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最近“一畢業就年薪200萬”的話題衝上熱搜!這到底是哪位“大神”這麼牛逼?

故事的主人公左鵬飛出生於92年,今年27歲,華中科技大學14級直博畢業生,11月底剛完成答辯畢業。

9月,華為就給左鵬飛發了offer,近日正式完成簽約,左鵬飛將得到年薪201萬元的職位。

除了華為外,阿里巴巴、騰訊等網際網路大佬均向他丟擲了橄欖枝。其中一家公司甚至開出了年薪近300萬元的條件。左鵬飛在考慮了崗位匹配、業界口碑等多個因素後,選擇了入職華為雲的儲存預研部門。

01

他的事情曝光後,迅速引發熱議。

是啊,當跟他同時畢業的學子們還在為找到一份好點的工作而東奔西走時,華為201萬元年薪的offer,讓他已經妥妥地贏在這場職場起跑線上。

為什麼普通人奮鬥多年都不一定能得到的東西,左鵬飛一畢業就拿到手?

這一切不是因為他含著金湯勺出生,而是他5年死熬出來的。

大家都說他是“天才少年”。他卻說,這世上哪有什麼天才,我只不過把別人打遊戲的時間都用在了科研上。

過去5年時間裡,左鵬飛每天8點起床,8點30分之前到實驗室,學習到11點30分吃午飯。

下午2點多到5點30分在實驗室 ,晚飯後,6點30分到9點30分也在實驗室。有時甚至呆到10點多才回寢室睡覺。

一週7天,5年時間幾乎天天如此。科研日誌寫滿了整整4個筆記本。

他還以第一作者發表了高水平論文10多篇,有多篇實現了華科論文史上零的突破。

這些成就可以說是無數系統領域研究者的夢想,可望而不可及。

《侏羅紀公園》裡的一句經典臺詞:“生命會找到他自己的出路。

所以只要做正確的事情,熬過那段時間,你最終會成為你想要的樣子。

02

最近大火被人民日報點名誇讚的李子柒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博主。她的視訊幫無數人實現了想過而只能存在夢想中的生活。

李子柒在國外有多火?

在CNN、BBC、CBS、fox等國外頂級媒體中,她的視訊在上面的播放量常常是幾百萬,幾千萬;外國人都非常喜歡看她的視訊,難怪很多人說李子柒對中國傳統文化輸出的影響力,可以抵得上1000個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

“李子柒是個奇蹟,一顆平常心做出了國際文化傳播的奇蹟。”

從國內到國外,再從國外到國內,李子柒坐擁幾千萬粉絲;關於她火遍全球的熱議,更是被頂上熱搜,閱讀量破5億。

但我想說的是,李子柒的成功不是偶然,是無數次的堅守和積累。

大家都知道李子柒的故事:

90後的她,從小缺少父母的愛,由爺爺奶奶帶大;十幾歲外出打工,做過DJ,奶奶生病後返家,想一邊照顧奶奶,一邊開淘寶店。一開始拍視訊只是為了帶一帶自己的網店的生意。後來網店沒有火,但視訊火了。

更主要的,一開始所有的工作從選材,拍攝,剪輯,修改都是她一個人完成。也就是說,這兩萬多條素材,她拍攝的時候需要一直來來回回去按拍攝鍵,至少會按四萬次。這可是普通人的無數倍,更遠超很多視訊從業者。

即使在後面有團隊後,李子柒也會自己親力親為,因為:

“不是他們剪得不好,但這是我自己的作品,很多細微的地方,我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那些每一個成功的人背後;無不是日積月累的結果。

03

這個時代,我們常常被焦慮裹挾;我們都想出名要趁早,賺錢要越快越好。

但我們卻忽略了,那些優秀的人無不是厚積薄發而來的。

沒有日積月累在時間長河中“厚積”,哪可能有“薄發”;

所以,我們越是著急,也就越焦慮。

越焦慮,也就忘記當下,忘記在當下成長自我,忘記當下應該做的事情。

我認識一位朋友,一開始她是人事部門的一名HR專員,朝九晚五,家裡有礦,世事安穩。但是她不想過這樣的生活,所以跟銷售部老大商量,想挑戰下銷售。老大不想打消她的熱情,於是讓她從電話銷售做起。那時候,電銷要求每天接聽分鐘數不得低於3個小時;一天電話結束後,她的耳膜鼓鼓作痛;家人都勸她放棄,但她堅持,這是自己的選擇必須走下去。

三個月後,她硬是把過往被打過無數遍的名單挖出一個個的客戶來,她也被老大熱情迎進銷售隊伍。同樣,在銷售隊伍裡,她又是最能扛的那個。無數次月末最後幾個小時,她還在一遍又一遍的篩著手裡的資源,只為不斷去挑戰給自己設定的Top1的銷售冠軍的目標。

現在,8年的時間過去了,她是那家全球500強公司的大區經理人;年收入遠超那時侯的同事。

馬丁曾說:

“每一個強大的人,都曾熬過一段不為人知、掙扎、痛苦的日子。熬過去了,這就是你的成人禮,熬不過去,求饒了,這就是你的無底洞。”

04

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比賽。

而要成功的關鍵在於學會——熬。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就是這樣熬出來的一位大家。

文徵明生於一個武官家庭,小時候的他“生性遲鈍”,一直到11歲的時候才學會說話。

19歲時,文徵明因字寫得太差,被老師打入了三等。他大受刺激,此後他獨自磨墨提筆臨寫《千字文》,每天足足寫滿十大本才罷。

28歲時唐寅(伯虎)考試應天府鄉試第一,而文徵明,已經二試不利。他從26歲到53歲,十次應舉考均落第。

一次又一次的考試不中,他沒有因為考不上功名而失落寡歡;反而,積極發展其各方面的才能,做到詩、文、書、畫無一不精,最後成為人人稱讚的“四絕”的全才。

艱難歲月,熬得住,才有柳暗花明。

吳中四大才子中,文徵明活得最長,80多歲時還能十分流利地書寫蠅頭小楷,享年90歲。(其它三人最長64歲)

熬,是生命賜予的最好意義。

金庸老先生曾說過:

我的性子很慢,不著急,做什麼都是徐徐緩緩的,最後也都做好了,樂觀豁達養天年。

相比這是很多人都喜歡的狀態。

林語堂說過一句話:

“捧著一把茶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質的精髓。”

縱觀歷史,孫臏能“熬”得住,完成了舉世聞名的《孫子兵法》;

司馬遷“熬”得住,花了十八年時間完成長篇鉅著的《史記》;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不會是一馬平川,

“熬”住就是一切。

在“熬”的過程中,每個人遍嘗各種各樣的味道;酸甜苦辣鹹...

那就是人生本來的味道。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快遞面臨“用工荒”,為何月薪八千招不到人?離職人員訴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