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星科技

    夏玉米播種機的行距一般是60釐米,大穗型畝密度3700棵是【60×30】,小穗型畝密度4500棵是【60×25】,4000棵的密度是【60×28】即可了。筆者一直認為3700棵合適。

    據北方農村網科技顧問團自2014~2017年進行【十星玉米“白加紅”立體種植配套方案】推廣,靠地邊2~3行中國紅軸玉米:4行~6行“矮稈中國白軸玉米”,行距60釐米,株距30~33釐米,畝密度3700株。田間表現為【熱害病害都很輕,輕輕鬆鬆產量增】,而且更抗旱,更耐瘠薄,更抗倒伏,在不增加任何投入前提下,一般增產20%以上。

  • 2 # 山野50

    我們國家很大,各地氣候不一,土質狀況也不一樣,種植時間也不一樣,秋收時間有早有晚,玉米種植的品種也不統一,因此玉米每畝種多少棵就更不一樣了。以我們遼南為例,夏季晝夜溫差不大,陰天較多,風也大。如果玉米密度過大,很容易枯桔,再加上風災會造成玉米大面積倒伏現象。所以在我們這沒有每畝種4000株。大多數在2000----2200株左右。

    每畝地為666平方米,一般情況下每壟地寬為0.6米。666÷0.6=1111米。也就是說一畝地為1111長的一壟地。1111÷4000=0.27775米。那麼每畝地種4000棵玉米的行距為0.6米,株距為0.28米。

  • 3 # wSF22紅心蓮花

    玉米一畝地種4000棵那行距多少珠距多少才能達到一畝地4000棵的標準啊!因個人想法!想種多就多放種子,想種稀就少放種子。每個人心裡標準的想法,都是希望到玉米成熟時,來個大豐收,現在玉米賣的也貴,煮熟了的玉米4塊錢一根。看看這根玉米就是玉米王,高大威武。粒粒飽滿……一看就有食慾。

  • 4 # 梅子01166

    謝謝邀請!現在玉米的種植已基本上實現了機械化,採用種肥同播的耕種方式。機械播種有很多優點,不但省工省時,而且行株距時可以調的,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現在農戶的種植習慣大都是採用行距60公分這一行距,然後根據所種的玉米品種特性,調節株距,

    其實一畝地要想達到4000棵玉米,並不難,只需要用一畝地的面積667平方,先除以4000,再除以0.6米就行了,得出株距是27.8公分。但是這是在理想狀態條件下,種子大小均勻一致,司機播種時操作機械水平較高,走直線播種,單粒播、出芽率95%以上,那麼實際播種應該怎麼操作呢?

    首先要選擇合適的玉米品種,有些品種是稀植大穗性的,不適合3800株以上的種植密度,要根據品種本身的特性進行調節,為了保證播種質量,大型的玉米播種機一定要先進行試播,觀察播種機的工作情況,以及玉米籽粒的播種深度,玉米種和肥的距離,玉米和化肥的距離不能低於八公分,避免燒芽。

    株行距是否單粒播種等。都達到要求以後,加肥加種,進行大田播種。

    其次,我先給提問者一點小建議,如果

    你選的玉米品種要求精播4000株,那就按照上述方法進行就可以了。事實上,各個玉米品種的種植都沒有固定的種植密度,精播4000株也不一定就是最高產的,它還受到很多其他方面的影響,比如施肥,澆水等,在風調雨順的情況下,可能播種到4500株甚至5000株,如果是幹早的情況下播種400株也不一定高產。

    所以不要固化自己的思維,要充分發揮品種自身的優勢,科學性考慮各個影響產量的相關因素,以求達到穩產高產的目標。

    最後,還有一點就是要結合實際,種過田的都知道,地塊的大小不是固定的,而且地形不一定都是規則的正方形或者長方形,有些是坡地,有些事帶拐角的,一塊地面積有不到一畝,大塊地也有不是整畝數的,所以機械播種是有誤差的,只要行距固定,每行播種穴數足量,就可以滿足要求。

    有情提示:六月下旬七月上旬,是玉米螟防治關鍵時期,做好玉米螟防治

  • 5 # 十星玉米白加紅

    關於玉米株距和行距怎麼才能4000株,首先你得看什麼玉米品種,是密植的還是稀植大棒型的,有的畝留苗就不能4000株,而且是稀植更高產!

    株距30釐米,行距55釐米,畝(666.7)植株數4041棵

    株距30釐米,行距60釐米,畝(666.7)植株數3704棵

    株距33釐米,行距50釐米,畝(666.7)植株數4041棵

    667÷(株距×行距)=畝株數

    自己想種植多少,先算下即可!

  • 6 # 浪淘沙金絲玉飾品總彙

    玉米分大棒品種,中棒品種和小棒品種之分。大棒品種以稀植大棒來獲得高產,比如澄海6o5,強碩68,強碩98,澄海3737等等品種,它們適宜稀植,也可用與中密度來種植,每畝4oo0株株距約27一一28釐米,行距按常規6o釐米來算,大棒品種畝保苗約36Oo一一38oo株,株行距應是6O釐米x3o釐米左右。中密度品種,畝保苗在4ooO一一46oo株,株行距約6o×26釐米左右,代表品種如強碩168,豫禾988,隆平2o6等品種。高密度品種,以棒多來增加畝產量,品種有豫單1866,鄭單958,中科11等品種,它們種植的株行距是6o×24釐米左右了。

    總結,玉米畝產量跟品種,水肥多少高低有關,跟種植密度也息息相關,大穗品種因種植密度過大透光變差通風不良反而會減產空棵甚至倒伏減產,密植品種的稀了不能發群體優勢同樣減產,總之玉米高產要採用科學管理,缺肥追,旱了澆,澇了排,結合人工授粉,防止高溫不育和及時化控治蟲措施來獲得高產和豐收。

  • 7 # 努力就好

    玉米是單稈作物,不能分櫱,即使分櫱也不會留它,白白浪費營養,結不了棒子。一般來說,一棵玉米就只結一個棒槌。因此要想提高產量,第一是得保證棒槌粒多粒大,棒子粗,第二個就是想方設法合理密植,合理增加播種密度對產量的提高很重要。

    題主所說的一畝地留4000株玉米,問株行距是多少?好的,下面算一下哈。

    一,4000株玉米得需要多大的株行距?

    其實很好算。

    你拿出手機來,用計算器就可以算哈。

    1畝地是666.67平方米,那麼留4000株玉米,平均每株所佔的面積為:

    666.67➗4000=0.1666675(平方米)=1666.675(平方釐米)。

    那麼就看你如何留行距了。

    行距50釐米時,株距為:1666.675➗50=33.33釐米。

    行距55釐米時,株距為:1666.675➗55=30.3釐米。

    以此類推,行距60釐米時,株距為27.77釐米。行距65釐米時,株距25.64釐米。行距70釐米時,株距23.8釐米。

    這僅僅是理論上的依據,在實際的播種過程中,要根據玉米的品種決定種植密度,要靈活掌握。

    二,玉米播種密度的合理確定

    一般來說,玉米合理密植的原則是:

    平展型玉米品種適宜稀植,因為葉片是平展開來,佔據的面積較大,播密了互相遮陰,而玉米又是高光效作物,遮光嚴重會影響增產。一般畝播3500株左右為宜。

    緊湊型玉米品種適宜密植,因為它的葉片上衝,佔地面積相對較小,單株產量低,主要是靠增加群體密度來提高產量,耐密性強,因此可密植。一般畝播4000–5000株。

    半緊湊型玉米品種介於兩者之間,一般畝播4000株左右。

    還有就是,生育期長的玉米品種適宜稀植,生育期短的適宜密植。大穗型品種適宜稀植,小穗適宜密植。高稈稀植,矮稈密植。瘦地適宜稀植,肥地密植。旱地宜稀,水澆條件好的地塊適宜密植。

    以上所說的這些,我們在播種玉米時可因地制宜,根據實際情況來靈活掌握。在搞不清楚你的玉米到底是哪一種品種時,最佳的方法就是看玉米包裝袋上推薦的適宜播種密度。

    但在實際播種玉米的過程中,我發現有很多人人云亦云,幾乎就是全村一個播種密度下來的,即使有心人要求調整一下播種密度,但機操手也是糊里糊塗的亂調,自己也搞不懂到底能播多少,基本都是稀裡糊塗的播種完了這一季的玉米。

    總之,玉米合理密植是提高產量的重要措施,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透過因地制宜,合理密植,調整株行距,科學施肥澆水,達到增產的目的。

  • 8 # 生產隊長老楊

    問:種玉米的行距和株距要多少才能達到一畝地4000棵的標準?

    我是生產隊長,我來做最精確的回答,按我說精確的去種,如果不缺苗,一畝正好四千棵苗,即不是少一棵三千三百九十九棵,又不多一棵四千零一棵。

    一畝地按弓量是二百四十平方弓,一弓五尺。過去我們每年為丈量土地編了歌謠,歌謠是:"長十六,短十五,不多不少整一畝″。十六就是十六弓八十尺,十五就是十五弓七十五尺。

    種玉米按一尺半的行距,七十五尺就種五十個壟;按一尺的株距,八十尺就是八十棵苗;

    五十個壟,每壟八十棵苗,一畝地不多不少,正好四千棵苗。

    玉米株距不能小於一尺,因為玉米的葉子伸展就需一尺左右,一尺的交叉伸展還可正常生長,如果太密,生長會互相影響。

    玉米一尺半的行距,每畝四千棵苗株距只能一尺,如果行距一尺六或更寬,若想每畝達四幹苗,那株距只能更小,小到七八寸或更小,那互相影響產量就會減少。

    每畝四千苗,最精確最合理就是,行距一尺半,株距一尺。

  • 9 # 種植老農人

    一畝地667平方米,25公分一棵,X65公分寬籠,大約一千米長,

    1OOO米長X65寬在X一米4棵。

  • 10 # 慶雙三農

    慶雙與三農同行】種玉米的行距和株距要多少才能達到一畝地4000株的標準?──以寬窄行計算。詳情請看下文。

    題主問一畝地種4000株玉米,要多少的行距和株距。在問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說的是,題主所要達到的這個標準,其實也正是筆者本人多年種植玉米所採用的標準。透過多年的種植結果來看,這個標準適中,既不稀,也不密,不容易發生倒伏,適合種植中熟玉米品種和緊湊型的玉米型別。種出的玉米穗大,穗長,產量高,質量好。

    筆者採用的是寬窄行種植玉米,可以縮小玉米植株之間的距離,增加玉米植株的數量,以提高玉米的產量。而且還能人為的為生產管理留出適當的通道,便於管理,也不會結束通話玉米的葉片,對玉米的生長有利。

    採用寬窄行種植玉米,每畝(667平方米)要達到4000株,其株距與行距如下:

    以1.2米開溝,畦面寬1米,在畦兩邊各種植一行玉米,株距0.25米,每畝可種植玉米4440株。此規格適合種植中熟玉米品種和緊湊型玉米品種,而一穴種植單株玉米也適合採用此規格。

  • 11 # 老吳談觀點

    現在種玉米,不比從前老農教條,過去老農民種玉米肯教條,講誰家的棒子越大越高興。那時種玉米講稀,春茬玉米分大小行,大行50公分左右,小行30公分,株距35一40公分,單株。每畝地約2500株左右。

    我家種玉米,從不教條,我哥種玉米不僅稠,還雙棵,一畝地達4000左右。外人都反對,批評,說“就是您幹麼另樣,誰有種雙棵的”,不僅俺過去種玉米雙棵,栽的樹也另樣,都是雙棵。外人給起了個名“雙棵家”。

    其實,雙棵玉米雖然結的小一點,並不減產,俗話說“以少勝多”嗎?別人的棒子是大,不能不承認。但是,玉米後把也長,得伸出10多公分。俺種的玉米是在葉庫裡包著。比別人的玉米增產30%左右。

    現在人也不知跟誰學的,各村都實行雙棵了,也分品種密植,有一個叫不上名子的品種,葉子往上伸展。畝株數大約在5000以上,像從前的籬笆帳子一樣稠,株距連雞卻鑽不過去,結的棒子也不算很小,可真高產,只要不歪,後期不脫肥每畝地1500斤沒問題。伸展葉的品種達到這個株數,也不能達到。達到會減產一半以上。所以,密植要根據品種而定。即不能教條,也不能千篇一律。

  • 12 # 訴說9481

    以我們河南夏玉米為例,每畝3500株到4500株為稀植玉米,每畝4500到5500以上為密植玉米。

    怎樣達到每畝4000株呢?這需找出每株所佔的單位面積,然後用畝面積667平方米÷每株單位面積=畝株數。

    以株距3oCm,行距55cm為例:

    0.3╳0.55=0.165(平方米)

    667平方米÷0.165平方米≈4041(株)

    也就是說,每畝要達到玉米4000株的話,大概需行距60cm,株距30Cm

  • 13 # 讓颶風吹

    從題目簡單理解,這是一道數學題,每畝666.67平米,除4000株,就是每株所佔的面積,長和寬(株距和行距)相乘保持這個面積不變,就能得到答案。

    但是,農業種植需要用到數學,但又不僅僅是數學,還得講農業種植科學。

    介紹一個玉米種植株距的計算公式:

    播種株距(米)=667(平方米)÷平均行距(米,一般為0.57米)÷畝留苗數×種子發芽率

    玉米種植合適(或常用)的株行距

    玉米種植一般有等行距種植丶寬行距種植丶窄行距種植丶條帶間作幾作。

    等行距種植行距一般控制在60~72釐米,特點是玉米抽穗時葉子、根系均勻,光照充分,便於播種、定苗、中耕、除草、施肥等作業,但在玉米生長後期光照條件差,影響產量提高。

    寬行距種植一般行距控制在82~100釐米間,這行距種植特點有利於通風透光。

    窄行距種植一般控制行距32~50釐米間。對要求密植的品種可適當調整採用。

    條帶間作種植,也即俗稱的套種, 以玉米為主的套種一般玉米4~6行,其它作物2~4行距。以其它作物為主可玉米2~4行,其它作物2倍玉米行距。

    另外,根據地肥沃程度不同丶灌溉條件不同、玉米品種不同,可適當調整株行距。如青貯玉米一般要求畝7000株,可減小行丶株距。

  • 14 # 瀟灑如你們

    夏玉米一般機播有兩種情況,一、行距60cm,這是比較常用的行距,然後一畝地是667平方米,根據面積=株距*行距*棵樹,換算下單位很容易得到株距27cm。

    二、寬窄行:行距40*80cm,行距取平均值60cm,演算法和上面相同。

  • 15 # 李彬文

    玉米種植密度大小,是直接影響產量的因素之一。實踐證明,單位面積玉米產量隨著密度增大而提高。當密度達到一定的限度以後,增加密度反而產量下降。因此,合理密植是玉米種植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春抪玉米畝控株數3500一一4000株左右為宜。可選擇株行距30釐米(株距)55釐米(行距)或27.5釐米與60釐米[單株佔地面積0.165平方米],畝株數在4000株左右。

    附:玉米計算密植株行距公式。

    1畝=666.7平方米➗(株距✖️行距=單株佔地面積)=畝總株數

    根據各地對密植的需求,運用公式可以調整株距、行距。

  • 16 # 追夢人133639901

    在中國玉米主產區行距60Cm的居多,也有的地方行距為55cm或65cm,不論行距是多少,演算法都是一樣的。以行距6Ocm為例,一畝地是667平方米,這就柤當一個長方形的寬是0.6米,面積是667平方米,那麼這個長方形的長應該是667÷0、6≈1111(米),換句話說,一畝地相當於行距為60Cm(O.6米),1111米的一條壟的長度,也就是說1111米長為4000株,那麼1米應該種多少棵?4000÷1111≈3、6(棵),1米≈100cm,1棵應該是100÷3、6=27、7(釐米),就是說行距是60cm,株距是27、7Cm。才能達到每畝4000株。55行距,65行距計算方法相同,不贅續。

  • 17 # 直擊農人

    回答這個問題先的去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而不是盲目的去回答,種玉米的行距和株距,行距就是鄰近兩行之間的距離,玉米(大部分農作物)是分行種植的,分為等行種植和寬窄行種植。

    那麼株距就是兩棵植物之間的栽種距離,玉米的株距(有的農民叫壟距)是指每行玉米里面相鄰兩株玉米的距離;玉米的行距是指相鄰兩行玉米的距離。

    一畝地又是多大呢?一畝地為667平方米,大約就是33米長20米寬的一個長方形,還有不規則的尺寸,只要平米數一直就好。

    一般情況下,根據地力,灌溉條件,玉米品種有些不同,一般的畝栽5000株左右。地利好可以多栽,甜玉米要6000左右,青貯玉米7000.行距普通的 行距60,株距20cm;還有寬窄行,雙行, 小行40,大行80cm。玉米通風比較重要, 通風主要靠行間,為了提高畝產也要合理密植。

    那麼一畝地種玉米的行距和株距多少才能達到4000棵的標準呢?行距50釐米與60釐米之間*株距20釐米與30釐米之間。最主要的還要看你的地形。

  • 18 # 淚水曬的鹽

    以行距65cm為例,15400m為一公頃,小畝,15400/666,大畝15400/1000.剩下的株距自己能算出來了吧

  • 19 # 科學興農

    現在玉米的種植已基本上實現了機械化,採用種肥同播的耕種方式。機械播種有很多優點,不但省工省時,而且行株距時可以調的,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現在農戶的種植習慣大都是採用行距60公分這一行距,然後根據所種的玉米品種特性,調節株距。

    其實一畝地要想達到4000棵玉米,並不難,只需要用一畝地的面積667平方,先除以4000,再除以0.6米就行了,得出株距是27.8公分。但是這是在理想狀態條件下,種子大小均勻一致,司機播種時操作機械水平較高,走直線播種,單粒播、出芽率100%等等。那麼實際播種應該怎麼操作呢?

    首先要選擇合適的玉米品種,有些品種是稀植大穗性的,不適合3800株以上的種植密度,要根據品種本身的特性進行調節,為了保證播種質量,大型的玉米播種機一定要先進行試播,觀察播種機的工作情況,以及玉米籽粒的播種深度,株行距、是否單粒播種等。都達到要求以後,加肥加種,進行大田播種。

    其次,我先給提問者一點小建議,如果你選的玉米品種要求精播4000株,那就按照上述方法進行就可以了。事實上,各個玉米品種的種植都沒有固定的種植密度,精播4000株也不一定就是最高產的,它還受到很多其他方面的影響,比如施肥,澆水等,在風調雨順的情況下,可能播種到4500株甚至5000株。

    所以不要固化自己的思維,要充分發揮品種自身的優勢,科學性考慮各個影響產量的相關因素,以求達到穩產高產的目標。

    最後,還有一點就是要結合實際,種過田的都知道,地塊的大小不是固定的,而且地形不一定都是規則的正方形或者長方形,有些是坡地,有些事帶拐角的,一塊地面積有不到一畝,大塊地也有不是整數畝的,所以機械播種是有誤差的,只要行距固定,每行播種穴數足量,就可以滿足要求。

    友情提示,最近玉米地下害蟲猖獗,播前一定要選取正規廠家的拌種劑進行拌種。

  • 20 # 小馬話三農

    種玉米的行距和株距要多少才能達到一畝地4000棵的標準?

    以前種玉米都是人工種植,所以對行距和株距要求就比較高,過密和過稀都會影響玉米地 產量,但是現在都是機械化種植,只要跟播種的師傅說每畝的種植棵數,播種師傅會自行來調節。

    因為題主問的是玉米的行距和株距要多少才能達到一畝地4000棵的標準,我們就用公式來算一下。一畝地是667平方米,要在一畝地種植4000棵玉米,因為玉米的最佳行距為0.6米,所以就是667除4000再除0.6,得到的數字為0.27米,即27釐米。所以要想一畝地種植4000棵玉米,那麼株距在27釐米,株距在60釐米。

    其實不是所有的玉米品種都適合每畝種植4000棵,選擇種植密度時,首先要參考該品種的說明,還要考慮該品種的出芽率,,最後要考慮土壤的肥力以及玉米生長時期是否具有灌溉施肥的能力。現在很多人喜歡幾個品種一起種植,比如我家每年都會種最少2個品種的玉米,因為我們這裡有灌水的條件,所以種植的就要密一點。

    很多人覺得種玉米的密度越大,產量越高,其實不然,有的玉米品種長的高,葉子很大,種植密度過大會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還會出現倒伏現象,所以對於高杆的玉米就要適量稀植,低杆的玉米則可以適量稀植。

    其實種玉米不能禁錮思想,因為很多人家的地都不是規規矩矩的形狀,有的可能一塊地一畝多一點,有的則不夠一畝,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種植,千萬不能盲目跟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在家做遊戲代練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