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沒有人為因素。
12
回覆列表
  • 1 # 釣神

    最近很多釣友都反應一個問題——關於魚到了中午前後突然停口,搞得釣友心裡很不情願,有人開玩笑說“哈哈!中午,魚都回家睡午覺了,哪裡有時間吃東西”,還有人說“中午水溫升高,魚都從淺水游到深水去了”,總之什麼說法都有。今天就和大家共同分析魚為什麼會突然停口?

    1、有較大體型的魚進窩

    大型魚進窩,中小型魚會被“嚇跑”,尤其是在自然水域,所以有時在釣魚途中突然停口,不妨耐心等一等,做好上大魚的準備。

    2、肉食性魚進窩

    肉食性魚在自然水域很多,不管是鯰魚還是黑魚,尤其是當下季節很多釣友喜歡釣草邊、草洞,這些地方都是肉食性魚喜歡逗留的地方,這類魚進窩,大魚、小魚都會一鬨而散,保命要緊,哪裡還會有魚敢貪嘴。

    3、氣溫、氣壓有所改變,導致魚層發生變化

    春末釣魚我遵循的原則是,“釣淺不釣深,深水有大魚,草前草洞爆連桿,深水蚯蚓釣大鯽”,這是指早晨,一般到了10點、11點,氣溫升高,鯽魚會有所上浮,但上浮不會像夏季那樣在水體中層,所以如果魚口減少或者停口,試一試釣浮可能會有不錯的效果。

    我所說的餌料狀態欠佳,不是指餌料狀態差,而是指不適用實際魚情水情,比如餌料過於鬆散,水深兩米,剛進入水體中層,就差不多霧化沒了,附鉤性差,霧化快,還沒等魚吃,鉤子上就已經沒餌了;餌料硬度大也是一樣,窩子中不能有足夠的霧化和餌料殘留,魚為什麼進窩?怎樣留魚?所以說,不盲目追求,符合實際才是對的選擇。

    5、群魚洄游或逆水上游

    就是很多人口中說的“這撥兒魚遊走了,等下一撥兒吧”,魚類有逆流性和洄游性,春季又是魚類產卵的季節,所以會有魚類成群洄游的現象,這也是很多釣友昨天漁獲很好,今天漁獲就很差的其中一種原因,說到這裡大家都能理解了吧。

    6、魚類生活習性導致不同時間段會轉移

    這一點和第5點類似,舉個例子,比如養殖塘每到傍晚前都是餵食,在這些習慣的長期影響下,只要餌料一投放,全塘魚類基本都會聚集到這裡。自然水域只不過不是很明顯。

    7、炸窩驚魚

    接連跑魚,跑大魚,比較大的噪聲,都容易“炸窩”,魚類面臨危險必然會四散奔逃,嚴重的時候只能續窩重新誘魚。

    8、窩子裡糧盡魚空

    釣魚前到底需不需要打窩?答案是不一定,有些時候打窩反而起反作用,如果,不打窩上魚速度肯定不會很快,除非魚真的很多,再如果,沒打窩,用蟲餌垂釣,那麼上魚速度更加沒保證,沒有窩子誘魚,沒有餌料霧化、沉積,誘魚更難,因為窩子裡本身就沒什麼魚。

    9、新增劑量大

    如小藥,用量過大,會起反作用,客觀的說,小藥就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不排斥使用,也請注意用量和使用方法。

    10、窩子太大,撿食水底餌料

    有些人釣魚喜歡做一個“大窩”,認為窩子做的足夠大,對誘魚越有益,其實野釣宜做多個窩子忌做單個大窩,窩子太大確實能達到更好的誘魚目的,但是魚兒進窩後基本都是先吃窩子,之後再吃鉤子上的餌料,窩子太多,魚吃飽就遊走了,想釣就難了。尤其是中途補窩,一定要少而精。

    11、被別人打閉口

    舉個簡單的例子,旁邊有釣友用的餌料味型對路,透過連續拋竿誘魚,有可能把你窩子裡的魚吸引過去,讓你無魚可釣;又或者旁邊釣位的釣友用的餌味道比較“衝”,導致這一片的魚都退而遠之,當然你也會受牽連。

  • 2 # 賢在江湖

    釣魚人在垂釣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魚停口,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下面筆者整理了一些經驗,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或許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

    一、水質影響

    影響魚兒的食慾和食性的主要原因是水質問題,如果水質太差,水裡浮游生物多,魚兒幾乎不需要遊動就可以隨意吃食,所以就更不會開口吃釣友們的餌料了!還有水質容易受外界自然條件的影響而改變。如遇暴雨洪水,水裡進入大量泥沙,水色渾濁不堪,也不利於魚的生活,水生植物過多,或腐爛變質,也會影響到水質。

    尤其是現在,人們的環保意識不強,將大量的生活垃圾和汙水倒人江河湖塘堤堰中,導致水質變差,工廠的廢水含有化學物質、有毒物質,流入自然水域,魚就受到嚴重威脅,魚兒存活都成問題,更不要說吃魚餌了。

    二、水溫影響

    水溫過低過高都會影響到魚兒的食慾。適合溫帶魚生活水溫是15度到25度,水溫在這個範圍內,魚群的活躍度強,食慾旺盛。如果水溫高於35度或者低於10度,魚就會感到不適,活動量減少,食慾很低甚至不吃食。大自然的氣象變化也會影響魚的生活環境,從而影響魚兒的生理變化。如果氣溫下降,微風細雨,水中的溶氧量增加,魚兒就會由呆滯變得活躍,就會增加食慾,這時釣魚的效果自然會好。

    三、季節影響

    隨著季節變化,適當的調整餌料,這樣釣魚才會有所收穫。單純以鯉魚為例。如果是春季,直接開鯽魚餌料,兩者兼顧。如果是夏初,釣鯉魚就必須用專門的鯉魚餌料,到夏季最炎熱的時候,魚兒口味清淡,可以選擇嫩玉米垂釣,還可以兼顧草魚和鯉魚。

    春天,魚兒經過一個漫長冬天的休養,貯存的養分已經不多了用完了,急需補充營養,繁殖需求又加上水溫日漸變暖,因此變得十分活躍,食慾食量大增,需要補充大量的蛋白質,因此,很多人會首選蚯蚓、紅蟲及腥香味餌料垂釣,在餌料對口和魚兒急需蛋白質補充等情況下,效果非常好,只要找好調釣場,收穫必然可喜。

    不過夏天氣溫升高後,尤其是中午和午後,許多地區氣溫高達37℃以上,魚兒也怕熱,便游到有樹陰的水域和深水區“午休”,活動量減少,食慾減退,所以釣魚者若在中午釣魚應將鉤餌投到深水區和庇廕的水域垂釣。到了下午3到4點鐘,氣溫逐漸下降,水中的溫度也有所下降,所以魚兒比中午時活躍,又開始覓食,因此,夏季下午4點以後也是一天中釣魚的“黃金時間”。

    秋季的魚經過大半年的成長,身體強壯,此時為了越冬,對各種食物的需求量都比較大,除了特別挑食的魚種,葷素的餌料都能垂釣。但不同的時間段,用餌技巧也不一樣,在秋末時期,氣溫下降很嚴重,此時用餌應該偏腥。而金秋時期釣魚,用餌要偏素香,這是因為金秋時節大部分糧食作物都已經成熟,瓜果種子落入水中對於的吸引力很大的緣故。故而在金秋時期,越是靠近農田和岸邊有水草的水域,用素餌的效果要好不少。

  • 3 # 神釣大俠1

    為什麼野釣時候魚會突然停口,沒有人為因素?

    一年四季野釣都有這種情況出現,原因很多,最多的原因是當你釣到少為大點的魚時,提竿不當造成魚脫釣,魚脫釣時會在窩邊亂竄動一會,窩裡其他魚受到驚嚇也會竄離。再一個就是,當你釣的正興奮時候,窩邊可能有別的大魚在進窩,特別是黑魚進窩它會把別的魚嚇跑。還有,就是說釣點魚很少,當你釣完幾條可能能窩裡一經沒有魚了,這時要換一個窩點再釣。行啦不說了,反正原因太多也說不完的。謝謝啦一後再聊吧。

  • 4 # LoveIsOver78

    人類 有餓的 時間 休息的時間 活動的時間 時間段不同而已 。釣魚需要 掌握好 魚早飯 午飯 晚飯 夜宵 等 時間 。好多魚 知道 早起的鳥有蟲吃的道理。還有 活動時間 晚上天黑之時夜裡 是 活動時間 。帶上女朋友 或者老公 以及孩子 老人 一家人 出去覓食

  • 5 # 釣魚大事

    野釣很多釣友都遇到過同一個問題,幾分鐘前還在連桿,幾分鐘後突然停口,讓釣友們摸不清頭緒,具體什麼原因,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這個問題。

    水下魚兒的能看到的事物的範圍是在10m到20m之間,另外如果魚在水的中上層活動時,是可以看到岸上相對高大的物體的。在岸邊釣魚時我們通常會認為自己看不到水中的魚,同樣水下的魚也看到我們,然而並不是這回事,水中的魚會看到人多的大致樣子。

    魚的聽力是比我們人類要強的,比如某人工魚塘,飼養員在餵魚的時候,會先敲擊桶使其發出聲音,然後水中的魚在比較短的時間裡會全部游過來,這種做法就是利用了魚的聽覺強原理。因此我們在垂釣時需要保持附近的安靜,儘量不要在岸邊來回走動和大聲說話,這樣可以避免魚聽到聲音,不再來吃餌咬鉤。釣魚時我們可能會碰到窩點打好了,起初中魚的效果也不錯,可突然沒有魚咬鉤,這時窩裡有比較大的動靜出現,但自始至終也沒有魚去咬鉤。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多是有別的種類大魚入窩,它們沒有興趣去吃餌,只是在窩內來回遊動,從而會將要咬鉤的魚下走,這樣就算有太好的魚情,也不太可能會中魚。另外據調查顯示魚有較高味覺,其的靈敏度是我們人類的幾十倍,魚在吃餌前,通常會進行多次的試吃,嚐嚐是不是可以吃和是否合自己的口味,因此我們在準備餌料的時候要根據魚種去選,儘量選擇它們喜歡吃的,才可以引誘魚餌開口。

    魚對水溫的變化有很強的敏感度。比如喜歡釣魚的都清楚魚喜歡逆著水遊動,當我們在某水庫的注水溝來施釣時,卻意外發現居然沒有魚來吃餌,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所注入水的溫度低於先前水的溫度,魚是一種趨溫的動物,這時就不會有魚去吃餌。因新注入的水的溫度比之前的水溫低,造成了水中魚的不適應,這時的魚兒都在水底棲息,沒有出來覓食的魚。另外魚有較強的側感觸覺,藉此它可以快速準確地發現動的物體和感覺水的流動。只要它附近的環境有變化時,就能及時察覺到並作出相應的反應,魚也就會有出現突然不開口的情況。

  • 6 # 金鉤銀絲

    為什麼野釣的時候魚會突然停口呢

    一 大魚進窩了。特別是剛剛還有小魚口時,這時一定要注意可能是大鯉草進窩了,只要鉤上有餌料就不可亂動,緊握釣竿盯著浮漂等著刺魚。

    二 可能是肉食性魚進窩了。我們在等一會兒沒口時,可換上大鉤粗線掛上小魚或小蝦試釣。

    三是不是炸窩了。釣魚時一定要避免窩內跑魚,再就是注意自身不要發出太大的聲響,魚對低頻的振動是非常敏感的。

    四 魚兒遊走到別處了。野釣時魚的密度較小,往往上幾條就沒口了,等會兒又來兩條。

    個人體會,請大家相互交流。

  • 7 # 釣魚人老高

    野釣過程中魚突然停口的現象並不少見,但若深究其中的原因,各有各的不同。釣友的問題中提及,不考慮人為因素,推測釣友的意思是沒有撒網捕魚或者其他劇烈動作等因素的干擾。為更全面、更準確對各個因素深入介紹,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描述,具體如下。

    1、水溫變化導致魚的突然停口

    2、 水體溶氧量不足以至魚停口的發生

    3、 補窩致使魚停口

    4、 餌料使用不當造成魚停口

    5、 大魚、掠食魚進入窩點造成魚停口、不吃餌

    水溫變化導致魚的突然停口

    魚是冷血變溫動物,都有各自最適宜的水體溫度,比如鯽魚在16-25℃區間範圍內活性最高;鯉魚則多在20-30℃間攝食最積極。所以一旦水溫突然大幅度降低或升高,魚透過測線感知水溫變化後,在趨溫性的驅動下,向相對適宜的水域、水層遊動、聚集。比如筆者所在的山東、河北等地,夏季多選擇在上午清晨揚竿釣鯽魚,一旦超過9點,經常出現鯽魚突然停口的情況,即便是更換餌料、調整釣位也難有較好效果。這是因為陽光輻射強勁,水溫開始快速提升,以超過鯽魚的最適水溫,鯽魚不適感強烈,開始遊離窩點,向深水區或有水草的水域遷移,窩點沒了鯽魚,自然會停口,浮漂逐漸靜止不再動作。

    水體溶氧量不足以至魚停口的發生

    水體溶氧量不足,也會造成魚的停口,這在夏季陰雨天氣經常出現。夏季氣壓低、水體常有溶氧量不足的情況,特別是陰雨天氣。陰雨天氣時,水溫降低、中上水層溶氧量在細雨作用下也變得豐富,所以魚多離底上浮。如果垂釣的是一些鯽魚、鯉魚等底層魚,這時停口現象頻繁出現。夏季筆者曾多次在聊城徒駭河,陰雨天氣野釣鯽魚、鯉魚,一旦開始下雨,不多長時間,停口就發生,此時並非收竿回家,應及時將釣底改為釣離底或釣浮,也能獲得不錯的吃口狀態。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釣離底或釣浮,需要不斷調整鉤餌在水層的位置,直至有魚口出現。

    補窩致使魚停口

    釣友碰到補窩即停口的情況,並不是少數,特別是在冬季、早春水溫較低的時間段。這個時間段的魚活性低,魚口輕、吃餌頻率低,適應窩點的基本狀態需要較長的時間。而補窩意味著投擲的新窩料,氣味濃郁,以打破原有窩點的狀態,這對於活性低的鯽魚、鯉魚而言,常引起它們的警惕,而逃離窩點。所以冬季補窩時,不宜一次投擲過多的窩料,氣味也儘量溫和,避免過於濃烈。

    餌料使用不當造成魚停口

    餌料能否吸引魚的攝食,直接關係上魚頻率、最終漁獲。所以一旦釣友感覺魚口不佳時,總有調整餌料味型、狀態,特別是新增小藥的衝動。比如新增的小藥,通常要求少用、慎用,像筆者用的藥酒和果酸等,一般都是幾毫升,一點加入過量,很容易引起魚的不適,反而魚會停口不靠近餌料。另外如果是小藥新增、選錯餌料,同樣會起到相反的效果,魚停口、不攝食也不難理解。

    大魚、掠食魚進入窩點造成魚停口、不吃餌

    釣友垂釣時,都有類似經歷,如果魚口頻繁時,突然停口,很可能是大魚進窩,小魚受到驚嚇而逃離窩點。尤其像黑魚、鯰魚等掠食性魚,它們以白條、麥穗等魚為食,在窩裡四處遊動,把窩點搞得凌亂不堪,停口後長時間不再有魚攝食,這時需及時調整釣點,或者更換餌料垂釣它們。同樣,像鯉魚、草魚進窩後,針對性的選擇餌料,等待它們的吞食,此時不建議再補窩,以免驚擾魚群。

    寫在後面

    本文針對釣友的問題,從不同的方面介紹了造成魚停口的原因,有的可以利用,有的需要更換釣點、窩點。實際野釣過程中,還有各種各樣魚停口的原因,有些一直困擾釣友,難以發現原因。但正因釣魚的這種不確定性,才更有吸引力、更有魅力,如果每次揚竿都有魚上鉤,反而少了樂趣。相信釣友能在野釣過程中,不斷髮現魚停口的原因,發現應對策略,獲得更好的魚情、漁獲。

  • 8 # 工作之漁

    野釣停口的意思是釣魚時突然沒有魚咬鉤了,這在野釣時其實是非常常見的現象,因為我們不可能一直連竿,總會有魚口稀疏或者停止的時候。我們能做的是儘量延長這個過程,讓“停口”現象晚點發生,這也是增加魚獲的必要手段。

    我們將魚集中開口吃餌的時間稱為視窗期,釣魚人都知道,野釣魚的密度不會很大,我們從打窩到魚進窩是有一個過程的,魚進窩後則會出現連竿的情況,由於魚上鉤之後的動靜會對窩內魚群造成影響,我們通常叫做“攪窩”了,即使排除這種情況,如果沒有魚源源不斷的進窩吃餌,就必然會出現停口。結合我自身的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這個問題:

    釣魚停口的原因分析;應對釣魚停口的解決辦法;

    釣魚更多的是等待和準備,釣魚前工具、魚餌,釣位的準備,釣魚過程中從魚餌入水那一刻開始,雙眼緊盯著浮漂,等待魚吃餌,而起竿和遛魚這個過程十分短暫,就是為了這個短暫的過程,釣魚人在水邊頂著酷暑嚴寒,蚊蟲叮咬的惡劣環境默默等待。

    釣魚停口的原因分析及解決辦法

    其實釣魚停口不一定全是壞事,這就像人發燒一樣,是一種反應內在情況的特殊方式,因此我們要以良好的心態面對這一必然發生的現象,並且停口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需要我們做好迎接驚喜的準備。

    1、跑魚“炸窩”。

    所謂的跑魚就是在作釣過程中由於操作不當或者魚的個體超出裝備的極限承受範圍導致魚切線或脫鉤的情況,這也是在釣魚時非常忌諱的,跑掉的這一條魚非常可惜不說,更重要的是驚擾了窩點內的其他魚,這種情況我們簡稱為“炸窩”。

    魚被魚鉤刺中後,因為疼痛的緣故會劇烈的掙扎,在水中激起巨大的水花,這種影響跟往窩點裡面扔一塊石頭差不多,剩下的魚兒會被突如其來的動靜嚇的四處逃散,原本很好的魚口,在跑魚後就突然停止了。

    解決辦法:根據上文的原因,我們需要對應的解決“炸窩”的問題,這裡有兩個方法釣友們可以參考,第一個是裝備保證,如果釣個體較大的魚選擇稍軟的魚竿,例如37調性,線組略微大一點,野釣對靈敏度和線組的大小要求並不高。第二個方法是中魚後,儘量不要先發力,只要確保魚鉤刺中魚嘴,不要急於拉出水面,應該迅速將魚帶離窩點。

    2、大魚進窩。

    這是造成停口很常見的原因之一,很多釣友在停口後會盲目悲觀,缺乏足夠的耐心,收竿走人,這其實是對停口原因缺乏判斷造成的後果。個體大的魚在水中的威懾力是比較足的,即使不是肉食性的魚類,但是其巨大的身軀帶來的破壞力對小魚來說也是十分致命。

    雖然我們看不見是不是大魚進窩導致的停口,但是我們透過觀察細節變化還是可以發現蛛絲馬跡。首先,水面的小魚會出現四處逃散的現象,像水面的小白條會明顯離開窩點,觀察它們在水面的活動趨勢即可,其次大魚進窩不會立刻吃餌,而是在窩點外圍慢慢靠近,這樣就很容易蹭到魚線,出現浮漂急速下沉後立刻回彈的現象。

    解決辦法:如果透過上面兩個現象判斷是由於大魚進窩導致的停口,最好的辦法就是守,這個過程中雖然漫長而無聊,但是保持安靜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為了讓窩釣內食物充足不間斷,保持一個換餌的頻率是很有必要的。

    3、窩內無魚。

    不管是停口還是沒口,窩內有沒有魚都是重要的前提,區別在於停口其實是釣點內有魚的體現,之所以會停,主要的原因是窩內魚被釣完了,沒有魚繼續進窩,出現了斷檔。、

    解決辦法:在釣點有魚的情況下,想要源源不斷的上魚,窩內的食物補充是重要手段,這也是為何打窩和補窩是釣魚過程中經常提及的問題。

    寫在最後

    綜上所述,釣魚停口主要有以上三個方面的原因,其中由於大魚進窩造成短期停口並不是壞事,延緩停口的關鍵策略其實是補窩,補窩並不是簡單的往窩內撒幾把窩料,我們需要掌握好補窩的頻率和量,既不能讓魚吃的太飽對餌料失去興趣,又不能讓窩料短時間內被吃完,我補窩的方式是在上魚後,或者每半個小時少量多次的進行打窩。

  • 9 # 大別山小農人

    非常高興來回答您的問題。

    釣魚人可以說天不怕地不怕,頂得住風雨,冒得了嚴寒,烈日下逍遙自在,黑夜中精神抖擻,吃苦對於釣魚人來說是家常便飯。即使這樣,釣魚人還是有害怕的事情,那就是釣魚的時候沒口,尤其是本來上魚上的好好的,突然一下子就停口了,所以釣魚人總是絞盡腦汁,想辦法避免停口的現象。對於野釣停口事件,還是要先從停口的原因出發,才能解決問題。

    突然停口的原因

    1,天氣變化

    天氣是影響魚類生活的主要原因,對於正在覓食的魚類來說,合適的生存條件是進食的前提,就像夏季三伏天的時候,我們通常會因為悶熱而吃不下飯,魚也是一樣的。有的時候,作為人類可能對天氣變化不是那麼敏感,而且我們的適應能力肯定要比魚強,但是魚的感知能力是非常好的,同時又具有趨利避害的天性所以才會出現停口的現象。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季節轉換過度的時節,比如,冬春交接的時候,秋冬過度的時候,都是會出現這種現象。

    2,其它魚類進窩

    自然界當中,存在著物競天擇的現象,食物鏈的頂端往往會威脅到其它魚類的生活,我們打窩之後,素食性魚類聚集過多的時候了,掠食性魚類肯定會發現的,當它們進行捕獵的時候,物件魚肯定會逃離。還有就是其它大魚進窩,雖然對小魚沒有生命威脅,但肯定也會退避三分,進食活動也會停止。

    3,人為原因導致魚受驚

    最常見的也是顯而易見的就是錨魚的情況,尤其是錨到大魚的時候,會導致炸窩,窩內的魚都會被驚嚇跑掉,肯定會停口。還有就是我們的製造出來的聲音以及動作,都會影響到水裡的魚,比如:鉛墜入水聲音,打窩聲音太大,衣服太過顯眼。最後就是使用的餌料味型過大,把魚都驅散了,可能自己不會這麼做,但你保不準旁邊釣友會這麼做。

    4,魚被釣完了

    這個很好理解,自然水域野釣的情況下,物件魚不可能一窩蜂都進窩的,就算誘魚效果好,也會因窩料在水裡的傳播速度和時間有差異,而導致物件魚陸陸續續地進窩。所以一批三五成群的魚被釣完之後,在中間的空檔就會出現停口的現象。

    解決方法

    1,出釣看天氣

    現在的天氣預報一般情況下還是比較準的,出釣之前看看,或者觀察天氣也是不錯的,當然在一些季節交替的時間段,就可能不是那麼準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只能“聽天由命”了。

    2,明確合適的物件魚

    平時我們可能以鯽魚為物件魚的時候比較多,當發現窩內明顯停口的時候,先排除天氣原因,正常作釣,自己的操作也沒有問題的話,那麼極有可能就是大魚進窩了,此時做好釣大魚的準備是最重要的,使用大線組守釣。如果是掠食性魚類進窩,我們是能發現的,就是小魚會逃竄,有時會躍出水面,此時也可以用大鉤掛蚯蚓或者小魚釣這些掠食性魚類。

    3,管好自己的行為

    從一定的角度來看,釣魚是一種人和魚的互動交流的過程,說白了就是看誰的套路夠深,誰就能獲勝。所以最基本的就是要保證我們行蹤不被魚發現,那麼就要避免說話,製造過大的聲音,選擇和自然背景融為一體的著裝,還包括給魚吃的食物味型要對路,才能騙魚上鉤。

    4,適當地補窩

    對於一部分窩內的魚被釣完的情況而言,我們能做的就是要及時補窩,因為窩料誘魚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我們提前補窩就是打時間差。但是在補窩的時候,要注意窩量要適當,使用酒米的話,可以打一兩把即可,最好硬打窩器,這樣入水聲音小,打的精準。尤其是使用玉米補窩的時候,更要注意入水聲音,使用商品餌料補窩的話,可以用鉛皮座帶進去,悄無聲息才能不驚到魚。

    最後總結

    釣魚突然停口,面對野釣最“恐怖”的事情,我們首先是需要分析導致停口的原因在哪裡,是天氣的原因,還是水裡其它魚類的影響,是人為導致物件魚受驚嚇,還是窩內的魚被釣完了?明確之後,可以在天氣上選擇好的出釣天氣,明確合適的物件魚,偽裝好自己才能套路魚上鉤,並在適當的時候補窩,以利於持續作釣。

  • 10 # 白條殺手v

    野釣時,魚突然停口的原因有很多種的:

    1.魚受到驚嚇,離窩了

    2.溫度升高,導致魚層上浮

    3.大魚進窩了

  • 11 # 筏無止境

    大家好,在野釣時突然停口,有多重因素所致。歸納為主要四個方面因素。

    一、水溫發生驟變

    可能因天氣變化的突然停口,魚類對環境溫度最為敏感,如冬季中,突然吹風,加速了水錶皮溫度的下降,魚就會突然停口。所以說,並不是釣魚時,所有吹風都是好事。

    又如夏季中,早晨到上午10點左右,水溫比較適宜魚兒覓食生存,但是當太陽直射強烈,水溫突然升高,魚兒就會往深水遊動。同樣會造成突然停口的跡象。

    二、氣壓變低

    每個時間段的氣壓不同,如果氣壓過低,魚兒厭食,覓食不積極,同樣會造成那個時間段魚口偏弱,或停口。

    在氣壓低時,魚層還會因此發生一些變化,如浮頭,上浮等。如果依然釣底,肯定也是停口的表現。

    三、其它魚群進窩

    不排除其它魚群進窩,如釣底層鯽魚,如果因餌料霧化好,大群鰱鱅進窩,驚擾了個體小的鯽魚群,就可能造成突然沒有鯽魚口。

    另一種情況是,肉食性魚類進窩,嚇走了鯽魚群。大魚吃小魚,永遠都是水中生存法則。肉食性魚類進窩,會造成個體偏小的鯽魚紛紛逃離,所以停口。

    問題小結

    作釣中的突然停口現象,算是比較常見的現象。我們要善於去分析,加以排除。找到問題所在,有針對性的去應對即可。

  • 12 # 愛釣鯽魚的老哥

    野釣時的突然停口,除了天氣原因,人為的原因,如果還是會發生停口,不外乎以下幾種情況

    一:窩內就這幾條鯽魚,都釣完了

    其實這種情況的發生,並不是這個釣點,就只有這幾條鯽魚,窩內沒有能留住鯽魚的條件。窩料沒有了。所以釣魚人也要學會,能保證窩內始終有窩料,經常看到好多釣魚人,他們第一次打窩的量太多,以為窩料多,能留住鯽魚,其實錯了,如果窩料多,鯽魚吃飽了,現在是釣魚的人多,滑口後的鯽魚,只吃窩料,窩料吃完後,它們就找地方休息去了,根本就不會碰你的釣餌,因此,打窩的量不能太多,做到少打勤補

    二:窩內來了比釣上來更大的魚

    鯽魚也跟人是一樣的,它們都是群遊,個體上差不多大的,喜歡在一起。比如,一兩左右的,喜歡在一起,因為它們是同一個層次的。就像人,小孩跟小孩有共同的語言,而成年人,與年齡差不多的在一起,當釣魚時突然的停口中,說明來了大點的。

    此時也沒有必要補充窩料,往往大點的都是在小的走後,才會進窩。此時需要耐心的等,注意觀察水面,看窩點的四周有沒有星,慢慢的向窩點的中央靠近大點的鯽魚,比較的小心,在沒有確定安全的前提下,是不會輕易的時窩。

    因此,釣魚最能考驗耐力。

    經常在釣點看到一些新手,只要發現沒有鯽魚上鉤,馬上開始補窩料,其實這是錯誤的。窩料一補,小的鯽魚又進來了,也就釣不到大板鯽。

    我們小時候,農村人做事情,第一桌上桌的一定是小孩,小孩子們都是爭先恐後的搶著上席。而真正是會喝酒的,都是坐在一桌。因為與不會喝酒的如果也坐在一起,沒有人陪他喝也不行。

    鯽魚,也是一樣的,大板鯽們總是會集中在一起,等小鯽魚吃過走了,沒有別的魚存在的情況下,它們會覺得,現在是最安全的,因此,最後上鉤的一定是你最想釣到的。

    所以,釣魚人要學會分析,只有你分析的好,魚才能釣的好。

  • 13 # 阿洪語魚

    釣友們好,我是阿洪。為什麼野釣的時候魚會突然停口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窩裡沒魚了,魚離開了窩點。建議適當補窩續窩;

    二,受氣溫、氣壓等因素的影響,魚層發生了變化。舉個例如氣壓變低,水體含氧量降低,魚易上浮;

    三,有更強大的魚類進窩,趕走了你目前的目標魚。比如你釣鯽魚,卻來了一群翹嘴,只是簡單說一下這個意思,不要太較真哈;

    四,魚對餌料的味型,狀態發生了改變。

  • 14 # 鄭較瘦釣魚

    我們平時野釣的時候,窩點有魚開口正常情況下,突然就停口了,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1.窩裡來大魚了

    2.可能我們窩點來黑魚了

    3.窩子裡魚被釣光了

    4.補窩方法出現問題

    5.人為干擾

  • 15 # 野釣小勇

    在野釣的過程中魚突然停口,第一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窩子裡面,還有沒有窩料,第二窩子裡來不是來了,肉食性魚類,如黑魚,鰱魚,等等,螃蟹甲魚,烏龜,龍蝦,要是有這些在窩子裡面魚都不會來,為什麼停口的原因。

  • 16 # 一筆一杆一生

    我們在野釣當中,釣著釣著突然停口,這種情況不是偶爾發生,而且經常會發生的事情,他是有諸多因素形成的。比如天氣原因,窩裡進了大型魚類以及兇猛的魚類,以及遛魚補窩等等都會造成魚突然停口。

    一、天氣原因造成魚突然停口。特別是在陣風的天氣野外垂釣,有風時魚口就很好,如果突然風停了,魚口也就跟著停了,在夏秋兩季悶熱潮溼的陰天裡垂釣最為明顯。再由於水溫的突然變化,也會造成魚層的變化,這樣魚也會突然停口。

    二、垂釣當中補窩造成魚突然停口。我們在垂釣當中,魚口一直都差不多,由於怕窩子裡的鍋量少,影響後續的聚魚和垂釣,在垂釣當中,釣友們都喜歡中間續窩,但是續窩以後也不知什麼原因造成的,會突然停口。

    三、窩子裡突然進了大魚或兇猛的肉食性魚類,造成突然停口。在野釣當中,當魚口正好時突然窩子裡進了大魚和兇猛的肉食性魚類,小型的鯽魚會受到驚嚇,四處逃散造成停口。

    四、窩裡的魚不多,造成的停口。水中的魚在水中巡遊覓食時,都是成群結隊的,但有的魚群小,有的魚群大,如果窩子裡進了一小群魚,已經被釣完了,會造成魚口突然停口,這還要等一段時間,等下一波魚群進了窩才有魚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練習生要成績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