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蘭中醫學社

    在我的心目中,很多中醫人士頗有才情,除了治病救人之外,也有精通琴棋書畫的,也有能吟詩作賦的。在古時候,就有一些精通醫藥的文人墨客用藥名寫詩的,比如辛棄疾;也有醫學大家用藥名寫情詩的,比如李時珍。但是,翻閱歷史,還有能用中藥名寫訴狀的,真是讓人眼前一亮。

      

    有這麼一箇中藥名寫成的訴狀,內容如下:“具狀人紅娘,為告木賊攔路搶劫,殃及夫、子事。竊氏有夫黃柏,男黃連,因往留隍發賣烏藥,一去半夏,仍未見父子回鄉。適有鄰親杜仲告知:某日,夫君一行經過常山,遭木賊攔劫,被搶去青箱子一隻,陳皮鞋一雙,又強姦使女四人:木香、乳香、丁香、麝香,唯麝香不從,遂被捆於車前,打得紅花血竭,望大人查明賊舍,懲辦頑兇。民等霑恩。謹狀。”

    從這份訴狀上,不難看出,這裡面有不少中藥名。我們不妨一起來數一下,這個訴狀裡的中藥名有:紅娘子,木賊,黃柏,黃連,硫黃,烏藥,半夏,附子,茴香,杜仲,常山,青葙子,陳皮,木香,乳香,丁香,麝香,車前,紅花,血竭,澤瀉。

      

    在這個訴狀中,一共用了21箇中藥名,其中直接用的藥名有紅娘,木賊,黃柏,黃連,烏藥,半夏,杜仲,常山,陳皮,木香,乳香,丁香,麝香,車前,紅花,血竭等16個,用同音諧音的有留隍(硫黃)、父子(附子)、回鄉(茴香)、青箱子(青葙子)等4個;還有一個賊舍,在某地的方言中,與澤瀉諧音。

    在這份訴狀中,除了木賊和麝香兩味藥重複出現了兩次,其他中藥名都只出現過一次。為什麼木賊和麝香出現了兩次,主要還是這份訴狀的劇情所導致的,木賊是元兇,是被告,所以出現了兩次。而四香之中唯麝香最香,所以也出現了兩次。從而為整個劇情加深了兇手的可惡之處。

      

    一份簡短的訴狀,用上了21箇中藥名,但卻把一般訴狀的基本要素都涵蓋了,而且劇情清晰,堪稱中藥名訴狀的典範。這則簡單的中藥名訴狀,雖然僅僅是娛樂而已,但同時體現了中醫藥的博大精深以及與生活的種種聯絡。為初學中醫者又增添了許多樂趣。

  • 2 # 體育弄潮兒

    1,狀詞的構成  狀詞一般透過極少的語言就可以明晰闡述糾紛的前因後果及主張何結果.但是,構成該狀詞的要素卻是不可欠缺的.按照"做狀十段錦"13對狀詞要素的劃分,一個較好的狀詞應包含如下內容:  (1)筆(語)."硃筆.必要先將事情起止前後精細議論明白,按事而立朱語,或依律或借意,必須與截語相應."三種訟師秘本中對於硃筆進行了分門別類的收集.首先按照六部的順序,其次為訴條,衙門,大戶,平人等類別分類排列.硃筆一般四字,對於整個狀詞起到一個提綱挈領的作用,使人一見即知所告為何,一般硃筆所描寫得情狀都比較緊迫,悽苦,其目的是使官吏一見就對事主產生同情,從而受理該案件.  (2)緣由與計由."緣由,乃當先事蹟之根源也.務與計由成敗相應,不可脫節,不可(繁)多,不可簡略.""計由,乃事之顯跡從何起.為入罪之路也,務宜斟酌,不可繁雜失節,不可脫空含糊."可見,二者相互關聯,用最少的語言即可使所告之人入罪.  (3)期由."期由,乃事從某年某月某日而成也.某年或遠或近,寘狀中或前或後,不可重用."  (4)成敗與得失."成敗,乃計由之後或成或敗.為入罪之門也,茲段誠為一段狀主宰,務宜包含前後,謹防攻破.""得失,乃狀中之奇謀也.可置證由之前,可置證由之後,聽人所用,此為脫罪之路."二者為相對之要件,或出罪,或入罪二者選一即可.  (5)證由."證由,論成敗得失之後必有見證也.誠為一狀輔佐,恐有偏護辨論不一,須要量人斟酌,此脫罪之門也."證據為勝訴的關鍵,所以狀詞中應有體現.  (6)截語."截語,乃一狀中(總)斷也.務要句句合律,字字驚奇,言語壯麗.如狀中有此一段名‘關門狀‘,則府縣易為決斷;無此一段名‘開門狀‘,恐人犯乘隙瞰入辨變.大抵狀詞不可太關門,亦不可太開門,諒情半開半關者,妙哉,妙哉."  (7)結尾與事釋."結尾,乃狀中之尾也.先要遵奉官府,後要闡明律法,務宜詳而用之."一般為對訴求的概括性闡述."事釋,但言告訴之後二三四字而已.如剪害安民,超貧杜騙,敦倫正俗,含冤等語,量情用之為妙."事釋最能夠體現狀詞的格式化趨勢.  2,狀詞中出入罪的方法  狀詞中"計由","成敗"兩要素為入罪之方,而"得失"則為出罪之法.以"告夫叔負債"中的狀詞為例,原被告雙方的狀詞無論是入罪還是出罪,都理由充分.  "急救窮命事.阿夫治儒存本銀二十兩,付叔(某)營利,支給以供昕夕,張約存證.不幸(某)月夫故,浼族長(某)理取周殯.詎惡人不念同胞暴露,毫釐不吐,反將阿身毒拳毆辱,近鄰(某)勸解.有此惡叔吞財悖義,母子何依.泣血叩天,究□追給,送死養生,存亡均感,上告."  "乞究誣陷事.故兄先年付本銀二十兩與(某)營放,逐年(收)取,給還本外,息比債例過多,票張存證.今遭兄亡,分當溥付,詎嫂瞞心,重索前銀,因此論辨,反捏毆辱.虛情誣陷,望乞明臺詳豁,感激上訴."14  以上一對告狀與訴狀正反映了出入罪的基本方式.欲入罪者在闡述"緣由"——"阿夫治儒存本銀二十兩,付叔(某)營利"後,轉而描述了被告的惡行,"不念同胞暴露,毫釐不吐,反將阿身毒拳毆辱",進而又悽苦的寫道,"有此惡叔吞財悖義,母子何依",已經將被告準確的定位為不仁不義之人,成功的將其入罪.反之,被告承認確有此事,但是"給還本外,息比債例過多",反而是"詎嫂瞞心,重索前銀,因此論辨,反捏毆辱",同樣也有證據,言之鑿鑿,將自己洗脫得清清白白.  可見,透過狀詞可以將雙方的意圖都較好的表現出來,無論出罪入罪都可以言之成理.所以,做狀"有隱有顯,有奇有正,有出罪而入罪,開門而關門.譬之良將用兵,操縱闔闢,變化叵測,此百戰而百勝者也."15  (二)狀詞的語言  狀詞所運用的語言有其規範性的一面,也有其富含感情的一面.規範性指在行文的過程中有固定的格式約束;富含感情性指其在語言運用中充分突出作為弱者的悽苦與無助,甚至如果官吏不介入將無法生存.在中國古代以"息訟"為主流的文化傳統中,在父母官式的官吏制度設定之下,如何使狀紙打動官員,使案件被順利受理,並達到預期的勝訴結果,其中的語言運用方式是重要的因素.  首先,語言應規範,縝密.明代的訟師秘本中很多狀詞類基本為定式,人們一旦發生類似的爭訟完全可以套用這些狀詞.其語言的使用已經被定式化,朱語,粹語(狀語摘要,續句)的分類編纂既是其格式化的表現.而只有縝密的語言與邏輯結構才不致被人找到攻擊自己的破綻,從而保持不敗.  其次,不可太文,亦不可太俗.16太俗的狀詞在官吏看來太過粗鄙,無法顯示訟師的真實水準,太文的語言對於闡述事由沒有太大幫助,反而會招來官吏的厭煩.  最後,語言的"弱勢性".狀詞中採用的語言多數是從弱者的角度設計的,"使一人見……即有為我不忿之意,然後可以必官內之準理也."17以產業類狀詞為例,其推薦的常用朱語及粹語(狀語摘要,續句便要)包括:"勢佔產業","佔產危命","白佔民業","豪強奪產"等朱語;"視文書為故紙,藐法律若弁髦","產遭毫奪,弱肉強食","業吞虎口,一家絕食","祖宗三代故物,豪惡一旦強奪"18等粹語,都反映給人"弱勢"的資訊,可以藉此博得官吏的同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舞廳看見自己的戀人和別的異性在跳舞,當時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