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7
回覆列表
  • 1 # 泓蘊號茶業

    推銷自己的主張,讓各個國家用自己的儒家學說統治國家

    大王,你用我的這套理論,能更好的統治國家,老百姓呢,會更加擁護你,balabala的!

  • 2 # 聞道齊魯

    孔子周遊列國應以第二次出遊十四年為主體。孔子為什麼要出遊呢?這裡先提出一種觀點:孔子是被逼離開魯國的。

    恐怕很多人難以贊同這樣的觀點,因為根據資料,孔子出遊基於兩件事,一件是魯國國君沉溺於齊國送來的女樂,怠於政事,另一件是國君沒有按照禮制把郊祭用的供肉分給孔子,孔子因而負氣出遊。以上兩件事確實是不可否認的史實,但依此就得出孔子出遊是因為負氣,那就太過於低估了孔子,等於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孔子離開魯國時,已經五十五歲,按照孔子自己的說法,他已經“知天命”。何謂“知天命”?“知”為大知,不是小知。小知是由知識、經驗推論出來的知,大知是由心性直覺出來的知。天命不是人命,人命由人決定,天命由天決定。人決定的,人力還可改變,天決定的,人力不能改變。天不但決定陰陽四時,還決定世間萬物生滅變化。即使於人,天也決定著其生死貴賤。所有的“天決定”即“天道”,“知天命”即知天道,故孔子出遊時,已是“得道”之人。作為“知天命”的有道之人,對於個人命運,孔子是不會與“天命”相抗爭的,而是“順承天”,按受天命安排。

    孔子出遊之前,已位至大司寇,攝相事,很快使魯國大治。在魯齊兩國會盟中,以禮斥齊,獲取失地,立下大功。為加強魯國君主地位和權力,釆取了削弱三家權臣勢力的“毀三都”政策,雖沒有完全成功,但也達到了一定效果。由此導致的結果是:一,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已嚴重影響到君主的個人利益和自在生活,對於當時缺乏道德思想又極欲享受的魯定公來說,開始排斥孔子;二,孔子政治地位的提高和鞏固,已嚴重削弱了當權家臣的勢力,權勢家族特別是季孫氏,開始抵制孔子;三,魯國國力的增強,已嚴重威脅到周邊國家,特別是齊國,開始以陰謀擾亂魯國。這三方面的矛頭都指向孔子,但孔子有無形的道德盾牌,在道德面前,一切“非道德”行為無計可施,所以孔子沒有受到直接攻擊。但當齊國女樂被送至魯國後,攻擊孔子的條件於是成熱了,三方面似乎心有靈犀,共同演出了一幕驅趕孔子的大戲。當看到孔子不為所動後,戲又加了碼,把郊祭活動也拉到戲中來了。戲都是演給孔子看的,當然要讓孔子看懂看明白,其實戲很簡單,只有兩個字:“違禮”。

    以孔子“知天命”的大智慧,當然明白一切。別說孔子,就連孔子的笨弟子子路一開戲都看明白了,於是勸老師快離開魯國。孔子不為所動,還要等著看郊祭的戲,其實就是在與魯國君主和季孫氏進行較量,看自己在魯國倡導的道德觀念最後是否敵得過對方的“非道德”行為。當道德在郊祭後被“非禮”放倒,孔子失望是一定的。但是,對孔子來說,失望並非出於對他人的怨恨,而是出於對道德不能繼續在魯國施行的遺憾。失望,也不是孔子出遊的原因。對於魯國君主和季孫氏來說,演戲的目的可不止於僅讓孔子失望,目的還是讓孔子放棄在魯國從政,最好是離開魯國。為什麼兩場“非禮”的戲就能達到目的?一,孔子以大司寇之職攝相事,若對“非禮”行為不聞不問,則屬於“在其位不謀其政”,這與孔子為政理念不符,孔子定然不會這樣做;二,若孔子以“非禮”指責或教育君主和季孫氏,則必引發對抗,對抗的結果,只能是孔子受迫害。三,以“順天命”的思想而言,孔子不會做於人於己都無益的犧牲,他應對的辦法只有離開魯國。

    所以說,孔子的出遊是被逼的。

    即然出遊是被逼的,那就沒有什麼目的性,每至一國,聞政也好,求之也好,與之也好,都是隨時隨地釆用的一種生存和生活辦法。出遊中的孔子對生活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個人想法,他只不過是一個被眾人牽著走、逼著行的“可憐人”。孔子甚至贊同別人形容自己為“喪家狗”,其實是很準確的。唯一與“喪家狗”不同的是,孔子對一切都徹底明白,他的明白使他既能象一般人一樣去應對生活,又能象神一樣避免被傷害,還能象藝術家一樣把可憐的日子過得豐富多彩。孔子就是這樣一個沒有生活目的卻又最懂生活之道的人。

  • 3 # 青絲換白髮

    謀官職,畢竟都是人,只有活著才能談其他,何況一大群小弟跟著自己,這是一個十分現實的東西,不能避免

    宣傳學說,畢竟人都有虛榮心,儒家都講立德立言,萬古流芳,這是不是十分酸爽?換位思考,我在空空問答上撤這麼多,不也是宣傳自己的學說麼?這一過程還是很爽的,不信你也試試,傳播自己的思想,尤其是讓大眾認可接受,十分有成就感,簡直不能再爽歪歪了

    復周禮,這是孔子周遊列國的旗幟,(我的印象中好像是,有興趣自己百度),這自然就不多說了。

  • 4 # 心有雨痕

    說的好聽點叫周遊列國,其實就是在家鄉混不下去了,所以帶著學生們開始做個遊方先生,看在哪有人賞識他,能讓他安定下來罷了。也是一種推銷自己的手段。從孔子沿路的拮据跟落魄來看,這個周遊列國並不是一個準備的很充分的行程,或者說在他到的第一個國家沒有站住腳導致他繼續行走這個情況在孔子預料之外的。如果是有規劃的周遊列國,不應該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的。

  • 5 # 三萬天10

    學而優則仕!孔子周遊列國的初衷估計就是要當官,當然孔子當官的目的不只是為了得到一份職業或得些特權那麼簡單,孔子是個有知識,有文化,有思想,有理想,有理論的人,他需要在社會傳播他的思想和理論,但要廣泛傳播自己的思想理論,就必須擁有一個足夠大的傳播平臺,只有做官了才能擁有這個平臺的特權,能在列國做官更是對他思想理論傳播行之有效。

  • 6 # A蜻蜓淺談

    孔子被後世尊稱為聖人,同時又是那個時代普通人。如果要談孔子周遊列國國的初衷,我個人是傾向於出仕施展其抱負!從孔子初期個人背景與活動的時代背景我們可以分析,從我學過的歷史孔子並不是當時一個底下層生存環境與生活水平的人,他只是生在一個逐漸沒落的家族,所以孔子初期還是經歷了一些苦難,比起那些底下層的奴隸,普通人……還是稍微好一些。他的活動時代背景也如自己,是周王室逐漸走向沒落的時候,春秋無義戰,諸侯國連年征戰兼併,民不聊生,周王朝的權利越來越小……孔子游學反思,總結,最終想透過自己的才能徵求諸侯國君的採納,然後自己一展抱負,然而當時的環境決定了他的抱負缺乏了當時時代的實用性,所以他又周遊列國國,諸侯國君沒幾個鳥他的,一路奔波,路途所見,所思,讓他疲憊了。最終選擇了修整古籍,招收弟子,講學立說,將自己抱負或許期望在他們身上,經世致用,然而孔子在世是看不到了。最終晚年憂鬱,而且種種因素導致他身體不敵當年周遊列國之勇,就去另一個世界追尋他的抱負了!

    有時候覺得他如一個的現代高尖人才,一身抱負。去某單位,大企業應聘,然而找不到現實伯樂,最終選擇另一番活法,同樣又是另一個春天!

  • 7 # 使用者62564438606

    摘自子衍師父的《論語學釋》

    孔子為什麼要周遊列國,普遍認為孔子是為了向各國宣揚自己禮樂治國的政治主張,然後看哪個國君欣賞自己,給個官兒當,以便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其實根本不是這樣,孔子並沒有刻意想要做官。孔子在周遊列國開始前在魯國任大司寇、攝相事。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副總理兼司法部部長,已經是很大的官職了。並且祂不是因為犯錯誤被罷免的,是因為看到魯國國君和季氏等人被齊國美女吸引,無心朝政,這個時候自己做不做這個官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了,才辭官出遊的。那各個國家之間,和魯國的情況並沒有大的分別,所以孔子周遊列國的目的也不是想到別國去當官。孔子是為了整詩書、制禮樂、傳經藝、著春秋、創儒學做準備工作!因為做這些事情,需要積累素材,需要熟悉各地的風土人情,那時候沒有網際網路,這些素材都需要孔子一一去落實,所以孔子才用了十四年的時間來做準備工作。本段這個故事就發生在孔子周遊列國期間。

  • 8 # 興文192025802

    在此公佈孔子周遊列國的千古之謎:老子為了將道化繁為簡,終為民用,於是,老子將道公式化,這個公式的效果如何呢?必須要經過實踐論證,老子就將這個實踐論證的任務交給孔子,孔子為了完成這個任務,就開始周遊列國,歷經十四年的時間才完成這個任務。孔子給老子的報告中說:“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頹然示人簡矣。因二以濟民行,以明失得之報。”等。這就是所謂的大道至簡。這就是孔子周遊列國的原因。

  • 9 # 禹音

    孔子五十六歲時,孔子“由大司寇行攝相事”,“誅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參與治理國政三個月,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以至使“齊人聞而懼”,認為“孔子為政必霸”。從此可見孔子的治國才能決不是紙上談兵,而是非常實用的。

    “墮三都”招致了三桓的極力怨忿因而也招致了他們對孔子的極力排斥。再說,孔子的政績引起了齊國的忌妒和擔憂,於是,齊景公一面離間魯國的內部關係,一面又送了八十名美女,“皆衣文衣而舞《康樂》,文馬三十駟”,季孫氏和魯定公欣然接受了,並且三日不理朝政,對孔子的態度也怠慢了,孔子知道治國大計無法實施,於是懷著沉重的心情,率領眾弟子離開了魯國,開始了周遊列國的十四年的生涯。   

    孔子先到了衛國,衛靈公對他待遇不錯,也照魯國的標準給了他六萬粟的俸祿。但因有人進讒言,致令衛君生疑,孔子怕獲罪,只六個月就離開衛國。在去陳地的路上,因為誤會被圍於匡五日,孔子以文化的傳人自勉,終究度過難關。過了蒲地,僅月餘又返回衛國,寄居蘧伯玉家。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召見,孔子不得已而見之,又引起了子路的不高興。過了月餘,因出車之時,衛靈公與夫人同車,而令孔子之車在宦官之後,孔子慨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且深深引以為恥,於是,離開衛國。

    孔子一行又從曹到宋,遇司馬桓魋加害未成。再到鄭國,與弟子失散,人譏之為“似喪家之狗”。到了陳國,“居陳三歲,會晉楚爭強,更代陳”,孔子又離陳國,路過蒲地再次受阻。蒲人要挾孔子說:“如果不去衛國,我們就放了你。”於是,孔子與蒲人盟誓,但是,孔子認為在要挾之下的盟誓是不受神靈保護的,所以,他還是去了衛國。這說明孔子是善於變通的。

    佛肸叛亂,也召孔子,孔子又一次想去,由是由於子路阻止。但是,孔子說:“我豈瓠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又想要去見趙簡子,但是因為“君子諱傷其類”而未前去。再次返回衛國,衛靈公向他問軍陣之事,孔子說自己只學了“俎豆之事”、未學“軍旅之事”拒絕回答。這並不能證明孔子確實不懂軍事。只是因為當時孔子不想說。因為衛靈公不重視孔子,孔子就到陳國去了。

    衛靈公死後,出公繼位,孔子已六十歲。魯國季桓子病重,囑咐季康子,等他死後要使孔子回來作相,但是,季康子聽了公之魚的話,沒有召回孔子,而用了孔子的弟子冉求。第二年,孔子到了蔡國(當時已經成為楚地)。下一年又到了葉。楚國的卿相沈諸梁正在出鎮葉城,人稱葉公。葉公雖佩服孔子,但是不完全瞭解孔子的為人。

    在從葉城返回蔡國時,孔子遇到了幾位隱者。長沮、桀溺、荷蓧丈人以及後來的楚狂接輿,都勸孔子做個避世的隱士,但是,孔子並未動搖積極救世之心,表示他就是想要改變當時的混亂世道。

    在蔡三年,吳伐陳,楚國來救陳,聽說孔子在陳蔡之間,派人聘請孔子。陳、蔡怕孔子到楚國會危及他們,於是圍困孔子,孔子認為君子必須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持操守,所以仍然絃歌教徒。直到子貢到了楚國,楚昭王派兵迎請孔子,才解了圍。

    楚昭王要封給孔子七百里地方,但是,楚國令尹子西擔心孔子會像周文王那樣,藉此而稱王於天下,而對楚國不利。所以,楚昭王沒有這麼做。從這裡可見,人們認為孔子有稱王之心,因而一直對他有所防範。孔子的不得志,不能說與此無關。況且孔子曾經說過:“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起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論語·子罕》)又說:“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論語·陽貨》)因此,難怪楚令尹子西會有此懷疑。恐怕孔子真有借為政而實踐王道仁政之意。

    六十三歲時,孔子從楚國返回衛國,此時,衛國有許多孔子的弟子做官,衛國國君也有任用孔子之意,孔子主張為政必須先從“正名”開始,決不能放棄原則。但是,要“正名”,衛國國君的王位就難保住,可想而知,衛國國君是不會同意的。

    魯哀公七年,魯國與吳國舉行繒城會議,魯國被迫送吳國“百牢”重禮,幸虧臨時借用子貢去交涉,魯國才未受辱;第二年,吳國又攻魯國,孔子弟子有若立功。季康子因而認為孔子的弟子確實是有用之材,於是,派人到衛國請回冉有,後來,冉有為季康子帶兵與齊國作戰獲勝,季康子問冉有從何處學來的軍旅戰術,冉有說是學自孔子。從此可見,孔子是深通軍事的。從而使季康子決定召回孔子而用之。

    當時,衛國的孔文子向孔子詢問作戰方略,孔子拒絕了。正好季康子用厚禮迎請孔子,於是,孔子回到了魯國。當時孔子已經六十八歲。

  • 10 # 源一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

    朝聞道,夕死可矣。

    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孔子周遊列國的初衷明白了嗎?這就是為什麼孔子會說:“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了。

  • 11 # 亂答題

    孔子周遊列國的初衷是為了求學取經,求知獲智。孔子一慣認為人類是學而時習之,不是生來就能知道天下萬物事。所以孔子認識的世界是以人為貴,以善為本,以仁禮忠孝誠信為德。因此人類必須經受文化教育,提高自己的人生素質,講禮貌守規矩的人通道德。讓人類都能和平共處,共度人間樂園。

  • 12 # 蘭闍藝文

    孔子離開魯國周遊列國,有諸多原因,但最重要的是政治理想受阻。

    “墮三都”的計劃擱淺之後,孔子意識到,自己在魯國的政治生涯或許即將終結。季孫斯沒有了公山不狃的威脅,重新成為魯國事實上的掌權者。他不再信任孔子,不再給孔子機會,孔子便失去了恢復公室權威的機會。

    但孔子沒有立即放棄,他還想再等一等,期待事情出現轉機。

    公元前497年初的某一天,齊國給魯國送來了八十位美女和一百多匹毛色漂亮的駿馬。齊國此舉,名義上是表達友好,實際上是一項政治陰謀。孔子治理國政初現成果,又力主“墮三都”,齊人擔心魯國由此大治,不利於齊國,所以齊景公姜杵臼採納大夫犁彌的計謀,給魯國送去美女駿馬,以擾亂魯國君臣。當然,是否能達到目的,姜杵臼並沒有把握。

    季孫斯派人把這群美女暫時安置在曲阜南高門外,自己則身著便服,一次又一次地跑去觀看她們跳舞唱歌。後來,他乾脆找個藉口,連續三天不上朝,只顧欣賞美女們的曼妙歌舞去了。

    子路對失望的孔子說:老師,我們該離開了。

    子路心中,有比孔子更多的失望和清醒,他知道事已不可為,等下去毫無意義。因為季孫斯一門心思享樂,對於“墮三都”之事,提也不提了。

    其實,季孫斯作為魯國三桓之首,封邑無數,錦衣玉食,什麼場面沒見過?怎會被齊國的這些美女迷得神魂顛倒?事實上,季孫斯是借題發揮,以耽於女樂之姿態,暗示孔子,“墮三都”到此為止,他也不會再繼續重用孔子。

    季孫斯的目的當然是排擠孔子,但對於這樣一位享有盛名的學者,他不能蠻橫地將其罷免或者趕走,那樣做,有失貴族身份。

    孔子還是不甘心,他告訴子路:再等等看吧,郊祭之日就要到了,祭禮之後,如果季氏沒有送來祭肉,就的確是該走了。

    春祭過去了,沒有祭肉送來。

    這已經不再是暗示,而是明白無誤的告知:你已經沒有用處了。

    公元前497年,孔子辭去做了三年的大司寇之職,離開父母之邦,踏上週遊列國的漫漫長途。他可以不走,但一定要走,只為心中那一絲理想——禮是天下之禮,魯國是天子的魯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魯國不能恢復禮樂的夢想,到別的國家去實現,也無不可。此時的孔子雖然萬分失望,但心中並無掛礙,父母早逝,兒女業已長大成人,是時候到廣闊世界尋找機會了。

    孔子帶著幾位弟子,子路、顏回、冉求等人,出曲阜,向西而去。

  • 13 # 歷史研習社

    孔子是中國文化史上的至聖先師。孔子身為殷商民族後裔,以“吾從周”的博大胸懷,刪述六經,設壇講學,自覺承擔起總結髮展夏商周三代文明的重任,系統總結三代以來的文化成果,為中國文化奠定了底色,因而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所以早有人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後人繪孔子像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孔子最經典的形象莫過於杏壇講學,周遊列國。那麼,孔子為何要周遊列國呢?簡而言之,孔子是為了做官,在政治上得到重用。而做官,為的是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實現自己恢復周代禮樂文明的夢想。孔子曾說過:“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也就是說,在“天下無道”的境況下,應該隱逸而不出仕,然而孔子自己也做不到這一點。孔子心中一直有一個偉大的夢想,那就是恢復周公一手所建立的禮樂文明,回到西周的禮樂政治。但是孔子所在的魯國,魯君身為諸侯,對周天子無禮;三桓身為大夫,對國君無禮;三桓的手下又對三桓無禮,這就是所謂的“禮壞樂崩”。所以,孔子想要施展自己的政治主張,只能周遊列國,尋找能重用他的國君。孔子自小生長在魯國,雖然是貴族後裔,但是少年時代家境清貧,也就是孔子自己說的“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孔子約在三十多歲時因為精通禮而聞名於魯國。孔子34歲時到洛陽求學,35歲又去齊國臨淄求職,未成功,回到家鄉魯國教書育人達十五年。五十歲以後孔子才出來當官,不過四年,又遭到排擠。 孔子周遊列國路線圖五十五歲,孔子離開魯國,開始了十四年的在外漂泊求官。孔子說過:“父母在,不遠遊”。但同樣也說過“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也就是說,身為士人,要有遠大的天下胸懷。 明仇英繪《孔子聖蹟圖》之《累累說聖圖》,反映了孔子周遊列國時的無奈在十四年的時光中,孔子先後到過七個國家:衛國、曹國、宋國、鄭國、陳國、蔡國和楚國。今天看來,周遊列國實際上範圍也不出今山東、河南兩省。這十四年間,孔子曾先後兩次在衛國當官,一共七年;三年在陳國當官。晚年,孔子回到魯國,度過餘生。參考文獻孫欽善:《論語本解》李零:《喪家狗》李零:《去聖乃得真孔子:<論語>縱橫讀》

  • 14 # 雨後天空228077583

    孔子幼年時就極為聰明好學,十五而至於學,二十歲時,學識就已經非常淵博,被當時人稱讚為“博學好禮”。也先後做過管理倉庫和畜牧業的小官,史稱“委吏”“乘田”。其實只是個普通的公務員而已!孔子並非天生為文化教育而生,做官才是他人生的初衷與志向,“學而優則仕”也是孔子本人的人生座標。如果從仕途的角度來說,孔子的確生不逢時,年輕時才華橫溢的孔子沒有科舉制度的眷顧,淵博的學識卻無施展空間。孔子40歲之後才開始在仕途上真正起步,50歲以後才真正的有了治理國家的權位,由於受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的排擠,萬般無奈之下,孔子還是辭官了,孔子代理相位也僅僅是三個月便踏上了周遊列國之路。

    孔子周遊列國,一方面透過四處遊說,以宣傳禮治天下的大道,期待著各國統治者能夠行他之道於天下;另一方面,他也隨時準備把自己推上治國之位,依靠政權的力量去推行禮。這應該是孔子在魯國無法施展才華而想到的法子,可惜事與願違。

    孔子一次和子路在山谷中行走,看見一群野雞,色斯舉矣,翔而後集。曰:“山樑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孔子神色動了一下,野雞飛翔了一陣落在樹上。孔子說:“這些山樑上的母雞,得其時呀!得其時呀!”子路向他們拱拱手,野雞便叫了幾聲飛走了。這句話似乎是敘述孔子及其弟子在遊山觀景,其實是孔子有感而發。他感到山谷裡的野雞能夠自由飛翔,這是“得其時”,而自己卻不得其時,東奔西走,卻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因此,他看到野雞時,神色動了一下,隨之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孔子曾經說過:“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孔子說:“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國家,一年便可以搞出個樣子,三年就一定會有成效。”不能不說這是對自己一生懷才不遇的一種無奈的感慨。

  • 15 # 和為貴149890166

    為了宣傳他的道,為了把文明播山華夏大地,為了讓統治者懂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深刻道理,他辭掉了魯國大司寇的官銜,帶著他的學生周遊列國十多年,餐風露宿,逢兇遇險,被人笑作喪家犬也在所不辭。體現了他任重道遠的聖人情結。後人評: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對夫子最切貼的註解!

  • 16 # 學會說話男人

    為了宣傳他的道,為了把文明播山華夏大地,為了讓統治者懂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深刻道理,他辭掉了魯國大司寇的官銜,帶著他的學生周遊列國十多年,餐風露宿,逢兇遇險,被人笑作喪家犬也在所不辭。體現了他任重道遠的聖人情結。後人評: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對夫子最切貼的註解!

  • 17 # 味哎兒

    孔子50歲已理論成熟,周遊列國是將所知賣予王家而進行,且開讀書學成為官仕吏路徑,因讀書人奉孔子為聖人,農.工.商.兵.伶各有自行業祖師爺及榜樣神,從而稱孔子為孔老二,並不認為是聖的。

    孔子帶領其學生兜售自學識於各國,求官管之職時,可謂不逄其時。當時暢行墨家農家,儒家還沒成形,僅孔子曰形態,屬名家範籌,即背誦名人名句名篇的人群,也就是引經據典開口說話的人群團伙的人。也就是隻會背書的人,因而孔子一邦人如喪家之犬,各國轉一圈後,又返回出發地。

    孔子有此徑歷後留下:30而立,40不惑,50而用,60而知天命的,周易小周天的逢五逢十流年趕命說的,自悟新詞說出來。其中60天命詣折騰求職沒成,60歲後不再折騰了。

  • 18 # 九月風滿樓

    一、孔子周遊列國是被迫的,壓力主要來自:

    ① 魯國權臣。

    周遊之前,孔子已在魯國當了四年官,最高官至大司寇,相當於司法部長。

    但孔子“不老實”,總想收拾那些不把國君放在眼裡的卿大夫。

    魯國計有三家權傾朝野,孔子趁著他們家臣叛亂,收拾了其中兩家,最後一家實在收拾不動了。

    那個時代,權力已順次從周天子、諸侯轉移到權勢滔天計程車大夫手中,士大夫手中權力也不穩,常被更下一層的陪臣階級所取代。所以“世風日下”,孔子一心想把權力收歸國有,實現大周朝偉大復興,只是勢單力薄,無異於以卵擊石。

    ② 齊國外交的施壓。

    孔子在魯國從政這幾年,著實起了不少效果,很多地方政府紛紛向他學習先進經驗。GDP也噌噌往上漲。

    旁邊齊國一看不行啊,你這是威脅我繼續當老大的節奏呀,於是約定魯國會盟於夾谷,準備綁架魯君。

    不料孔子也不吃素,竟帶了軍隊前去會盟,齊國陰謀沒得逞,還被孔子擠兌著歸還了以前佔領魯國的三個城池。

    一計不成,二計又生。齊國又送了80名美女腐蝕魯國核心管理層,果然中計,魯君再也不好好幹活了。

    魯君不急孔子急沒有用,眼見政治抱負無法施展,孔子只好辭職,去其他國家看看行情。

    二、孔子周遊列國,怎麼走過來的?

    ① 他有車有人,不靠走的。

    孔子隨行的有不少弟子,其中子貢更是富甲天下的一位大富商,有錢好辦事,所以不怕。

    ② 出門靠朋友。

    孔子在各國也有朋友,比如衛國朋友最多,別國不要他了,就常常回衛國待著。而且衛君也夠意思,曾給孔子六萬石的奉祿。

    光給錢,不給官職,就實現不了政治抱負,於是孔子在衛國也待不住。

    孔子在匡地被認錯成一個大壞蛋,圍了5天。

    到了宋國,又被那裡的大司馬追殺。

    路過蒲地,碰上叛亂,激戰一場後,孔子跟他們訂了“不平等條約”才被放行。

    入楚時,又被圍困在陳蔡之間,絕糧七日,弟子們差點失去追隨孔子的信念。

    十四年來奔波各地,著實吃了不少苦,孔子自嘲“累累若喪家之犬”。

    ④ 68歲返回魯國。

    齊國老欺負魯國,魯國受不了,又求救於孔門弟子冉求,這才擊敗了齊國大軍。

    他們問冉求打仗這麼厲害誰教的,他說孔子教的。

    這才又把孔子請回來。

    在外漂泊十四年,68歲老人返魯。

  • 19 # 是鐵錘妹妹鴨

    孔子成仁,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是孔子之志,或者說是孔子認為的自己的天命,孔子教學,做官皆是為此,心懷天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孟子取義,雖千萬人,吾往矣!兩千多年來,我等祖先為聖賢門徒不知幾許,雖為凡人,不求成聖達賢,惟願以君子立之。

  • 20 # 貝貝的茶生活

    孔子的父母親年齡差距很大,(據說父親70多歲母親20多歲時生下的孔子)從遺傳角度來說,差距越大孩子越聰明。亂世出“英雄”這個英雄的概念幾乎是承天載地的。

    孔子在《論語·為政》篇講“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做到、感念到、方能落在紙上教化萬民。

    三十歲時已經成家立業了,此為奮鬥期。

    四十歲時已經小有成就,不會為吃喝和精神需求擔憂。

    五十而知天命。這個時候已經悟到,天地人之間的和諧關係。天地至誠,無所欺瞞。比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白天、黑夜週而復始,假如人能修道有仁愛之心,君主施仁政。仁者愛人。天下自然和諧有序。

    《中庸》裡講過,人要達到至誠的境地,可以與天地共參。

    就是天、地、人三者一體可以育化萬物的意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推薦一下你們最喜歡的動漫吧,哪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