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中國產新能源車行業的騰飛早已不是新鮮事,然而這背後也有著種種不為人知的故事。

近來大熱的油電混動技術,就曾有著一段被“卡脖子”的歷史,直到這兩年中國才真正實現混動技術的自主中國產化。

相比傳統燃油車,混動車型更為省油,同時也無需面臨純電車型會有的續航里程焦慮問題,因此,在消費者選購時混動車型明顯更受青睞。

在這一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車企也選擇切入混動賽道,為消費者提供更多車型的選擇。

那麼,是什麼讓混動技術迎來快速突破?混動車型又有哪些看點?我們一步步來看。

天時地利人和 中國產混動崛起正當時

混動技術,其技術難度遠超純電車型,因為其需要將電機與發動機完美融合在一起。

在人們真正認可新能源車的價值之前,很多企業就早早對相關技術路線進行了研發探索。

在混動技術領域,豐田、本田等日本企業是最早投入研發並取得成果的。

1969年,豐田開始混動技術研發,到1997年實現首款量產混動汽車的上市銷售,在業內積累了巨大的經驗優勢。

因此,憑藉著先發優勢,以豐田、本田為代表的合資品牌曾長期壟斷混動技術,他們在大陸的市場份額一度接近60%。

特別是在中高端混動汽車市場,這些合資品牌更是掌控著絕對強勢的話語權,中國的自主混動一度處於被“卡脖子”的境地。

但是,俗話說“來得早不如趕得巧”。如今,“天時地利人和”終於來到了混動技術這邊。

目前混動汽車市場格局

在燃油車的巔峰時期,由於市場受眾和投入產出比等問題,混動技術毫無招架之力,各大車企自然都把主戰場放在燃油車領域。

也就是說,合資品牌在混動領域所謂的領先也可以理解為只是缺少同行入場競爭而已。

“雙碳”目標的正式制定,對汽車碳排放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牽頭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提出,到2025年、2030年和2035年,大陸新能源汽車分別要達到總銷量的20%、40%和50%。

這意味著,未來15年,新能源車替代燃油車的行業發展大方向已經不可逆。

另一方面,中國從21年起又新增了低油耗乘用車政策指引,強化了生產低油耗車型所產生的燃油積分核算優惠力度,發展節能效果好的混動車型有利於轉型中的車企緩解積分壓力。

簡單來說,這一政策就是鼓勵車企多生產低油耗環保車型,否則就將面臨處罰甚至停產。

而2022年7月雙積分徵求意見稿對新能源積分的考核要求進一步收緊,將相同續航里程下純電動車的標準積分下降了約40%,積分上限同步下調,而混動車型的調整幅度相對更小。

這些條件都讓各大車企更為積極地發展混動車型,奠定了如今混動市場快速發展的基調。

在大陸各大車企的大力研發和投入之下,短短几年時間,混動市場已經冒出了諸多優秀的自主專利技術,長城汽車旗下的檸檬混動DHT系統就是其中之一。

檸檬混動DHT系統採用兩檔雙電機串並聯混動方案,真正做到了發動機、變速箱、電機電池、整車集成的完全自主開發。

而就在前不久,搭載著這款檸檬混動系統的第三代H6 DHT-PHEV正式問世,意味著中國產自主混動新時代的開啟。

競爭白熱化 爆款車型底氣何在

在混動賽道上,比亞迪憑藉著DM-i技術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相關車型在銷量上也一度在中國產自主混動的競爭中領跑。

第三代H6 DHT-PHEV的入場競爭,則讓自主混動的競爭格局愈發白熱化。市場已經將第三代H6 DHT-PHEV視為比亞迪在混動賽道上的最有力競爭對手。

而哈弗H6這樣的爆款車型開始全面轉型新能源,也無疑是看準了時機並做足了準備。

包括自主研發的檸檬混動DHT系統在內,第三代H6 DHT-PHEV面對混動賽道的競爭,自然懷著不少看家功夫。

混動車型在新能源領域的最大優勢,就是解決車主的續航和充電焦慮。

第三代H6 DHT-PHEV 110km暢行版能實現正常充電2.6小時、快充30分鐘,且所有車型標配3.3kW對外放電功能。

相比之下,這與比亞迪的5小時快充,已經拉開了肉眼可見的差距。

在動力方面,第三代H6 DHT-PHEV搭載1.5T四缸混動專用發動機,匹配檸檬混動兩檔變速箱,系統最大功率可達240kW,最大扭矩530N·m,這樣的表現足以比肩合資品牌3.0T中大型SUV。

此前業內熱門的比亞迪DM-i為單速混動系統,採用發動機直驅因而只有一個擋位,這種形式容易導致在高速路段下不僅油耗高,且在加速超車時感到乏力。

而第三代H6 DHT-PHEV則巧妙地改進了這一不足。

得益於採用兩擋設計的檸檬混動DHT系統,這款車可實現在純電、串聯、動力直驅、經濟直驅、並聯、動力回收多種動力模式中智能切換,讓發動機始終保持在最佳能效區間內,在全速域全路況下實現動力與油耗的完美平衡。

在高速路段下只需調整為動力直驅模式,就能提供更強動力,使車輛的加速超車更為輕鬆。

而如果車主對油耗特別敏感,這款車的經濟直驅模式,就能有效緩解混動車型常見的“油轉電”損耗。

高效而靈活,能實現效能與性能的兼顧,是第三代H6 DHT-PHEV的最大魅力。

在車主同樣聚焦的安全性方面,第三代H6 DHT-PHEV的“護芯甲”動力電池將為消費者保駕護航。

這一電池組配備了超高強度鋼製箱體,鋼製外殼熔點高達1500℃,並且隔熱間距達到30mm,裡面還填充了大量的隔熱材料,能夠有效防止電池熱失控的問題。

在中汽研電池安全極限挑戰中,“護芯甲”動力電池以超國標表現完成了擠壓、火燒和浸水三大挑戰,硬實力可見一斑。

在這些技術優勢的基礎上,我們也更能理解為何市場將第三代H6 DHT-PHEV視為比亞迪在混動賽道上的最有力競爭對手。

對於比亞迪等混動賽道的頭部玩家來說,壓力即動力,或許很快我們也會看到他們拿出更有競爭力的車型。

要讓SUV成為中國名片

“過去十多年,哈弗高度聚焦SUV,戰略回報空前。新能源時代,哈弗要讓SUV成為中國名片,與世界對話。”

在9月28日第三代H6 DHT-PHEV上市發佈會上,長城集團首席增長官李瑞峰已經立下了這一軍令狀。

從預售數據來看,第三代H6 DHT-PHEV的銷售情況已經非常火爆,而在9月28日正式上市後,這款車仍然持續熱銷中。

而10月7日,第三代H6 DHT-PHEV海外首站登陸泰國,起售價約為32萬人民幣,發佈後5分鐘訂單突破300輛,40分鐘訂單便突破1000輛。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陸外相同品質的前提下,第三代H6 DHT-PHEV在大陸起售價僅為15.98萬元,在海外的溢價彰顯出了這款中國產混動強勁的競爭力。

考慮到新能源車的銷售旺季恰恰是在每年的年末,因此,第三代H6 DHT-PHEV很有機會成為年底旺季的一大黑馬車型。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由於原材料漲價、芯片零部件短缺的問題,不少車企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交車難“,少則幾個月多則超過半年。

而相關人士已經明確表示,對比其他主流中國產混動車型,第三代H6 DHT-PHEV的交付週期更短,讓消費者告別等車焦慮。這無疑也是一大競爭優勢。

未來,隨著中國產自主混動技術的快速成長,中國的混動汽車市場有望迎來百花齊放的局面,曾經被合資品牌“卡脖子”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

而第三代H6 DHT-PHEV的切入,無疑將為中國產混動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大浪淘沙,沉者為金。

競爭愈發激烈,這是不可避免的現實,但只有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卷”,才能實現真正的精益求精。

對於整個中國新能源產業來說,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3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此茶花比較獨特,花色金黃,營養豐富,不養一盆太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