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首先,我們可以通過三個數字計算出自己的財富自由度:

第一個數字:你每年的日常支出(包括吃穿住行、房貸車貸等);

第二個數字:你每年的投資性收益(包括利息房租等);

第三個數字:用你“每年的投資性收益”÷“每年的日常支出”得到你的財富自由度。

然後,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看到了三種人生階段的三個理財問題,分別是:

新人學生階段的低收入,職場階段的低年化,以及退休階段的低風險。

一、幾乎沒有投資收益的大學生以及新人

我是去年畢業的大學生,目前每年的日常支出在5萬左右,每年的投資性收益在500元左右(平均每天不到2塊錢),財富自由度為1%,第一次這樣計算,然後想哭。

解答:其實對於剛畢業不久的職場新人來說,不用那麼著急去追求更高的本金或者投資收益,而應該先建立起個人財務的分配模型。

如何建立呢?比較簡單的方法是先記一個月的賬,了解一下自己每月收入和支出的型別和構成。在不降低生活品質的情況下,你可以給自己設定一個日常消費的上限。在月初拿到工資時 ,先把這筆固定數額的錢劃到一個“日常開支賬戶”裡,然後再把剩餘的錢,劃入“短期儲蓄賬戶”和“長期投資賬戶”。

其中“短期儲蓄賬戶”主要用來支付一年一次的保險費用、體檢費用、旅遊費用、以及不定期的學習費用、人情消費等,由於使用週期,這部分錢一般只能用來做3~6個月的短期理財。

而長期投資賬戶,一般放入的都是近幾年都不用的錢,不考慮取出來的時間,比如你準備進行3~5年的基金定投,或者長期持有某隻股票做價值投資,又或者是進行房產投資、海外投資等 ,都需要你從這個賬戶裡不斷積累本金。

二、財富自由度在15%左右的職場人士

我工作三四年了,現在每年的日常支出在10萬左右,每年的投資收益在1.5萬左右(平均每天40塊左右),我想知道對於普通的上班族來說到底應該選擇4%左右年化的投資品,還是8%左右年化的投資品?

解答:不同的投資品類都有它的優勢和劣勢,就看你怎麼去利用。

比如4%的投資品,一般是指餘額寶之類的貨幣基金,它的優勢在於它有很好的資金流動性,隨存隨取,當日到賬。雖然利息不高,卻特別適合用來作為“緊急備用金”。

比如,如果你一個月的固定支出在3000元左右,那麼你可以把三個月的固定支出(即9000元)放在餘額寶之類的貨幣基金裡作為你的緊急備用金。如果在職場中出現特殊的狀況,你完全可以選擇休假三個月,不用擔心房租以及日常開支等經濟問題。

但對於投資來說,4%的投資年化連通脹都跑不贏,所以作為長期投資的意義很小,而且從長期看,8%也並不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投資收益。

三、財富自由度100%的達人及退休人士

我已經退休了,目前每年的日常開支在8萬左右,投資收益在10萬左右,雖然財富自由度有125%,但對於投資回報趕不上通貨膨脹還是很焦慮。人家都說,年化越高的產品風險越大,是不是這樣?

解答:年化收益和風險並不一定是成正比的。

舉個例子,如果你跟著基金老鳥的具體操作步驟,買入指數基金,並且以5~7年為投資週期開始定投,希望達到12%以上的年化收益,這項投資的風險並不大。相反,如果你沒有任何信託產品的知識,隨便買入一個承諾年化收益在8%左右的信託產品,這項投資的風險卻並不小。

另外,對於成熟的投資者來說,即使一項投資原本存在一定風險,他也可以通過同時持有兩個相互對衝風險的投資品來減少風險。

綜上,不同階段、不同財富自由度的人,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理財的策略,只有選對了策略,才能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財富自由度,讓自己的人生有更多選擇。

宣告:本文內容僅為交流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61家世界500強企業攬才吉大招聘會 複合型人才成“香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