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魅力多彩吉安

    太平天國運動死了1.6億有點不切現實,當時清朝咸豐元年期間清朝總人口大約為4.3億,三分之一有點過多了。雖然太平天國運動的波及大半個中國,但是直接死於戰爭的人數不多,開始清軍的戰鬥力比較弱,太平軍勢如破竹攻克重要城市,後期戰爭與湘君,淮軍對抗,戰爭才進入大規模死傷,主要人數死亡的地點是江西,安徽,湖北,江蘇,浙江,不過戰爭導致餓死的人到是大片。現在比較主流的意見是死了1.2億或者(5000萬——7000萬)。具體數字是不清楚的,因為清朝對人口的統計十分不清晰。

  • 2 # 歷史不舊

    太平天國運動死了1.6億人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雖然戰爭時期清兵、太平軍和鄉團互相廝殺,亂成一鍋粥,以雙方總共一百萬人參戰,死亡人數七千萬來算,平均每人造成對敵勢力傷亡七十人,這是相當不合理的數字。根據一些史學界統計學的專業人士的資料,我認為戰爭死亡人數應該介於四千萬至一億之間,這個數字是死亡人數比較合理的。

    最早提到太平天國運動死亡人數的是美國傳教士在1880年所著的《中國紀事》,在太平天國運動以及陝甘雲南回亂、饑荒造成的總人口損失為6100萬人,三年後調整為8300萬人。

    2014年,李楠林矗在論文《太平天國戰爭對近代人口影響的再估計》中,在相關學者的結果的基礎上,估算出太國天國運動時期人口損失在4693萬到911萬之間。

    這樣的人口損失可以說是戰爭造成的巨大悲劇,戰亂造成社會動盪,社會動盪又加劇了經濟的崩潰,導致大饑荒的出現,使人口急劇減少,甚至達到了億人駭人的地步。戰爭從來都是老百姓遭殃。太平天國佔領金陵,展開的追贓行動,不僅僅針對的權貴,而且老百姓也在其中。在面對太平天國佔領南京時,有不少婦女畏懼喪失貞節而自殺,在陳懋森的《台州鹹同寇難紀略》中,至少記載了 123 位女性選擇投井、服毒等方式自殺,甚至夫婦同死,攜幼自殺等層出不窮,從這一點已經可以看出當時的社會何等動亂和民生如何的痛苦。

    而戰爭可算慘烈,以金壇之戰為例,從1856年打到1860年,江南大營一破時退守金壇,以殘存力量對抗太平天國,二破時是百姓在抵抗太平軍的進攻,攻破時《思痛者》者李圭稱“當日自盡者滿城河”,百姓是自殺而亡,也不投降,所以太平天國運動並不是所有民心所向。

    即使統治區也不見就能保全,清政府為了維繫戰爭的進行,對轄區內大肆強徵稅,彌補財政的空洞,從而又引起各種反抗和起義。整個戰爭時期,再無一處百姓的安居之地,再加上匪徒趁機打劫掠奪,民不聊生,可以說戰爭的後遺症造成了更多人口的損失。

    這不僅是戰爭的對人的毀滅,也是不人道的歷史慘劇,如今面對近億的人口損失,我們只能記取歷史的教訓,好好珍惜如今美好的和平生活。

  • 3 # oOo獨自傷神oOo

    滅其口,改其史,滿韃慣用手段,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不可能死這麼多人,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沒死這麼多人,太平天國轉戰各省的總人口都沒這麼多,何況大多數地方都是行軍而過。

  • 4 # 大目

    這個問題的確是很難回答。因為太平天國運動離我們現在也算是比較久遠的歷史了,我們都不是生活在那個年代,誰都無法對那時的死亡人數作出準確的統計,如果這1.6億人的死亡資料是當時歷史記載的,我個人的觀點還是選擇相信,如果只是現在人的統計結果那就另當別論了。

    其實不管是哪個時期的歷史學家,應該都有作為一個歷史學家的基本底線,他們在寫當時的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時,我想他們同樣會採取嚴謹的思想態度,實事求是的寫、而不會去亂寫。所以我認為,在沒有獲得真正準確的證據時,不要動不動的就輕率的對歷史提出質疑。

    現在有很多研究歷史的所謂“學者”“專家”“教授”們,很喜歡動不動就對某個歷史人物或是某個歷史事件提出質疑,真是讓人無語,難道這些“專家”“教授”他們果真有那種“洞悉”當時歷史情況的能力?他們站在現代的社會角度、用現代的眼光和思維方式去評判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難道會客觀嗎?會符合邏輯嗎?我就不信!

  • 5 # 一經發現

    太平天國運動1851-1864經歷了近14年,從廣西金田起義開始,戰火燃燒10餘省,許多城池反覆爭奪,房屋倒塌,瓦礫遍地,死傷無數,有人說死亡5000多萬,有人說1億多,可見十分殘酷。

    鴉片戰爭後,清朝國力削弱,民不聊生,大量賠款增加了平民負擔,洪天王建立了拜上帝會,經過多年傳教,吸引大批貧苦入會,起義不久頒佈了《天朝田畝制度》稱“凡天下田,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也”等等非常吸引眼球的字眼。

    洪秀全與馮雲山在廣西傳教中,因人舉報馮雲山被捕,洪逃往外地,後來洪籌集資金,花巨金給清廷官員解救出馮雲山,為後面太平軍起義和加速清朝滅亡做了鋪墊。

    太平軍北上後,僅用2年多時間就攻克了南京,並定都南京。所到之處,沒收財產,組織居民編組軍營參加征戰,導致戰鬥規模不斷擴大,清軍不敵,節節敗退,太平軍對抓獲的大批清軍士兵都給予處死。

    根據有關資料記載:1862年李秀成太平軍與英法聯軍在上海展開決戰。法國海軍駐華司令不慎被太平軍炮彈擊中死亡,於是法軍進行報復,在擊敗太平軍佔領的上海柘鎮後,殺死村裡的3000多男女老幼。

    那時的戰鬥很多都是大刀長矛,自動武器還是比較少的,雙方經常是數萬人對決。一旦太平軍所佔村鎮被清軍攻克後,清軍對俘虜的太平軍俘虜也全部屠殺,村民也被連累,其中不乏男女老少,有的還是剛出生的嬰兒,有的是懷孕的婦女,由此看出雙方都殺紅了眼。

    湘軍、淮軍等地方武裝鄉勇幫助清軍與太平軍作戰後,戰鬥規模進一步加大。1852年,太平軍圍攻長沙三個月未果,雙方死傷慘重,有屍堆如山的記載。1856年太平軍二次攻打揚州,雙方几萬人廝殺,清軍江北大營被攻破,100多座清軍營地被圍,士兵四處逃跑。

    1854年曾國藩率領湘軍第二次收復武昌,石達開、羅大綱率太平軍與湘軍在江西九江進行了3次決戰。1855年太平軍進攻漢陽漢口,第3次又拿下武昌,此時武漢三鎮基本都成了廢墟。1862年太平軍進攻西安二個多月。有的老人說八國聯軍進來都沒有見到雙方這麼多人這麼大規模的戰鬥。

    1864年洪天王被湘軍包圍在南京城內,因飢餓導致病死,太平天國運動大勢已去。1868年李鴻章淮軍在山東消滅太平軍餘部,1869年左宗棠在陝北消滅太平軍餘部,1874年石達開在貴州結束。

    兄弟相煎何太急,由此看來和平穩定的生活是真的太重要了。

  • 6 # 郭桂茂

    其實很簡單,我們只需拿抗日戰爭的傷亡人數和太平天國所謂的1.6億人對比一下,就可以一目瞭然了。抗日戰爭正式的統計數字是死亡三千五百萬人,而且經歷的時間比太平天國要漫長的多,席捲了幾乎整個中國。而太平天國運動,則發生在中國南方的幾個省份,主體戰爭被平息的時間比抗日戰爭要短。並且,最重要的太平天國運動運動發生的年代,還是以刀劍長矛為主要武器的冷兵器時代,殺傷力與後來抗日戰爭時期的飛機大炮、槍林彈雨的熱兵器的殺傷力有天壤之別。再說了,當時中國有多少人口?難道近半數的人都被殺光了嗎?我們可以批評太平天國運動的侷限性、殘暴性,但不能因黑而黑,毫無底線!

  • 7 # 大山裡的幼稚鬼

    新中國成立之後,學術界給出的太平天國運動中損失人口數字,最誇張的在江蘇一省造成了2400萬,大概以這個數字推論,太平天國席捲15省,人口損失也能達到1.6億了。

    太平天國戰爭,被當時的西方人認為是世界史上規模最大的內戰,當時的美國傳教士,美國公使館書記官埃爾斯·威廉姆斯認為,太平天國戰爭所達到的15省之內,經過18年的戰爭攻殺,戰爭直接人口損失大約2000萬,(不知道他從哪兒獲取的資料)

    1880年,美國長老會的醫生傳教士哈巴安德在《中國紀事》發表了關於中國人口的論文,他認為威廉姆斯對近40年來因戰事、災荒、瘟疫而死亡的人數估計太低,應該為6100萬(這個又怎麼統計來得?)。或許他覺得這個資料還是太低,1883年再次修正原有看法,認為人口死亡達到了8300萬人,其中太平天國戰爭造成人口死亡為5000萬人。

    這兩個人的觀點,其實屬於推論,是建立在旅行過程中所見荒地情況、當地士紳意見的基礎上,缺乏實際人口調查,也沒有進行考證研究,但比起網上言論,大概還是做了一定工作,而不是真的“張口就來”。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以後,清末人口損失問題進入社會學家和歷史學家的視野、胡煥庸先生在《東華錄》中將同治三年(1864)的25674萬人與咸豐元年(1851)的43189萬人進行對比,得出“中國人口十四年中劇減40%(即17515萬)”,“中國人口下降到驚人程度”的結論。

    嗯........這個結論,這個數字,已經超過題主的1.6億啦。但是他的結論忽略了同治年間因若干省區缺報而導致的不完整人口統計數字與動亂前咸豐元年(1851)完整的人口數字之間並不存在可比性這一事實。並且把江蘇一個布政使司上報人口數作為整個江蘇人口數,結果誇大了人口損耗程度。

    實際上,從民國以後,學術界關於太平天國戰爭損失人口的數量,其結論越來越誇張,數字越來越大,從全國人口總損失,到太平天國所經省份人口損失,再到最主要的江蘇人口損失,數字一個比一個令人咋舌。

    王樹槐先生認為,太平天國戰爭期間江蘇人口減少了55.5%,即2100萬的驚人結論,可他們估計的1850年江蘇各屬人口中,小小太倉州竟與江寧府同為308萬人,據此推算蘇南地區人口總損失高達1700-1800萬人,也是不靠譜啊。

    1988年出版的《中國人口史》,給出的資料是人口損失為7500萬人以上,佔全國總人口17%額結論。

    1995年,王育民先生在《中國人口史》一書中對太平天國戰爭造成中國人口損失過億的觀點提出了質疑,分析了導致這種結論的原因,並收集蘇、浙、皖省有關縣份戰前後資料,歸納出各區域人口死亡百分比,得出了各區戰後人口的死亡數。

    還有很多學術界的研究結論,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但事實上,我們已經說不清楚到底損失了多少人口,一個在不大致範圍內的資料,都是無法給出來的。

    何況,太平天國戰爭中,直接死於戰爭本身的人口,與死於傳染病的人口,以及戰亂所帶來的饑荒死亡的人口,這些雖然都是由於戰爭所引起的,但是情況卻不一樣。

    同時,在戰爭期間,作戰雙方不一定就是太平軍破壞最大,在路遇、騰澤之的《中國人口通史》中認為清軍對太平天國的殘酷鎮壓和官軍的蹂躪破壞是中國人口損失的重要原因。而咸豐年間頻繁的自然災害,導致了同治初年的瘟疫盛行,而腐敗的政治和殘酷的戰爭則是瘟疫加重的重要因素,結果瘟疫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死亡。

    葛劍雄先生在《人口與中國現代化》一書中認為:“太平天國戰爭期間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造成了數以千萬計的人口死亡,但江蘇、安徽、浙江的死亡人口,只有30%直接死於戰爭本身,其餘70%則是死於另一種烈性傳染病——霍亂”。

    題主的問題,誘導性太強,往往會讓人以為正是因為太平天國運動造成了人口的急劇損失,而這些人口損失主要也是太平軍一方的責任,似乎官軍就不殺人,朝廷就不腐敗,以及天災人禍,瘟疫、饑荒這些真正能夠大規模人口損失的因素。

    可能真的損失了1.6億,但筆者相信,這其中直接戰爭死亡的人口,可能只佔到30%,其他主要死亡人口,集中在了瘟疫、饑荒的問題上。

    歸根結底,這場慘烈的內戰,問題難道就真的只是太平天國的麼?清廷腐敗,貪婪,人民生活在連飯都吃不飽,活都活不下去的程度,造反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 8 # ZBLiu

    關於太平天國的資料,隨便想反對哪一個,對方都是無法“反駁”的。因為清代的檔案本身就並不健全,兩軍混戰,雙方的死傷一向是一本糊塗賬,波及的百姓更是沒有確切的記錄和統計。直接傷亡已經如此沒個準。間接的傷亡就更不用說了。

    關於太平天國的“好”、“壞”,也同是這樣。它受兩朝尊崇。“太平天國”這個稱呼是民國立法不許稱“長毛”、“粵匪”、“粵賊”,要改稱“太平天國”,才正式載入史冊的。至今,為太平天國樹的碑、立的祠,還都好好的。所以,為太平天國喊冤洗白,都是很安全的,屬於“顯學”一類。因此,“上陣”的很踴躍,什麼根據都可以不帶,靠反問句和罵罵咧咧就把“活兒”幹了。——他不知道,他自己告了自己的密:他其實什麼都不懂。

    但是,“草民”們心裡有桿秤。見過太平天國的人大概已經沒有了,但是從上輩那裡聽說過“長毛”傳說的還是有的,現在還沒有死絕,不過也快了。這些傳說裡,沒有說“長毛”好的。“愚民”啊,你能把他們怎麼樣?

    中山先生後來修正過自己的說法,說他對太平天國並沒有深入研究,只是起事的時候借了一面旗幟而已。

  • 9 # 手機使用者4205621585

    如果太平天國投靠了英國讓出上海給英國租界,搶在滿清政府之前幹了這事,那決不會死那麼多人且湘軍也被太平軍同英軍的聯合軍殲滅曾國藩也被抓捕砍頭,就因為太自傲不肯向英國人屈服才遭到了英國人幫助湘軍滅亡了太平天國而人民也大量死亡。

  • 10 # 新晴辛靜

    主要問題在於稅賦!

    某個地方在太平天國前丁戶人口1000多萬,太平天國滅亡後上報人口只有300多萬!死了700多萬?不是!人口少……交稅少,損失大……更不能交稅了……上山避難的人群,各地政府都當死亡人口了,自己收稅、不上報!

    太平天國其實任何地方都沒有真正管控,除了軍事、經濟重鎮,交通要道!等太平天國滅亡了,許多鄉野小鎮也不知道!

    太平天國所到之處,"滿城"是必須殺絕的……許多人不懂"滿城":滿州八旗兵和家屬住的,城裡最好的地塊,犯法不由地方政府審判……和上海租界差不多!

    所以,失敗後、被黑化一塌塗地!

  • 11 # 小王同學0E1K

    這才是真正的太平天國,可惜現在有很多亂城賊子摸黑太平天國,要為曾國藩老賊翻案,說曾國藩老賊是好人,這些人要麼就是不懂歷史,要麼就是清妖的後人,中國就應該立法,凡是摸黑歷史公任的英雄就是犯罪,就要判刑。就是人民的公敵。

  • 12 # 彼得科羅廖夫

    這完全扯淡 ,都是胡說八道太平天國根本就不能和日本侵華戰爭比,日本侵華戰爭幾乎席捲整個中國,日本侵華而千人屠殺接近二百次 ,這遠遠超過太平天國破壞力,而瘟疫饑荒喪生的更是數不勝數,遠超過太平天國,而我們傷亡3500萬,太平天國只會比這個更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技術瓶頸阻礙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