食用山藥,燉湯也好、煮粥也好,炒食也可,可補氣益肺,健脾益胃;也可適當用黨蔘、黃芪、黃精燉湯、煮粥食用;甚至也可用百合煮粥、熬羹等。過了一段時間,朋友樂滋滋地打電話過來,不用問,顯然問題解決了。

    另外,有句話講“當春之時,食味宜減酸增甘,以養脾氣”。簡單說,春季肝氣旺盛,要少吃酸性食物,以免使肝火旺盛,傷了脾胃。說到養肝,自然不能忘了枸杞與菊花,可以用紅棗加枸杞泡茶,可以用幹山楂片加菊花泡茶,加入幾滴蜂蜜,效果、口感更好。

    “肝開竅於目”所以除了飲枸杞茶、菊花茶以外,可以用茶水洗眼睛,尤其是對於長期坐在電腦跟前的白領一族,白天菊花泡茶後可先用升騰的熱氣薰眼睛,然後再喝茶。晚上看了一天電腦,也可以直接用菊花泡水薰眼睛後,直接用菊花水清洗眼睛。也可適當食用黑木耳、黑豆、番茄、青豆等,對於養肝也有一定的幫助。當然食物還是當季的對人體最好。

    春天是疾病易復發的季節,尤其是面板病、感染病、傳染病等,像香菜、香椿等大發的食物,容易誘發疾病的食物,春季儘量少吃或者不吃。

    當然,飲食要因人而異,不是說所有的人到了春季就應該多吃山藥、多吃黃精、多喝菊花茶等,最好還是根據自己的體質來調整。也不是說除了上面的食物,其他的不能吃,上面說的食物是根據人體自然反應、陰陽、四時等應適當多食用的食物,可具體的還是要個人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調整。所謂“審因施養”,“因人施養”即是這個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年創業還能做電商嗎?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