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功能農業是農業的新模式嗎?
19
回覆列表
  • 1 # 河南群哥

    功能農業是指農產品的營養化、功能化,它主要是透過生物營養強化或其他生物技術手段使農產品具備保健的功能。簡單地說,就是生產出的農產品能夠定量滿足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微量營養需求。比如,滿足不同年齡段、不同群體所需要的鈣、鐵、鋅、硒等,進而達到促進生長、發育,增強免疫力、抵禦癌症、延緩衰老的目標。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功能農產品和功能食品的概念在世界各國有所不同,但一般認為它應具有三個基本屬性:一、食物的基本屬性,也就是有營養還要保證安全;二、修飾屬性,也就是具備色、香、味,能使人產生食慾;三、功能屬性,也就是對機體的生理機能有一定的良好調節作用。

    功能屬性是一般食品所不具備的特性,而功能農產品和功能食品正是這三個屬性的完美體現和科學結合。

    根據功能農產品食用物件的不同,可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日常功能性食用品,或稱為日常保健用食用品。它是根據各種不同的健康消費群(諸如嬰兒、老年人和學生等)的生理特點與營養需求而設計的,旨在促進生長髮育或維持活力與精力,強調其成分能充分顯示身體防禦功能和調節生理節律的工程化食用品。對於老年日常功能性食用品來說,應符合“四足四低”的要求,四足是指足夠的蛋白質、足夠的膳食纖維、足量的維生素和足量的礦物元素;四低是指低能量、低脂肪、低膽固醇和低鈉。對嬰兒健康活潑地生長,補充γ-亞麻酸和免疫球蛋白質的嬰兒食品(特別是嬰兒調製奶粉)就屬於這類食品。對於學生日常功能性食品來說,其基本要求是能促進學生的智力發育,促進大腦能以旺盛的精力應付緊張的學習和考試。

    另一類是特種功能性食品,或稱為特定保健用食品。它著眼於某些特殊消費群(如糖尿病患者、腫瘤患者、心臟病患者、便秘患者和肥症者等)的特殊身體狀況,強調食品在預防疾病和促進康復方面的調節功能,以解決所面臨的“健康與醫療”問題。現階段,全世界在這方面所熱衷研究的課題包括抗衰老食品、抗腫瘤食品、防痴呆食品、糖尿病患者專用食品、心血管病患者專用食品、老年護髮食品和護膚食品等。

    從上述分類來看功能食品介於食品、藥品之間。

  • 2 # 豫眾不同

    功能農產品是功能農業所生產的產品,它通常應具有補充特定功能性營養,達到健康改善目的。如:富硒食品能夠補充硒元素。透過特定營養素的補充,消費者能夠感受到健康改善,比如,富硒食品的持續食用,會帶來消費者免疫力的提高,不容易感冒,長期還可以預防癌症。

  • 3 # 關注三農的點點滴滴

    功能農業是指農產品的營養化功能化,他是透過生物營養,強化或其他生物技術手段是農產品具備保健功能性。

    那什麼是功能也產品的功能性,農產品一次是近幾年來使用頻率比較高的一個名詞,在中國近工業中長期發展綱要,有關食品工業科技發展戰略目標中曾提出調整食品,工業和產業結構開發方便食品功能,食品和工程影片等各類新興隆產品也提出了工農產品和功能食品在概念說明了他是未來農業和食品工業發展的趨勢。

    科技技術的發展,研究出許多關於人體健康的食物成份以及種種疾病的發生與膳食的相互關係,透過改善膳食條件和發揮食品本身的生理調節功能達到了提高人類健康的目的。營養學知識的普及和行為沒提到大力宣傳時代,人們更加關注健康水平的提高花更多的錢來購買相對昂貴的功能性食品。

    功能性產品一詞是近幾年來使用的頻率相當高的一個名詞。在中國輕工業發展綱要,有關食品工業科技發展戰略中,提出調整食品工業和產業結構開發方便影片功能,食品和工程食品等各類新型農業產品也提出了工能農產品和食品。這一概念說明了未來農業和食品工業發展趨勢之一,當下我要抓機遇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經濟。

  • 4 # 留香仙居

    功能農業直白地說,就是走多元化。究其所含元素不同而形成多個模組:

    生產模組、營銷模組和營養模組。

    就當前農業產能模式而言,其有三大趨勢:節水、低殘留、反季節,

    節水━分為滴灌、滲灌、噴灌。

    低殘留━抵制化肥、農藥的濫用。

    反季節━透過溫室效應促使瓜果蔬菜週年供應。

    營銷模式有望和旅遊等多個渠道銜接,依靠觀光釋放盈利空間,

    中國農業已經跨入新紀元,而且必須跨入新產能,從小麥的麵筋到油料作物的蛋白,再到瓜果蔬菜的營養已經成為餐桌上的文化。農民已經不能濫種,必須因地宜種,做舌尖上的高品質產業。

    根據功能農產品食用物件的不同,可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日常功能性食用品,或稱為日常保健用食用品。它是根據各種不同的健康消費群(諸如嬰兒、老年人和學生等)的生理特點與營養需求而設計的,旨在促進生長髮育或維持活力與精力,強調其成分能充分顯示身體防禦功能和調節生理節律的工程化食用品。對於老年日常功能性食用品來說,應符合“四足四低”的要求,四足是指足夠的蛋白質、足夠的膳食纖維、足量的維生素和足量的礦物元素;四低是指低能量、低脂肪、低膽固醇和低鈉。對嬰兒健康活潑地生長,補充γ-亞麻酸和免疫球蛋白質的嬰兒食品(特別是嬰兒調製奶粉)就屬於這類食品。對於學生日常功能性食品來說,其基本要求是能促進學生的智力發育,促進大腦能以旺盛的精力應付緊張的學習和考試。

    另一類是特種功能性食品,或稱為特定保健用食品。它著眼於某些特殊消費群(如糖尿病患者、腫瘤患者、心臟病患者、便秘患者和肥症者等)的特殊身體狀況,強調食品在預防疾病和促進康復方面的調節功能,以解決所面臨的“健康與醫療”問題。現階段,全世界在這方面所熱衷研究的課題包括抗衰老食品、抗腫瘤食品、防痴呆食品、糖尿病患者專用食品、心血管病患者專用食品、老年護髮食品和護膚食品等。

    從上述分類來看功能食品介於食品、藥品之間。

  • 5 # 陳chen318

    功能型產品:也稱實用型產品,顧名思義,這型別產品以強調使用功能為主,設計的著眼點是結構的合理性,重在功能的完善和最佳化,外觀造型依附於功能特徵實現的基礎之上,不過分追求形式感,表現出更多偏向於理性和結構外露的特點。

    各種工具、功能簡易的產品、機器裝置和零部件等基本上都屬於這一型別。例如園藝剪刀。

    擴充套件資料:

    產品功能與顧客的需求有關,如果產品不具備顧客需要的功能,則會給顧客留下不好的產品質量印象;如果產品具備顧客意想不到但很需要的功能,就會給顧客留下很好的產品質量印象;如果產品具備顧客所不希望的功能,顧客則會感覺企業浪費了顧客的金錢付出,也不會認為產品質量好。

  • 6 # D平凡人S

    在世界範圍內,功能性農產品(或者食品)與飲料極受歡迎,究其原因不外乎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搞清或基本搞清了許多益於人體健康的食物成份以及種種疾病的發生與膳食的相互關係,使得透過改善膳食條件和發揮食品本身的生理調節功能而達到提高人類健康的目的成為可能。其次,高齡化社會的形成、各種老年病發病率的上升以及少年兒童成人病的增加尤其引起人們的恐慌。第三,營養學知識的普及和新聞媒介的大力宣傳,使得人們更加關注健康水平的提高,花更多的錢來購買相對昂貴的功能性食用品成為自覺行動,於是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特殊營養消費群。

    功能性農產品(食品)一詞是近幾年來使用頻率相當高的一個名詞,在中國輕工業中長期發展綱要有關“食品工業科技發展戰略目標”中曾提出“調整食品工業和產業結構,開發方便食品、功能食品和工程食品等各類新型農產品” ,也提出了“ 功能農產品和功能食品 ”這一概念,說明了它是未來農業和食品工業發展趨勢之一。

    中國的定義:功能性農產品(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營養功能、感覺功能和調節生理活動功能的食品。它的範圍包括:增強人體體質(增強免疫能力,啟用淋巴系統等)的食品;防止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便秘和腫瘤等)的食品;恢復健康(控制膽固醇、防止血小板凝集、調節造血功能等)的食品;調節身體節律(神經中樞、神經末稍、攝取與吸收功能等)的食品和延緩衰老的食品,具有上述特點的食品,都屬於功能農產品和功能食品。

    而100微克正是功能農業的產物,100微克植物活性硒,精選特色優良種植基地,讓植物透過根系吸收、生物轉化,開發出硒含量穩定、形態安全的功能性農產品,富含植物活性硒,易被人體吸收利用。硒是一種多功能的生命營養素,能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強力抑制過氧化脂質的產生、增強免疫功能(20~30倍)、保護生物細胞膜、增強前列腺調節功能、防止血凝塊、清除膽固醇,具有與胰島素相同的作用,能明顯促進細胞攝取糖的能力、血液迴圈防止面板老化、降低致癌物質的誘癌性、消除體內突變的癌細胞、阻止癌細胞的分裂與生長等。隨著科學的發展,硒越來越被人類所認識,被稱為“生命的奇效元素”“生命第五要素”。 中國微量元素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梁東東教授介紹說,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而中國有七成地區缺硒。針對人體缺硒的狀況,各國專家建議繼續大力發展富硒產品的開發研製。同無機硒強化劑相比,生物植物活性硒安全性高,不易發生中毒,易被人體吸收利用,補硒效率高,特別受歡迎。

  • 7 # 農民工影山

    功能農業是指農產品的營養化、功能化,它是透過生物營養強化或其他生物技術手段使農產品具備保健功能性。[1]功能性農產品(食品)一詞是近幾年來使用頻率相當高的一個名詞,在中國輕工業中長期發展綱要有關“食品工業科技發展戰略目標”中曾提出“調整食品工業和產業結構,開發方便食品、功能食品和工程食品等各類新型農產品” ,也提出了“ 功能農產品和功能食品 ”這一概念,說明了它是未來農業和食品工業發展趨勢之一。

    中國的定義:功能性農產品(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營養功能、感覺功能和調節生理活動功能的食品。它的範圍包括:增強人體體質(增強免疫能力,啟用淋巴系統等)的食品;防止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便秘和腫瘤等)的食品;恢復健康(控制膽固醇、防止血小板凝集、調節造血功能等)的食品;調節身體節律(神經中樞、神經末稍、攝取與吸收功能等)的食品和延緩衰老的食品,具有上述特點的食品,都屬於功能農產品和功能食品。[3]

    西方的定義:國際生命科學研究院歐洲分部的一個由歐洲專家組成的專案小組採用如下功能食品定義:“一種食用品如果可以令人信服地證明對身體某種或多種機能有益處,有足夠營養效果,能夠改善健康狀況或減少患病機率,即可被稱為功能性食用品。”[3]

    日本的定義:功能性農產品和食品的概念最早由日本提出,日本厚生省提出的定義是:功能食品是具有與生物防禦、生物節律調整、防治疾病、恢復健康等有關功能因子,經過設計加工,對生物體有明顯調整功能的食品。[3]

    雖然功能農產品和功能食品的概念在世界各國有所不同,但一般認為它應具有三個基本屬性,包括:食物的基本屬性,也就是有營養還要保證安全;修飾屬性,也就是具備色、香、味,能使人產生食慾;功能屬性,也就是對機體的生理機能有一定的良好調節作用。功能屬性是一般食品所不具備的特性,而功能農產品和功能食品正是這三個屬性的完美體現和科學結合。[3]

    功能農產品和功能性食品應符合以下幾方面要求:

    1、首先是食物,由通常使用的原料或成分構成,並以通常的形態與方法攝取。

    2、屬於人們日常攝取的食物。

    3、應標記有關的調節功能。

    據此,那些新增非食品原料或非食品成分(如各種中草藥和藥效成分)而生產的食品,不屬於功能性食品範疇。

    如果一種功能農產品或功能食品有特殊的生理效應,它的主要成分是常量營養素;如果一種功能食品更多的是作為日常膳食補充劑攝入,它的基本成分是微量營養素。功能食品也能以如下食品成分的形式呈現出來:一些是有一定營養功能,但卻不是人體所必需的成分的食品(如某些低聚糖);另一些甚至是什麼營養價值也沒有的食品(如活微生物和植物化學品)。實際上真正既能補充營養元素(如新陳代謝所需要的營養),又兼具享受功能的是我們每日的膳食,它既能調解消費者的身體機能,又能減少他們患病的危險。[3]

    關於“功能農產品和功能性食品”的提法,雖尚未得到全世界的公認,但這強調食品的第三功能這一觀點卻已為全世界所共識。歐美國家所通稱的“健康食品”或“營養食品”和中國俗稱的“保健食品”,就其所特指的含義與內容均與“功能農產品或功能性食品”相同或相似。雖然1990年11月14日日本厚生省提出將“功能性食品”改稱為“特定保健用食品”,但因中國社會各界人士已普遍接受了“功能農產品和功能性食品”這一提法,而對一直沿用至今的“保健食品”這個通俗稱謂則從未給出明確和嚴格的定義。加之,前一段時期又因假冒偽劣產品太多,使得部分消費者對保健食品產生諸多誤解和看法。所以我這裡仍使用“功能農產品和功能性食品”這一名詞,歐美國家對功能性食品這一提法也表示讚許。[3]

    中國曾一度流行“療效食品”這種提法,然而對這個名詞也從未下過明確的定義。從市場上宣稱為“療效食品”的產品看,大多都添加了非食品原料或成分,主要是中草藥或其浸出液。因此,不應視之為是“功能性食品”或“保健食品”的另一種稱謂,而應將之排除在功能性食品範疇外。[3]

    功能食品與藥品有著嚴格的區別,不能認為功能食品是介於食品與藥品之間的一種中間產品或加藥產品。

    功能食品與藥品的主要區別在於:

    1、藥品是用來治病的,而功能食品不以治療為目的,不能取代藥物對病人的治療作用。功能食品重在調節機體內環境平衡與生理節律,增強機體的防禦功能,以達到保健康復的目的。

    2、功能食品要達到現代病理學上的基本無毒或無毒水平,在正常攝入範圍內不能帶來任何毒副作用。而作為藥品,則允許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存在,

    3、功能食品無需醫生處方,沒有嚴格計量的限制,可按機體的正常需

  • 8 # 濃郁的鄉土氣息

    根據功能農產品食用物件的不同,可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日常功能性食用品,或稱為日常保健用食用品。它是根據各種不同的健康消費群(諸如嬰兒、老年人和學生等)的生理特點與營養需求而設計的,旨在促進生長髮育或維持活力與精力,強調其成分能充分顯示身體防禦功能和調節生理節律的工程化食用品。對於老年日常功能性食用品來說,應符合“四足四低”的要求,四足是指足夠的蛋白質、足夠的膳食纖維、足量的維生素和足量的礦物元素;四低是指低能量、低脂肪、低膽固醇和低鈉。對嬰兒健康活潑地生長,補充γ-亞麻酸和免疫球蛋白質的嬰兒食品(特別是嬰兒調製奶粉)就屬於這類食品。對於學生日常功能性食品來說,其基本要求是能促進學生的智力發育,促進大腦能以旺盛的精力應付緊張的學習和考試。

    另一類是特種功能性食品,或稱為特定保健用食品。它著眼於某些特殊消費群(如糖尿病患者、腫瘤患者、心臟病患者、便秘患者和肥症者等)的特殊身體狀況,強調食品在預防疾病和促進康復方面的調節功能,以解決所面臨的“健康與醫療”問題。現階段,全世界在這方面所熱衷研究的課題包括抗衰老食品、抗腫瘤食品、防痴呆食品、糖尿病患者專用食品、心血管病患者專用食品、老年護髮食品和護膚食品等。

    從上述分類來看功能食品介於食品、藥品之間。

  • 9 # 三農開拓者
    農業多功能性是指農業具有經濟、生態、社會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所謂農業多功能性的是農業除了提供食品、纖維等商品產出的經濟功能外,還具有與農村環境、農業景觀、生物多樣性、農村社會發展、食品安全、農業文化遺產以及動物保護等非商品產出相關的環境和社會功能。功能農產品是功能農業所生產的產品 ,它通常應具有補充特定功能性營養 ,達到健康改善的目的。比如:富硒食品能夠補充硒元素。透過特定營養素的補充,消費者能夠感受到健康改善 ,比如,富硒食品的持續食用 ,會帶來消費者免疫力的提高,不容易感冒,長期食用還可以預防癌症。其他營養素還包括鋅、鈣、鐵、碘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及不飽和脂肪酸 、花青素、胡蘿蔔素等已明確為人體健康所需的植物化合物 。功能農產品除了需要具有改善健康的價值外, 還有兩個重要標準:一個是使消費者能在宏觀感覺,或者微觀指標上有促進改善的價值。另一個是能夠標準化生產。因為只有具備了這兩個條件,消費者才能夠從持續消費合格功能農產品中獲得確實的好處。

    多功能性的可持續農業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最高層次,是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業多功能性的完美結合,在一般的可持續農業的基礎上,更加強調和提出農業的多功能性並在技術和政策提供相應的支援和保障。

  • 10 # 紅色新果

    功能農業是指農產品本身所含的營養和功能,對人體健康有益。比如,滿足不同年齡段所需要的鈣、鐵、鋅、硒等,進而達到促進生長、發育,增強免疫力、抵禦癌症、延緩衰老的目的。

    功能農產品有很多,比如蔬菜類有黃秋葵、蘆筍、大蒜、山藥等,水果類有黃肉桃、黑桃、 紅肉桃、紅肉蘋果等,肉類有烏骨雞、烏骨羊等等,還有黑米、黑豆、黑芝麻、黃豆等等好多功能性農產品。

  • 11 # 樂悠悠LQ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一直是國民經濟的命脈,直接關係著社會的穩定與發展。新中國成立以來,“三農”問題一直是中央工作的重心,隨著幾次農業的重大改革,中國農業發展,也從“高產農業"階段,過渡到了“綠色農業”階段。高產農業主要解決華人“吃得飽”的問題,而綠色農業解決了華人“吃得安全”的問題。

    2017年,中共中央一號檔案,提出了“壯大新產業、新業態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舉措。其中,明確提出:“加強現代生物和營養強化技術研究,挖掘開發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這是中央檔案首次提出“功能農業”的有關表述。

    功能農業,重點在“功能”二字上。這個詞最早,是由中國著名的土壤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其國,在《中國至2050年農業科技發展路線圖》一書中提出的:“指透過生物營養強化技術,使農產品中硒、鋅等有益人體健康的礦物質或其他功能物質定量提高的農業生產過程”。此外,功能農業還有兩個重要的標準:一是消費者能在宏觀感覺或微觀指標上發現其具有改善健康的價值;二是能夠標準化生產。

    從這點看,功能農業可以說是綠色農業的“進階版”,在“吃得安全”之上,又解決了華人“吃得健康”的問題。可以說是中國農業發展的第三個重要階段。

    近幾年,在移動網際網路、電子商務飛速發展的影響下,華人的生活消費方式發生。在網際網路運營領域,這種變化被定義為“消費升級”,並且由此催生了 OMO(新零售)這個“新物種”。在消費升級的環境下,傳統農業的演變或升級成了必然之勢。

    舉一個例子。在福建省壽寧縣下黨鄉,“高山茶”一直是當地特產,其富含硒、鋅等微量元素,對人體非常有益。但過去受限於地理區位、資源、無品牌支撐等,“高山茶”一直是“好產品賣不出好價錢”。2014年,下黨鄉以“下鄉去,嚐嚐下鄉的味道”為廣告語,註冊了“下鄉的味道”商標,同時深入探索,成功開創了中國第一個“視覺化扶貧定製茶園專案”。也就是將原來一家家零散的茶園進行有效整合,推出600畝的“扶貧定製茶園”,以“每畝茶園、每年租金2萬元、合同期5年”的形式,向全國範圍招募“愛心茶園主”定製茶園,茶園主每年可以獲得100斤的生態茶葉作為回報。同時,成了了“下鄉的味道”電子商務公司,全面擴大“下鄉的味道”品牌的保護、開發和運營,拓展到農產品包裝、旅遊紀念品開發、電子商務拓展等領域。這個專案讓茶農的收益大幅增長、村委也顯著提高了財政收入。這種“只賣茶園不賣茶“的扶貧新模式,迅速成為全國農村精準扶貧的典型案例、“下鄉的味道”也成為最具影響力的“扶貧定製農業第一品牌”。

    都說下黨鄉是“一個品牌改變一個窮村”,但同時,“功能農業”的指導精神也是背後推手。可以說,功能農業,是“十三五”時期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新興農業方向之一,是中國農業的機遇、更是中國的機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你面試的時候怎麼介紹自己能讓面試官記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