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熊偉

    謝邀。華山在五嶽中位於西部,故稱“西嶽”。五嶽均在山名前註明所處的五行五方位置: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即東西南北中五行方位。陰陽與五行的概念,是中國傳統哲學的核心核心,簡單來說,西方在五行中屬金,主殺,在四季中屬秋。古時處決人犯要“秋後問斬”,就是這個季節主殺的意思,其它四季,春生、夏長、冬藏都不合適。古人行事,一般要順應自然,所以如果是秋天犯事的,一般就“斬立決”,如果是其它三個季節,一般就打入死牢,秋後行刑。

    再有左相右相,左臣右臣,很多朋友經常搞混,也一起略作解釋,謹供參考。皇帝上朝,一般是坐北朝南,這時他背對北方,面向南方,右手邊是西方,左手邊是東方。所以武臣一般位列西方,也就是皇帝的右手邊,故常稱為右臣,與五行中的金行相配,主肅殺;文臣一般位列皇帝左手一側,與五行中的木行相合,主“生”的屬性。

    大致清楚這些,也就明白為什麼要在“華山論劍”了。武俠小說是傳統的的中國文學樣式,它起源於《史記》的刺客列傳,大家讀武俠小說,覺得天上地下,雲裡霧裡,很自由,這只是表面,實際上武俠小說受傳統哲學的影響很深,這些關鍵的地方一旦弄錯,那就遺笑方家了。

  • 2 # 愛看愛思考

    為什麼在華山,主要是華山的險。自古華山一條路,一般人都上不去,大俠之間的打鬥搞不好那是會傷及無辜的,又是爭奪排名的自古以來就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所以參加的都要全力以赴。那有可能會誤傷他人,華山是一般人都上不去的不會傷及無辜。

  • 3 # 書法網

    華山自古以險絕著稱,一直是武人嚮往之所,華山比武更增其險峻高絕。華山歷來是武俠 小說慣用之地,武俠小說自近代始,便與三山五嶽、高山大野聯絡緊密,也是高人隱居之所,選在華山論劍更增其神秘幽幻之感。

  • 4 # 大寶尬聊

    華山論劍,出自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原意本指小說中的人物在華山比武定奪武功天下第一!而現以引申為公開的比試或學術爭鳴。

    “華山論劍”可不是一般的比試切磋,它要求參加各方都必須是顯赫一方的高手,而且公正公平較量,不耍陰謀詭計。勝者便為全天下人所認可,問鼎天下第一!

    可長久以來,有人想過這個問題嗎?為什麼定奪決定天下第一的比試要選在華山呢?為什麼金庸先生的論劍之處就選擇了華山?金庸先生選擇華山是偶然性?還者是文學創作時的隨機性?如果說《射鵰》中華山論劍是偶然,那《笑傲江湖》裡以華山派為主線還是偶然嗎?

    出千尺幢不遠是百尺峽,兩壁高聳。 中間夾有一塊從天而降的巨石, 上刻“驚心石”三個大字, 透過時驚心動魄,感覺頭頂大石几幾欲墜 。

    在我們華人的傳統思維中,一件事情的成敗會往往取決於三個因素,天時、地利、人和。人稱華山“天下第一險”。僅僅從玉泉院通向北峰就有三大險:千尺幢、百尺峽和老君犁溝。 千尺幢有石梯370餘階,盤旋於懸崖峭壁之上,遊人需手握鐵索,手足並用,沿陡峭的山路攀登,驚險絕倫。

    第三道險關名叫老君犁溝,這是夾在陡峭石壁之間的一條溝狀險道,深不可測,有石階570有餘。傳說太上老君見此處無路可通,就牽來青牛一夜間犁成這條山溝。 此外,蒼龍嶺以蒼黑色的外部和其似懸龍般的地勢而得名,如履薄刃,絕壑千尺的地勢使得很多遊客膽戰心驚。

    傳說韓愈過此處嚇得大哭,投書求救。 所以華山險峻的山勢正是華山比武論劍的“天時”,試想如果在小說裡五絕在一平地上比武切磋,那是不是也太過於寒磣,這“天下第一”也會不會顯得名不副實!況且華山論劍是高手高手高高手之間的對決,如果連華山自然的天險都無法征服,那就根本沒有比試的資格!

    金庸先生小說中第一次華山論劍是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和中通神五位絕世高手為了奪取《九陰真經》而舉行,從這幾位大俠的名字來看,我們就不難得出結論了。

    南帝段興智遠在雲南,北丐洪七公在北方中原地區,東邪在東部桃花島,西毒在西域白駝山,只有王重陽在陝西關中而《九陰真經》在他手上,只有把地點選在離大家距離相等的地方,才能保證這場比賽的公平和公正。

    從這一點上來講,華山便佔據了絕對優勢的地位,它南接秦嶺,北瞰黃河,如果俯瞰中國地圖,華山也是在整個版圖近乎中心的位置,這便是華山的“地利”。

    關於“人和”,華山自古便是華人心目中的聖山。有多少關於華山的神話和傳說。它險峻奇秀,絕塵世俗!難以攀登,不浮人間!高聳入雲,直插雲霄!所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在當時北宋年間,有多少人在華山尋仙問道,因此要想得到全天下人的認可,還必須讓全天下人所聞名!

    這便是“華山論劍”選在華山的原因!華山它險,它奇,它神秘,它脫離世俗。這便是這座山的魅力!不服?來辯!我們相約華山,華山論劍!

  • 5 # 草原上的白球鞋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就得說華山;而要說話山,就要知道“華山論劍”,華山論劍一詞就出自金庸先生的小說《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最初這一詞只是用來形容,武林高手在華山之上比武,爭奪天下第一的名位,後來,這一詞則成為現代漢語中的典故,用來形容一個行當裡面高手之間的過招、交流和切磋。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華山以險絕稱著於世,其山固高,其峰固險,取華山論劍,意思就是說能登上華山,參與論劍的人,都應該是當世的英雄豪傑。

    自2003年金庸老先生身現華山北峰,以武會友並親筆提下“華山論劍”四個大字,使得北峰在華山佔據了無可爭辯的江湖地位。

  • 6 # 天空LWT

    五嶽在山中代表的是至尊和極致,五嶽各有特色和風彩,但是要說到險峻,非西嶽華山非屬。金庸武俠小說,頂級武俠一般都是幾人齊名,很少有一枝獨秀的,就是正邪也是半斤八兩平起平坐。而在眾人心中,永遠都想爭第一,而華山是首選,只有它配得上武林至尊的誕生。寫實是金庸風格,俠客島之所以影響不大,重要原因就是太虛構。

  • 7 # 自有別樣風景

    五嶽之一,西嶽華山以奇險而聞名天下,山上奇松怪石,險關重重,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美稱。華山歷來都是古人向天祈福的聖地,更是道教徒嚮往的絕佳修煉之地。最重要的是金庸先生的武俠作品關聯性很強,既然有了華山派,又有了獨步武林的華山劍法,那麼華山論劍也是情理之中了。

  • 8 # 坐在雲上摸魚

    太簡單了,其他的山只要是人就能上去,只有華山不是,一般人都不敢上,上去的都不是一般人,這樣論起劍來,顯得高人一等,即使敗了,也沒人看見,還得個曾經華山論劍的名號!

  • 9 # 北墓男

    全真七子每個人創立一派,分別是馬鈺遇仙派,丘處機龍門派,譚處端南無派,劉處玄隨山派,郝大通華山派,王處一全真派,孫不二清淨派。這些道長名字大多玄機叵測,意境深遠,看起來逼格奇高。唯獨郝大通,名字取得隨隨便便,放到象牙山村優秀農民代表名單裡都沒有一點特立獨行的感覺,足見這孩子生性樸實豁達,比較好欺負。王重陽就是看中了他這一點,都是打架,上誰家打誰家不樂意,唯獨郝大通,來吧來吧,我無所謂。大家就都去了,於是便有了華山論劍。可明眼的讀者卻能看出來,郝大通這孩子看起來愚鈍,實則精明無比,雖然讓別人上自己家來打架難免砸壞東西,損失錢財,但獲得的經濟效益和長遠利益卻無法估量,於是多年以後,華山掌門傳到第十三代,其他六派均銷聲匿跡,唯獨華山派,在掌門嶽不群的領導下再次發揚光大,這不得不說是華山論劍留下的影響力和品牌價值發揮了巨大作用,而其中最為核心的原因,就是郝大通,像申請奧運會一樣,把論劍這麼大的集體活動,次次都辦在了自己家

  • 10 # 不止是回憶

    華山作為天下第一險峰,能爬上去的才是高手,才有資格論劍,如果選在平原地區,試問一大波人擁上去不是群毆嗎?還分個什麼高手,高手嘛!肯定要選個低手不容易上去的地方!

  • 11 # 指尖若水

    為何華山論劍,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山高皇帝遠。華山,位於陝西渭南市,那時南宋都城位於位於南京。距離遠,自然管束也就跟不上,於是,打群架去華山就成了武林人士的不二選擇;

    第二,華山之名導致。華山,是中華民族的聖山,據專家考證,華夏民族最早就是在華山周圍形成,因此華山也有華夏之根的美譽。武林人士,當然視自己為華夏最優秀的人之列,所以比武去華夏之根的聖山上,也就不足為奇了;

    第三,山勢險峻雄偉而致。自古華山一條路,就能說明華山的險峻。武者,崇尚冒險精神,而險峻的華山首當其選;

    第四,道教全真派聖地。這個因素,也應該是促成華山論劍而不是泰山論劍的一個理由。

    當然,小說塑造的人物和故事我們只當一樂就好,若是仔細追究這般那般,本來就是一虛構的故事,何來考證一說呢?

  • 12 # 粗獷

    這個問題提得有些滑稽。金庸是寫小說的,他筆下的人物、事件和場景不必是真實的,我們沒有必要認認真真地去探究一番。小說是一種創作,他可以虛構任何事物、人物和情節。

  • 13 # 墨燃的書案

    俗話說,自古華山一條路,作為天下第一險峰,一般人是不容易上去的,為了襯托高手的武功高絕,所以設在華山之巔論劍,算是絕世高手的代表。

  • 14 # 士之君子

    論劍選擇華山主要是受第一次華山論劍排出天下五絕五位公認的高手影響的。

    首次華山論劍由全真掌教王重陽發起。公平比武,以武功高低決定九陰真經的歸屬。為什麼大家都同意在華山比武呢?

    首先,九陰真經在王重陽手中,再由王重陽發起論武比試,王重陽武功高絕,全真教作為當時的道家第一大派弟子眾多,其他人並無信心可以從全真教手中無損奪得九陰真經。所以由王重陽發起的這次論武無人反駁。

    其次,華山險峻,有“天下第一險”之稱,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紛爭,避免更多的武林人士自相殘殺,把地點設在華山可以刷掉很多武功不足的人,既能減少紛爭減少傷亡,也可以使真正的高手脫穎而出,不用浪費大家的時間,這樣的話也更具說服了。

    最後,天下可以有能力可以和王重陽爭奪真經的人王重陽絕對心裡有數,從五絕上看西毒歐陽鋒在西域白陀山莊,東邪黃藥師在東海桃花島,南帝在雲南大理,北丐洪七公居無定所,但是在北方抵禦金國,選在華山不偏不倚,更容易被這四大高手接受。

    正是因為有這次天下公認的比試華山論劍一炮而紅,從此被天下武林承認,之後的論劍也都選在了華山。

  • 15 # 獵奇哈哈包袱鋪

    第一點;華山也稱“西嶽”,就海拔來講有2154米,居五嶽之首!

    相傳有道學者陳傳拜師麻衣道者,並隱居華山雲觀臺。宋太祖趙匡胤早年落魄時曾來華山避難,一日腹中空虛四肢無力,陳傳老祖便裝扮成一個賣桃老漢,攔在華山路口,太祖漂泊生涯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二人約定下棋以桃錢和華山做賭注,陳傳老祖贏了華山,後趙匡胤黃袍加身施德於華山,留有“自古華山不納糧,皇帝老子管不住”的說法,所以比武論劍在華山,打打殺殺的事情也能避免官府約束。並且我們喜歡看電視劇的朋友都知道,《射鵰英雄傳》的背景正是南宋末年,有太祖輸華山之名,當然當時華山的地位比其他四嶽要高出很多。

    所以小說裡五絕爭天下第一,比武就是為了決出高低,選在華山可以彰顯高手的地位以及風範

    第二點;自古華山一條路,西嶽之陡無以復加,千尺幢、百尺峽、插耳巖、長空棧道等等!山勢陡峭群峰挺秀,“奇險天下第一山”可謂驚險之最!能登上華山那是一種自豪。

    而且華山是華夏民族的聖山,也是中國道家的發祥地。比武論劍第一名王重陽,是主流道教全真派創始人,所以在華山比武論劍更是身份的象徵,也說明了射鵰裡五絕皆是一代宗師

  • 16 # 孫瑞陽

    我覺得在華山論劍,有一下幾點原因。

    第一,華山險峻,自古華山一條路。古時華山道路艱險,能上華山者,必是武功高強者。

    第二,華山海拔高,上巫山之巔,方顯高人一籌。

    第三,金庸小說講,拳出少林,劍歸華山。論劍論劍,華山上論劍,更顯武功高強。

  • 17 # 聞機起心

    假如現實裡一群舞刀弄劍的二貨,為了決鬥,專門跑到險惡的華山之上,刀來劍往,要爭個一二三出來,估計沒人搭理。

    至於這些閒的沒事幹的人,為什麼跑到華山上掄劍!

    很簡單,金庸覺得華山B格夠,僅此而已!

    說起來,弄個崑崙山掄劍,或者珠穆朗瑪峰掄劍,似乎B格更高!

    但是,文人寫武俠,講究個人文歷史,於是念頭一轉間,成了華山掄劍!

    其實吧,劍掄得再好,也得掄鋤頭的人養著。

  • 18 # 我是一個小書蟲

    “華山論劍”有著評點天下英雄的意味,實際就是武林人士的“歷史評價”!

    古人以五嶽比喻五經,說華山如同‘春秋’,主威嚴肅殺,天下名山之中,最是奇險無比。—《射鵰英雄傳》。

    《春秋》是古代歷史的經典,孔子編寫《春秋》“微言大義”富有褒貶的含義。華山如同“春秋”,實際上華山論劍其實就含有“歷史評價”的寓意。

    “華山論劍”不止是比武,或者說比武是次要,真正重要的是武林人士的“歷史評價”,也就是對武俠小說中人物的品性,人格,歷史價值的評價。

    第一次“華山論劍”時,王重陽技高一籌,獲得“天下第一”的稱號,這裡面不僅僅是王重陽的武功天下第一,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境界高人一籌。王重陽是位抗金的英雄,他爭奪《九陰真經》不是為了武林絕學,不是為了名利,而是為了平息武林因《九陰真經》掀起的血雨腥風。

    第二次“華山論劍”時,洪七公痛斥裘千仞賣國求榮,為虎作倀,即使他武功天下第一,天下英雄也不能尊裘千仞做天下第一。可見“華山論劍”不是簡單的比武功高低,而是比的人生境界,歷史評價!

    第二次“華山論劍”時,此時郭靖的武功不是天下第一,但是郭靖有著扶危濟困,濟世救民的胸懷,這樣“為國為民”的大英雄才是第二次“華山論劍”的天下第一。

    華山如同“春秋”,“華山論劍”有著點評天下英雄的意味,高手比劍,比的是人生境界,歷史價值,而不僅僅是武功!

  • 19 # 手機使用者詩意棲居

    金庸勘定華山為論劍之所,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首先,從地理方位山形氣候上說,華山確是武林人士爭慕之地。五嶽之中,東嶽泰山獨尊,那是皇帝祭天之地,根本不可能容忍江湖人士約架。而南嶽衡山獨秀,氣候更同長江以北不同。樹木蔥蘢森莽濃密,藏貓貓尚可,舞刀弄劍則大煞風景。而且回雁峰前盡起旅人愁思,吟風弄月的文人墨客多聚於此。俠客們來此是擾人清夢不受歡迎的。北嶽恆山佔個奇字,奇在哪?奇就奇在山處北方蠻荒之境,倒也出落個江南形勝。看那懸空寺高出峰嶺,躍出山肩作崢嶸狀,奇也不奇?只是北嶽遠離中原,人跡罕至。江湖人懶至也。

    中嶽嵩山,佔個雄字。五嶽為中襟領四嶽,群山環繞,又處中原。確應為論劍佳處。只是大家別忘了,武林中的泰山北斗,河南登峰少室山少林寺達摩總院就座落在此。天下武功出少林。當初,西域達摩祖師一葦渡江來到中原,十年面壁熊耳山初創佛教禪宗一派。同期創出強身健體又可防身制敵的少林寺七十二項絕技,悟出不世出的武學秘要《易筋經》和《洗髓經》,從而使少林寺名揚天下。後至隋末,天下大亂,有十三棍僧救唐王故事。曇宗大師受得皇封,少林寺擁有僧兵之權。因此,天下好武者雲集,一派定鼎千年有餘。倘若到此論個劍評個拳比個掌的,真所謂孔夫子門前賣字畫,關公門前耍大刀,魯班門前揮斧頭啊。我想,若沒這點自知之明那就會被江湖人恥笑的。總之,少林寺就是名正言順的天下第一,管你什麼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我想,即使五絕到此,也不敢僭越妄為吧?

    唯有西嶽華山,五嶽獨險。這險字訣妙啊!無限風光在險峰,一山更有一山高。華山天險自古聞名。世人到此知艱險,幾個到此誤平生?華山地處關陝,乃華夏江山腹地,東西南北各方人士都是等距離遙接。華山自古一條路,能到得華山千尺嶂的,基本上都有不凡的武學修為。因此,金庸先生擬將華山作作為論劍聖地,應是華山天命旨歸。金庸在《笑傲江湖》中創立個五嶽劍派,各派人士轟轟烈烈大鬧一場,江湖從此便相忘彼此。但華山,直到今天仍有江湖的傳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章盟主為什麼要買協鑫整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