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看秋風999

    哈哈。原子彈是不可能統一全球滴。

    原子彈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它代表著毀滅而不是建設;原子彈可以早日介紹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相對來說可以減少直接參與戰鬥戰役士兵的死亡;但是原子彈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是毀滅性的。

    與“馬上得天下,但不能馬上治天下“一樣,原子彈可以獲得戰爭的勝利;但是所謂“統一全球”靠的是“軟硬兼施”——不僅僅有“核保護傘”,還要有經濟援助以及意識形態的話語權。

    所以,二戰結束後,擁有核武器的美國利用各種軍事同盟以及經濟援助,得到了地球將近一半的勢力範圍;而蘇聯也是緊隨其後研製出了原子彈;通過意識形態的控制,得到了地球的另一半。

    所謂統一全球,其實對於任何國家來說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有這麼一句名言: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會有左、中、右;一萬年以後都是如此。

    世界上現在大概有兩百多更國家或者地區;各自的經濟狀況、歷史背景、文化傳統千差萬別;各國政府都是走的自己發展的道路;這些難道可以“統一"在原子彈下面嗎?

    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世界由赤橙黃綠青藍紫組成;如果全球都成了一個國家;說一種語言;寫一種文字;該有多麼無聊,多麼鼓譟!

    最後,核武器畢竟只是具有威懾力,是“中看不中用”;不能動不動就拿原子彈說事兒——一旦核戰爭爆發,所以擁核國家首先回被相互清除。

  • 2 # 視野新觀

    二戰結束之後的美軍之所以沒有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爭,是因為美國打不動了。

    二戰結束之後,唯一有能力與美國爭鋒的只有蘇聯,蘇聯兵力多達1200萬,7萬輛坦克,蘇聯的工業生產能力在二戰後期已經從德國的破壞中恢復。

    蘇聯是美國的對手嗎?

    二戰時期,蘇聯總人口1.6億,但是在戰爭中損失2700萬,美國人口是蘇聯的2倍左右,從國力來看,蘇聯不是美國的對手,何況美國還擁有核武器。

    美國為什麼打不動了?

    易北河會師

    即使是美國高層,參戰的慾望也不強烈,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無論總統羅斯福怎麼勸說,國會始終不同意參戰,鑑於歐洲的局勢,國會勉強通過《租借法案》,向盟國提供武器裝備。

  • 3 # 葭明通半瓶歷史

    胡說呢,不可能憑藉原子彈統一全球的。

    全世界的資本家一直在日思夜想統一全球市場,一直到今天,如果可以憑藉原子彈就可以統一全球的話,我相信統一全球的戰爭早就在資本家們的支配下打起來了,他們不會怕死人的。

    反正殺人的罪名由政治家們揹著。

    不是不為,是不能也!

    美國人也不是沒有用過“核訛詐”。沒起作用嘛!還丟了人!在國際上失去了一個大面子。

    那就是北韓戰爭!

    歷史經驗已經證明,擁有絕對的武力的話,打敗,擊潰,甚至消滅一個國家很容易,也是完全可以達成的目標,但是,佔領,治理,管理一個國家非常地不容易。

    真的非常地不容易。

    德國在歐洲陷入了地下抵抗的泥潭,納粹拿出了魔鬼的勁頭也沒能嚇阻人們的抵抗,儘管德國人佔領了所有城市,地下水道里、黑暗巷子裡還是有抵抗者不合作。

    搞的德國人想對歐洲人“好”都沒有辦法施展他們的“好心”。

    日本在中國一開始也蠻厲害,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結果,打了八年,也只打了些沿海地區和大平原,總是有人不合作嘛!

    哦,這時候還沒有原子彈?

    好,說現在,美國人不用去使用原子彈,就派些不值錢的無人機去炸平伊拉克阿富汗他們有這個能力吧?

    有!

    如何呢?

    美國不是英屬殖民地時期的美國了,那個時候的美國去搶佔印第安人的土地,那要的真是“土地”,一波一波地農民趕著馬車扛著槍殺完印第安人就放下槍拿起鋤頭開始種地了,是完完全全嚴絲合縫地佔領,生產關係支援把原住民殺光。

    讓現在的美國大兵殺完人放下槍進入工廠生產嗎?不可能!

  • 4 # 王司徒軍武百科

    這個世界需要講政治,又不是打即時戰略遊戲,造出了終極武器就能踏平一切。最起碼,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美國人還是明白的。

    實際上第二次世界大戰打到1945年也差不多了,這場戰爭耗盡了各國的力氣,亞洲哀鴻遍野,歐洲也是一片蕭條。荷蘭當時仗沒打完,德軍就與荷蘭民眾一起接受了盟軍的空投物資,比利時純粹靠著盟軍的救濟過日子,希臘、義大利人也餓得滿街要飯,至於東歐就不必說了,波蘭、羅馬尼亞等國都不好過。

    盟軍佔領區的糧草幾乎都靠美國人進行維持,英國政府早已是舉債過日子,法國也讓德國掏空了家底,戴高樂的自由法軍一面與美軍不對付,一面毫不客氣的大嚼盟軍糧食。還有日本,麥克阿瑟朝杜魯門要糧食賑災,開口就是幾百萬噸,還聲稱要麼給糧,要麼給子彈,反正結果都一樣。美國政府沒辦法,磨蹭了許久才憋出70萬噸。

    更要命的是德國佔領區,雖然幾個國家將德國瓜分佔領了,但一應後勤都是美軍在負責,最開始幾國為杜絕德國“再次崛起”,搞了個“去工業化”計劃,在德國大拆大拿,希望將德國工業削弱到1938年的50%,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完全是個只進不出的無底洞,既沒有任何產出補足盟軍虧空,還需要美軍不斷填坑,養活斷了生計的德國百姓。

    美軍當時恐怕連哭的心都有了,這完全是賠本買賣嘛。

    但是呢,美國的目的並不是幹掉納粹那麼簡單,好不容易打進了歐洲的核心區,誰退誰是傻子,所以他們很快就制定出了“馬歇爾計劃”,表面上投資復興歐洲,實際上想維持自己的存在,同時將歐洲掌控在手中。

    說到這許多人應該明白了,二戰以後的世界相當複雜,美國人在當時並不是現在這樣的霸主國家,歐洲的盟友並不老實,英法都希望美國人滾蛋,然後自己再收拾舊山河,重新當世界的霸主。而美國人偏不,好不容易歐洲人打世界大戰把自己打爛了,我當然要博弈一番,奪走這個世界霸主。即便美國不奪,蘇聯也會奪。

    所以,美國戰後一等一的重心其實是“爭霸”,控制住歐洲,為自己奠定戰後的領導地位,如果貿然與蘇聯開戰,即便有原子彈這大殺器,土地廣袤,自然條件嚴酷的蘇聯也不是那麼好打的。如果一不小心與蘇聯耗了進去,讓歐洲人有了翻盤的機會,難道再轉過頭用原子彈炸歐洲逼其屈服?

    顯然,這是很愚蠢的做法,不符合美國的利益,更不符合策略邏輯。只要奪得了歐洲,那麼還怕稱霸不了世界麼?

    當時的蘇聯還真不見得讓美國瞧得起,蘇聯雖然有百萬大軍,然而這其中有大量美國軍援,沒有美國的卡車、機床、燃料、食物,蘇聯估計打德國還得流不少血。美國援助給蘇聯的汽油,蘇聯人稀釋成三份兌著用,實在太窮酸了。

    美國人蔫壞的拉蘇聯人加入馬歇爾計劃接受援助,蘇聯人氣急敗壞的拒絕了。但不可否認,正是斯大林對東歐不計投入的影響,令蘇軍站穩了腳跟,並在東德形成了一道鐵幕。這種情況靠原子彈是炸不開的。

    所以,戰後的時間裡,各方都在焦頭爛額的理順政治關係,構築自己堅硬的政治防線和體系,美國當時既沒有那麼多原子彈儲備,也沒有那麼多閒心丟了西瓜撿芝麻,放著西歐精華區不要,跑去與蘇聯決一死戰。

    真正要到50年代初北約建立以後,聯合國框架也正式確立以後,美國這才完全拿到了自己想要的西半球霸權,這個體系一直維繫到今天,這是靠原子彈武力做不到的。

    況且純粹武力的下場大家也知道,希特勒就是前車之鑑。再說了,不留下蘇聯一極的威脅,歐洲能乖乖聽美國的擺弄嗎?

  • 5 # 汗青正浩

    1945年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分別投下兩顆名叫“小男孩”和“胖子”的原子彈,向世界證明了美國的軍事實力,也證明的原子彈的威力——只有不到1kg的鈾-235在爆炸中進行了核裂變,但釋放的能量卻約相當於15kt TNT炸藥爆炸所釋放出的能量。

    在廣島投放的“小男孩”讓約7萬人直接死於它的原爆,讓相同數量的人受傷。此後陸續有大量的人死於核子塵埃放射引起的癌症,懷孕的母親也因為核輻射而出現流產。

    既然原子彈威力如此巨大,且在1949年蘇聯試爆核彈成功前,美國壟斷了原子彈這一核武器長達4年的時間,美國為什麼不憑藉這一威力巨大的武器,戰勝其他國家,統一全球呢?此處就不得不說說美國的無可奈何了。

    美國沒有多餘的原子彈

    原子彈的核裝藥分為鈾-235和鈽-238兩種,鈾-235在自然界的存量很少,二戰時蘇聯的鈾礦佔據優勢,當時的美國能獲得的鈾是有限的。

    二戰時期美國一共造出了3顆原子彈,一顆用於實驗,另外兩顆,就是扔到廣島的“小男孩”和扔到長崎的“胖子”,而當時美國研製原子彈,代號為“曼哈頓工程區”的龐大計劃,直接動用的人力約60萬人,投資20多億美元,花了5年多的時間才生產出3顆原子彈,所以當時的美國已無現成的原子彈。

    原子彈投放技術難度較高

    美國研製的3顆原子彈是當時世界上最早的原子彈,這批原子彈體積大,當量小,投放並不是使用導彈運送,而是需要空軍駕駛轟炸機到投放地上空後進行空投。

    二戰期間雖然美國軍事實力了得,但當時的蘇聯才是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美國若想將原子彈運送到蘇聯上空,可以說難度相當大,需要突破蘇聯的地面火力和空中戰機的層層攔截,極有可能投放不成功還被對方截獲原子彈,當時唯一掌握原子彈技術的美國是不可能如此輕易冒險的。所以當時即使擁有了原子彈,但美國並不是肆無忌憚的。

    原子彈的威力讓美國震驚

    “小男孩”在廣島的爆炸,是原子彈首次應用於軍事行動。在此之前,美國人自己都沒有想過原子彈會有這麼大的威力。爆炸時候產生的超高溫,把房屋、車輛、花草樹木等一切東西都化作了灰燼。

    據資料現實:“爆心500 m以內的被害者,有90%以上的人當場死亡或當日死亡。500m ~ 1km以內的被害者,超過60% ~ 70%的人當場死亡或當日死亡。暫時生存下來的人,有50%的人在6天內死亡;過了6天,又有約25%的人死亡”。

    截止1999年止,因此次爆炸產生的癌症和其他的長期併發症,共有20萬人死亡。除了死亡,還有對於土地和環境的放射汙染,幾十年的時間也無法完全消除。

    這個結局是美國自己也沒有預料到的,同時美國人也知道:對日本投放原子彈是站在正義的角度,所以此次造成的平民傷亡結果再巨大,國際輿論總不至於對美國太嚴苛,但若因為想統一全球而使用原子彈,除非將全人類都消滅,否則這一行為就是在給美國自己立墓碑!

    用原子彈統一全球不符合資本主義的利益導向

    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所有的國家政策措施和軍事行動都以資本主義利益最大化為前提。

    製造3顆原子彈尚且需要60萬的人力和20多億美元的投資,想要統一全球,需要的原子彈數量遠多於3顆,何況全球貧富差距巨大,將貧窮地區納入美國行政管轄範圍,無疑是增加美國國家負擔,甚至會在一定程度上平均美國國家財富,這一生意無論從人力還是財力上來看,都不划算。

    所以二戰結束後美國雖然有四年的時間壟斷原子彈,但它並沒有憑藉原子彈統一全球的原因是:美國不能,同時也不想。

    參考資料:

    《探訪原子彈“小男孩”和“胖子”》等

  • 6 # 手機使用者4060117871

    首先,美國當時只有兩顆原子彈,全部給了小日本,一時半會也沒有那麼快再製造出來;其次,美國是個資本主義國家,還不是軍國主義國家,他只想要錢。兩次世界大戰他都是大賺特賺,這樣的好事今後還要做。他的想法就是隻要不打到美國本土,世界上戰爭越多越好;第三,美國當時僅僅只有一億人口,國土面積夠大了,而且資源也夠豐富,所以他對於擴張領土沒有迫切需要。

  • 7 # 軍武文齋

    美國投放兩顆原子彈之後,這時美國已經沒有原子彈了,但是美國的那些裝置一直沒停,都在轉,一直都在生產。但是,這幾年生產出來的,根本就沒有能力去擊敗中蘇兩國,原因就一點,國土面積太大。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多一塊領土就多一份付出,所以,這個付出就必須放在有用的地方,那些窮鄉僻壤,打過來幹嘛?拉低經濟水平麼?打過來,人家不鬧獨立麼?你怎麼統治?

    美國的霸權主義,其實是走一個黑幫老大的路線,美國和他幾個爪牙,四處征戰,專門到有利可圖的地方當老大,這樣的好處是無限的。把一些窮困的地方挪過來,抱歉,操不起心。

  • 8 # 東北老土豆vlog

    我們都知道在二戰時期日本投降之前他們其實是一直都在負隅頑抗的,最終還是因為美國在日本城市的上空投放了兩顆原子彈才加速了他們投降的歷程,從而美國也向世界證明了他們的軍事科技發展是多麼的強大,從那個時候開始足足四年的時間都是由他們來壟斷核武器市場的,一直到1949年蘇聯的核彈試爆成功才打破了這種壟斷技術,從此之後世界的發展又慢慢的趨於平衡一直維持到了現在!說到這裡也是非常的令人不解,既然核武器的研製有足足四年的空白期,美國為什麼不趁著這個機會統一全球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朝士兵胸前的兵字和勇字分別代表什麼?二者有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