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在後臺經常會收到類似的問題:生完孩子後,到底是重返職場還是在家帶娃?

這簡直就是媽媽們的千古難題,甚至可以和“我和你媽掉水裡,你先救誰”相媲美了。這個問題說穿了,就是:我該如何在自己與孩子之間做選擇?

尤其是全職媽媽看到職場媽媽如何成功,如何平衡了家庭與事業,職場媽媽看到高知女性如何全身心地投入做一個全職媽媽,孩子如何優秀這樣的毒雞湯時,都會撥動自己那根脆弱的神經,開始審視自己的選擇,繼而有可能後悔。

到底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其實隨著我們在人生這趟旅途中經歷得越來越多,你就會發現,生活中,沒有對與錯的選項,人生的任何一個選擇都是權衡利弊,比較哪一個得到的更多,哪一個損失的更少。

所以重返職場還是回家帶娃?湊合生活還是分手離婚?原行業打拼還是另起跑道?人生沒有標準答案,答案就在你的心裡,每個人都會不同。

我在孩子6個月的時候就上班了,當時我的工作是一名電視導演。這份工作要揹負極大的壓力,並且經常需要出差、熬夜。所以,在孩子7個月的時候,我徹底沒奶水了,孩子只能吃奶粉。

當時自己也非常的自責,但我依然堅持做一個職場媽媽,因為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我不是一個能夠靜下心在家裡照顧孩子的人,所以工作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同時我也會安慰自己:寶寶的成長沒什麼問題,因為奶粉也很有營養啊。再說了,我也只喝了六個月的母乳,不也長得好好的?

那之後,直到現在孩子已經七歲上小學了,我一直是職業女性的狀態,甚至還在孩子四歲的時候創業,成為目前公司的合夥人,揹負了更多的職場壓力。

其實我覺得,每一個職場媽媽都會有自己的心酸:每當看到孩子第一個想到的人是姥姥的時候,也會心裡空落落的;每當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和姥姥爭執的時候,也會心力憔悴;每次疲憊不堪也要打足十二分的精神陪伴孩子的時候,也會委屈抱怨......

奮鬥事業的女人,一定會缺失一部分對孩子的陪伴,平衡事業與家庭基本就是一個偽命題。但是我還有一個一直支援我選擇職場媽媽的理由,那就是:

我要讓我的女兒有一個榜樣,我要讓她知道一個女人能做什麼,能做到什麼樣,我想成為女兒的驕傲!

在女兒的教育上,雖不能親力親為,但是我會注重陪伴的品質,同時做好孩子的榜樣。因為自己就是一個注重細節,做事有條理、有規劃的人,所以女兒也會受到影響。

她現在小學一年級,開始自己整理書包,有一天忘記把老師佈置的作業帶回家,我並沒有責怪她,並告訴她畢竟剛開始自己整理書包,遺漏是難免的,明天跟老師解釋一下吧。

很幸運的是,第二天這個作業老師並沒有檢查,所以寶寶沒有捱罵。而第三天早晨七點,當我進孩子房間叫早的時候,卻發現她早就起床了,在補因為遺漏在學校而沒有完成的作業......

所以,取捨過後就認同自己的選擇,堅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並堅持下去,做到自己的最好,就可以了。

其實每個人在做選擇的時候,都要問問自己想要什麼?想擁有什麼?因為人生既是如此,不會什麼都讓你得到,必然是在有得有失之間。

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里特說過:“明智的人不去煩惱他所沒有的東西,而是能夠享受他所擁有的東西。”再進一步說就是:人生的快樂有兩種,一種是取得你想要的,一種是享受你所有的。

很少有人會去實踐第二種,大家都希望體驗求之必得的成就感,但往往忽視了將心安放於當下的滿足感。

與其在選擇過後,苦苦執著於自己放棄的部分,不如全心享受自己選擇留下的部分。

我曾經是個很能折騰的“事業女青年”:從體制內跳出來,一個人跑去北京,工作沒日沒夜卻也樂在其中。在事業在上升期的時候,我意外懷孕了。

一切太突然了,完全沒有相應的規劃,也不確定自己是否足夠成熟、足夠有能力去成為母親。

這一切都令我感到無比糾結,在這種慌亂感快要淹沒我的時候,有一天我突然下定了決心——聽自己的。我太清楚自己的性格了,我是一個即便焦慮不安也會把自己的事情用一己之力扛下的人。我覺得這個孩子就是出現在我生命中、改變我生命軌跡的人,我要對這個生命負責。

生孩子前,我原計劃是等孩子滿月就交給奶奶帶,自己重新回職場工作。但生完孩子後,我才真正明白了什麼才是該有的“養育”。

我認真分析了雙方父母的狀況,發現如果說我自己有能力在帶孩子這件事上做到70分的話,其他人很顯然沒有一個能夠及格。

我不想在養育孩子的事情上將就,於是,幾乎是“別無選擇”地,我決定開啟一個新工作:做為期三年的全職媽媽。

做全職媽媽的艱辛是我一開始沒想到的,尤其是孩子出生的第一年:產後抑鬱、24小時面對哭鬧的孩子與瑣碎家務、遠離職場生活甚至遠離朋友圈與社交……每一件事都快把我逼瘋了,我變得焦慮、暴躁、消沉。

最要命的是,老公雖然支援我的做法,卻在育兒觀念上與我有很大分歧。我們有過很多爭吵,我沒有辦法勸說他,他也拒絕改變傳統的育兒觀念。

在溝通無效後,我接受了眼下的事實,不再逼迫老公多陪伴孩子。那種非自發的、不夠積極的陪伴對孩子而言也並非好事,而我的暴躁和消沉也會對孩子的情緒產生很大影響。我開始把重點真正聚焦在養育孩子這件事上,我告訴自己,這就是我的事業。

現在是我做全職媽媽第二年,我一邊帶孩子一邊做兼職,每天都很忙,比我在公司的時候要忙很多。很多人可能都對全職媽媽有些誤解,認為她們生活閒適,不用為經濟操心,每天做的事情也簡單甚至“低階”,但事實上,我認識的全職媽媽們都在把自己、孩子和家庭當做事業,像一個創業者一樣忙碌與努力。

當女性在面臨家庭與事業的衝突時,那種由於事業過強帶來的恐懼感甚至內疚感,是很多男人不曾揹負的。

而由於迴歸家庭面臨的焦慮和不安,自我價值感的降低,也是很多男人無法體會的。

社會對於一個“好女人”的要求比“好男人”苛刻得多。

其實,只有媽媽沒有全職與職場之分,每一個選擇都是在當時的人生階段裡,能做的最好的選擇了,每一個選擇都會是我們的一份事業。

或許你的人生會因此被突然打斷,面臨拐點,但這個體驗也讓你看到了自己在面臨選擇時候的強大,解鎖了一個全新的人生和自己。

每一個選擇,都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大量蘇寧員工不忍被強迫帶貨而辭職,如此變相裁員真是活久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