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冷月芳菲189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

      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

    詩詞意境是:青青的荷葉覆蓋著碧綠的潭水,鮮豔的荷花嬌豔欲滴。她的根和葉都緊緊連線,蓮花盛開,正象徵著那人間的情侶,終久相伴。

    如果我要拍這一幅,我想會是一潭碧綠的池水,一大片的荷葉如玉盤般點綴著,一株株帶著露珠的蓮花綻放著身姿,像一個個含羞帶怯舞動的女孩,那粉紅的花瓣是她們紅色的舞衣,在Sunny下嬌豔欲滴!荷花的美在於人們賦予她的美好涵義。而蓮從來都是高潔雅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花中君子,百年來為人們傳頌。

  • 2 # 何平95205

    回答了!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是南北朝,鮑令輝所著。大意是,青青的荷葉覆蓋著綠色的水面,詩中芙蓉指的是荷花。紅色的荷花鮮豔奪目,有出水芙蓉的美稱,表達對荷花和荷葉的讚美之意。

    根據詩意怎麼拍攝出畫一般的攝影作品,個人認為有以下3點取景方式。

    1,選取生長盛且翠綠荷葉,我在選取荷葉時隅然發現有一青蛙在荷葉上小息,這也是最理想的點綴,(如附圖二)。

    2,選擇荷花時,可單株,雙株或多株拍攝,將多種鮮豔顏色的荷花如,紅色,白色,桔。玫瑰色等,納入鏡頭中。正如詩意中的“芙蓉披紅鮮’的美麗景象。

    3,選擇有蓮子的更佳,在詩意畫中,有綠葉,有紅花,有蓮子有碧水,形成一幅完整的(夏荷圖)畫面,也是攝影者追求的目標。

  • 3 # 魏路愷

    青荷蓋緣水,芙蓉披紅鮮

    荷花…風姿綽約,卻不妖媚

    清香襲人,正在悄悄綻放

    出淤泥而不染,它那高貴的品格

    受人鍾愛

  • 4 # 西部旅遊攝影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出自魏晉詩人漢樂府的作品《青陽渡》,如下: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

      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

    大意是青青的荷葉覆蓋著碧綠的潭水,鮮豔的荷花嬌豔欲滴。她的根和葉都緊緊連線,蓮花盛開。

    如何拍我覺得應該做好幾個方面。

    1,時間上,應在日出三竿,這個時候光線柔和,清晨的荷花還沒有完全甦醒,幾朵尖尖角正挺直了腰桿兒矗立在荷葉間,幾朵已經迫不及待地綻放嬌容,成為畫面裡讓人驚豔的一點紅。遠處背影了蒼翠的樹和縹緲的霧,使得作品的主角荷花彷彿置身於雲端,在明暗虛實之間若隱若現。如夢如幻使荷葉更綠,荷花更紅,水更清。

    2,構圖上,選兩三株荷花能分離的,水面大一些佔三分之二,荷葉佔三分之一,突出主體荷花。

    3,光線上,逆光,窄光突出荷花的明暗和通透。

    4,附著物,最好是有鳥或蜻蜓就有點睛之筆。如有霧或人造霧更好。

  • 5 # 風雨人生126248738

    依資料查詢,此句出自南北朝《樂府詩•夏詠》: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

    全詩很有畫面感,夏日裡微風和煦,碧水荷塘中青翠的蓮葉搖曳步舞,鮮豔的荷花嬌豔欲滴。她的根葉連線,蓮花並蒂,象徵著人間那純真愛情的甜蜜伴侶,終久相伴。

    我在翠湖公園荷塘曾拍照不少照片,這裡選取幾張,個人感覺尚能體現出此詩意境——

  • 6 # 步峰逐影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

    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

    上句詩人用簡樸的語句,直接描述了他的所見。

    青荷與綠水,可以想像,夏日酷暑,炎熱難當,詩人來到荷塘,青綠綠一片,多麼涼爽愜意。

    還有那萬綠叢中一點紅,如同出水芙蓉一般,帶著水,披紅掛鮮。

    畫面基調冷色,色系青綠,唯有那荷花,或盛開,或含苞待放,色彩豔麗,如同火焰、恰似驕陽。

    所謂萬綠叢中一點紅。

    下句,就純屬詩人豐富的想像了。

    下有並根藕,

    上有並頭蓮。

    可以想像,水下的藕一節節與根串連在一起。

    而荷花謝後,結在同一莖上的蓮蓬,隨著水波,搖曳著水中的倒影。

    本人喜歡拍特寫,畫面單純簡捷。以綠色畫面來襯托荷花的粉嫩嬌豔。以冷色來突出少量的熱色。以深色突出淺色。

    陰天拍攝,畫面略顯深沉,影調與個人情緒有關。增加一些曝光,多一些水,影調就會變得明亮而偏高調,這不過是各人不同的喜好。

  • 7 # 空林和雨

    在池塘裡,芙蓉仙子婷婷玉立,青葉綠水,豔麗多姿的花朵,在水面上伴風任舞,時而蜻蜓點落,時而蛙躍葉動。

    走在池塘邊,好不愜意旳心情,拿起相機隨景而行,每當花開時節都是攝影人的絕好之地,放開心緒,在鏡頭裡尋覓最愛。

  • 8 # 斜江客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出自《樂府詩集-青陽渡》,創作於南北朝時期,作者佚名。全詩為: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

    《青陽渡》是一首借荷花歌詠愛情的詩歌,這兩句詩描繪了:青青的荷葉覆蓋在碧綠的水面,紅紅的荷花鮮豔嬌美的美麗圖畫。後兩句的大意為:荷花的根和花都緊緊連線,寓意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幸福相伴。

    理解了詩的含義,就為拍攝打下了基礎。

    就前兩句詩簡單來說,就是要拍攝荷花、荷葉、綠水的畫面。如結合後兩句,就增加了難度,要拍攝相依相偎的荷花。

    如果找不到荷花相依,花、葉與水面結合很好的場景,就只有退而求其次,分開來拍了。

    當然,怎麼拍得美,表現出詩中的青綠、紅鮮的色彩和荷花婷婷,荷葉團團、波光粼粼的畫面感,就要講究拍攝的角度、虛實、用光、構圖了。

    建議在晴朗的清晨拍,以荷花、荷葉為主體,虛化背景,角度從斜上方往下拍,光線用側逆光,荷花、荷葉帶點水珠,帶上合適的前景,背景再有點朦朧的霧氣更好。

    這些是自己拍的荷花圖,不一定符合詩意,拋磚引玉,供朋友們參考、批評。

  • 9 # 信陽大玉兒

    月的荷塘,微風送來縷縷青香。

    荷葉託著荷花,荷花更美麗,來讓我們一賭荷的風彩吧。

    快看那荷花 ,有的含苞待放,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有的才露出兩三瓣花瓣;有的花瓣全展開了,露出嫩黃的小蓮蓬。突然一陣微風拂過,荷花立刻展現出優美的舞姿。真可謂是“出淤泥而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 10 # 空也時空

    要想將“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的詩意拍進自己的作品裡,首先就要了解一些中華文化的內涵,懂得詩詞的簡約義豐。其次要認真挑選所拍的物件,包含了葉、花、水諸要素,突出它的鮮、美;再次要用精準的攝藝,控制好鏡頭,進行精雕細琢,拍出達意的作品。最後將花融入詩,詩融入葉,意融入水,形成幅幅完美的詩意畫卷。我在拍攝中,正是用詩意的眼睛,去尋找要表達的完美畫卷,讓其真正體現“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妙趣,悅人耳目。其樂融融,快哉,新悟!

    如有不妥之處,請賜教。

  • 11 # 三公子逍遙天下

    拍攝得有主題,把詩意拍出來就必須得理解詩詞視角的大小。就本詩而言,南朝女文學家鮑令暉在《青陽渡》中描繪的是成片的蓮花,但又突出明豔的荷花,屬於典型的紅花需要綠葉襯的小女子情致,那麼拍攝時就適合取中景,既能看到一片荷葉覆水,更要能襯托出荷花的嬌豔。

    如果取遠景,就會變成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了。可以想象廣闊的水面上,看不到盡頭的荷葉連成一片,其中無數荷花爭相鬥妍,連天空都映紅了,這種氣勢與原作所要表達的景緻和情懷大不相同。

    如果換成近景,又容易只展露一隻荷花的映象,無法表達作者蓋綠水的意思,到有些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情趣了。

    中國詩詞講究詩畫一體,攝影與繪畫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透過光影色彩表達某一事件或情境,因此要拍出詩意的圖片一定要結合詩詞所要表達的意境。

  • 12 # 詩詞中國

    荷花真的是最不好拍攝的花卉!

    雖然不至於像桃李梅杏那樣,稍有不慎就拍得亂糟糟,但很容易流於俗豔。詩裡可以使用綠和紅這種純粹的顏色進行對比,但你要真的老老實實拍綠葉紅花,肯定不好看。

    我看過的最好看的荷花攝影圖,荷葉上有晶瑩的露水,點綴了一點金黃色的蓮蕊,荷花半遮半露,整個構圖非常舒服。

    私以為,拍一張水準之上的荷花攝影圖,一定要注意兩點,一個是結構,葉子和花的比例一定要適度,不要拍蓮葉太密的部分,要把“綠水”露出來一些,花和葉的高度比例也要適當,花不能比葉子高太多;另一個就是顏色,不要飽和度太高。

    對了,還有一點,這句詩裡的花是荷花,不是睡蓮哦~拍攝物件不要錯了~(雖然說睡蓮比荷花好構圖是沒錯的啦)

  • 13 # 學習文化人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的拍攝,力爭追求色彩和意境美,發幾張荷塘隨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時候容山府指現在什麼地方?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