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第三代FIT(GK5)因為國六排放標準的實行而在不少的城市已經遺憾“退市”,因此作為國內銷量最好的小型車之一,全新換代的FIT自然是萬眾矚目的一款車型。

8月26日,第四代FIT正式上市,這一代FIT採取兩種外觀設計風格來進入市場,分別命名為“潮跑Pro”和“潮越Max”其中偏向傳統造型的潮跑Pro底盤代號為GR9,而略顯跨界風格的潮越Max的底盤代號則為GS1。FIT全系分為兩個細分品類共六款車型,官方指導價格為8.18-10.88萬元。

第四代FIT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採用兩種風格的外觀設計造型,其中潮跑Pro系列在整體外觀遵循了全球通用造型的基礎上,加入了中國專屬設計:為了迎合年輕使用者的需求,體現更強的運動特徵,擁有凸顯低重心穩固感的前後保險槓包圍和運動風格更強的側裙邊飾件、尺寸更大的後擾流板與專用網狀格柵等元素也是進一步凸顯了新一代FIT視覺感官上的個性體現。

這種做法有點像GK5在產品末期推出的“潮跑版”設計,出廠既帥氣的造型對於中國年輕消費者而言無疑是一大福利。而在高配版本上,搭載了配備有日間行車燈的全LED大燈,視覺檔次感更高的同時,也讓新FIT的外觀看上去更具有辨識度。

而CROSSTAR潮越Max系列的外觀設計則與海外版全新FIT高度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潮越Max的車高比SPORT潮跑Pro系列高3公分,採用大尺寸輪胎並搭配獨特輪眉設計,搭配專屬前後保險槓,與SPORT潮跑Pro系列形成了產品外觀上的區分之外,在理論上也增強了一定道路的通過性。

在全新FIT的產品特點被逐步曝光之時,有人就評論說“超跑不再”;有這種言論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新一代FIT取消了手動擋的配置,全系採用CVT無級變速箱的自動擋車型。但迴歸市場,手動FIT的青睞人群還是小眾,作為做生意極為精明的本田,自然是要保證更大的出貨量和成本控制,因此全系推出自動擋的做法也實屬正常。

而從感性的角度來看,這一代FIT相較於第三代GK5,在外觀上明顯向更符合福斯審美需求的圓潤可愛路線進行了轉變,因此對於國內市場而言,褪去了曾經極富有攻擊力的造型,轉為踏實的家用風格,也更符合FIT車型本身的定位。

熟悉第三代FIT的人都知道,8.18萬元的價格其實就是第三代FIT自動擋車型的最低配售價,同時也是銷量極高的一個細分款型,因此第四代FIT的起售價定在8.18萬元,也許在不少人眼裡看來多少有些情懷加成。

但第四代FIT的“818”或許並不是一個值得入手的選項,畢竟這款細分車型沒有倒車雷達、後雨刮等配置,甚至還有一個有些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配置,在“818”身上,竟然連車載揚聲器都沒有配備。

雖然看上去有些“吝嗇”,但其實這也可以看作是本田更希望讓消費者購買高配車型的做法,畢竟全系車型的價格跨度也僅在2萬餘元,但高低配的體驗差異卻非常明顯。例如9.58萬元的潮跑版,前後排的側面安全氣簾、全車座椅的安全帶未系提醒等安全性更高的配置已有提供,而個性的造型沒有落下;而10.48萬元的潮跑Pro版本則搭載了本田標誌性的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統、電動天窗、自適應大燈等配置,就這些細節配置而言,這兩萬塊的價格上升其實並不算太貴,而且安全配置更齊全,家用也會更為省心。

而高配的CROSSTAR潮越Max系列則是這一代FIT主要推崇的主力產品,除了剛剛所說的安全系統在這兩款跨界車上出現之外,更是提供FIT享譽盛名的“魔術座椅”、16寸輪轂以及8英寸的多媒體螢幕等便利性更高的配置,在空間和配置層面的表現無疑更全面。

小型車市場可以說已經沉寂了一段時間,在全新一代FIT上市之前,比較新的車型幾乎只有福斯Polo一款,但Polo似乎已經喪失了原有的影響力:近10萬元的起售價的市場姿態著實太高,儘管有一定的品牌光環,但這一代的Polo在配置、空間、動力等產品本身的吸引力並不強,因此自去年上市以來便反響平平。

新一代FIT則不同,雖然沒有了手動擋的存在,而且最低配的配置水平著實有些“不近人情”,但整體售價區間相差並不大,頂配11萬左右的FIT在空間表現以及主動安全配置層面無疑會是在當下合資小型車中非常具有競爭力的一款車型,而全新的車型涉及形象、年輕的定位、多元的形象以及自帶的新潮個性屬性等加分項,更是讓新一代FIT頓時有了強大的產品號召力。

而在FIT經歷了因為排放標準而“消失”了一段時間之後,新一代的FIT將有可能重新站上熱銷轎車榜單的席位。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在乞丐版Lavida身上,終於發現了中級車銷冠的祕密