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鄭彩明

    盜墓筆記》是一本非常好看的小說,當年小編可是經常熬夜去看,第二天再掛著熊貓眼去上班的。沒辦法,書裡面的內容太精彩了。

    在《盜墓筆記》裡面,有一個非常出名的古代人物,叫“魯殤王”,是戰國時期魯國的一個將軍。在書裡他可是一個非常牛叉的存在,擁有一隻可以調遣陰兵的鬼璽,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他在戰場上可以說是無往而不利。當然,我們知道,所謂的“借陰兵”那是封建迷信,絕不可信。那麼歷史上是否真有“魯殤王”這個人呢?

    說到這裡可能要讓大家失望了,這個人物完全是作者虛構的,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講相關的歷史知識。

    首先,在秦朝以前,“王”是周天子的專稱,也就是說,當時天下是隻有一個“周王”的,其他的諸侯國沒有稱王的權力,如果哪個諸侯膽敢稱王的話,那就是僭越,是會遭到其他諸侯們討伐的。

    周朝實行的是分封制度,周天子是天下共主,在周天子下面,是大大小小的各路諸侯,這些諸侯的爵位也是分等級的,從高到低,分別是“公、侯、伯、子、男”。比如齊國、魯國都是公爵,因為他們的開國君主對周朝的建立貢獻非常大,和周王的關係也比較親密。齊國的開國君主是姜子牙,魯國的開國君主是周公旦,要知道這兩位可都是當初周朝建立時的核心人物啊。而像楚國就只是子爵,因為在周朝立國的時候,楚人的貢獻很小。

    春秋時期,楚國的實力越來越強大,而周王室的實力卻越來越衰弱,所以楚國後來就僭越稱王了,但這樣的做法也是付出了代價的,比如管仲就曾經以楚國僭越、不納朝貢為名討伐楚國。

    由此我們可知,即便是魯國的君主,也只能被稱為“魯公”,而在《盜墓筆記》裡面,魯殤王只不過是魯國的一個將軍,因為戰功顯赫而被魯國君主封為魯殤王,這在歷史上是不可能出現的,就像在一家公司裡,一個部門主管任命自己手下的人去做部門經理,這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情況。

    其次,就算當時的魯公要給他的這位愛將封個爵位,也不是簡簡單單一句話就能搞定的。因為在當時來說,一個諸侯的封號想要得到天下人的承認,必須是經過天下諸侯會盟,由周天子頒佈詔書才算是正式冊封。比如“三家分晉”、“田陳代齊”這樣重大的歷史事件,都是以周天子頒佈詔書為基準的,以區區魯國一個諸侯國就想辦成這件事,根本不可能。

    所以說,《盜墓筆記》裡的魯殤王完全是作者根據劇情需要杜撰出來的人物,歷史上根本不可能存在這樣一號人。

    想想看,以楚國的強大,僭位稱王尚且遭到其他諸侯的討伐,何況一個區區的魯國,哪有膽量和實力做這種事?

    雖然魯殤王是假的,不過歷史上卻是真的有過一個“魯殤公”,是魯國的第三位國君,不過人家是西周人,跟戰國扯不上關係,而且在位時間很短,沒有留下什麼事蹟

  • 2 # 談古暢今

    你好,歷史上沒有魯殤王其人,是小說《盜墓筆記》虛構的角色.

    秦以前,以“王”稱天子,秦統六國後,方稱“皇”。周朝天子以姬姓為主,例如熟悉的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王”以下才為“公”“侯”“伯”“子”“男”,均為諸侯。各諸侯封號,由天子冊封,可以為有血緣關係的人,也可以有功之臣。獲得封號的諸侯,一般均會獲得相應的封地,即為我們了解的秦、齊、魯等國。

    在各類史書中,各國諸侯以“公”稱呼為多。主要是由於“公”可以作為爵位,也可以作為尊稱。在諸侯國內,國君無論爵位如何都可能被尊稱為公。但當諸侯互會、朝野相見或各類正式公文時,必須各稱自己封號。

    由於封號由周天子冊封,故一般人不能稱“王”。到了後期,也有諸侯自封為“王”,與周王室分庭抗禮的另算,譬如楚莊王等。但對封號的順序是不變的,在任何的史書、銘記上均如此,先後為“王”“公”“侯”“伯”“子”“男”。

    故小說中“被魯國公封為魯殤王”是不正確的,諸侯尚不能稱“王”,更不能將其他人提升為“王”。

    魯國曆*史上僅有“魯煬公”與“魯殤王”字形相近,但由周天子冊封,名姬熙。後世也有個“魯殤公”,但是西晉時期,名賈黎民,其父為賈充,為晉太尉、太子太保、錄尚書事。

  • 3 # 知道了吧主

    感謝邀請回答!

    歷史上沒有這個人物,在春秋戰國時期魯國永遠也不可能出現"魯殤王"這種爵位稱號的詞語!為什麼呢?我來說說當時的歷史吧!

    春秋時期,還是周朝天下,天下只有一個王,只有周天子才能稱王!當然楚國也有王,那是他們自己封的自己!當時周朝是分封天下的制度,按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五個爵位!王爵可以說是周朝天子專有的,其他人不能稱王!

    周朝分封制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都是周天子的臣子,都不能稱王,當然有人問周天子怎麼是王,不是皇帝呢?其實那個時候,秦朝秦始皇還沒有出生,也沒有統一天下呢,那時候最高的就是王,直到秦始皇才稱帝,是中國歷史第一位皇帝!回到之前春秋戰國時期,最高稱呼就是王!

    那麼,我們再看看魯國吧!《盜墓筆記》裡說魯國魯公封了自己的一個將軍位魯殤王!這是不可能的,魯公的爵位是"公",怎麼能封自己的將軍為王能,這不是亂了嗎,比魯公自己爵位都大的臣子,不敢想象!

    魯國是周朝的諸侯國,最初是侯爵,後來是公爵!國力最強時其疆域北至泰山,南達徐淮,東至黃海,西抵山東定陶一帶!

    魯國先後有34位君主,歷時790年,最後被楚考烈王所滅。這790年裡魯國君主沒有一個稱王,更不可能有能力封自己臣子為王!

    在周朝魯國是典型周禮的儲存者,人稱“周禮盡在魯矣”。這樣一個禮儀之邦,是不會犯錯誤不顧禮數亂封臣子的!

    綜上所述!魯殤王是作者的筆誤,魯國永遠不可能出現這個爵位的,當然這只是小說,大家不要當歷史看就好了!

    最後一點:我也很喜歡《盜墓筆記》這個小說的!

  • 4 # 猴哥拯救不開心

    《盜墓筆記》是一本非常好看的小說,當年小編可是經常熬夜去看,第二天再掛著熊貓眼去上班的。沒辦法,書裡面的內容太精彩了。

    在《盜墓筆記》裡面,有一個非常出名的古代人物,叫“魯殤王”,是戰國時期魯國的一個將軍。在書裡他可是一個非常牛叉的存在,擁有一隻可以調遣陰兵的鬼璽,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他在戰場上可以說是無往而不利。當然,我們知道,所謂的“借陰兵”那是封建迷信,絕不可信。那麼歷史上是否真有“魯殤王”這個人呢?

    說到這裡可能要讓大家失望了,這個人物完全是作者虛構的,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講相關的歷史知識。

    首先,在秦朝以前,“王”是周天子的專稱,也就是說,當時天下是隻有一個“周王”的,其他的諸侯國沒有稱王的權力,如果哪個諸侯膽敢稱王的話,那就是僭越,是會遭到其他諸侯們討伐的。

    周朝實行的是分封制度,周天子是天下共主,在周天子下面,是大大小小的各路諸侯,這些諸侯的爵位也是分等級的,從高到低,分別是“公、侯、伯、子、男”。比如齊國、魯國都是公爵,因為他們的開國君主對周朝的建立貢獻非常大,和周王的關係也比較親密。齊國的開國君主是姜子牙,魯國的開國君主是周公旦,要知道這兩位可都是當初周朝建立時的核心人物啊。而像楚國就只是子爵,因為在周朝立國的時候,楚人的貢獻很小。

    由此我們可知,即便是魯國的君主,也只能被稱為“魯公”,而在《盜墓筆記》裡面,魯殤王只不過是魯國的一個將軍,因為戰功顯赫而被魯國君主封為魯殤王,這在歷史上是不可能出現的,就像在一家公司裡,一個部門主管任命自己手下的人去做部門經理,這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情況。

    其次,就算當時的魯公要給他的這位愛將封個爵位,也不是簡簡單單一句話就能搞定的。因為在當時來說,一個諸侯的封號想要得到天下人的承認,必須是經過天下諸侯會盟,由周天子頒佈詔書才算是正式冊封。比如“三家分晉”、“田陳代齊”這樣重大的歷史事件,都是以周天子頒佈詔書為基準的,以區區魯國一個諸侯國就想辦成這件事,根本不可能。

    所以說,《盜墓筆記》裡的魯殤王完全是作者根據劇情需要杜撰出來的人物,歷史上根本不可能存在這樣一號人。

    想想看,以楚國的強大,僭位稱王尚且遭到其他諸侯的討伐,何況一個區區的魯國,哪有膽量和實力做這種事?

    雖然魯殤王是假的,不過歷史上卻是真的有過一個“魯殤公”,是魯國的第三位國君,不過人家是西周人,跟戰國扯不上關係,而且在位時間很短,沒有留下什麼事蹟。

  • 5 # 寒雲64

    歷史上沒有這個人。

    中國古代歷史中只有在周代及春秋戰國時期存在魯國。在周代的眾多邦國中,魯國是姬姓“宗邦”,諸侯“望國”,故“周之最親莫如魯,而魯所宜翼戴者莫如周”。魯國成為典型周禮的儲存者和實施者,世人稱“周禮盡在魯矣”。魯國如此遵守周禮,自然不會逾越稱王,與魯殤王最接近的是魯殤公,即魯國的最高君主是是稱公而已。

  • 6 # 劉某解密未知

    《盜墓筆記》中,吳邪倒斗的第一站就是七星魯王宮,在那裡,吳邪找到了蛇眉銅魚,正式開啟了他探險的第一步。在史書上七星魯王宮是魯國公為魯殤王建的墓,因為魯殤王能夠給魯國公借陰兵打仗,但是地府要用他,所以魯殤王就回了陰間,魯國公建了這座墓等他回來。

    但是根據吳邪的調查,魯殤王就是個倒斗的,他向陰間借兵是騙人的。魯殤王為了能夠長生找到了玉俑,希望藉助玉俑的力量復活,但沒想到替他出這個主意的人,也就是鐵面生,心懷鬼胎,在魯殤王進入玉俑的時候殺了人,自己取而代之。吳邪看到的,都是假象。

    但是據史書記載,魯國並沒有一個叫魯殤王的人。在春秋時代,天子自稱“王”,諸侯只能稱“公”,比如魯國公,公以下就是“侯”“伯”,像小說寫的那樣,一個公封一個比自己等級低的人為“王”,是不太可能出現的。

    在魯國曆史上,有一個"魯殤公",是魯國的第三位君主,在位6年就死了。其他歷史上也有一個"魯殤王",但是是在西晉時期,和盜墓沒有關係。

    《盜墓筆記》裡的故事很吸引人,但是和史書不符,所以不能把小說當做歷史來看。如果把小說裡講的故事都當做正史,很可能會鬧笑話。七星魯王宮並不存在於時尚,山東並沒有這個遺址,小說裡寫的那麼凶險,只是為了增加感染力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湖南女大學生在華山上自拍時墜崖身亡,家屬稱墜崖處護欄只有0.6米,景區稱無責,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