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關注岐哥不迷路

    首先來說紀曉嵐,歷史上紀曉嵐其實比和珅打了整整26歲,紀曉嵐是公元1724年生人,而和珅是公元1750年生人,可以說這二人根本就不是一個時代的人!公元1754年紀曉嵐考中進士進入入翰林,之後紀曉嵐一直在翰林院中做一些編書、修史的工作。而1773年和珅23歲時就任管庫大臣,管理布庫,得到乾隆皇帝賞識,從此平步青雲,1776年就做到了軍機大臣、總管內務府大臣。紀曉嵐雖然才華橫溢,在當時的文人中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後來官至禮部尚書(和珅死後,之前一直是四品左右)、協辦大學士,還曾擔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而和珅的官職比紀曉嵐高很多,但是在乾隆看來,紀曉嵐充其量只是個御用文人,乾隆曾評價紀曉嵐:“紀昀本系無用腐儒,原不足具數,況伊於刑名事件素非諳悉,且目系短視,於檢驗時未能詳悉閱看”,再看乾隆對和珅的評價:“臣工中通曉西番字者殊難其人,唯和珅承旨書諭,俱能辦理秩如,勤勞書旨,見稱能事。”所以二人當時地位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紀曉嵐不可能與和珅有多少直接較量。而且據野史記載,紀曉嵐是一個非常好色的人,一日要臨幸女子數人、一日至少要行房五次,清晨、上午、中午、黃昏、睡前定各要一次。其他偶發事件,還不計算。紀曉嵐如一日無女色則“膚欲裂,筋欲抽”。編輯《四庫全書》時數日單身當值,竟然“兩睛暴赤,顴紅如火”。乾隆帝見而大驚詢問,紀曉嵐就實話實說,皇帝大笑,遂賜兩位宮女“伴宿”。有學者認為紀昀“試圖用這種肉體的狂歡”,“藉以消磨豪情,轉移自己內心的壓抑和痛苦”。歷史上紀曉嵐與和珅結仇的事件確實有。有一天,和珅剛建好一座私人宅院。想要請紀曉嵐為宅院題字。紀曉嵐題“竹苞”二字,和珅很高興,還到處炫耀。後來乾隆發現了倪端,對和珅說“竹苞”二字拆開了就是“草包”。於是和珅大怒,至此二人才算結下了仇。再說劉墉,歷史上劉墉可是比和珅大了整整30歲,劉墉是公元1720年生人。劉墉入朝為官時,和珅才剛剛出生。劉墉的官職和品位是要比和珅低一等的。再者說,劉墉其實也沒有機會和和珅較量。因為和珅一直是在北京皇帝的身邊工作。而劉墉卻是一直在外地工作,雖然他們同為軍機大臣,但實際他們相處的時間連兩年都不到。而且據說劉墉當官是非常圓滑的,再一次上朝的時候,乾隆皇帝問:劉墉朕是屬馬的,你是屬什麼的? 此時屬馬的劉墉卻說:“臣屬驢。” 乾隆很驚奇說道:“朕屬馬”愛卿怎麼屬驢呢?劉墉說:萬歲是萬金之軀,屬馬。臣怎麼能同屬呢? 所以臣只好屬驢了。這樣圓滑的劉墉,雖然在政事意見上與和珅不同,但是在乾隆大紅人面前,還是非常低調的,根本不敢與和珅正面對抗,這叫做明哲保身。

    那麼歷史上與和珅真正對面較量的人是誰呢?其實這個人叫王傑。對於王傑這個人,一般人不是很瞭解,甚至鬥沒聽說過。王傑是清代乾隆年間有名的狀元,也是清代陝西的第一名臣。他字偉人,號惺國,為官清廉、剛正不阿,在狀元及第後被安排到翰林院擔任修撰之職,後來屢次升遷,先後任內閣學士,歷任吏、刑部侍郎,遷右都御史,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任軍機大臣,太傅,成為顒琰(後來的嘉慶帝)老師。乾隆五十二年正月,又升任內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嘉慶帝繼位後仍為首輔大臣,至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去世,嘉慶皇帝追贈其為太子太師,賜諡號文端,立牌位於北京賢良祠供人祭祠。王傑在乾隆後期擔任軍機大臣時正是和珅權傾朝野的巔峰時期,王傑經常在朝會上與和珅爭的面紅耳赤,可以說王傑才是跟和珅是水火不容,勢不兩立的人。有一次,和珅拿出一幅水墨畫,請王傑觀賞。王傑為諷刺和珅貪得無厭,便說了一句:“貪圖財利的風氣,居然到了這個步!”和珅聽後竟無言以對,只好悻悻離開。還有一次,和珅為了討好他,在早朝過後拉著他的手開玩笑地說:“狀元宰相手果然好。”王傑諷刺和珅說了一句:“這手只會做狀元宰相,不會收錢,有甚麼好處?”由於王傑經常在朝廷上跟和珅據理力爭,因此和珅對王傑是恨之入骨,總想除之而後快。於是和珅總想設計陷害王傑,但因為乾隆皇帝對王傑一直都非常信任,和珅也奈何不得。當乾隆皇帝駕崩當天,嘉慶帝當即宣佈了和珅二十大罪狀,命王傑審理和珅一案,王傑不負所望查明瞭和珅貪汙受賄、結黨擅權的種種罪狀。案子結束後嘉慶帝下旨令和珅自殺,並抄沒其家產,一代奸臣和珅就這樣被解決了!

  • 2 # 時光碎落了

    應該說不是!

    紀曉嵐,名紀昀,別字春帆,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孤石老人,清朝直隸獻縣(今河北省獻縣)人,政治家、文學家。紀曉嵐是一個風趣的人,關於他的奇聞異事從乾隆時期就開始廣為傳播。人們欣賞和喜愛他的機智,又在流傳中添油加醋地加以演繹,甚至無中生有,把不相關的事,如與和珅的水火不容也附會在他身上。實際上,歷史上的紀曉嵐從來沒有戲弄過和珅,反而在好友曹錫寶上折彈劾和珅時從旁勸阻。紀曉嵐之所以被塑造成影視劇中不懼權威的理想人物,只是凝聚了民間對其幽默、正直、機智和才學的想象。

    劉墉(1719年~1804年),號石庵,另有青原、香巖、東武、穆庵、溟華、日觀峰道人等字號,清代書畫家、政治家。山東省諸城逄戈莊人(今屬高密),祖籍江蘇徐州豐縣。出身名門,大學士劉統勳之子,官至內閣大學士,父子倆均為宰相。

    劉墉與和珅,採取的是獨善其身的做法。朝鮮官員說,“和珅專權數十年,內外諸臣,無不趨走,惟王傑、劉墉、董誥、朱珪、紀昀、鐵保、玉保等諸人,終不依附。”劉墉入京任職之後,並沒有和權勢遮天的和珅做正面抗衡,而乾隆駕崩後,劉墉配合嘉慶帝處置了和珅。

    所以,紀曉嵐,劉墉和和珅都是乾隆年間的重臣,都是成熟的“政治家”,又怎麼會像電視劇中那麼針鋒相對,形同小孩過家家的的關係呢?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讓電視劇給騙了。

  • 3 # 稼軒讀歷史

    不是,我記得第一次聽到這個回答是紀連海教授在百家講壇欄目說的。

    歷史上的紀曉嵐比和珅大很多,兩人相差26歲,而劉墉比和珅大31歲。

    先來說紀曉嵐跟和珅,晚年的紀曉嵐性格收斂了很多,為人處世也變得圓滑,知道該如何明哲保身。對於和珅,紀曉嵐不攀附、不得罪,除了工作上必要的交集之外,儘量與和珅保持距離。所以歷史上的和珅和紀曉嵐並非像電視劇上所描述的一對活寶“冤家”關係,電視劇只是某種迎合市場的杜撰,他們的關係其實是很好的往年交。

    從年齡上看,和珅比紀曉嵐小26歲,不是一輩人。1754年紀曉嵐考中進士入翰林,之後紀曉嵐一直在文化部門工作(編書,文學侍從)。而1773年和珅23歲時就任管庫大臣,管理布庫,得到乾隆皇帝賞識,從此平步青雲,1776年就做到了軍機大臣、總管內務府大臣。

    二人當時地位不是一個量級,紀曉嵐不可能與和珅有多少直接較量。和珅在乾隆面前炙手可熱,紀昀則被批評為讀書不明事理。他們之間真實的關係和民間傳說相去甚遠,和珅也壓根就沒把紀曉嵐當成對手。兩個人年紀差距很大,雖處理國事的意見有分歧,但一直都是相安無事,但是最後卻因為一塊牌匾開罪於和珅。

    再來說劉墉跟和珅,歷史上的劉墉出身名門,生於山東諸城。劉家從其曾祖父劉必顯開始,每代都有人高中科舉,並在朝為官,被歷任皇帝所倚重,至劉墉這一代時,已是4代進士了

    其父劉統勳為官清正,敢於直諫,深得雍正和乾隆信任,乾隆曾給予很高的評價:“得古大臣風,終身不失其正。”劉統勳病逝後,乾隆帝賜諡號“文正”,是文臣所能得到的最高諡號。在清朝近300年的歷史裡,一共才有8位文臣獲此殊榮。

    劉墉是劉統勳的長子,受家風影響,自幼聰慧敏思,熟讀經史,滿腹經綸。不過他出道較晚,31歲時才中進士。傳說劉墉科考時的試卷曾入圍前10名,主考官奏請乾隆欽點他為狀元,但由於乾隆的反對,劉墉最終獲得第二名。

    劉墉一生為官50餘年,仕途初期,他只是在翰林院擔任庶吉士、侍講等職。5年後,劉墉被外放地方官,歷任安徽和江蘇學政,後轉任太原和江寧知府。1772年,劉墉調任陝西按察使。第二年,劉統勳去世,劉墉去職回家守制3年。1780年,劉墉升任湖南巡撫。兩年後,劉墉回京任職,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以及工部尚書兼吏部尚書等職。

    到了嘉慶年間,劉墉被授予體仁閣大學士一職,最終成為民間流傳的宰相。

    在為官期間,劉墉始終忠於職守,為官清廉。

    任職安徽學政時,劉墉對當地的捐納貢監生嚴格審查,對那些目無法紀的生員予以懲辦。在江蘇學政任內,劉墉剛正不阿,大力整飭科場積弊,勇於革除考場弊病,被當地官員贊為“嚴肅駿厲,人多畏憚”。在他的努力下,兩地計程車風和吏治均有較大改觀。

    其後,劉墉轉任江寧知府,這正是他聲名鵲起之時。

    在此任上,劉墉公正剛直,嫉惡如仇,嚴厲打擊各種魚肉百姓,橫行鄉里的奸佞之徒,為百姓伸張正義,審理了不少有名的案件。百姓十分感念劉墉的功績,稱讚他為“當代包拯”,後來的《劉公案》,就取材於他這一時期的相關政績和故事。

    回到京城後,劉墉仍然不改他不畏權貴,敢於直諫的品德。

    1782年,御史錢灃彈劾山東巡撫國泰結黨營私,婪索虧空。

    國泰何許人也,他是當朝紅人和珅的親信。但劉墉面對和珅的驕橫跋扈,依然鐵面無私,寧折不彎。他假扮道士,獨自一人深入山東境內,查明瞭國泰等人不但隱匿災情不報,而且肆意殘殺進京請命的百姓和鄉紳的劣跡。同時國泰等人還不顧百姓實際情況,強行徵稅,搞得怨聲載道,民怨沸騰。

    劉墉在掌握了國泰等人的鐵證後,上報朝廷,要求予以嚴懲。縱使隻手遮天的和珅,也無可奈何,國泰等人隨後被繩之以法。

    劉墉才華橫溢,人稱“濃墨宰相”。

    劉墉不但是一代名臣,還是一位涉獵廣泛,才華橫溢的大師。他曾謙虛地對自己的才學做過評價:“吾生平有三藝,題跋為上,詩次之,字又次之。”

    實際上,劉墉在這三方面都有很深的功底,尤其是他的書法造詣很高,被後世之人評價為“濃墨宰相”。

    劉墉的書法和成親王、翁方綱、鐵保3人齊名,被譽為清朝四大書法家之一。他在書法上的最大成就,是對傳統書法的推陳出新。他用墨厚重,字型端莊遒勁。同時他的草書也別具一格,字型瀟灑飄逸,酣暢灑脫。

    劉墉和影視中的形象有很大的差別。

    影視中的劉墉被稱之為“劉羅鍋”,給人展現出幽默詼諧,大智若愚的形象。

    但歷史上的劉墉雖然談不上儀表堂堂,但也並非駝背,只是在他晚年之際,年老背駝,曾被嘉慶皇帝曾切地稱為“劉駝子”。於是,“劉羅鍋”之名得以傳播開來。

    影視劇中,關於他和和珅鬥法的故事也大都為虛構。劉墉確實曾和和珅同朝為官。當58歲的劉墉擔任南書房行走時,27歲的和珅已是軍機大臣。從這個資訊可以看出,和珅不但比劉墉小很多,而且深受乾隆寵信,身居高位,比劉墉的官職相對較高。因此,兩人針鋒相對的機會並不多,更談不上劉墉專門和和珅鬥法一說。

    嘉慶九年,85歲的劉墉病逝,嘉慶賜諡號“文清”,

  • 4 # 追劇喵吖喵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先談談紀曉嵐和劉墉的官職。紀曉嵐是乾隆十九年進士,擔任過的官職主要是禮部侍郎、禮部尚書、左都御史,協辦大學士以及各類的總撰。這些職位中除了左都御史有一定的實權外,其他職位多半是表面光鮮,就是俗話所說的清貴,因此紀曉嵐是難以建立足夠的政治實力的,他是一名典型的文人,沒資格也沒實力跟和珅掰手腕。 與紀曉嵐相反,劉墉在乾隆朝的實力還是很龐大的,先不提他自己,就說他的父親劉統勳就擔任過刑部尚書、吏部尚書、內閣大學士和軍機大臣等職務,妥妥一個官二代啊,給劉墉留下了多少政治資源。當然劉墉本身也很爭氣,先後擔任過左都御史、直隸總督、體仁閣大學士等重要職務,政治實力非常雄厚。作為和珅的對手之一,劉墉可是真真正正懟過和珅的,嘉慶最後能搬倒和珅,劉墉是出了大力的。所以說劉墉可以算是和珅的主要對手之一了。

  • 5 # 茹叔敬

    不久後,和珅崛起,成為乾隆皇帝面前炙手可熱的紅人,對於氣焰囂張的和珅,劉墉與紀曉嵐一樣,採取明哲保身的做法,既不與和珅附和,也不與和珅作對,他倆個對官場黑暗不再抗爭,而是採取一種消極無為態度。並不是像影視劇或作品中劉墉與紀曉嵐同和珅事事作對,他倆個官職地位遠在和珅之下,受到信任也遠遜於他倆。嘿嘿,可以毫不客氣大聲說一句:劉墉,紀曉嵐,要跟和珅鬥,你倆個還不夠知格呢!

  • 6 # 武功司機師傅

    個人的學識淺薄,談一下個人的觀點。我們從影視角度分析下這三個人的文才高低。

    紀曉嵐,劉墉,和坤三個人中。合聲始終是一個寵臣。他的聰明才智,往往是用在了,關心體貼,討好皇上和挖取民眾的金銀財寶的思想上了。用心思,別有用心。它的才能智慧在搜刮民財方面確實比劉墉和紀曉嵐強多了。心思沒用在正道上。斂錢財的心太重,買官賣官討好皇上,本事確實不少,能在在位的短短几十年期間撈到八億萬兩黃金,是中國歷史有史以來的最大貪官,這樣的腦袋瓜,劉墉能比嗎?紀曉嵐,能辦到嗎?答案是否,不能。

    如果和坤把這一門心思用到治理國家上,那用處就大了。劉墉最強勢的一次就是從合成那裡鬧走了20箱黃金。20箱黃金對合身的8億萬兩黃金算的什麼?自己己想想!

    那再說一下,紀曉嵐。他也和劉墉一樣,處處給和紳沒套,套取和坤的錢財。

    所以不管是劉墉還是紀曉嵐,兩個人的本事都沒有和坤一個人的本事大。記得影視中說和評的家產要定國庫八年的總和,還要多?只有和坤有這樣的本本事,其他的人都沒有。

  • 7 # 歷史冷知識鉤沉

    大家都都看過《宰相劉羅鍋》電視劇講述乾隆年間劉墉與和紳在朝廷、在民間,對公事、對私事發生了一系列鬥智鬥勇的民間傳說故事。

    同樣一部熱播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讓清朝乾隆時期的官員紀曉嵐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電視劇中的紀曉嵐,風流倜儻、幽默機智,經常在乾隆皇帝面前與大貪官和珅鬥智鬥勇,當然,不管鬥爭的過程有多曲折,最後的勝利一定是屬於紀曉嵐的。

    乾隆、劉墉、和珅、紀曉嵐,是這些年來電視熒屏上經常出現的“歡喜冤家”,或是乾隆、劉墉、和珅一組,或是乾隆、紀曉嵐、和珅一組。歷史上,他們之間的關係究竟是怎樣的?

    劉墉是大學士劉統勳的兒子,他前期在官場中的榮辱進退很大程度上與其父的遭際有關。而劉統勳是乾隆皇帝頗為信任的股肱之臣,所以,總的看,這個時期乾隆對劉墉還是比較關照的。劉墉被外放做安徽和江蘇學政,乾隆都有詩相贈,可見關注與期許。後來,劉墉因陽曲知縣段成功虧空案被判斬決,乾隆也是看在劉統勳的面子上從輕發落並重新起用。

    乾隆六十年禪位於嘉慶時發生過一件“爭大寶”之事。據當時一位參加過禪位大典的朝鮮官員給其國君的報告說,臨當受賀時,乾隆皇帝不肯交出印璽,劉墉於是制止群臣向新皇帝道賀,自己入內向太上皇乾隆追索大寶。“半日力爭,卒得大寶而出,始行賀禮”。如果此記載屬實,則證明劉墉在大事上依舊保持著“勁直”之風,並非一味模稜。同時也隱約看出,做了很長時間上書房總師傅的劉墉,與新君嘉慶的關係似乎更密切些。

    劉墉與和珅的關係,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人們習慣於把二人的關係描述為忠奸對立、水火難容。的確,劉墉並不阿附和珅,而基本採取的是獨善其身的做法。朝鮮書狀官徐有聞說,“和珅專權數十年,內外諸臣,無不趨走,惟王傑、劉墉、董誥、朱珪、紀昀、鐵保、玉保等諸人,終不依附。”但透過前文的分析已經可以知道,當劉墉入京任職之後,他首先是調整了自己的為官處事策略,變剛直方正為滑稽模稜,所以不可能和權勢遮天的和珅做針鋒相對的對抗。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當乾隆帝“龍馭上賓”之後,已是體仁閣大學士的劉墉卻積極參加了對和珅的處理,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乾隆帝死後的次日,嘉慶帝即奪和珅軍機大臣、九門提督等職務,並復劉墉上書房總師傅一職,入內當值,以供隨時諮詢。隨後,各省督撫及給事中,紛紛上章彈劾和珅,要求將和珅處以凌遲。不過,劉墉等人建議,和珅雖然罪大惡極,但是畢竟擔任過先朝的大臣,不得不為先帝留下面子,請從次律,即賜令自盡,保其全屍。

    和珅之案結束後,劉墉受贈太子太保,可見嘉慶帝對他的肯定。和珅之案的處理,頗得時人的稱讚。由此也可見,劉墉並未因公務而洩私憤,而是充分體現了一位群臣領袖應有的風範。

  • 8 # 喊我阿林

    怎麼可能會是和珅的對手在歷史上?和珅可是一個大貪官,想想和珅如果沒有高超權謀就不可能把清朝的大權握在自己的手中,直到乾隆去世雍正上臺後才倒閉。紀曉嵐是什麼人物?歷史上說不定連他都沒有[擦汗],只不過是電視劇裡吹捧出來的。

  • 9 # 夢想家企鵝

    歷史上來說,紀曉嵐都沒資格和和珅叫板。

    劉墉有資格,但還是與和珅相比,差那麼一點兒。

    不要把電視機當歷史看。

  • 10 # 地球人影視

    我們在影視劇中經常可以看到劉墉、紀曉嵐智鬥和珅的故事,把和中堂整的狼狽不堪。這些故事雖然廣為流傳,但歷史上真實情況究竟如何呢,這兩人真是權臣和珅的對手嗎?

    先說一下劉墉。劉墉又叫劉羅鍋,是山東人。他個頭比較高,多少有些駝背,所以叫他劉羅鍋,不過其實沒到“羅鍋”的程度,只是稍微有點兒駝背。劉墉與和珅雖然不是一路人,但兩個人同朝為官,關係還算可以,沒到水火不容的程度,平時來往也比較頻繁。

    劉墉

    嘉慶二年的春天,太上皇乾隆打算把吏部尚書劉墉提拔為大學士,和珅不同意,阻撓了半天,不過也沒阻撓成功,從此劉墉成了劉中堂。其實大學士只是個虛職,相當於高階職稱,並沒有增加什麼實權,他還是做吏部尚書的事。劉墉對和珅阻撓他升職稱這個事很不滿,決定捉弄一下他。

    這年春節,劉墉在和珅進宮的路上等他,並且專挑了一段非常髒的泥水路堵他。一會兒和珅的轎子過來了,劉墉趕緊招呼和珅下轎。和珅一看是吏部尚書、大學士劉墉跟他打招呼,吩咐趕緊停下,下轎準備跟他寒暄幾句。和珅下轎後,神采奕奕,穿著嶄新的貂皮大衣。過年了嘛,和珅從頭到腳都穿著新衣服,再看劉墉,穿著一件破袍子,灰頭土臉。

    和珅

    和珅剛想損劉墉幾句,突然劉墉就跪下了,跪在腳下的泥水地裡。和珅剛想去拉,沒拉住。劉墉跪下邊磕頭邊給和珅拜年,嘴裡說一些吉祥話,祝和中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之類的拜年話。劉墉是當朝一品大學士,他跪下了,按規定和珅也必須跪下還禮。和珅趕緊也下跪,結果弄的身上嶄新的貂皮大衣滿是泥水,侍衛連忙幫著擦,結果越擦越髒。再看劉墉,早一溜煙跑了。

    要說劉墉智鬥和珅,歷史上記載的也就這一件事而已,其實算不上多高明,頂多是惡作劇罷了,耍耍小聰明。

    再說紀曉嵐。紀曉嵐官至禮部尚書,也是個大官。不過他對政治不太熱衷,一生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奉旨編書,編寫《四庫全書》。紀曉嵐算是個學者型官員,是天下聞名的大學問家。他跟和珅沒有什麼利益衝突,就更談不上爭鬥了。所以劉墉和紀曉嵐都不是和珅真正的對手。

    和珅 乾隆 紀曉嵐

    朝廷官員中,相對而言,和珅真正怕的人是大學士阿桂。阿桂是乾隆朝的重臣,他是武將出身,曾經在邊疆為朝廷立下過大功。他為人正直,歷任伊犁將軍、四川總督、軍機大臣、大學士等職,地位顯赫,也深得乾隆皇帝信任和賞識。阿桂的資歷和功勞都在和珅之上,他也看不慣和珅諂媚貪婪的作風,兩人積怨頗深。

    和珅一度想改善與阿桂的關係,兩人同朝為官,抬頭不見低頭見,他有時會主動跟阿桂打招呼、套近乎,但阿桂不予理睬,對他嗤之以鼻,保持距離。

    阿桂

    阿桂晚年,身體不太好,有次生病了,軍機處一位官員去看望他。阿桂對他說,我現在已經八十歲了,也沒多少時間了,之所以堅持活著,就想等到皇帝(嘉慶)親政的那一天,皇帝親政後,肯定會處死和珅。可見他對和珅痛恨之深,並且也早就預見到了和珅的下場。不過阿桂終究沒有等到那一天,他死在嘉慶二年(1797年),享年八十一歲。

  • 11 # 東海逍遙之客

    可以說完全不是。

    首先看地位來說,和珅出身八旗,官至領班軍機大臣。滿洲八旗的出身註定了和珅比後兩人有更多的提拔機會。而紀曉嵐一路上官運並不順利,一度還被流放,最高才至吏部尚書,其實就是個管文學祭祀的。而劉墉雖然是內閣中堂,可他不領軍機大臣,實權比和珅差不少。和珅地位要比紀曉嵐和劉墉高不少。

    其次從年齡段,和珅的年齡要比紀曉嵐和劉墉小不少。開啟史料,三者幾乎沒有交集和共事過。那麼完全沒有勢不兩立的可能。。。。

    而為什麼我們會有這三者比較的直觀感覺?因為知名度,劉羅鍋,紀才子,和貪官都是乾隆時代知名度很高的人物,自然也是很多文學影視作品的素材。

  • 12 # 甜瓜20875

    應該把《對手》這兩個字去掉,更理性,各有所職,各有所能,只能說是做的事情不同罷了,品不同,處事方法不同,思維不同,認知不同,悟知理解不同,職務就不同,和珅做的事情,紀曉嵐幹不了,紀曉嵐乾的事情,和珅幹不了,劉墉乾的事情,二位也幹不了,材料與材質,感覺……

  • 13 # VieleJahrespäter

    劉墉和紀曉嵐無論是官職等級,還是和皇帝的親疏都遠遠比不上和珅,這兩個人根本沒有辦法與和珅進行正面的較量,遠沒有電視劇上演的那麼風光。

  • 14 # 曉說哥

    歷史上確有和珅、紀曉嵐和劉羅鍋三人,都是同時代人,是清乾隆年間官員。

    劉羅鍋指劉墉。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二甲喇人,清朝中期權臣、商人。

    和珅初為官時,精明強幹,透過李侍堯案鞏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對其寵信有加,並將幼女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使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隨著權力的成長,他的私慾也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打擊政敵。此外,和珅還親自經營工商業,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且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有商業往來。

    和珅曾擔任和兼任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眾多關鍵要職,封一等忠襄公和官拜文華殿大學士,其職務主要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還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嘉慶四年(1799年),嘉慶帝即下旨將和珅革職下獄。和珅所聚斂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乾隆帝死後十五天,嘉慶帝賜和珅自盡,和珅死時年僅49歲。

    紀昀(1724.7.26-1805.3.14),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直隸獻縣(今河北滄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學家,乾隆年間官員。歷官左都御史,兵部、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

    紀昀學宗漢儒,博覽群書,工詩及駢文,尤長於考證訓詁。任官50餘年,年輕時才華橫溢、血氣方剛,晚年的內心世界卻日益封閉。其《閱微草堂筆記》正是這一心境的產物。他的詩文,經後人蒐集編為《紀文達公遺集》。

    嘉慶十年(公元1805)二月,紀昀病逝,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後諡號文達,鄉里世稱文達公。

    劉墉(1719年 — 1804年),字崇如,號石庵,清朝政治家、書法家,大學士劉統勳長子。祖籍安徽碭山,出生于山東諸城。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閣學士、體仁閣大學士等職,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於世。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 嘉慶九年十二月(1805年1月)病逝,時年八十五歲,追贈太子太保,賜諡號文清。

    “羅鍋”傳說:

    劉墉與紀昀、和珅並稱為乾隆朝三大中堂,相傳其人聰明絕頂、為官剛正,在民間有著“劉羅鍋”的稱呼。然而歷史上的劉墉是否真是個羅鍋,又是否曾中狀元,並無確鑿史據可考。據一些雜文筆記記載,劉墉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相傳當年殿試前十名卷冊被遞到乾隆皇帝面前,劉墉卷本來列為第一,但乾隆想提拔一位平民才俊,劉墉由於出身相門而被降格,與狀元失之交臂。[19]  此後民間有傳言劉墉個子很高,常年躬身讀書寫字,背看上去有點駝,因此產生了“劉羅鍋”的說法。也有史料指出,嘉慶皇帝曾稱劉墉為“劉駝子”而成為“劉羅鍋”說法的出處。不過劉墉當時已是年屆80歲的老人,有些駝背彎腰本在情理之中,並不能成為劉墉是“羅鍋”的證據。

  • 15 # 豆豆3人行

    和珅在歷史上真正的對手,不是劉墉,也不是紀曉嵐

    我們在影視劇中經常可以看到劉墉、紀曉嵐智鬥和珅的故事,把和中堂整的狼狽不堪。這些故事雖然廣為流傳,但歷史上真實情況究竟如何呢,這兩人真是權臣和珅的對手嗎?

    先說一下劉墉。劉墉又叫劉羅鍋,是山東人。他個頭比較高,多少有些駝背,所以叫他劉羅鍋,不過其實沒到“羅鍋”的程度,只是稍微有點兒駝背。劉墉與和珅雖然不是一路人,但兩個人同朝為官,關係還算可以,沒到水火不容的程度,平時來往也比較頻繁。

    嘉慶二年的春天,太上皇乾隆打算把吏部尚書劉墉提拔為大學士,和珅不同意,阻撓了半天,不過也沒阻撓成功,從此劉墉成了劉中堂。其實大學士只是個虛職,相當於高階職稱,並沒有增加什麼實權,他還是做吏部尚書的事。劉墉對和珅阻撓他升職稱這個事很不滿,決定捉弄一下他。

    這年春節,劉墉在和珅進宮的路上等他,並且專挑了一段非常髒的泥水路堵他。一會兒和珅的轎子過來了,劉墉趕緊招呼和珅下轎。和珅一看是吏部尚書、大學士劉墉跟他打招呼,吩咐趕緊停下,下轎準備跟他寒暄幾句。和珅下轎後,神采奕奕,穿著嶄新的貂皮大衣。過年了嘛,和珅從頭到腳都穿著新衣服,再看劉墉,穿著一件破袍子,灰頭土臉。

    和珅

    和珅剛想損劉墉幾句,突然劉墉就跪下了,跪在腳下的泥水地裡。和珅剛想去拉,沒拉住。劉墉跪下邊磕頭邊給和珅拜年,嘴裡說一些吉祥話,祝和中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之類的拜年話。劉墉是當朝一品大學士,他跪下了,按規定和珅也必須跪下還禮。和珅趕緊也下跪,結果弄的身上嶄新的貂皮大衣滿是泥水,侍衛連忙幫著擦,結果越擦越髒。再看劉墉,早一溜煙跑了。

    要說劉墉智鬥和珅,歷史上記載的也就這一件事而已,其實算不上多高明,頂多是惡作劇罷了,耍耍小聰明。

    再說紀曉嵐。紀曉嵐官至禮部尚書,也是個大官。不過他對政治不太熱衷,一生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奉旨編書,編寫《四庫全書》。紀曉嵐算是個學者型官員,是天下聞名的大學問家。他跟和珅沒有什麼利益衝突,就更談不上爭鬥了。所以劉墉和紀曉嵐都不是和珅真正的對手。

    朝廷官員中,相對而言,和珅真正怕的人是大學士阿桂。阿桂是乾隆朝的重臣,他是武將出身,曾經在邊疆為朝廷立下過大功。他為人正直,歷任伊犁將軍、四川總督、軍機大臣、大學士等職,地位顯赫,也深得乾隆皇帝信任和賞識。阿桂的資歷和功勞都在和珅之上,他也看不慣和珅諂媚貪婪的作風,兩人積怨頗深。

    和珅一度想改善與阿桂的關係,兩人同朝為官,抬頭不見低頭見,他有時會主動跟阿桂打招呼、套近乎,但阿桂不予理睬,對他嗤之以鼻,保持距離。

    阿桂

    阿桂晚年,身體不太好,有次生病了,軍機處一位官員去看望他。阿桂對他說,我現在已經八十歲了,也沒多少時間了,之所以堅持活著,就想等到皇帝(嘉慶)親政的那一天,皇帝親政後,肯定會處死和珅。可見他對和珅痛恨之深,並且也早就預見到了和珅的下場。不過阿桂終究沒有等到那一天,他死在嘉慶二年(1797年),享年八十一歲。

  • 16 # 歷史而立

    我們在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宰相劉羅鍋》《鐵將軍阿貴》裡經常可以看到紀曉嵐還有劉羅鍋和和珅鬥智鬥勇的故事,他們經常會把和中堂整的狼狽不堪。

    這些故事雖然廣為流傳,但歷史上真實情況究竟如何呢,這兩人真是權臣和珅的對手嗎?其實,和中堂,紀曉嵐,劉墉三人確實都在同一個時期,但年齡差極大,劉墉1720年出生,紀曉嵐1724年出生,和珅則1750年出生。但三人官職也相差懸殊,和珅官位最大。

    宰相劉羅鍋

    劉羅鍋的本名叫做劉墉,他是山東人,因為他的個子很高,但是多少有一點駝背,所以人們都叫他劉羅鍋,劉墉常年在外地做官,居京時間不長,而且年紀較和珅要大很多,得寵也比和珅要早很多。和珅的政治生涯真正崛起的時候已經是劉墉政治生涯即將結束的時期,劉墉進軍機處的時候和珅還是三等侍衛小跟班呢,由於身份、地位和年齡相差懸殊,所以在歷史上劉墉與和珅之間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衝突。

    風流才子紀曉嵐

    紀曉嵐倒是與和珅是真正意義上同時期人物,紀曉嵐是禮部尚書,也是一個大官,他對政治方面不是很熱衷,他一生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奉旨編書,他奉旨編寫四庫全書,算是一個學者型的官員。而且他還是天下聞名的大學問家,紀曉嵐與和珅的關係絕對不想民間傳說中的那樣交惡,乾隆三十三年紀曉嵐因包庇姻親被拿發配,後來是和珅求情讓他還京(當然這也是附會乾隆的意圖)。之後兩人鮮有交集,紀曉嵐對和珅的態度始終是畏懼和閃避的。平時只是喜歡鬥鬥嘴,沒有什麼特別大的矛盾。

    這裡再來說說和珅的官職:

    領侍衛內大臣(這就是侍衛總管,韋小寶擔任過的官職),軍機大臣(清朝設立的軍機處,此為管理軍事的大臣),四庫全書館正總裁(就是皇家出版社的主編~),戶部尚書兼任兵部尚書(也就是現在的部長,戶部管民生,兵部管軍事,從二品的大官),首輔大學士(也就是丞相,從明朝開始就沒有丞相一職了,轉而由大學士代丞相職)

    以上就是和珅的部分官職,基本上民政,軍事,內務都由他管了,權利之大,整個清朝官吏就他為尊了。

    劉墉(比和珅大三十歲)、紀昀(比和珅大二十六歲)兩人在朝中雖居高位,但一直沒有擔任過軍機大臣進入中樞,而且乾隆還批評劉墉遇事模稜圓滑、紀昀讀書不明事理,他們都不可能與和珅有多少直接碰撞,檔案和正史中也沒有這方面的記載。

    鐵將軍阿桂

    和珅和中堂的宿敵不是紀曉嵐也不是劉羅鍋,而是大學士阿桂。領班軍機大臣大學士阿桂(比和珅大三十三歲),阿桂是一個大功臣,平定新疆、伊犁屯田;平定金川;鎮壓回民起義。在朝廷的地位也很高,出將入相,德高望重。

    而且他比和中堂早入朝為官三十年,他看不慣和中堂阿諛奉承的樣子,對和珅總是不理不睬,一同上朝時則遠離和珅站立。和珅一直嫉恨他,但因乾隆對阿桂信任倚重,搬不倒他。於是,有時就有意上前套近乎,阿桂也不買帳。所以力壓和中堂30年,那也是和中堂的一塊心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活水平中上,可是總感覺有種無形的壓力籠罩著,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