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ilence3728

    下一句是“恰逢其時”

    【釋義】:

    相見恨晚:只恨相見得太晚。形容一見如故,意氣極其相投。

    恰逢其時:恰恰遇到這個時候。

    “相見恨晚,恰逢其時”:形容遺憾相識太晚,一見如故,意氣極其相投。

    【出處】: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原文】:

    “兩人相為引重;其遊如父子然。相得甚X;無厭;恨相知晚也。”(意思是兩人互相援引重;他在像父子一樣。相處得很汙;沒有滿足;恨相知太晚了。)

    【英文】:regret not to have known somebody before

    【成語故事】:

    西漢時期,齊國臨淄這個地方有一個人叫做主父偃 ( yǎn)。他博學多才但是一直沒有得到當官的機會。

    主父偃聽說大將軍衛青非常愛惜人才,就長途跋涉,來到長安,找到了衛青將軍。衛青很欣賞主父偃的才華,多次和漢武帝推薦,想要讓主父偃得到重用,可是漢武帝都沒有理會。

    過了一段時間後,主父偃帶來的所有錢財幾乎要花光了,周圍的人都開始討厭他,因為他從很遠的地方過來,想要當官卻一直沒有機會,反而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十分困難,窮得都快要吃不起飯了。

    主父偃心想,既然透過衛青將軍推薦自己當官,這個辦法行不通,那麼我就自己寫文章給皇帝,展示我的才華,說不定還有會意外驚喜呢。

    當時,北方匈奴經常侵犯騷擾漢朝的邊境,讓漢武帝十分頭疼,於是主父偃寫了一篇文章給漢武帝,對於匈奴這個問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他抓住了問題的重點,提了很多建議,還分析了攻打匈奴的優勢和劣勢,最後建議漢武帝出兵攻打匈奴,和他同時寫文章獻計給漢武帝的還有徐樂和嚴安這兩個人。

    漢武帝看了主父偃的文章後,特別欣賞他的才華,很快就叫人把他們三人都帶過來,漢武帝對他們說:“你們原來都在哪裡啊?為什麼我們直到現在才見面呢?”最後,漢武帝讓他們三個人都做了大官。

    擴充套件資料:

    【近反義詞】:

    近義詞:相知恨晚、相識恨晚

    反義詞:白頭如新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彼此投合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天子召見三人,謂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見之晚也。“(意思是,天子召見他們三人,說,你們都在,為什麼說相見恨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話罵人既有面子又可以讓別人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