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昨天,特斯拉官宣中國大陸地區的Model 3和Model Y降價,此消息一出,有的消費者在慶幸,考慮將自己的購車計劃提上日程,但也有的消費者化身“預言家”,直接表示“坐等特斯拉車主維權”。不出所料,今天就有不少車主到特斯拉門店堵門,拉橫幅維權。

還記得在房地產行業火熱的時候,許多已購房的老業主就可能因為對新開或新推盤價格低於其購房時的價格不滿而出現集體與地產開發商鬧事的情況,業內稱之為“房鬧”,而如今類似的現象開始蔓延到了汽車行業。其實不論是汽車維權,還是之前的“房鬧”,從根本上講,最大的原因還是消費者不滿於企業隨意更改售價導致自己的利益受損。

汽車維權事件頻發,究竟該誰反思?

其實不只是這一次的特斯拉降價引發了車主不滿,就在上個月,自主新勢力品牌就同樣因為宣佈理想ONE降價銷售,並傳出該車型將要停產的傳聞。這兩起消費者維權情況極為相似,就是消費者認為自己虧了。

而按照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以後的汽車市場一旦有品牌宣佈降價的時候,就很可能會有消費者出來維權。其實產品價格變動屬於十分正常的市場行為,如果要說個對錯,在這件事情上筆者更傾向於車企沒有處理好導致的。

還記得當時的理想汽車降價時的情況嗎?很多消費者都親自諮詢了銷售以及客服,而得到的答案是理想ONE不會降價,暫時也沒有換代的打算,這就導致很多消費者覺得上當受騙。而這一次的特斯拉事件同樣如此,此前網上關於特斯拉降價的傳聞頗多,但是都被官方一一否認了,也明確暫時沒有降價的打算。

而在消費者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特斯拉轉頭就對外宣佈了降價消息。這怎麼看都好像是車企在揣著明白裝糊塗,故意在隱瞞實情,能“割”一個是一個的感覺。這就導致有的車主昨天提車今天就降價,一天之隔就差了好幾萬,你說這事兒擱誰身上能受得了?所以,筆者認為車企在調價的時候應該考慮到消費者的反應。

定價自由與消費者權益如何平衡?

我們需要明確的,降價雖然屬於正常的商業行為,但是隨意降價對於車企和部分消費者而言都算不上好消息。因為隨意變價會讓消費者感到不安,品牌的可信度將會降低,同時也會引起老客戶的不滿,對於品牌的口碑會有很大的影響。而長此以往,以後的汽車市場但凡出現降價的情況就可能變成維權事件。

從上面其實可以看出來,消費者之所以對降價行為感到不滿,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車企愛搞“突然襲擊”,所以想要平衡定價自由與消費者權益,最好的辦法應該是提前告知。就像每次漲價之前都會向消費者表明漲價原因以及時間一樣,車企在降價之前同樣可以告知消費者,這樣就給了消費者足夠的反應時間,對於品牌的怨氣也會小很多。

維權需要理性,切莫衝動

在經濟利益面前想要勸人放寬心,坦然面對是很難的,不過維權還是應該理性。

每當車主有困難時,大家都會習慣性地抱團取暖,而出現需要維權的情況時,總會有人站出來號召大家團結。其實很多時候筆者對於這些躲在背後,但從不出現的維權群體都抱有一個疑問——真的所有人都是需要維權的嗎?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每一個維權的群體其實都很複雜,可能有個人消費者,也可能有二手車商,甚至是一些看熱鬧的人。當然,最怕的還是別有用心之人故意煽動情緒,利用維權者鬧出動靜來自己“坐收漁翁之利”。有網友透露,現在有不少人已經開始做起了特斯拉維權車主的生意。

在某維權群中,有人專門為需要維權的特斯拉提供拉橫幅、吶喊、攝影等一些列服務,每一項都是明碼標價,而且是按小時計費,費用都不低。不管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謹慎一點總是好的,如果給了有心之人可乘之機,很有可維權不成,反倒損失更多。所以,筆者還是建議大家在維權時採用合理、合法的手段,保持理性。

寫在最後:

經歷了這兩次降價事件之後,不少消費者對於買車這件事也變得更加的謹慎了,畢竟誰也不願意成為下一個冤大頭。目前汽車市場仍處在巨大的變革之中,市場環境、品牌格局的變化都讓消費者對於買車這件事充滿了猶豫,而突然降價的行為無疑會加重消費者的疑慮,所以車企們應該考慮好怎麼樣“軟著陸”,讓消費者更能接受。

7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軟棗獼猴桃”,食藥倆用。易種活、產量高,水果創業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