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視頻裡,小姐姐簡單幾步便讓沒電的電動車滿血復活,根本不需要等待幾小時充電。

這並非換電櫃第一次引起大眾關注。事實上,換電模式早已在騎手圈流行起來。近年來,隨著換電櫃進入城市大街小巷形成網絡,它已然成為廣大騎手的“香餑餑”,是末端配送領域不可或缺的“跑單神器”。

從送單神器到日常通勤

而如今,在換電櫃前的身影,除了身著鮮豔外賣服的配送人員以外,還出現了不少“裝備”更加輕盈的上班族。

視頻中的張小姐在上海徐家彙附近辦公,從她家到公司的距離大約為5公里。這是一段不短也不長的尷尬距離——由於家和公司距離地鐵站都有約1公里的距離,坐地鐵加兩頭步行,她的單程通勤居然需要花費40分鐘,“明明住的離公司也不算特別遠,卻要每天花一個半小時在路上,挺不划算的,時間對上班族來說多寶貴啊。”

張小姐補充說,她也騎過電動車上班,只需要15分鐘左右,但一週要充2-3次電,“現在小區裡的充電樁緊俏得很,加班回來晚了就大概率排不上隊,經常等到半夜有空樁了再下樓充電,也不怎麼方便”。

而某次無意間發現的智租換電櫃這個“新物種”,讓她眼前一亮。在應用市場上對比了幾家類似App之後,她發現智租換電站在上海的網點最多最密,在她通勤路途中就有好幾個站點,看著比較有安全感,決定入手嚐鮮。

“體驗過換電,再也不想充電了!”

“我抱著嘗試的心態,購買了它家的包月套餐,沒想到一頓操作下來,真香!再也不想充電了。”

張小姐表示,使用換電的費用和每天乘坐地鐵差不多,但時間和精力節省了一半。而且不用再操心給車子充電的問題,安全風險也降低了,實現了“人車分離、車電分離”,性價比可以說是非常高。“我身邊也有一些同事朋友也會騎電驢通勤,週末出門購物什麼的,我也蠻樂意把換電介紹給他們。”

換電新物種正悄悄成為大眾流行

後疫情時代,電動自行車正在成為人們出行的另一個選擇。

據公開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兩輪非機動車保有量在4億多輛,日出行頻次在7億次左右。

“換電新物種”的出現,無疑是對兩輪電動出行能源補給方式的變革,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眾兩輪出行的習慣。記者觀察到,如今電動車門店基本都配有各式各樣的換電櫃,越來越多的社區、商圈也可以見到人們匆匆停車換電的身影。換電模式依靠其安全便捷優勢,直擊傳統充電痛點,已然收穫了大批騎手的芳心,如今也由騎手圈蔓延至更大的日常生活圈,悄悄流行於C端市場。

就像“告別充電時代”的口號一樣,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換電櫃將同充電樁一起並立,成為社區標配。

6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搭載了比亞迪DM-i的創維HT-i,能否實現“年銷3萬”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